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人记-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亲这种喜事,大家说的自然都是好话。
    何子衿还见到了少时的小伙伴,她舅邻居沈大家的两位姑娘,沈大丫沈二丫,俩人是过来帮着准备宴席的,沈大丫话少,只是瞅着何子衿笑,沈二丫说,“子衿妹妹,你还记得我们不?”
    “当然记得,大丫姐二丫姐。”
    沈二丫笑,“我们常在村儿里听人说起你呢。你现在也是大姑娘了,真好看。”
    沈大丫笑,“你又说这样的呆话。”
    “哪里是呆话,分明是实话。”
    俩人与何子衿说几句话,打声招呼,就又过去帮忙烧火做菜了。
    因时人的婚礼都是在傍晚举行,吃过喜酒,时间已晚,何家一家子便歇在了江家。沈氏这才得空儿悄悄问何子衿,何子衿悄声道,“是薛大家给阿琪姐添的妆。”
    沈氏点点头,便不再多说了。
    王氏今儿虽然累的很,却又兴奋的睡不着,大晚上的还同丈夫絮叨,“媳妇这嫁妆真是实诚,要知这样,聘礼咱们该多置办些呢。”觉着给媳妇的嫁妆薄了。
    江大舅吃了不少酒,已是昏昏欲睡,偏生王氏一直在耳边絮叨,江大舅嘀咕一句,“睡吧睡吧,嫁妆多还不好。”
    王氏唧咕两句,看丈夫跟个死人似的,想一想儿子结了门好亲,王氏心道,以后就指着儿子过日子啦。想到儿媳妇嫁妆殷实,王氏一咕噜从炕上爬起来,把前儿准备的给儿媳妇的敬茶荷包找了出来,掂掂荷包里那对银镯子,就觉着有些份量不足了。王氏咬咬牙,托着油灯翻了回箱子底儿,找出一对老金簪来装了进去,把银镯子换了出来。此方又锁好箱柜,回炕上睡觉去了。
    第二日小夫妻早起敬茶,王氏也是和颜悦色,江太太江老爷更不必说,都给了实诚的见面儿礼。何家又在江家用了顿早饭,就告辞要回县城了,沈氏低声嘱咐了何琪几句,无非是只管安心好生过日子的话。
    江家一直送何家到村口,在车上何老娘还说呢,“亲家这喜事儿办得真热闹。”
    送亲的一行人也是今儿回县里,七奶奶到何家雇的这车上来说话,七奶奶性子热络,在族里就是个爱管个事儿的,且她家里日子过得也还兴旺,儿女双全,父母皆在,难得的全福人,故此人们有什么喜事儿也爱找她帮着张罗。七奶奶这会儿都直拍胸脯,道,“当初阿琪的嫁妆二十几台抬出来,我觉着还可以,不想一看嫁妆单子,险没寒碜死我。要真是家里拿不出来的倒也罢了,阿琪打小儿就给娘家挣钱,怎么能这样刻薄孩子?”叹口气,“还是薛大家心地仁慈,有了这房子这地,阿琪也能在婆家占住脚了。”甭以为江家是乡下人家就轻视了,人谁都不傻,嫁妆是薄是厚,一望既知。王氏先时脸上是什么样的颜色,知道有田有宅后又是什么颜色,七奶奶不瞎,看得清楚。
    何老娘深以为然,道,“那三婆子向来不开眼的,也就是阿琪还算有运道。”
    “可不是么。阿琪那丫头,瞧着是有后福的。”七奶奶又问何子衿,“小仙儿,薛大家既要给阿琪添妆,怎么倒把东西给了你啊。”
    何子衿道,“东西给三太太,能落阿琪姐手里么?”
    七奶奶叹,“是啊。”又说族里出了三太太五奶奶这一家子,委实丢人。
    何老娘也说,“要不是薛大家大方,丢人丢到村儿里去了,人家还得说呢,咱县里人这般不开眼。”何老娘很有些县城人的自得与荣光。
    “可不是么。”七奶奶与何老娘颇有共同语言。
    何老娘肚子里却想,这薛大家也是个偏心眼儿,何琪是薛大家的徒弟,她们三姑娘也是薛大家的徒弟呀,而且年下节下的,家里都有备礼给薛大家的。可三姑娘成亲的时候,薛大家可没这般大方。一样是弟子,怎地还两样对待啦!
    因车上有七奶奶,何老娘没说这话,一路上就同七奶奶唧呱三太太五奶奶这对抠门儿的婆媳来!
    及至回了家,何恭在后头付车钱,沈氏何子衿带着俊哥儿先陪何老娘家里去,何老娘往自家屋里的榻上一坐,水还没喝一口,就说起薛大家的偏心眼儿来。
    何子衿道,“唉哟,您可别说了,咱家又不是陪送不起三姐姐的。”
    何老娘瞥她,“傻蛋!这是一码事吗?谁还嫌东西多哩!以前我略多疼你弟弟些,你不还常跟犟嘴,说什么不患寡而患不均么!”家里尽是读书人,何老娘也颇受了些熏陶。
    “那是你偏心眼儿我才那么说的!”
    “薛大家这就是偏心眼儿!”何老娘下了论断!
