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珏再问:“为何平民比世家读书人少?”
  “平民要为温饱操劳,没有时间读书。而且书籍抄写困难,传播慢。他们想读书也无处可寻,更无人教导。”李承乾嘟着小脸很疑惑,王娘子干嘛问这些显而易见的事情?把他当成不识人间疾苦的晋惠帝了?
  “很好!大唐用雕版印刷佛经,为何不用它大量印刷经史典籍?”
  李承乾恍然大悟,起身欲向王珏拜大礼。王珏摆手阻止:“不必如此,我还不是你师。”
  自古当权者都在与世家争斗,既用他们,又防他们。无论从曹操开始的征贤令还是大唐如今的科举制度,都是为了在平民中选拔良才,遏制世家势力。对于这一点,李承乾身为太子,李世民没少对他言传身教。
  看到李承乾崇拜的眼神,王珏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她从袖子里摸出一个锦袋递给李承乾,“雕板印刷依然太费人力、物力。想出更实用的印刷方法,不可求助他人,这便是你的入门考题,锦袋内是提示。”
  王珏说完便独自扬长离去,不再理会跪坐冥思地李承乾。
  多年后,此幕由王圣人大弟子李承乾记入《圣言》一书,史称:池边对答。
  他没记载的是,此时,他爹正带着一干大臣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挖地。也只有苏大才子的诗,才可以表达出他们现在的状态与心情: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为了显示自己对王珏的信任,李世民并没带侍卫上山,这点可以称得上艺高人胆大。帝王嘛,像他这样的枭雄,总是喜欢用这种方式不着痕迹的施恩。如果这招玩不好,没选好对象,也容易阴沟里翻船,比如曹操,比如现在的他。
  见李世民拿着小竹棍捅地,魏征实在看不过眼:“圣上,您歇会吧。”
  “那怎么行,朕要亲手把它们挖出来,它们是大唐的希望!也是朕的希望!!”李世民目光坚定,言辞强烈地拒绝着。
  围观党很疑惑,魏征何时这么关心圣上了?那张死人脸也不像在溜须拍马呀!
  果然还有后续,“圣上,臣手里这几颗戳破皮的土豆都是您挖的。”
  李世民臊红了脸,他也不能无故对魏征发火,只得把竹棍扔了,学着魏征和唐俭一样用手挖。见圣上都如此,其他人也跟着有样学样。
  唐俭隐晦的向魏征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这些作物运回去后由他负责着人种植,如果产量与王娘子种植的时候差太多,罪责肯定由他来承担。
  李世民还好,人家起码上过战场吃过苦。虽然干起活来有些笨手笨脚,效率还算可以。文官们可就惨喽,这些人各个细皮嫩肉,有人没挖两下手就见血。如果上天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一定会选择在今天下午长醉不起……
  没人敢说让山下的侍卫上来挖,也没人提议明天让民部的人来处理。这种为了大唐的未来跟帝王同甘共苦的机会,到了如今这种太平时期已经不多。是受苦,也是机遇。既然遇上,就要把角色扮演好,跪着也要演完这出戏。
  好在武官们很快就寻来,又有王珏派来的仆从帮忙,没让这群人受太多苦。即便如此,也花了一个多时辰才挖完,众人离开时太阳已经落山。
  一群人扛着麻袋,小心翼翼地走着山路,生怕肩上的作物有什么损伤。他们早已疲惫不堪,但还是怀着无法抑制的兴奋心情憧憬着未来。
  想到这些作物由他们亲手挖出,想象着史书上将会如何抒写描述这个场景,他们怎么能不兴奋?这可是利在千秋的功业!
  这些人当官图什么?除了出人头地,庇佑家族,谁不想青史留名?自三皇五帝以来,哪个朝代能保证治下人民都有饭吃?如今机会来了,这种人人渴求的生活将通过他们的双手来共同缔造,他们就是辅佐仁君开创盛世的中坚力量!
  回到皇城,李世民立刻做了一系列布置。负责种植的,负责记录数据的,还安排了军队看守试验田。
  这一晚,大唐乡亲们又一次集体失眠,其中包括他们的头头李世民同志。
  “观音婢,老天眷顾我,我是对的…我是对的……”李世民抱着长孙皇后囔囔自语,长孙皇后像哄孩子一样,轻轻拍他入眠。
  上门请医
  次日一早,李世民看着空了一小半的朝堂很是郁闷。与他预想的:他把得到高产量粮食的事儿说出来,然后虎躯一震如有天助。大家歌功颂德,君臣共同展望美好未来这样的场景相距甚远。手指受伤就请假了?挖两个时辰地能累得卧床?他早晨起来也头痛,不还是按时点卯上朝?
  早朝后,李世民第一件事就是让内侍去太医署召人过来询问情况。
  两个太医令都没到,内侍只带来一个年轻的医正,此人一见李世民就开始打哆嗦。
  “太医令呢?医丞呢?难道也病了不成?!”
