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后起居注-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支应不过来。”
  朱祐樘挑眉笑了:“此事你为何特意来问我?皇后一贯平易近人,又喜欢照顾弟妹们,从来都是来者不拒的。刘氏与你成婚都已经一年了,还不知道皇后是甚么样的性子不成?平日也不见她与皇后生疏,她们妯娌间不是相处得不错么?”
  朱祐杬怔了怔,思索片刻后回道:“皇嫂忙碌于宫务,又须得时时教导仁和她们,刘氏也是担心若贸然去坤宁宫,说不得会给皇嫂添乱。”皇兄忙于朝务,大概从未注意到后宫中的琐事。刘氏一直被母亲拘在身边,怎么也不许她与皇嫂真正亲近起来。她钦佩皇嫂,喜欢小侄子,却无奈始终没有机会接触。
  “你皇嫂常笑着说,放一头羊也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朱祐樘打趣道,“若刘氏不介意成为一群羊之一,你便只管告诉她,让她直接去坤宁宫,随着仁和她们姊妹几个一起学着便是了。坤宁宫里成天热闹得很,不比慈寿宫那般清静,也更适合年轻人一些。”
  朱祐杬愣住了,点头道:“皇兄说得是,从前是我疏忽了。”是他想岔了,有皇嫂在,皇兄怎会不知后宫里发生的种种事?只是他是皇帝,从来不必将这些事放在心上,都交给了皇嫂处置而已。倒是他一直浑浑噩噩的,竟不知母亲暗地里将刘氏约束得这般紧,如此防备着皇嫂。
  ************
  从乾清宫出来后,朱祐杬便去了慈寿宫。给王太后问安的时候,他恭恭敬敬地禀告她,内阁已经选定了三处封地作为备选。王太后慈爱地询问了几句,点点头道:“有皇帝帮着你掌眼,这三处封地应当都是甚为不错的。你回去瞧瞧那些地理志,好好地选一选,别着急。这选封地啊,也是须得看眼缘的。”
  “母后说得是,儿臣省得。”朱祐杬说着,便告退去了邵太妃寝宫。因着周太皇太后的申饬,邵太妃正关闭宫门思过,门庭冷落。他走进宫门后,便听见寝殿里传来了朱祐棆与朱祐枟的说笑声。
  “你们二人怎么在这儿?今儿文华殿应当开馆了罢,你们是打算逃学么?”朱祐杬皱着眉头横了两个弟弟一眼,“祐棆,你可别将祐枟给带坏了。他本来便不爱读书习字,每日跟着你逃课,学得性子更野了。”
  朱祐棆忙笑道:“我们可不是逃学。这不是觉得娘最近一直闷着,便想在娘跟前彩衣娱亲,逗娘笑一笑么?既然二哥你来了,那彩衣娱亲便交给你了,我们这便去文华殿就是了。”说罢,他牵着朱祐枟就赶紧离开了。
  邵太妃目送他们离开,便听朱祐杬朗声道:“母亲,方才皇兄将我唤去了乾清宫,说内阁给我圈定了封地。”他展开了舆图,指着上头用朱砂圈出的三块封地:“一在河南卫辉府,一在湖广安陆府,一在江西建昌府。”
  邵太妃虽也识字断文,对各地风土人情颇有耳闻,但对这几处地方却是并不了解。她看着偌大的舆图,手指在京城与三块封地之间挪动着:“你属意哪块地方?这三地……仿佛都并非甚么繁华之地……”
  “封繁华之地是绝无可能的。”朱祐杬淡淡地道,“内阁如何会容许藩王占据要地重地?卫辉府乃殷商故地,历史悠久,离京城也近些,我倒是颇为喜欢。至于另外两处,我并不熟悉,相距京城数千里,传信往来都颇有不便,还是罢了。”
  “选封地怎能如此草率?”邵太妃蹙眉嗔道,“须得仔细考虑之处多着呢。你别忙着决定,回头仔细请教文华殿里的先生,务必样样都问清楚。我也会让祐棆与祐枟去仁寿宫问问,那里有几位太妃曾与我交好,膝下又有儿子就藩,想来应对此事较为了解。”
  “……好,儿子会仔细斟酌。”朱祐杬说着,眼角余光瞥向刘氏,“母亲,刘氏不擅长经济庶务,想去坤宁宫打扰皇嫂一段时日,应该无妨罢?我们眼看着就要就藩了,她若是无法处置王府事务,我也有些不放心。”
  邵太妃正思索着封地的事呢,如何顾得上刘氏,随意地点点头便算是答应了。刘氏松了口气,忙不迭地将感激的眼神递给自家夫君,低声告退离开了。朱祐杬望着她的背影,唇角微微勾起了笑意。
  接下来数日,邵太妃便满心都只有选封地的事了。不仅差使朱祐棆与朱祐枟四处打听,还派人送信去宫外,让娘家人也帮着打听一二。等到娘家人将信传回来,她大惊失色,忙让人将朱祐杬唤了过来,哭着道:“幸而你舅父他们寻了河南来的官吏举子仔细打听过了,不然你就糊里糊涂地选了这卫辉府了!”
  朱祐杬神色格外平静:“卫辉府怎么了?有甚么不妥之处么?”
