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嫁新室-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想而知,霍香梅的功力有多深了……

    二月初三这天,许三郎家开始出售稻谷种。

    为此,许三郎特意留在家一天,对前来购买稻种的乡里乡亲说,“这稻谷之前收获多少,大家也是看到的。因为我家人喜欢吃稻米,在秋收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吃稻米的。供给大伙做种子还是够的。只是如果是你们的亲戚朋友外村的过来,那很可能就不够了。一亩地大概要多少种子,我是知道的。你说出你们家打算种多少亩水田,我根据水田的亩数卖给大家种子。”。

    许三郎如此的说法,令前来购买的人顿时议论纷纷,有不少人是不同意的,比如张菊花和王柳子。

    这两人本来都有自己的打算,自己的小心思的。

    三郎家自从种植水稻丰收之后,答应村民会便宜卖给他们做种子,还免费传授种植的方法。张菊花就打算要多买进一些,她的爹娘兄弟虽然听说流落到长安了。可是这不妨碍张菊花和外村的人做交易。她打算把自家多出的卖给外村的,那传授的法子也要卖个价钱。

    至于王柳子,是打算留给自家娘家的。她娘家之前也是一起逃难的,最后被分到隔壁的村子。这一听许三郎对外面的进行封闭,这就着急起来了。

    “三郎,我是你家嫂子,你得给我留多点。”,张菊花马上说,“至于其他人,你就算了。”。

    王柳子立马就吼了起来,“张菊花,去年你霸占晒麦场就好了。现在还这样霸道,这可是许叔耀家,不是许伯光家。你以为你能做的了主吗?呵呵……”。

    最后两个鄙视的呵呵,成功挑起了张菊花的怒火,“你还说去年晒麦场的事,明明是我先的,你倒是黑白不分了。再说了,你以为你挑缝儿有用吗?就算我不能做主,可这也是许家。我还是三郎的嫂子,他就会听我的。是吧?三郎。”。

    张菊花转头有点气弱的对许三郎说,其实她也知道自己做不了许三郎家的主,尤其是许三郎娶了霍香梅这个婆娘以后。可是输人不能输账,怎么也得死顶着。

    许三郎也是知道自家嫂子爱面子的死性子,“你是我家嫂子,我得尊敬你的。不过我说过的购买的规矩是不变的,相信大家仔细想想,也知道我是为了大家好。否则,有钱银赚,我会不想吗?”。

    刚刚围观张菊花和王柳子的人本来都不大满意许三郎如此行为,毕竟自家是过来买种子的,没有想过不给钱。有买卖不做,这是甚么行为?所以有些人就是没有听明白。不过也不是没聪明人的,在别人的提示下,那些不明白的也纷纷的明白了过来。

    毕竟种子就那么多,卖完了就没有了。价格比蔺县粮种店的便宜了将近三成的价格,如果真的有人多买了,再加两层卖出去,可是又很多人买的。再加上许三郎免费传授的种稻谷经验,知道新村许三郎家丰收的人,就没有不眼热的。

    明白过来的人,都纷纷表示赞同,称许三郎大义。

    对于有小心思的人,看到这样的场面,也不好说甚么了。不过到底有没有多买几斤的,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你家种多少亩水田,如果不是很相熟的人家,谁去记你家到底有多少亩水田。

    等种子都卖完之后,许三郎家之前收获的稻谷都少了三分之二。剩下的勉强能支撑到下一次的收获。

    许三郎把搬出来卖的剩下来大概有十斤左右,全送给了张菊花。

    张菊花本来是想在私下再去找许三郎,要求自家要多点的。对于自己这个阿嫂,许三郎很多时候都是蛮尊敬的。

    这会她还没有出动,许三郎就主动的有表示了,高兴得张菊花脸颊上高耸的两块骨头都颤抖了起来。尤其是看到王柳子气哼哼的样子,更加觉得今晚能多下一碗饭。尽管如此,她也不心疼麦子。

    “这些稻谷,都是我家老爹筛选过的了。都是颗粒饱满的粮种,大家可以看看你们买到的。”,许三郎示意众人看清楚他们所买到的稻谷中。

    众人捞起几把自家的看看,的确是如此,再互相看其他人家的,纷纷表示很满意,“许家三郎,我们都同村一年了。你的人品,我们信得过。”。

    许三郎高兴的道,“那我先给大家说一遍育种的法子。我们家到时候也是要种的,等真正下种的时候,大家都可以过来看看是怎么个种法。”。

    “可以。”,苏老爹觉得这才是重点,要不,就算是买到好种子,不会种,那也是浪费的。

    吴老汉着急的说,“那你赶紧说怎么育种吧。”。

    “就是,如果我们有不明白的再来问你。就算你不在家,不是有霍老爹嘛。”,榨油匠杨威今天也不去榨油了,不开坊了,专程在这等着许三郎。

    许三郎把法子简单的介绍给众人,等到大家都说没问题了,离开之后,才歇了一口气。

    一下子当着众人说那么多话,许三郎的心开始时是很平静的。这会停了下来,才开始猛烈的跳动起来,他能很确定自己听见自己的心脏在嘭嘭的撞击着。

    霍香梅赶紧给他递上一碗水,润润嗓子。

    之前在蔺县遇到的两个大兄在前些日子特意过来拜年,就是为了这稻谷种子。其实蔺县不是没有买,可是没有种植稻谷的法子买啊!再说许三郎家的种子都是精心挑选过的了,更加是令他们满意了。

