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考官皆敌派-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所有贡士入座后,内侍从后殿抬来考卷,发给每位考生,随着一声钟响,殿试开始。
  田仲听到钟响,就把放在桌上用红绸绑着的考卷拿过来,小心的解开上面的红绳,缓缓的展开考卷。
  殿试只考策论,由皇帝亲自出题,有时只有一题,有时有两题,当然前朝还出现有四题的时候,所以出题多少,一般看皇帝的心意,不过无论是几道,都只有一天的时间,黎明进殿,日落出殿,所以在打开考卷时,众考生都心里祈求,希望皇帝千万别一时兴起,随手出个七八道。
  等众人打开考卷,看到上面只有两道题时,顿时松了一口气,还好,看来不用担心时辰不够,只是在看到题时,所有考生不由一顿。
  题一:民为贵   君为贵  天下谁为本
  题二:庚辰变法优劣
  两道题合起来总共还没二十个字,可看着这不到二十字,所有考生都在心里骂娘。
  这两道题还真不难,题一出自《孟子》,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但凡读书人,就没有不知道的,孟子甚至还特地列举多个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几乎是儒家仁政的重中之重,在坐的所有贡生随意拉出一个,都能洋洋洒洒来上个万字书,保证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可是,今天的主考官是谁?
  是皇帝本人啊!
  当着皇帝的面写民贵君轻?
  这殿试的名次还想不想要了,哪个君主,哪怕嘴上再以民为主,可心里,不觉得自己才是最尊贵的,才是真命天子!
  当然也有想写君贵的,可改卷的可不仅仅是皇帝,还有朝中重臣,如今儒学为正统,要是写君贵,朝中重臣安能不觉得是谄媚之徒,到时只怕皇帝没讨好着,反而显得品行不够。
  而既写君贵又写民贵,这样看起两方都讨好,可朝中最忌墙头草,他们进京赶考前,先生教谕曾耳提面命不许这样,否则名次定然不高。
  众考生拿着考卷,一时纠结不已,当然有考生看到第一题不好做,打算先写第二题,可看到第二题,众人更想骂娘。
  庚辰变法是科举必考内容,所有人都做过不下几十遍,对于庚辰变法的好处,府学官学天天讲的天花乱坠,他们哪怕闭着眼,都能来个十条八条,只要给他们纸,他们绝对妙笔生花,保证写的不重样,可缺点?
  那是先帝爷亲自操刀的变法,哪个府学官学敢说一个不字!
  就算府学官学敢教,他们现在敢写么?
  当着皇帝的面说变法不好,这和对着儿子骂爹有什么不同!
  众贡士翻着考卷哗哗响,却没一个动笔。
  上面几位尚书看着下面众贡士纠结不已,礼部尚书温岚摸着胡子笑道:“看来今日这些贡士要为难了。”
  钱尚书见怪不怪,嗤笑道:“这些举子,平日读书只做些官样文章,事事以先贤之话为真理,可这世间的事,朝堂的事,哪有什么真理,不过是有个底线罢了,只要能坚持自己所坚持,哪怕和别人不一样,谁又能说出什么!”
  温尚书赞同道:“是啊,所以今日的考题一,无论他们选什么,只要能言之有理,不左右摇摆,顾左言他,其实就算过了。”
  “至于题二,当初老丞相变法刚出来时,多少人当着老丞相的面,陛下又不是没见过,他们今日写的再狠,难道能比的上当初,陛下若连这点肚量都没有,岂能为一国之君,这些举子,也还真是……”钱尚书摇摇头。
  温尚书看着钱尚书一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样子,笑道:“行了,老钱,这些新人毕竟不曾磨练过,等到了朝堂,经经风雨自然就懂了。”
  “唉,这道理老夫何尝不懂,只是如今新朝初立,百废俱兴,朝中多有空缺,就等着这些新人来填空,老夫看此次进京赶考的人如此多,还想着能多些栋梁之材,可今日一见,和以往也没什么两样。”
  温尚书顿时笑了:“原来老钱你是没人干活,我说你这么上心干嘛,你要真想要能人干活,不妨把那位弄你吏部去,保证做起事来一个顶百。”
  温尚书朝田仲的方向看了看。
  “别,”钱尚书忙拒绝,“那位老夫可用不起,还是呆在你翰林院稳妥。”
  温尚书看到田仲已经开始动笔了,不由对钱尚书说道:“那位居然已经开始答题了,动作不慢啊!”
  钱尚书瞅了一眼,不在意的说:“那位做事向来雷厉风行,有什么好奇怪的。”
  “确实不奇怪,只是有些好奇他会怎么答?”
  钱尚书摸了摸下巴,确实也挺好奇的。
  忠君,忠民,田大将军你到底会选哪一个。
  “而且第二题考的是老丞相的变法,我记得武将好像一直是反对的吧,田仲戍边那些年,他军中的奖惩,好像也从没用过老丞相的奖惩法吧?”温尚书看着钱尚书:“他真的知道老丞相的变法的内容么?”
  钱尚书一顿,想到他乡试没出过,温岚的会试好像也没出过,心里有些没底,不确定的说:“他去过府学,府学的教谕应该会教吧?”