  “那卫辉府是殷商故地不假,但它就在黄河边上,常年水患啊!且因水患频发的缘故,土地贫瘠,百姓穷苦。你去了那儿,能过上甚么好日子?指不定每回水患的时候,还须得四处躲避,万一躲避不及……为娘就怕水患祸及到你啊!”邵太妃垂泪道,“内阁也不知是存了甚么心,竟然将这样的封地给你!皇帝也不知是不是知道底细,若他明明知道——”
  “母亲!”朱祐杬打断了她,邵太妃愕然抬起首,便见他举着巾帕给她擦泪,看起来既冷静又温柔,“皇兄定然是不知晓这些的。他每日处理朝务,忙碌得很,哪里知道底下人竟然隐瞒了这些呢?”
  邵太妃沉默片刻,哽咽着接道:“你舅父他们还打听了安陆府与建昌府。安陆府据说是荆楚发祥之地,物产丰富。建昌府虽说也算是不错,但到底太偏远了些。况且先前皇帝处置的钟陵郡王便是宁藩的,宁藩又盘踞江西多年……为娘就怕,你若是去了江西,恐他们对你不利。”
  “所以,母亲更属意安陆府?我这几日也问了问几位先生,听他们提起,安陆府曾两度作为封地。昔年高祖所出的郢靖王与仁庙所出的梁庄王,都先后封在安陆府。因他们无子,所以国除。安陆府如今应当还留有他们的王府,倒是不必再重新修建了。”朱祐杬道,声音越发低沉了些。
  “是啊,我倒是觉得正好。”邵太妃听他主动提起来,忙紧紧攥住他的衣袖,“祐杬,你在京中多待一日,我心中便煎熬一日,始终无法真正放心!若是重新修建王府,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才能建成。如此,你虽然有了封地,却依旧迟迟不能就藩。”
  朱祐杬定定地望着她,沉声道:“所以,母亲之所以想让我去安陆,便是因为我能早日就藩?” 此时他的神色依旧淡然平和,可谁也没有瞧见,他心中发出了一声嗤笑——也不知是在嘲笑依旧存有些许希冀的自己,还是在嘲笑母亲竟然如此迫不及待地将他推开。
  邵太妃抿了抿唇,忽然觉得他的情绪似有些不太对劲。可心中的执念早已战胜了作为母亲的本能,她流泪颔首道:“这是其一,其二便是安陆府是三地中最安全亦是最繁华之地。不选安陆,你还想选卫辉或者建昌不成?”
  朱祐杬闭了闭眼,再度睁开时,眼中已经没有任何波澜:“好,那便依母亲所言罢。我这就去与皇兄说。”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兴王就藩这件事会占比较大的篇幅
  也是为邵氏这条线铺铺路
  等过去之后就恢复到咱们陛下和皇后娘娘教养太子的日常啦~
  ————————————————————————————
  邵氏心虚确实在很多层面,有些人的性格就是这样。以及,历史上也有先例,敢争太子的,一般下场都很惨,也不算她胡思乱想。但明显咱们陛下就不是这样的人设,所以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机关算尽,迟早都会吃到恶果的。


第332章 帝后教导
  坤宁宫; 众人笑吟吟地围在张清皎身边; 听她细细教着刘氏如何打理经济庶务; 时不时地接话补充几句。刘氏听得极为认真,无论想到甚么问题都会提出来,神情极为丰富,令人见着便觉得可亲可爱。
  “皇嫂; 宗室不许经营四民之业,只能每年领取禄米……这; 是否意味着王府没甚么需要打理的产业?只要我将府内的事儿理清楚了也就罢了; 而府里的事都可交给管事娘子处理; 我每日听她们仔细禀报便足够了?”
  “明面上; 的确如此。若随意掺和四民之业; 可能会被御史弹劾。且不论这个,咱们先说说如何打理王府内的事。既然是女主人,自然无须凡事亲力亲为; 可也不能放任不管。若管得太粗放,难免遭人欺瞒;若管得太细致,又容易累着自己。因此,首要一点便是须得立好规矩,明确每人的职事,权责分明。”
  “如果规矩立好了; 你需要做的便是督查。哪项事务出了问题,只管问责领事的管事娘子,再由管事娘子来赏罚底下做错事的仆婢。有功则赏; 有过则罚,赏罚细则如何,还须得你来权衡。”
  刘氏听得连连点头,奋笔疾书。张清皎见她用簪花小楷记得清楚分明,禁不住环视仁和长公主等人:“你们瞧瞧,这才叫勤奋好学呢。以前你们何曾如此认真过?若是不记得了,便只管在我跟前撒娇,我只能再叮嘱一遍又一遍。”
  “是呀,皇嫂最亲善了,哪舍得责怪我们惫懒?”仙游长公主笑眯眯地搂住她的胳膊晃了晃,“若不是二嫂过一段时日就须得离京,我便会劝她不必如此拘谨了。横竖有不明白的,再来问皇嫂就是了。”
  仁和长公主也掩唇笑了:“皇嫂有所不知,唯有‘忘了’,我们才有机会光明正大地前来坤宁宫向皇嫂请教呀。若非如此,那时候我们脸皮薄,哪有胆量隔三差五地便来坤宁宫打扰皇嫂的清静呢。”
  她说得亦真亦假,张清皎并不相信。可永康长公主与德清长公主都跟着颔首,连周真与王筠都凑热闹,她有些将信将疑:“坤宁宫上上下下甚么时候不是满脸笑容地迎你们进来?你们来探望我,何须用甚么借口?不过,那时候你们年纪尚小,脸皮薄些亦是常理。不似如今,便是我有心想送客,也难以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