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被带走之后,西林县又重新归于平静,城内居民担忧了几天,生怕哪天自家就闯进一群衙役,看后来一切回归正常,他们悬着的心也放了回去。
  那三家被封的客栈青楼,季宣和暂时没动,等上面下了判决之后他才能根据判罚轻重给予相应处置。不过现在就算重新开张,估计也没人敢进,谁愿意在毫无*的地方住宿寻欢?
  如今春耕已过,田地里只有农人时不时侍弄庄稼的身影。
  大地一片翠绿,邵云辰要养的牲畜已经到位,鲜嫩的野草随处都是,他不用再担心牲畜没有草料吃。
  属于县衙公产的西山一大片新开垦的荒地,也已经披上了绿色。里面劳作之人,都是雇用的乞丐和贫家子弟,给他们一口饭吃,再有房住,有少许的工钱拿,就够他们喜笑颜开了。
  荒地还剩一半,如今已过了农忙时节,季宣和就没让他们急着开荒,侍弄好庄稼之后,空闲时间再开垦不晚。反正西林县这里和杨家埠一样,也是只能种一季作物,只要种够他们自己吃的蔬菜,其他地即使开垦出来,也只能种些蔬菜或者干脆撒上牧草种子。
  蔬菜不值钱,种那么多也是浪费,在西林县城卖大批蔬菜也算是与民争利,季宣和不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锦朝百姓多数都能自给自足,会买蔬菜的也就城内居民,当季蔬菜一向卖不上价,反季蔬菜倒是值钱了,只是西林县城没有这么大的消化能力,季宣和对此并不做考虑。
  最初开垦荒地都是强迫乞丐们,等地开好之后季宣和就让他们自己选择,继续在西山庄子上劳作也成,自己谋生也成,但是回西林县城当乞丐是不成了,至少在季宣和任职期间不成。
  城西的乞丐自是没有不乐意的,虽然比较辛苦,但不用再饥一顿饱一顿的,他们别提有多开心。城东的乞丐,除了处于领头惯会享受的那几个,其他人都不肯离开,见到首领,将头低垂,不敢直视,却也不肯跟他们走。
  没有手下,乞丐头子只好作罢,至少留在西山庄子上,他们还能享受底下乞丐的孝敬,离了这里,可是连这点好处都没了,孰好孰坏,他们还是明白的。
  西林县离草原不算远,牧草种子比较好取得。很多草籽是可以吃的,常被牧民用作口粮,倒也方便了季宣和托人购买。春耕后开垦的荒地都被撒上了牧草种子,西山庄子田地多为下等田,又是第一年种植,粮食亩产肯定不高,养那么多劳力就够费劲了,能分到官差们手里的并不多。
  为了增收,庄子上养了不少牲畜,也能弥补一下田地低产的不足。
  如今是农闲时节,季宣和决定征部分徭役。徭役主要用于修城墙和整顿路面,这是每年例行之事,其他的诸如兴修水利之类,则视情况而定。徭役征收一般在春耕完毕和秋收之后,什么时候征用,由当地知县决定。
  朝廷派下的徭役,优先于地方。修城墙和修路就是朝廷指定的项目,每年必须完成。其他的就属于地方性徭役,只要不是使命压榨力役,对百姓们来说,只比下地劳作稍微辛苦一些,并不会让他们那么反感。
  百姓们之所以闻徭役色变,那是因为官差不把他们当人看,每天让他们使劲干活,却连饭都不让他们吃饱。正因为如此,百姓们服完徭役,整个人瘦一圈那还是好的,有的可能连命都没了。
  西林县并不存在这样的状况,就算是之前的苏知县,伙食可能没那么好,该干的活还是要干,却不会只征用少量的力役,其余徭役都用银子顶。所以百姓们听到上面来征徭役,除了担心新来的知县是不是个好官之外,倒是没出现全家逃徭役的情况。
  路面有定期维护之人,大面积修路需要视情况而定。城墙也是类似,只要没有出现较大的损坏,修理起来很是容易,并不用征收大量力役。
  因着平常年份用到徭役的地方不多,百姓都是轮番出力役,并不用年年都如此。
  季宣和此次征徭役却不是为了修城墙和路面,他要挖一条护城河。呵呵,其实,季宣和的最初目的是将地挖开了,看看有没有暗道之类连通城内外。
  说句实话,若季宣和还是个平民百姓的话,他自己都想这么干,但如今他成了知县,在其位谋其政,暗道之类他允许存在,但是连通城内外的他坚决不允许。这不仅关系到他顶上的官帽,还关系到他一家子和城内百姓的性命,季宣和绝不会拿此开玩笑。
