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微臣许久未见圣上,听说友人要上朝便厚颜结伴而来。”
  说得好听,不就是来看热闹嘛。大家都不信,只有李世民相信自己魅力太大都让臣子想念了。想想关于造船的事情墨家一直全力帮忙,李世民一开口便是一堆夸赞话。
  给姜涛在长安赐个宅子,又吩咐他想去谁那任职跟众位将军商量就成,之后毫无意外赶紧宣布退朝。王珏和孟襄这样没有义气的人,见姜涛被武将们围住假装看不到,二人边聊天边往李世民的书房走,仿佛真的没看到姜涛求救的眼神。
  来到书房,李世民已经喝着茶等在那。二人先是毫无保留的说了自己对龟壳图案的看法,之后王珏开始问不能在朝堂说的事情,“圣上,关于涟水县凶杀案的事情您怎么看?”
  王珏问得委婉,其实就是问准备怎么对李家。之前借机抹黑她名声是一件事情,这次又不知道为什么跑黄文任职的地方弄商队,李家的行为怎么那么诡异。
  “还在查,已经有眉目了,朕正在监视一些人。你放心,以后李家不会再对你们做什么,朕已经想好怎么保全宗族并让他们收起爪子。”
  瞧李世民满脸自信,王珏也就没再说什么,毕竟李家是真的经商凑巧去涟水县还是有所图谋,她并没有证据。由于对李世民的了解,越是亲近的人这样无脑惹事越会被收拾的很惨,王珏一点没觉得他是找借口要放过李家。
  “那就好,微臣就想着安静过日子。之前约了孔师他们吃饭,若圣上没有事情微臣便告退了。”
  “去吧去吧,孔师他们肯定想念你了。”赶紧走,朕要研究龟壳呢。
  早朝前已经跟孔颖达等文官约好下朝后大家去客栈吃饭联络一下感情,既然选在客栈自然是没准备说什么重要事情,大家都理解为王珏刚回来请关系近些的人聚一下。至于为什么没选在南山,肯定是不想让大家一来一回折腾。
  其实,王珏是有另一番打算,不然肯定提前约个日子准备好丰盛美食招待友人。
  王珏和孟襄没在李世民的书房待多会儿,他们到客栈时刚好相约的人换完常服凑齐。大家很默契聊了些趣事,王珏也说着行路时的风土人情。除了哄起气氛聊天,从来都是喝酒随意的王珏居然跟孟襄配合着给人灌酒。
  似孔颖达和虞世南这样年龄大的肯定是随意,今日的主要目标是苏亶。不能让人看出是针对苏亶,这样一来王珏和孟襄都没少喝,最后终于灌倒一片。
  要出城刚好顺路经过苏亶家,王珏和孟襄很自然地跟扶着苏亶的仆从一起离开。咱们关系那么好,到人家门口肯定要进去看看吧。孟襄以不放心苏亶为理由继续跟进送到内院,这样一来无人招待的王珏因为性别原因毫无意外等来苏亶的妻女。
  看到苏大娘子那一刻王珏深吸一口气,见到正主一切都好办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275章 真热闹
  话说王珏带队去邻居那作妖,他们离开的时候倒没什么,待他们到达涟水县时事情才爆发。也是赶巧,由于高句丽、百济、倭国部分使者在长安斗殴导致参与者全亡,高句丽和百济剩余的使团成员都决定送信回去让大王决定该怎么办,回去报信的人正赶上事件爆发。
  事件紧急,被派回的高句丽和百济使者一路同行,他们各自回国后都被国内情况震惊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各处百姓都惶恐不安的样子。怕大王可能不知道地方上发生什么事情,便是在着急回去禀报情况,两国使者还是不约而同在路上停住打听情况。
  这一打听可不得了,差点没给吓跪了。最近发生的轰动事件,全国好些人家的牲畜开始大面积死亡,前些日子百姓在各处挖出老天示警的大石,上面写着:大王不仁,降祸于民。
  古人多迷信,历史上什么托梦、示警之类的,但凡轰动都少不了后续的或造反或流血事件。为啥这种招式频繁被使用?为啥每次动荡都离不开这个手段?有用呗!!!
  无论哪个国家,对百姓来说最在意的都不是谁当君主,而是能不能温饱。王珏本来是想向农作物下手,但是想想到底狠不下心。她的目的是制造混乱和恐慌,想来从牲畜下手应该也能达到目的。
  得知发生这么大的事情,被派出的使者不敢停留都往都城赶。越是临近都城守备越严,当然百姓们也不似外围地段百姓那般惶恐,至于是不是因畏惧才如此就不好说了。
  待到达都城,第一件事情自然是将长安发生的事件禀报给大王。高句丽和百济的皇宅内都聚集着大臣在商讨怎么应对发生的事件,以及猜测事情是谁做的。本来就够糟心的了,又听说长安发生的事情简直是倒霉起来停不住。
  “事情发生在长安,要我说就是唐人做的!”
  “我不同意,肯定是倭国人使坏,他们是为忍者的事情报复。”
  “忍者的事情不是我们做的,倭国人栽赃还敢再有动作?!”
