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起长孙萌的松口气,那个婢女还紧张着呢,“呜呜,娘子,王县伯是不是认得我的字呀?糟了糟了怎么办,如果李郎君知道你让我代笔写信骂他,婚事会不会出问题呀?”说完又一副视死如归,“若因此事横出枝节,娘子一定要说什么都不知道,事情是我做的!”
  “你快别哭了,便是李郎君知道是我做的,他只会觉得有趣不会发怒!”长孙萌说得很确定,瞧着自家婢女这么忠心,又赶紧安慰起她来。
  作者有话要说:
  第165章 300%的利润
  贞观三年八月初一,这一天被历史称为华夏扩张的转折日。
  半个月前,王珏接到黄文让墨家转交的来信。信上说,颉利可汗在他和赵德言的怂恿下对突厥实施一系列严法措施,此举早已弄得百姓与各部落首领们怨声载道。
  黄文提过几次进攻大唐,开始颉利是拒绝的。然而有他和赵德言的鼓动,颉利已膨胀得同意对边关用兵。关于颉利要攻打城池的消息,已被黄文托墨家传达给李绩安排在边关的亲信。信上主要说,以此事件为违反盟约的理由,相信他们师徒不日就能相聚。
  从620年颉利继位,他开始屡次带诸部袭击大唐的北部边城,再到渭水之盟的趁火打劫,李世民和颉利不得不说的故事可以写本相爱相杀的小说了。
  所有人都知道李世民恨不得咬死颉利,然而在突厥连年天灾的时候大唐也有灾,那会儿李总穷得叮当响,实在是有心无力。又有渭水之盟签的盟约在,李世民再不要脸也不敢率先背信弃义。
  由于大唐有王珏带来的作物又在蝗灾时做出正确应对,旱灾眼看着也是越来越轻微,而突厥本就没从天灾中缓解过来,又有颉利的新严法,大家都觉得这是出战的好时机。似程咬金这种不要脸的人,已经嚷嚷过好几次要出兵了。
  人家老程说了,俺想打你就打你,要什么理由,俺的拳头就是道理!然而,李总刚找回点颜面,强忍住才没被嗷嗷得热血沸腾。如今,只等人为制造的理由到来,咱好在第一时间出兵。
  自王珏在武德九年末来大唐,抵抗旱灾的同时又要小心翼翼地给大唐做着改变,由于怕自己动作太多遭到他人猜忌,也怕改变的速度太过反而造成不利影响,她每做一件事情、每踏出一步距离、每下一个决定,都万分小心着。然而,这次她要抛开一切的小心与谨慎来拼一把,全因若此次运作得当对华夏发展将是个大跨步。
  马克思说过:“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为了那300%的利润,便是冒着绞刑的危险铤而走险又何妨?!
  好在,她不是一个人在奋斗。王珏站在山上俯视着官道,她旁边是同样表情严肃的王熙然和孟襄,三人的身后是墨云和百家派弟子们。
  由于王珏心中早憋着一股劲想大干一场,她对弟子们的武艺训练从未停歇过。关于黄文的来信内容,以及自己对这场战争与战后的打算,她在同王、孟商议的同时,从未避讳过弟子们。也因此,连小小的武照都变得勤勉起来,房遗爱更是整日严肃着脸猛训练他的大弟子。
  来了!!!只见三匹快马从官道上经过,那马上之人明显是士兵打扮,这应该就是他们等待多日的边关报信之人了。
  王珏回过身,对众人作长揖,“我从不说矫情的话,今日只对大家说声谢谢。未来的一年中,计划但凡出什么差错,大家都要跟着受连累。”
  孟襄洒脱一笑,“我们墨家先祖在战国时期,游走于诸国都没完成的愿望,有望在我们这一辈实现,无论是我还是长老们亦或是墨氏门徒,大家都激动异常。如此,那后果是好是坏便由大家一同承担吧。”
  王熙然内心则更复杂,她在王家待这么久,前些日子听王珏说出计划竟不惊讶,只是内心叹息道她终于出大招了。汉末战乱、魏晋黑暗,王熙然所经历看到的惨剧不在少数。得到与放弃这样的抉择他做过无数次,只要这次竟让他麻木的心沸腾了。
  以李承乾为首的百家派弟子们什么也不说,只是坚定地看着王珏,他们自是以老师为首来行事。名垂千古还是乱世恶人,他们全都问心无愧。
  “边关急报,突厥进扰河西!”
  “边关急报,突厥进扰河西!”
  “边关急报,突厥进扰河西!”
  随着三个士兵快马进城,一路嘶吼着奔向皇宫,百姓们变得躁动起来。天下初平,又要打仗了?
  鸣鼓声响起,那些早因李绩禀报而知道内情的官员们,迅速穿起朝服往皇宫赶。自得到消息,他们跟王珏一样,等待这日已等得急切难耐。
  虽有不知情的官员神情紧张,但瞧着李靖等主战的武将都是面无慌色,那些在街上不安讨论的百姓们才稍安心。住在长安的官员们刚进宫,王珏这队快马赶来的人便出现在了城门口。
  百姓们见到王珏和孟襄似找到主心骨,他们瞧着王珏这队人包括太子在内都做武人打扮,更是放下几分心来。因着他们的打扮,有百姓上前问道:“王县伯,边关要有战事了,你们可是因为此事而来?”