    何子衿打发了丸子下去休息,悄悄的把实话说了,“您还真信呢。这是阿琪姐私下攒的银两托薛大家置办的田产地亩,如今不过是借薛大家个名儿。”
    何老娘沈氏都惊了一回,沈氏道,“阿琪这丫头,当真有心。”情知娘家靠不住,何琪自己一手好针线,早便能卖得上价钱,她是薛大家的入室弟子,在李大娘的绣坊里多年,约摸是平日里慢慢积攒下的。
    何老娘也说,“是啊,竟有这样的心思,真是叫人想都想不到。阿仁可是捡了个大便宜,娶了这个的媳妇,阿仁自己也是个能干的,以后还愁过不好日子么。”
    何老娘说自家丫头,“你也学着些。”
    何子衿将手一摊,无奈,“我得了钱全都给祖母收走,哪里攒得下。”
    何老娘笑骂,“我是叫你学着长心眼儿!没叫你学着偷攒私房!”又与何子衿道,“你的钱我都替你攒着呢!还有你的地,一亩不少你的!”
    作者有话要说:



☆、第247章 及笄将至

何琪江仁三朝回门时就回了县里过日子,虽然何琪自有屋宅,但小两口人少清静,住还是住在江仁的小院儿里。不为别个,这年头儿,男人住了女人的宅院,易有入赘之嫌。何况,何琪的宅子在出租中,每月固定二两银子的收成。
    三太太家摆回门酒摆的也不大丰厚,论及实惠,尚不比江仁家的喜酒,好在江仁丝毫不在乎,他媳妇早把事原原本本说与他听了。江仁对他媳妇有这么多的嫁妆也有些吃惊,不过,小两口过日子媳妇嫁妆丰足了又不是什么坏事。
    听过回门酒,三太太五奶奶叫了何琪去屋里说话,就同她打听起薛大家给的添妆礼来,主要是七奶奶回县里已嚷嚷的半个县城都知晓了,三太太五奶奶更没现由不知道。何琪听到祖母问,轻声道,“都已交给婆婆了。”
    三太太拍着大腿,圆睁着一双眼睛问,“你的东西,如何给你婆婆收着?是她给你要的!”
    何琪笑道,“看祖母说的,我家里就相公一个独子,将来家里的还不都是我们的,地契房契的原是贵重物,带身上也不安全,我就交给婆婆了。我婆家说是村里庄户人家,家里也是有田有地的,哪里会给我要这个。”
    三太太脱口而出,“不安全交给我帮你收着,还不一样!”
    何琪笑笑不说话。
    三太太想着东西早没了,多说无益,又絮叨了许多让何琪婚后长心眼儿的话。坐一时,江仁就在外头叫她了,何琪起身道,“相公明日还要去铺子里干活,我就先回了。”
    “去吧,你男人的银钱,自己走点儿心,要搁你家不便宜,搁咱家里也是一样的。”
    何琪道,“我一妇道人家,如何敢过问家中财事,自然都是相公做主。”
    三太太好悬没给这个孙女噎死,待何琪走后,三太太与五奶奶道,“真个没用!钱都不知捏在手心儿里,以后有的苦吃!”
    五奶奶也是长嘘短叹,“以往瞧着她聪明,不想要紧事上就这么傻实在,委实令人愁的慌。”
    婆媳俩叹回气,发回愁,五奶奶道,“好在还有二妞,二妞可得多教一教方好。”
    三太太心有戚戚。
    江仁何琪辞了娘家,还去何家走了一趟,何家拿出好茶好果的招待他们夫妻,江仁事事都熟的,何琪与何家是同族,但因三太太何老娘俩人死不对眼,何琪反来的少。职业影响气质,何琪自幼学绣活,当真是养出一股安谧静美的气韵。何老娘对三太太五奶奶死看不上,对何琪倒是挺好,一则不看佛面看僧面,江仁在家里住好几年,跟半个孙子也没什么两样;二则何老娘天生就喜欢能干活能挣钱会过日子的闺女。于是,瞧着何琪就十分顺眼了。
    何老娘乐呵呵地,“阿仁果然没看错人。”
    何琪叹,“这也是没法子了,我自认还算孝顺,七八岁上就学着一些打络子的活儿,这些年,蒙师傅教导,李大娘也照顾我,我也给家里挣了几百亩地。只是我都这个年纪了,再不出嫁老在家里,以后可怎么过日子呢。”何琪不得不为自己考虑,且她不是“有情人饮水饱”的世界观,她深知,再有情的人,倘到了饮水饱的地步,那估计情分也要散的。为了将来,不得不筹划着悄悄的攒下私房,托师傅帮着置房子置地,这样在婆家方能站住脚。一路走来,好不艰辛。
    “知道知道,我们都理解你。”何老娘露出个神秘兮兮的鸡贼笑容,小小声道,“放心吧,不会给你往外说白。”不过,何老娘又惊奇了,“唉哟,你做绣活可比三丫头挣的多。”
    何琪笑,“师妹有您这样慈祥的长辈疼爱,哪里舍得她多做绣活呢。”
    有人拍马屁,何老娘十分受用,乐呵呵地,“这倒是。”
    其实,何琪也不全是拍马屁,她真是觉着三姑娘虽在父母缘上差一些,在何家的运道委实不错,何老娘论辈分只是姑祖母,而且,以前何老娘在族中的名声跟她祖母差不多,只是,传闻不可轻信,名声虽差不离,为人着实不同。三姑娘遇着何老娘这样的姑祖母,也是有福了。
    从何琪做事就能看出来,她是再有主见不过的人,偏生说起话来给人一种柔顺之感,十分讨人喜欢。何老娘傍晚留饭,何琪原是觉着不大好,江仁那边儿已经说了,“姑姑家不是外处,咱们吃了饭再回。”
    何琪笑,“相公已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