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后起居注-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局一司,由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宫局与宫正司组成。
  尚宫局,职责为导引中宫,凡六尚事物出纳文籍皆印署之。顾名思义,尚宫局负责六尚的管理,相当于皇后身边的“司礼监”与“内阁”,同时也有部分“六部”的职务。整个尚宫局一共有五十八人,是六局一司里人数最多的部门,也是最重要的部门。
  尚宫亦是六局之中级别最高、权位最重的女官,必须由皇后的亲信担任,才能便于皇后掌控宫务。如果连尚宫都不是皇后的人,那皇后便谈不上主持宫务了。
  王太后当年好歹握住了尚宫局与尚仪局,才算是勉强掌住了宫务。但就算是如此,万贵妃也依然嚣张跋扈,完全不将宫规放在眼里。但退一步来说,如果连尚宫局都没有握住,王太后大概也只能任人宰割了。就算再能容忍,说不定也躲不过各种风霜刀剑。
  尚宫局下设有司记、司言、司簿、司闱四司——
  司记掌宫内诸司簿书,出入录目,番署加印,然后授行。简单地说就是文书管理,六尚所有的文书都需要进行记录、审核、盖印、付行。它行使的也就是目前“司礼监”与“内阁”的职能,毕竟审核与盖印都干系重大。
  司言掌宣传奏启,比如传达皇后的懿旨以及后宫上禀皇后的奏启等。它行使的也是部分“司礼监”的职能,简而言之,就是上传下达。司言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皇后的意志,也不容许出差错。
  司簿,掌管宫人名籍与廪赐,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部门。所谓的宫人,主要是女官、女史与宫女,足足有上万人。除此之外,宫人的职务进阶也都归它管理。无论是进阶到女史女官还是妃嫔,都各有份例。
  司闱,掌管宫闱管钥之事,也就是后宫各门的锁钥,看管门禁。看似不过是后世的保安或者总务部门之一,但其实对于内禁的掌控非常重要。毕竟,在皇宫里,安全与宫妃的名节都是最紧要的。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


第140章 梳理宫务
  张清皎首先见的便是尚宫局的女史们。
  “司记; 你们只管照常抄录审核文书。唯独一项; 每日辰时初刻; 须得将昨日提前拟好的文书都列单给我过目。若没有我的准许,暂时不可在任何文书上加印。等日后逐渐将文书分出轻重缓急来,我会将不重要却紧急的文书,交给司记或者尚宫审核加印。”
  司记怔了怔; 领着属下的女史们行礼应道:“是!”
  “我也知道,每日你们需要处理的文书都有不少。你们心里恐怕觉得; 我大概看不过来; 容易耽误事。但如今六宫很清静; 除了我之外; 你们须得照管的也不过是太皇太后与英庙诸太妃、太后与宪庙诸太妃以及皇子皇女们而已。主子没有之前多; 你们的事务也不该像之前那样繁重。”
  “退一步来说,即使文书再多,你们也必须学会分类; 分出轻重缓急来。等到你们不必我提醒,也能给我寻出最重要且紧急之事,以及重要却不紧急之事,或详尽或简略地向我禀报,再谈往后。”
  “臣等谨遵娘娘口谕。”
  “司言,你们暂时也只管照常行事。除去典礼的场合; 我目前不太喜欢传甚么懿旨。而且,六宫清静,这段时间内大概也没有妃嫔会启奏甚么。所以; 你们有不少时间仔细想想:我若想下达某些事,该如何尽快将口谕传到每个人耳中;日后若有妃嫔有事启奏,该如何让她们的话能尽快传到我耳中。”
  “你们是替我传话的,也是给我传话的。因此,我的要求也很简单——不许自作主张,擅自增减传话的内容。我想让人听到的话,必须原原本本让人听着,不能教她们有歧义;她们的话,我也要听原汁原味的,无须你们用‘合适’的言辞重新叙述一遍。”
  “是,臣等谨遵娘娘口谕。”司言垂首道。
  “司簿,一切暂时照常。不过,你们须得给我仔细地查,名籍上的宫人目前都在做什么活计,可有出入。我希望能看到最近的记录,核算清楚咱们宫内究竟有多少宫女,是否有冒名顶替或者无声无息消失等等之类的事。若有疑虑之处,都报给我,我再让二十四监、东厂继续核实。”
  “核算完之后,你们应该也清楚:哪里的宫人安排多了,哪里的宫人安排少了;哪些事本来是二十四监做的,无须安排宫女;哪些事本该是咱们做的,无须二十四监插手。咱们宫中不养闲人,必须每个人都有事可做。若是无所事事,不仅白白浪费了米粮,说不得还会无事生非。”
  “至于廪赐,若是六局一司中有空缺,暂时都报给我。择日从宫女里选拔女秀才,再从女秀才里选拔女史,从女史里选拔女官。”
  司簿盘算着无比繁杂的工作量,也赶紧答应道:“是,臣等谨遵娘娘口谕。”
  “司闱,你们掌管后宫的宫禁,也不仅仅是每日记得锁门开门而已。但凡有在下钥之后出入宫禁的,你们都必须明文记录。无论是太皇太后或是太后、太妃,都不例外,且必须在次日禀报于我。此外,每个宫殿里的火烛,尤其是东西六宫这种无主的宫殿,都须得格外小心。洒扫与下钥的时候仔细检查着些。”
  司闱底下的人数最为众多,看上去也最为沉稳:“是,臣等谨遵娘娘口谕。”
  轻轻地啜了一口茶后,张清皎示意旁边的肖女官近前:“母后已经将宫务移交给了我,前任尚宫想必也与你们提过了。从今儿开始,肖女官便是新尚宫,你们都在她底下听命,明白了么?”