  两人对视一眼,看到对方眼中的微妙。
  这万一要是没教,等会第二题田仲岂不是要交白卷了!


第51章 田仲相好?
  静谧的大殿上; 只有毛笔划过纸唰唰的做题声。
  赵孟喝完两盏茶; 觉得有些无聊,就对旁边的大太监使了个眼色; 大太监立刻会意,轻手轻脚的扶起赵孟; 让赵孟移驾后殿休息。
  殿试虽然由皇帝亲自主持,可监考却是礼部的活; 赵孟身为一国之君自然不会委屈自己在这干坐着。
  看到皇帝去后殿歇息了,满朝文武除礼部官员外,当然也不会再在殿上站着; 都跟了过去。礼部的官员倒是也想跟去; 但他们得监考; 所以只能接着呆在大殿上。
  等皇帝和朝中重臣走后,原本压抑的大殿,瞬间轻松了不少,许多贡士甚至拿袖子偷偷擦了擦额头的汗; 庆幸终于可以安心做题了。
  只是没等他们庆幸多久,这些贡士就郁闷的发现; 殿试巡考的官员貌似多得超乎想象。不过一炷香的功夫; 就有一两个官员来巡视一次。
  众贡士:……
  以前怎么没听那些前辈说过,殿试的巡考这么烦人!
  众贡士无奈; 只好努力把注意都集中在考卷上,两耳不闻旁边事,一心只做殿试题。
  田仲察觉到身边又走过一个“不经意间路过”的巡考官员; 一边做题一边微微叹了口气,他这些昔日同僚,到底是有多好奇他的学才,一个个都特地跑来看一眼,甚至为了表现的不那么明显,还都故意转一圈才过来。
  田仲有些无语,懒得理这些闲着无聊的家伙,专心做自己的考卷。
  在临近殿试结束,钱尚书和温尚书也特地“不经意间”路过巡考一次,看到田仲做的满满的考卷,两人对视一眼,接着巡视后面的考生了。
  ……
  “咚——”
  随着一声浑厚的钟响,所有贡士放下笔,内侍上前逐个糊名,然后把考卷收起来。
  此次气氛有些怪异的殿试才终于结束。
  殿试结束后,之前领着众人进来的内侍又领着众贡士依次出去,只不过这次不再是回偏殿,而是直接带众人去了宫门外。
  出了宫门,所有贡士终于彻底放松了下来,相熟的人开始三三五五的聚在一起,结伴一起回去。
  田仲和张苻也不例外,两人和严彦还有王贤一起,一边说着话,一边朝他们马车走。
  “这下终于考完了,”王贤舒了一口气,感慨道:“咱们这届乡试进京赶考的不下几十人,考到最后,却只剩下咱们四个。”
  “知足吧,当年我在前朝考的那一次会试,我们那一届,就只有我自己上榜,结果我还因为守孝没能参加最后殿试。”终于考完了一直压在心头的科考,严彦也比以往活跃了些,话也多了起来。
  三人听的唏嘘不已,科举就像万千人马走独木桥,实力运气缺一不可,稍有不慎,就可能掉下去,就像和他们一起来的乡试第三第五,明明实力也不差,可会试结果出来,却榜上无名,只能黯然离去,等三年后再考。
  张苻想到自己乡试才第六,会试又赶上生病,居然还能进入殿试,一时庆幸不已,提议道:“如今殿试已经考完,不如咱们去庆贺一下,好好放松放松?”
  “这提议好!”王贤首先赞同道。
  “确实应该庆贺一下。”严彦也赞同道。
  田仲并无异议,也点点头。
  “坐我的马车吧,我知道京城有几个好玩的地方。”严彦虽然不是京城人,可以前来过京城,又在他大伯家住了几个月,他的堂兄弟经常带他出去,所以自觉半个地主,对张苻几个人说道。
  张苻本就是临时起意,一听严彦有地方去,自然是满口答应,于是三人也不回试馆的马车,直接上了严彦的马车。
  严彦对车夫吩咐了一句,车夫就驾着马车朝皇城外驶去。
  马车上,严彦说了几个好玩的地方,让三人选,张苻和王贤素来是好玩的性子,顿时讨论了起来,田仲倒是对去哪并不在意,笑着看着两人争论了一会,觉得有些无聊,就掀开马车的窗帘,看外面的景色。
  马车不紧不慢的驶过一条条巷子,田仲看着有些熟悉又陌生的一座座宅子,不由有些出神。
  经过一个拐角时,田仲看到一座紧闭大门的宅子,突然“咦”了一声。
  “怎么了?”严彦本来正笑着看着张苻和王贤争论到底是喝花酒还是游湖,听到田仲惊讶声,转过头问道。
  “那座宅子为什么没有灯笼?”田仲指着刚才看到的那个宅子,有人住的宅子都会挂灯笼,没有灯笼,岂不是……
  严彦瞅了一眼,恍然大悟道:“原来你说那家啊,那是太傅傅老的宅子,前些日子他告老还乡了,我大伯还和同僚去送过,他家如今不在京里,那院子空了,自然不会挂灯笼。”
  “告老还乡,什么时候的事?”田仲忙问道。
  “应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