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王珏一般在观察着玻璃制品的人,也是视线停在同一处。有些人起初只是好奇大家都得到什么,然后暗搓搓地比较一番,没想到竟好似发现了大秘密。
  王珏紧握手中的酒碗,往李世民方向看了看,得到他隐晦地颔首。想着来看热闹,想着保护大家周全,竟没想到这出戏自己也是主要演员。虽然李世民已经承认她的怀疑,但是看看那人,王珏很是想不通他干嘛要在这般年龄,以这样的身份对自己出手。
  “还记得那年墨家初到,咱们奏起的秦王破阵乐吗?朕又将它改编了一下,来人,音乐奏起!”
  除了小部分有消息的和善于观察琢磨出异样的人,剩下人并不知道年宴背后暗藏的玄机,遂音乐奏起后很多人借着得到圣上慷慨相赠的好心情,都开始愉快饮酒甚至起舞。
  不知道李世民什么时候开始发难,那小部分人都尽量配合大家的时候谨慎观察周围情况。待乐声结束,大家又喝了几轮酒,李世民似突发奇想般说道:“皇室子弟皆有才,你们来表演些才艺怎么样?就从李元景开始,除了朕,这里数你辈分最高。至于朕,朕最后表演。”
  哪有让皇亲给大臣表演节目的,瞧着李世民自己也要演,好些人都以为他又喝多了开始不拘小节起来。李元景虽然跟李承乾年龄差不多大,但他是李渊第六子,俩人隔着一辈儿呢。
  李元景闻言爽快起身,他对着李世民腼腆说道:“今年咱们大唐打了胜仗,弟弟虽然擅长绘画,但是今日却想表演剑术。”
  李世民闻言开怀,“好!朕就说不让你总是闷在书房绘画,可算听话一回了,赶紧让朕看看你练得怎么样。”
  李元景表演的哪里是剑术,不过是很漂亮的剑舞罢了,俗话所说的中看不中用招式。大家都昧着良心夸赞了一番,李世民笑着说道:“很有剑士的神韵,但是招式上差了一点儿,你若感兴趣待我过几日教你。”完全是一副好哥哥的模样。
  下一个,李世民将视线移向李元昌,“你给大家表演个书法怎么样?”不容拒绝的语气,随着李世民话落,内侍开始往殿内拿工具。
  “弟弟早就准备了乐器想演给哥哥看,不若我表演两个节目?”
  大家都很好奇李元昌要表演什么,李世民闻言点头答应。而后上来两个太常寺的乐童,想来是李元昌早就与二人排练过。悠扬的曲声响起,李元昌的技艺只是一般,那两个乐童却让大家很惊艳。他们不止长得俊俏,连乐器演奏水平都很高超。
  王珏过于关注表演,注意力并未放在她大侄儿身上,不然转头就能看到王思源对李元昌和乐童们迸发出的杀意。
  演奏完毕,方才没发现端倪的人很是真心夸赞了一番。李元昌对李世民说道:“弟弟很是喜爱这二位乐童,可否请圣上将他二人赐给我。”
  李世民很是慷慨地对两个乐童说道:“你们二人以后便跟着汉王吧。”
  随后是书法表演,李元昌正愁要写什么,发现放用具的托盘内有首诗,他干脆直接照着写出来。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方才李元昌收到玻璃汉子的一二三四,很多人就将他跟王老大家的谋杀案联系起来。只是想想他年龄不算大,应该不会生出那等心思,故此才觉得可能这些字对他有什么意义。然而,见崔智贤看到李元昌书法后惊讶的样子,大家的怀疑再次加深。
  王珏在很多人的特意注视下依然什么都没说,她在等待李世民的后招。
  将乐童带回去,一直没移开视线的王思源发现李元昌让乐童给他倒了两碗酒后,就安排其中一人去取代李承乾旁边的内侍了。见此,他实在没忍住,居然在这种场合出言说道:“汉王殿下,您不是给自己求的乐童嘛,为何有一人去了我大师兄那里?”
  见他出声,大家皆惊讶,尤其是坐在一旁的王珏。难道这孩子也看出什么了?是了,他向来心细聪慧。
  李元昌今年才13岁,他故作俏皮地说道:“哥哥将人给我,就是我的了,我欲送一个给侄儿。”
  “方才听他们演奏,技艺倒是不错,可惜脑子里没有东西,也就只能靠技艺出彩了。我大师兄不需要这样的玩物,他今年就要及冠,恐怕有些心思不正的人会借机传些流言蜚语,汉王殿下还是将人自己收着吧。”
  “你是何人,有何资格干预我们的事情?我将好东西送给侄儿能引起什么流言?”李元昌故作恼怒,好似小孩子发脾气一般。
  卧槽,怎么回事儿,这与剧本上不一样!提前被李世民安排的几个武痞,完全被王思源的插嘴弄得措手不及。
  方才王珏还有担心王思源擅自说话,听他说得句句都在理,又想起历史上关于李元昌、李承乾与叫一个叫的称心乐童的记载,王珏严肃着面容说道:“他确实不需要乐童陪伴,免得污秽之人以为他好男风。汉王还是勿要多言,不然日后出现差错岂不成了你在算计侄儿?!”