  “是!”尚宫局众人齐齐答应道。倒是肖女官怔住了,想是没有料到,自己竟然能得到皇后娘娘的信任,执掌最重要的职位。
  “难得见肖尚宫怔愣的模样,也不枉我给你一个惊喜了。”张清皎笑盈盈道。她身边拢共只有两位女官,肖女官是周太皇太后派来的,曾女官是先帝派来的,其实仔细算来都不是她的人。但经过一年的相处,她认为肖女官值得她的信任,自然毫不避讳地将尚宫之职交给了她。她相信,肖女官早就很清楚,自己该效忠的究竟是谁了。当然,忠诚并不是口头上说说便罢的,肖女官的言行举止已经足够证明她的诚意。
  “娘娘,臣来自尚仪局,对尚宫局的事务不甚熟悉……”肖女官深深地望着她,毅然决定推辞,“而且,臣的年纪也不小了,恐是难以担负尚宫局的重任。娘娘可从四司中选择一位,以她们的能力,必定能更好地辅佐娘娘……”
  “肖尚宫太过自谦了。”张清皎摇了摇首,打断了她,“你的经验与见识,足够担任尚宫之职。而且,便是不熟悉也无妨。母后答应过我,可以让上一任尚宫偶尔过来一趟。你若有甚么疑问,到时候尽管请教她就是了。”
  “……既然有幸得到娘娘的信任,臣必定不会辜负娘娘的期望。”肖女官跪下行礼叩首,尚宫局的女史们也都纷纷跟在她身后跪下来。立在不远处的曾女官看得有些眼热,但想想尚仪也空着,心里便越发急切了。
  紧接着,张清皎便召见了尚仪局。顾名思义,尚仪局掌管的是宫中的礼乐起居之事,大致相当于“六部”之中的“礼部”,另外也具备“国子监”的教化功能。它底下共有四司一史:司籍、司乐、司宾、司赞以及彤史。
  司籍,不仅负责保管书籍与文房用品,行使“内图书馆”的职能,也负责教授后宫嫔妃与宫女。至于她们教授的内容,当然不是什么诗词歌赋、儒家经典,无非是《女诫》之类的女教书。据说,仁孝皇后亲自撰写的《内训》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教材。对此,张清皎觉得,她暂时没有能力改变现实。
  司乐,负责在典礼的时候安排“女乐”,引导她们进退、排列以及安排乐曲的演奏等等。另外,日常的时候若需要饮宴乐曲,也由司乐负责管理。司宾,负责在典礼仪式中引导宾客,提醒她们如何跪拜、如何完成仪式等等。司赞负责掌控仪式进程,及时用唱赞来引导宾客。
  总而言之,这三司相当于“礼乐”的执行人,集合了音乐导演、司仪与迎宾的职责,只需要在特殊时刻出现。
  至于彤史,便不必细说了,可谓是宫廷之中最隐私也最重要的记录。比如皇帝何时何地临幸了何人,以及后宫嫔妃的癸水日期等等。凡后妃的晋升以及怀胎,都须得仔细查验彤史的记录,依据记录确认真假对错与是非。因须得随时记录起居,彤史女官一般也只跟在皇帝陛下身边。
  “司籍,你们的差使一如从前。不过,除了日常教习闺训之外,我希望你们能尽量从宫人中择取聪慧者,好好地教她们习字与算术,以备日后选用女秀才与女史所用。若有合适的人选,须得及时禀报于我。”
  “司乐、司宾、司赞,你们的职责不变。彤史……也只管跟在万岁爷身边记录即可。但……一旦发生了任何事,都须得第一时间回报于我。”提起此事的时候,张清皎的神色没有任何变化,仿佛她说起的并不是皇帝临幸的记录一般。可唯有她自己知晓,此时此刻她的心里究竟有多难熬。仅仅只是想象出那样的场景,她就觉得已是难受得喘不过气来了。
  “尚仪也从缺,暂时空着罢。”无视了曾女官热切的目光,皇后娘娘继续道,“有曾女官在我身边辅佐,你们的差使也没有甚么变化,暂时不需要尚仪。等到合适的时候,我会视情况而定,从你们中间提拔。”
  “是!臣等谨遵娘娘口谕!!”在清脆的应声中,曾女官脸上的血色褪尽,仿佛不敢相信,皇后娘娘竟然不提拔她。明明有尚仪的空缺,明明她日常所做的事与尚仪并无差别,为甚么她却得不到认可?!
  “娘娘,曾女官似有些不舒服,不如着人将她扶下去歇息罢?”新晋的肖尚宫似笑非笑地瞥了她一眼,仿佛在无言地嘲弄她简直是异想天开。
  曾女官气急攻心,一口气没来得及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