  医正被李世民一喝,吓得额头直冒汗。心想,难怪几个头儿跑得比兔子还快。都怨自己腿短,才被留下来等着圣上召见。
  “回圣上,从昨晚开始各大人府上陆续有人到太医署请人,大人们多是天冷饮酒邪风入体。几位手上有伤的大人偶有低烧,如今病情已经控制住,只有蔡国公似乎情况不太好。”
  这也难怪,杜如晦本来就身体不好。昨天又各种喜极而泣,吹风饮酒,挖土抗物,不发病才怪!
  听到医正的回话,李世民急得直在房内转圈。房谋杜断相辅相成,他谁都离不开。突然得知这种噩耗,之前想找人立威的那点儿小心思早被抛到九霄云外。
  不能在宫里干等,李世民连忙让內侍帮他更衣向蔡国公府赶去。他到时,房玄龄等几个住得近的,早已等在杜府院中。
  “怎么样了?”李世民看着众人晦暗的脸色,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太医令即便再想缩小存在感,这回也是无处可躲。他颤抖着给李世民回话:“蔡国公还在昏迷中,他早年身体亏损太多,如今实在不好医治。若是这次能挺过去,国公今后也不能过度劳累。好好休养,或许还能挺个两三年……”
  李世民听了太医令的话,一阵气血翻涌,强忍着没让人把太医令拉出去砍了。房玄龄也急得直拉胡子,这些人里面数他跟杜如晦关系最好。
  长孙无忌眯眯着眼睛作悲伤状,心里却琢磨着如果杜如晦挂了他能得到什么好处。又不禁暗自感叹,还是有个好身体最重要,拼命干活没命享福可不成!
  房玄龄提议:“不如去问问王娘子,没准她能有什么办法?”
  王珏连番神奇表现,让房玄龄忽略她的年龄与所长,也算无奈之下病急乱投医。
  “我这就去找王娘子!”李世民听完房玄龄的话竟也觉得十分可行,转身就要向外走。
  “圣上,您昨日过于劳累,实在不适合再赶路。”长孙无忌见李世民乱了阵脚,连忙出言劝阻。圣上要是出啥意外,他妹子不得守寡呀。再说他外甥还年幼,现在得了皇位也未必能坐稳。
  若是圣上因为给他爹请医者出了什么意外,他们全家都难逃其咎,杜构连忙接过话:“圣上,可是有人能治疗我阿爹的病?让我们兄弟去请吧。”
  李世民见杜如晦的两个儿子如此孝顺,心里总算得到点安慰,“好,就由你们二人前去。”
  “你们过来,我跟你们说说情况。”房玄龄与杜如晦是密友,自然对他两个儿子的性格也有所了解。他特意强调了一下王珏的才华和她如今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希望兄弟俩去请人时不要自恃身份过于拿大。别人没请来,倒把对方给得罪了。
  “多谢房叔叔提醒,我晓得了。”杜构虽然不如他爹精明,但好在为人老实肯听话。
  到了随园外,看到读书人聚集此处的盛况,杜构对房玄龄的嘱咐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何止不能得罪,此人必须交好!同时,他也对王珏本人生起浓浓的好奇心。
  杜构还在酝酿怎么开口让人带他们去见王珏,他脑残弟一嗓子引来众怒,“王娘子是哪个?我阿爹昨日从这回去就病了,赶快让她随我们回去看看。”
  “真是笑话!我们这些人日日在此处,难道谁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得怪罪王娘子?王娘子又不是医者,你们找错地方了。”
  “哪有找寡居娘子给你阿爹看病的道理?我看生病是假,心怀恶意才是真!”
  杜构又慢一拍,解释的话还没说出口,杜荷就开始对着人群大吼道:“你们竟敢这么跟我说话,我要让衙役把你们捉起来!”
  “这位小郎君,你可有官身?你说话前有亮出身份吗?所谓不知者不罪,我相信大唐吏治清明,不会为难我等良民百姓。”王思源最近正在读唐律,他不止自己读,还在晚饭后把两府仆人聚集起来给他们讲。
  这是王珏特意安排的,随着名声的增长,以后随园不会只有这些普通学子。她不希望仆人仗她的势惹事生非,也不希望自己手下走出去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惟有知法守法,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我们这些穷苦人家的学子能安心读书又不为钱财担忧,都是托王娘子的福。如今有人看不惯,怕我们学有所成后抢了他们这些废物的风头,特来设计陷害王娘子。苍天啊!你开开眼!给我们一条活路吧!”王思源话音刚落,又有不甘寂寞的学子继续接话。此人就是第一个发现随园的李晋江,他平时酷爱写话本,在文人圈里也算小有名气。
  得,这位脑洞开太大,一句话把问题上升到了阶级矛盾的层面。
  “对,不能让他们得逞!!”
  谁说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大唐又不是窝囊宋!都亏有侍从护着,兄弟俩面上才没挂彩。
  现在怎么办?肯定不能这么回去,不然他们兄弟在圣上和大臣们心里的评价必然会一落千丈。
  王珏原本在书房写剩下的三本科考用书,突然被来自随园方向的群吼吓得一抖。他们吼出的内容更是让人吐血,誓死保卫王娘子贞洁什么的,确定是说她?她不是好好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