    ……

    结伴离开许家的人,反而在越说越兴奋起来,还越来越歪题。

    “我经常看到霍老爹在苏老爹吴老汉他们家玩六博。听说最早这法子还是霍老爹先会的。”,村民甲说。

    村民乙道,“许家三郎真真命好,娶个会做吃食的婆娘,还带上个会种地的阿爹。”。

    村民丁挤挤眼眉,贼笑的说,“人家是三个娃的便宜阿爹呢。”

    “上次祠堂迎先人时,他家婆娘不是晕倒了吗?那身子骨一看就是不结实的。如果要天天喝药,谁家喝得起?”,村民丙可不觉得这许三郎完全占了便宜,也不知道那次晕倒,他家婆娘有没有冲撞神灵,以后怎样还不知道呢。

    村民甲道,“又不用你家给钱,你看这些天村子里好些汉子都是早出晚归的。不就是去蔺县给许三郎建屋子了,这说明人家有钱,只是吃个药而已,算甚么。”,那语气里面的幸灾乐祸是人都能听得出来。

    “以前许家和我家是隔壁的,也没见他怎么有钱银。家里的娃都是邋邋遢遢的,原来的婆娘整天就是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也没见好到哪。这会倒是有钱在蔺县建屋子的,也不知道许三郎那次说是去走西域到底发了多少财。”,村民乙酸溜溜的说。

    以前大家一起穷,不会觉得有甚么,可是一旦隔壁的都富了起来,生活好了起来,那种酸水就控制不住的往外喷。

    村民乙不大赞同这点,“很多去走西域的都有去无回的,谁知许三郎是怎么这会好命的。”。

    ……

    许三郎这些话他都没有听到,他这会正忙着呢。

    其他人家要育稻种,他们家也要啊。倒是春小麦是不打算种了,因为去年种了春小麦之后,又补种了冬小麦。现在家里也没有多余的地可以种春小麦了。

    倒是冬小麦霍老爹昨天才去查看了,照现在的这个势头,五月初肯定能收割了,而且收获不会低到哪里去。

    “阿爹,今年我们家的稻田还养鱼吗?”,许三郎把自家需要的稻种倒进水缸里,往里面灌进足够的水,这样才便于稻种发芽。

    霍老爹觉得奇怪,怎么这样问,要知道去年水稻的丰收是离不开鱼拉的粪便的。“当然要种,这不仅能卖个好价钱,还能省了功夫给水稻下肥料的呢。”。

    霍香梅也觉得奇怪,许三郎怎么如此说,“三郎是怕太多人种水稻,然后家家户户都养起鱼来。倒是卖不出个好价钱吗?”。

    许三郎道,“我倒是不担心卖不卖得出好价钱,如果价格真的太便宜,自己可以晒鱼干,第二年我就是拉到西域都能卖个好价钱。就是村子里那么多人养鱼,我们再去杏花河捞鱼种,那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额!真的没有想过没鱼种的问题,霍老爹倒是看开,“能捞多少是多少,或者是像鱼贩子买些活小鱼放进去也可以。费不了几个铜子,等夏天了,我跟大娘再去那摆摊子,估计很快就能赚回来。”。

    霍老爹虽然不知道自家有多少银子,可是既然大娘小两口能在蔺县买地建屋子,这点鱼苗钱不会是舍不得的。再说,自从霍老爹在杏花河做过买卖,他也喜欢上这活儿。听着铜板的摩擦声入睡,那真的是最美妙的事儿了。

    许三郎道,“到时先去河里捞,不够再说。”,用免费不用钱的东西,许三郎向来是不考虑钱的事情的。

    让许三郎出铜子去买鱼苗,他还真的不大舍得。书院估计五六月份就能建好,到时候大娃他们如果能考进书院,还不知道要多少银钱,不说束脩,就算平日的纸笔的支出,就令人头疼了。别人家的娃有的,许三郎都想让自家娃也有。否则同在一个塾里,娃娃会被人家看不起的,被孤立的。

    蔺县的屋子外面已经建好了,里面按照自家婆娘的要求,一定要铺大砖块的地板。还有茅厕要求是粱邑那间馆舍一样,能用水一冲,粪便就流进坑了,变得干净。屋子还得砌炕,打家具。

    这样算下来,他想要多存点货走西域都成了问题。一个铜子也是钱啊!

    “三郎,赶紧去帮忙,蒋舫家打起来了。”,隔壁的王大兄刚刚背了稻种回去,这会经过许三郎家急哄哄的叫了起来。

    唬的许三郎放下手中的箩筐,就跟在他后头冲了出去。

    霍老爹赶紧也跟上。

    估计是这个冬天大家都闲得发慌了,这会有热闹看,能去的都过去了。

    霍香梅目瞪口呆的看着许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