  王珏自来到大唐她已经很少显露末世时的疯狂,然而她这几日就像解放天性一样控制不住自己。此次她并未像往常一样下马,而是坐在马背上大笑道:“我们欲进宫拜见圣上,请战!突厥人来得好,渭水之仇也该有个了解了!”
  看着那队人策马奔腾离去,百姓们站在原地咽着口水久久无法动弹。那肆虐的眼神与狂放的风姿竟是平日温和的王县伯,再有同来之人的满面战意,他们…应该不用担心突厥人打进来了吧?回想起劫法场那日的血腥,咱还是回家吃饭去吧。该担心的绝对不是他们,而是突厥人!
  宫门守卫都是上过战场的,便是如此今日也有点受不住刺激了。方才程咬金轮着大锤子笑得他们耳膜疼,又有李靖浑身肃杀之气,总之武官们一个比一个凶残,小部分文官们则是眼放精光兴奋得不行。
  他们刚缓解过来,就遭遇了王珏这队人。特殊时期,之前那些都是轮着武器进去的,这批人里又有太子殿下也握着手中剑咬牙切齿,守卫们可不敢给自己找不痛快,赶紧让开宫门放他们进去。
  方在殿门口下马,就听到程咬金的嚷嚷声:“颉利言而无信,圣上何必还要遵守那个盟约?您若不说出个理由来,俺老程第一个不服!”
  程处默在殿外听得直拍巴掌,他爹果然有本事。这样的戏码演出来,竟然毫无违和感。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想出兵,就跟大家都知道刘邦要称帝一样,然而这种事情往往不能自己说出口,必然要别人提起再再接连拒绝,最后方为难着应承。
  就是俗话说的当□□还想立牌坊,得立够牌坊后再显露□□本色。
  大家把兵器交给门口守卫后,由内侍通传着走入大殿。程咬金砸吧砸吧嘴,意犹未尽地瞪了王珏一眼。真讨厌,他刚表演一半,抢风头的人就来了。
  李世民本就想跟王珏商议此事,亦想让墨家给出点武器。瞧着这会儿俩人竟然一起来了,李总隐晦地给了李承乾一个赞赏的眼神,以为是他将此二人鼓动来的呢。
  拜礼后,李世民直言问道:“突厥违背盟约进犯边关,你们二位对此事怎么看?”
  孟襄自然知道李世民图他什么,他们墨家本来也是想帮忙,故此爽快地说道:“我会带着门徒及武器一同出战,到时还要与诸位将军多配合。”
  有墨家的武器自然对战事有利,武官们赶紧跟他回礼搭话,连李靖这个常年面瘫脸都试图扯出笑容来。李总对他的回答简直不能再满意,说帮忙一点儿也不含糊,问他怎么看人家直接跳跃到打仗那个步骤了,主战之观点不言而喻。
  想到此处,还得多亏王县伯促成百家出世,这不是到用人的时候方知谁是懂得感恩之人。见李世民看着自己,王珏昂首道:“机会难得,仗自然是要打。然而,圣上可想过战后的事情?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微臣不想到时以此理由行事,遂决定还是提前商讨好免得之后有分歧。”
  我去,这个更会聊天,跳跃度也更大。听人家话里的意思,她要参战的事情似乎早就定了一样,还没打呢又往战后说,会不会过于托大了?
  程咬金却对此说法很赞同,最好把事情都交代明白,省得来回请示在路上浪费时间,有时甚至会耽误战机呢。先帮王珏说点好话,待会儿也让她帮忙劝说让咱出战。没办法,狼多肉少,程咬金实在没把握圣上会派他去。
  “我觉得王县伯说得非常有道理,还是把事情都安排明白最省事儿。”
  李世民快疯了,他原本还挺开心,然而先是武官轮番叫又是王珏和孟襄大跳越,看这下笔如有神的起居郎,李总心里简直是在滴血!说重点,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说重点,你们不说、起居郎不记,那咱在历史上的功绩要怎么算?!
  李承乾瞧着他爹那便秘一样的眼神,只得往出一站巴巴列举了六条出战突厥的理由。
  “颉利可汗奢华残暴,诛杀忠良,此其一;薛延陀等部落均已叛离,此其二;突利、拓设、欲谷设均得罪颉利,此其三;塞北地区经年霜冻干旱,粮食匿乏,此其四;颉利疏离族人,委重任于外族,胡人反复无常,大唐军队一到,必然内部纷乱,此其五;汉人早年到北方避乱,至此时人数较多,近来听说他们召聚武装,占据险要之地,大军出塞,自然内部响应,此其六。”
  好,不愧是他的继承人!李世民听后激动得直拍巴掌,差点没扇到自己脸上。
  待李世民激动的情绪缓和后,王珏严肃着脸再次上前。有几人看着她的表情,脑中不由回忆起几年前山顶问策的场景,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