  “谁知道是不是有谁私下行动或者百济的人所为,我们这些人就是遭了无妄之灾。”
  “怎么没有人怀疑新罗,他们可是一点都没遭难!”
  回来送信的不是正使,屋里吵架这些各个都能秒了他,将长安发生的事件和回国路上见闻说出后使者就开始闭嘴装鹌鹑,免得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既然没被赶出去,可得趁机听听他们准备怎么处理国内突发事件,等到长安好跟上司禀报情况。
  这是高句丽都城的情况,百济送信使者遇到的情况基本与他的难兄相同。
  听着臣子们争吵,高句丽王一直皱眉不出声。他觉得事情不像唐人所为,倭国人倒是有可能,若真是这样说明他们当初斩杀高句丽和百济的使者不是找替死鬼而是真的发现传信证据。如果是这样,那个私下活动的人是谁,是高句丽的人还是百济的?
  除去倭国,更有可能的应该是新罗。发生事件之初,高句丽王第一时间派人去百济和新罗打探情况,结果百济的遭遇和他们相同,而新罗则一点事情都没有。一般来说三国对峙的情况如果只一国没遇到事情很容易被怀疑,这样看来又像栽赃,然而若真是新罗人认为有唐人撑腰有恃无恐呢?
  无论怎么说,不管这个事情是不是倭国人所为都不能将事件引向他们。原因很简单,便是高句丽和百济联合去攻打倭国也要大伤元气,又有新罗在一旁盯着,这种战争一定不能打。对于政客来说,重点不是谁动手,而是如何做能避免危机甚至从中得到好处。
  高句丽王一直没忘记跟程铁牛之间的交易,如果要刺杀苏我家族的人何不再跟天皇展开合作。这样既能与天皇共同行动减少己方伤亡,又能让天皇因此欠下人情,还能拿到程铁牛给的好处,真是一箭三雕的好计谋。
  至于国内,这正是一个攻打新罗的好借口。想来百济王应该也这么想,他们完全可以借着这次的理由按早计划好的那样联合吞掉新罗。至于灭掉新罗后,天皇欠了人情可以找他派兵支持,到时候在倭国人的帮助下再灭掉百济,如此不就统一了嘛。
  高句丽王缕清思路后像打鸡血一样兴奋,原本畏惧大唐帮着新罗才不好动手,如果能制造确凿证据将事件指向新罗,那么他们出兵理由十分充足的情况下唐人应该不好再帮助新罗。
  百济王的想法跟高句丽王相同,他们想的都是先联合干掉新罗,之后再干掉所谓的合作伙伴。让百济王犹豫的是,要不要再联系倭国人。天皇上次的做法很让人心寒,他们以前之所以联系天皇就是怕攻打新罗的时候唐人插手,若真如此肯定要搬救兵。
  将想法说出得到臣下的赞赏后,大家再次纠结起长安的斗殴事件。这真是个难题,当时没有围观全程事件的人,高句丽和百济两国加起来参与斗殴的人比倭国多,这种情况下还跟对方同归于尽真的很丢人。
  “事情发生在长安,大唐作为未参与的一方想来必会公正判罚,还是将事情拜托给他们办吧。”若按往常来说两国人肯定要在之后的日子将倭国使者弄死,然而现在不确定倭国是否愿意帮忙打新罗,为了长久利益必须要忍!
  得到准确答复后,两国使者再次快马加鞭往长安赶。
  至于倭国人,他们往返一次没准全都要折损在路上,不能往回送信的情况下只能求助于唐人庇护。他们是这么想的,再怎么说咱的把柄在王县公手中握着,之前因为威胁也透露出倭国内部情况,如今遇难了自然希望唐人看在他们曾经的良好表现保住他们。
  再看南山。回来见过友人后,王珏除了偶尔陪涟水县李家人四处逛逛,剩下时间几乎都在捉紧备课。主要娃子们各种学的东西都有不同,这样一来备课也是备好几份。
  除了忙新课程的事情,最近王思源总是殷勤地在王珏附近晃。王珏认为虽然已经见过苏大娘子,但是现在就提出结亲未免太着相,还是再找机会上门几次多接触一下才好。毕竟关于苏大娘子的事情都是听王思源说,谁知道是否与那梦中相同。
  王珏在山顶向山下望,王思源暗搓搓靠近,“姑姑,姑姑,侄儿昨晚梦到苏大娘子跟别人成亲了!”
  真无奈,出来透气的时候又被跟上了。王珏想回头训斥侄儿一顿,整日成亲成亲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大龄剩男呢。不过,没等她做呢,很快就被转移注意。她看到高句丽和百济的使者快马从官道过去,瞧那着急样子应该是两国已经收到‘礼物’了。
  王珏溜达完,想到自己给高句丽和百济弄出的乱子,很是在内心幸灾乐祸一番。她本打算继续回去干活,没想到又被南山下的大吼声叫住。
  “王县公,我们带金子回来了!”
  “王县公,我们占领土地了!”
  这个模式太熟悉,出海的大队伍回来了!不愿意让他国人知道出海捞金的事情,王珏赶紧下山让出海团队先待在南山,等问完圣上如何安排再动作。
  作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