  李承乾起初有点儿懵,听王珏将事情点明,他狐疑地看了一眼李元昌。老师平常不会这么对人说话,除非确定这人有什么不妥。想明白后,赶紧说道:“我平日确实没有兴趣听乐童演奏,汉王的心意孤心领了。”这就是拒绝的意思了。
  所谓富贵险中求,又到了这种关键时刻,崔智贤在几人争执的时候终于决定捉住这个机会。李承乾话落,他起身说道:“圣上,虽然在年宴说这样的话有点儿不对,但是微臣破案心切,只能扰了大家的兴致。方才汉王所写的字,与王老大家灭门案,死者手中所握的纸条上字迹很是相似,还请圣上准许臣查案。”
  卧槽卧槽,武痞们快疯了,又一个出来搅局的人!他们准备那么久都是为了什么呀,早知道跟侯君集抢差事得了。还想着能记入史册啥滴,结果两次都被人抢先,武痞们气得想撞墙。
  李元昌闻言大叫:“什么杀人案?我只是写个字怎么跟杀人案有关系?!”
  方才在李元昌毫不犹豫写下诗句的时候,李世民就觉得纸条的事情多半跟他无关。当然,若他在看到诗句的时候就知道咱的意图,故此才毫不避讳地写出来,那他只能说这个弟弟简直聪慧的可怕。然而,这么聪慧的人如何会用自己的笔迹去写下挑衅的字,李世民还是倾向于有人拿了他的字来提醒自己注意他。
  那个人是谁,为何要杀王老大一家,李世民还是想不明白。然而,这并不影响他将计就计来解决麻烦。通过一年多时间,李总已经查清孙妃暗地里的动作,以及她隐藏起来的身份,有些事儿必须要趁着这个机会解决掉。
  消失的侯君集已经去执行秘密任务,李世民稳坐钓鱼台,故此他很是彰显风范地说道:“待宴后汉王需配合崔智贤办案,未洗清嫌疑前不准离开长安。”见李元昌还是噘嘴,李世民假装安抚道:“你放心,若事情不是你做的,崔智贤没有胆量冤枉你。”
  见圣上隐晦投来的赞扬眼神,以及兵痞们满脸的恼怒,小崔觉得自己终于又扬眉吐气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239章 水落石出(一)
  可真是每年的年宴都有热闹看。在李元昌表演之后,剩下那部分起先没发觉出不对劲儿的人,也开始左顾右盼观察着周围人的动向。
  除了因李元昌引起的波澜,直至年宴结束都未有事情再发生。对难得再大方一次的李世民说尽恭维话,而后大臣们各自抱着珍贵的玻璃制品往宫外走,一路上三帮两伙窃窃私语聊着方才发生的事情。
  作为事件重要人物的王珏,反而比大家都要平静。她一直在寻找杀害大哥一家的凶手,然而看到汉王今日的样子不似真凶。既然如此,王珏并没有找到凶手的那种复杂心情,她也在思索着李世民想要导演什么戏码。
  王珏虽然是后出来的,然而没几步就追上先行者了。主要冬日天气寒冷,路上又有些滑,大臣们怀抱玻璃外加相互聊天都没有走得太快。她要找的人是房玄龄和杜如晦,方才俩人使劲冲她使眼色。
  “二位聊什么呐,带我一个如何?”
  杜如晦闻言打趣道:“我们在聊王县公,说圣上弄什么事情都不忘带上你。”
  房玄龄跟着呵呵呵,“关于方才发生的事情,王县公,你怎么看?”
  她又不是元芳,还能咋看,“我觉得凶手不似汉王,然而圣上既然将他拉到明面上,此人必然有不妥之处。考虑到他的年龄,我觉得那不妥之处多半来自的身边。您二位最近得到什么消息没,太上皇可安好?”
  俩人知道王珏话里的意思,房玄龄细细思索一番说道:“上皇应该还是老样子,我觉得此事应该与他无关。不然,以老夫对圣上的了解,他今日无论如何也会请上皇出席年宴。”
  是这么个道理,既然与上皇无关,王珏就想不出别的可能性了,毕竟她也不是整日要上朝,亦没有时刻去关注李总的家事。随后是俩相爷对方才事情的各种神猜测,直到宫门口也没猜出个靠谱的答案。
  王珏和王思源从宫门守卫处拿到马匹,而后对二人抱拳说道:“无论如何,大家最近还是小心点好,谁知道无意间会不会因为什么小事被牵连到呢。今日我就先回去了,南山那边临近官道,我不是很放心。”
  杜如晦拍拍脑门,“对了,我找你是有旁的事情。前日我整理今年的案卷,发现地方上报未破获悬案中有一个无名女尸,那人手里握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四’字。由于尸体的发现地就在贾氏劳作的区域,我猜此人定是王贾氏。
  昨日找到圣上,他说怕王李氏再想起王老大的事情,故此没让人将此事说出去。那具尸体已经被圣上下令就地掩埋,关于案子的报告也被我封存起来,省得别人看到再宣扬,此事你心里有数就成。”
  对王珏来说,王贾氏最好死了才干净,听到消息后自然不会有难过的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