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知道李世民是什么命,总有人在他得意时,给他不痛快。这不,打脸的来了。
  “圣上,有几百书生于宫门外长跪不起,他…他们说是来请愿的。”呜呜,换了好几次班,怎么倒霉的总是他。
  “什么?”李世民憋得面色通红,众人刚夸他英明,就有人来搅局,简直太打脸了!
  “众卿随朕出去看看。”他倒是想看看,谁那么大胆子,敢在这样的日子触他眉头。
  哎妈,宫外黑压压一片人,有跪着的书生,也有围观的百姓,这下可热闹了!
  李世民再次上演拿手绝活……变脸,他对书生们露出一个和煦的笑容,关切着问道:“大年初一,本该与家人团聚,尽享天伦。何事让诸位放下老小,来此长跪?”
  卧槽,李世民够损的,学子们还没说话呢,先被扣上一顶不孝的大帽子。
  领头的郎君开口道:“我等学子寒窗苦读,惟望有朝一日能为圣上、为天下百姓效劳。然,我等所学皆是自汉传下的儒学典籍。若圣上罢黜我等所学内容,我们该何去何从?若先前典籍皆是错,怎会教出能臣大儒?”
  他旁边的老者接话道:“老朽有幸识得几个字,在县里办了一个学堂。听到坊间传闻,现存典籍多经人篡改,甚为惶恐。老朽无法,只得停了教学,来长安询问圣上,今后我该用什么教导学生?”
  后面一个弱冠之龄的小郎君也不甘开口道:“圣上可知平民寻书不易?草民家里穷,买不起、亦无处买书,全靠书院山长怜惜,村里叔伯接济,方能读书识字。草民曾起誓,学有所成后报答老师与乡里,如今该如何是好?”
  这个招数很巧妙,读书人不是在为董家抱不平,而是把问题摆出来寻求答案。书生们寒窗苦读,盼着科举出仕。学了这么多年,你才告诉我们所学无用,你得给个说法吧?当初是你先认可它,我们才学的。教书先生也是,典籍不对,自然不能再教给学生,现在学生停课了,怎么办?你让我教新内容,我都不会,怎么教?
  大臣们皱眉,他们最怕的一种情况还是出现了。此事需要时间来过度,但是这几年的科举怎么办?绝对不能暂用旧知识,不然就是自己打脸。
  李世民嘿嘿一笑,他早就跟王珏和孔颖达密谋过,“此事易尔,并非所有典籍都有错处,科举试题会在正确的内容中选取。朕今日跟大臣们宣布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现在也说与诸位听听。朕得新印刷术,几年后,大唐百姓再不用为无处寻书苦恼。孔家寻回真籍,朕欲印刷成书送予全大唐的教书先生。书上会印有孔祭酒标注的释解,以孔师之才,识字者皆能看懂。”
  领头人感慨道:“圣上处处为我等考虑,我等还做出围堵宫门的事情,实在不该!”
  “草民有罪!”几百读书人齐哭,是感动亦是愧疚。
  李世民双目通红,他累死累活,成天算计这个想杀那个,不就是为了得到百姓的认可吗?再看跟他同样露出感动之态的大臣们,内心不禁感叹,有这样的臣民,再辛苦也值了。
  大臣们也心生感叹,百姓淳朴,民心可用!
  一老者从围观百姓中走出,道:“圣上乃天授之君,非仙人无以与之争辉!”
  这回李世民是真哭了,靠着这句话,他可以洗白过往的一切不是。
  老者身旁的妇人开口道:“听说圣上欲召百家出世,此事可为真?”
  李世民颔首,“朕已下旨,召百家出世,共谋盛世!”
  老者与妇人闻言恸哭,其身后的跟随者亦泪流不止。
  “自听到坊间传闻,草民既期待又惶恐。圣上看重我等,我等又能为圣上做点什么?草民身无长物,唯家族祖传手艺算是有些传承。圣上乃天授之君,着装怎可与众人同?自得到消息,我们倾全族之力,赶制了一件龙袍,欲献与圣上。”
  大臣们已经不知该如何行事了,私制龙袍可是重罪,真敢!崔智贤的小心肝也跟着遭殃,这些人从哪来的,不会还是他治下吧?!
  妇人说完,便与老者共同打开一个箱子,一件做工精致的龙袍出现在众人眼前。金线在阳光下闪耀,那衣服上的龙似乎像活的一样,欲从布上飞出。
  这些人应该是杂家其中一脉,王珏促成百家出世,当然会在关键时刻出言相助,“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人间帝王!”
  “好!”东西好,王珏说的也好。至于私制龙袍,他们这些肩不能扛,手不能挑的,还会造反不成?李世民第一次从百家出世这个决定中,得到切实好处,他开始充满无限期待。杂家送衣服,别家给什么?
  李世民一激动,做出了当众衣的举动,反正只是外袍,又不用裸身赤体。
  围观百姓们见李世民换上衣服后,确实威仪大涨,又一齐对他行大拜之礼。
  李世民得了人家好处,自然不能装疯卖傻,“诸位可是久居长安?今后做何打算?”
  妇人回道:“我等在汉时受封王迫害,一直隐居于南蛮之地,至武德九年才来长安。若圣上不嫌弃,我等愿为圣上效劳。”
  漂亮衣服哪个女人不爱?长孙皇后连忙拉了一下李世民的袖子,她也想要凤袍!
  李世民也是爱现的人,哪能放着能人不用,“既如此,朕任命你为尚服局司衣司,年后就职。”
  老者与妇人闻言,又是感激大拜。妇人入宫就职,老者带领家族中人在西市开店卖物,家族压力也好缓解。这家人所有的积蓄都用来做龙袍,如今只剩三天口粮,因此才在大年初一这天来宫门口徘徊。就是李世民不出来,他们也打算想办法进去的。
  老百姓们看到此景,又是把李世民夸上天。什么知人善用,胸襟广阔,好话跟不要钱一样往外蹦。过年嘛,图个景气,再加上李世民改元必然要对百姓有所表示,这些感激的话就当提前说了。
  王珏除了留心众人的对话,她还一直注意着围观人群中的一个青年。此人站在董逸群旁边,面容与董逸群有些相似。无论刚才发生什么,他目中皆不见欣喜与愤怒,亦不像围观群众一样兴致勃勃。似乎他只是在看一场已知答案的戏,而他们这些人反而成了戏子。
  这种感觉,跟那个青年人给她的感觉一样,都让她很不舒服。
  百姓离去时,青年人也跟一齐离开。王珏皱眉,盯着他的背影陷入思考。青年人似有所觉,他回过头与王珏对视数秒,又挤入人群中不见踪影,此为王珏与董逸林这对命中宿敌第一次相见。
  大臣们都跟着李世民回宫继续议事,王珏也只得暂且放下思考。
  圣上能得到百姓认可,读书人的事情得以顺利解决,大臣们都是真心实意的高兴。除了李世民的表情愈发嚣张外,没有什么让他们不满的。
  李世民又宣布,由长孙无忌等与学士、法官等人重新议定律令,今天的朝会才算结束。就在众人欲退出大殿,李世民着急去看贺礼的时候,小内侍又来了…
  “薛延陀、回纥、拔野古、回罗部遣使来送贺礼,如今正在宫外等候。”
  大臣们把迈出去的腿收回来,李世民把着急看礼物的心思放下,大唐君臣皆是双目放光,目中不怀好意。
  李世民:“快请进来!”
  几人进来后先是规矩的拜礼,使用的是大唐礼仪,以示对强国之君的尊重。见他们如此懂事,众人对他们的好感度瞬间提升几分。
  草原儿女说话比较痛快,直来直往,“我等首领得圣上慷慨赠盐,皆言圣上乃仁爱之君,特遣我等送上薄利,以贺圣上改元之喜。”
  说完,各自从怀中拿出礼单递给内侍。
  李世民接过礼单,越看越兴奋,贺礼内包含好马!大唐缺马,此贺礼虽不能解决大问题,却能从中看出诸部想要传递的消息。给依附者的敌人送战马,可见他们早就无法忍耐颉利可汗的暴虐。
  李世民开怀大笑:“朕亦重视邦交之情,诸部但凡有什么困难,可遣人来唐寻求帮助。只是朕初即位,两年内恐帮不上什么大忙。”
  “谢圣上!”来使对李世民的答复很满意,他们现在也是有心无力,不然不会忍辱至今日。
  文臣兴奋,武将跃跃欲试。这是隔空传递消息,打算两年后里应外合,搞死颉利可汗的节奏。
  都说敌人间会产生某种感应,李世民算计颉利可汗的时候,对方亦在诅咒他,“哼,还改元,再改也要做一辈子穷光蛋!”
  李世民安排大臣接待来使后,众人终于可以回家了。其实他比大臣们还着急走,见众人开始退出殿内,他忙拉着长孙皇后往库房而去。
  “怎么样,我说有主意把金玉坊不好出手之物换成实用物,你还不信!看看这些,咱们终于有家底了!”
  长孙皇后扯出一个难看的笑容,不知该如何回应。今日魏征站出来讲话时,她发现很多人都神情跳跃,显然是知道了内里的猫腻。当时她尴尬透了,特别后悔今日随李世民一起出现在朝堂上。再有活字印刷的事情,连儿子的功劳都不放过,她已经不期望李世民能维护皇家脸面了。
  李世民正欢快的拿着礼单对比,谁小气谁大方,都得记下来,完全没注意到长孙皇后的沉默。
  诶?南山王县子送木盒一个?
  “快把王珏的礼物拿来!”
  李世民接过内侍递来的盒子,拿出盒子里的纸打开,只见上面写着:此为治疗蔡国公的秘药,只可救治不能防范,望圣上妥善保管。他此刻只有一种感受,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按王珏的意思,他现在没病没灾,用了也是浪费,不如留着。可是留着,放哪呢?他突然觉得整个皇宫都不安全了…又暗怪王珏不小心,这么珍贵的东西,居然让内侍转交。不过一码归一码,王珏的忠诚之心,他还是会记得的。
  若王珏知道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