  为了避免出现吃大锅饭的情况,季宣和将挖河的地段分了分,每人或每队挖多少都是固定的,时限也宽,谁先挖完谁就能先走,提前的几天饭食会用粮食补上。季宣和还允许他们的兄弟子侄过来帮忙,只要登记一番就行,不过这些人的伙食县衙是不包的。
  力役听了很是欣喜,这比他们原先以为的还要好。现下是农闲,家里闲置的劳力不少,尽早挖完便可以尽早收工,他们也好进城打临工补贴家里。
  “宣和,人贩子在你这里落网,很可能还会因此牵扯出幕后之人,咱们得小心他们的报复。”邵云辰靠在炕头,脸色颇为严肃,眼里含着担忧。
  “我这不是正想办法吗,你看,我连挖护城河这么老土的方法都想到了,不就是担心自己的小命?”季宣和也很是感叹,就是抓个人贩子而已,他哪里会想到能弄出这么大阵仗,不过西林县也因祸得福,以后百姓们睡觉都能安心不少。
  “能这么做的,必定图谋甚大,你以后出门多带些人。”邵云辰乌黑的眼眸盯着季宣和,季宣和不得不同意邵云辰的建议,“你也是,县衙里捕快衙役不少,我出门不用担心,你往后出门带着沈清和新来的四个护院,别让人有心算无心。”
  “好,听你的,在幕后之人没落网之前,我尽量少出门。”邵云辰不想增加季宣和的负担,采取了最简单的方法。

  ☆、第3章 。22

  西林县水资源不丰富,却并不是每个季节都缺水。相对而言,通常春末夏初雨水较多,这个时候岚河水位升高,小溪山泉水流量也增大,是西林县百姓一年中过得最舒服的一段日子。
  其他时候,只要是正常年份,人的吃水是不缺的,遇上干旱,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如今正是西林县的雨季,每隔几天就会下一场雨,大小不定。庄稼经过雨水的滋润,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势。
  季宣和来到西林县之后,见到雨水的机会少之又少,像现在这么频繁的下雨,他倒还是第一次碰上。
  护城河还没挖好,到了雨季只能先停工。河里面积了不少雨水,季宣和并不担心,以西林县的干旱程度来看,等雨停了,没有水源,护城河中的积水很快就能蒸发干净。
  经过雨水的洗涤,西林县的空气好了不少,沙尘漫天的情形很难再见到。
  云记杂货铺和云记布庄开了也有数月,同样的店铺,类似的货物,生意比起康平县城却要差了不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西林县只是靠近边陲,并非边境城镇,来往的行商不多,加之本身物产不算丰富,土地也并不肥沃,又处于缺水少雨地区,能维持现在这样已经很是不错。
  两个店铺虽然记在邵云辰名下,目前收益却大部分都归入季府公帐。季家在西林县城根基薄弱,日常开销不少,光靠季宣和的俸禄不足以支撑起季家当前的开支。
  季家工坊一开始纯粹由季家维持,现在总算有了些收益,贴钱的数量大为减少,假以时日,当能有所盈利。至于西山庄子季宣和预先垫付的银钱,年底应该能收回成本。
  季宣和将账目捋了一遍,除开大笔支出之外,收支大抵能够平衡,对此,季宣和还算满意。
  合上账本,季宣和起身来到窗户边上,外面滴滴答答下着小雨,树木花草生机勃勃,显得格外精神,一阵风吹过,花香沁人心脾。
  清脆的脚步声响起,季宣和感觉肩膀一沉,侧头一看,邵云辰靠在他肩上,闭着眼睛,似在聆听雨声。季宣和扬起唇角,笑意直达眼底,心内感叹,他真是长大了,两人都一般高了。
  美好的时光总是还没来得及留恋,就已经悄然溜走。
  西林县一年中难得不缺水的时段转瞬即逝,护城河还未完工的地段即将重新开工。
  城墙下有地基,考虑到地基的深度,护城河挖的要更深一些。季宣和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在工程进度过半时,力役挖到了一条暗道。
  捕快循着暗道往城内探查,发现入口被挡住了,找了好半天才找到机关。入口一打开,捕快们面面相觑,前面仍是暗道,入口处是个三岔口,兵分两路,最终发现两个岔道分别通向那两家被封的客栈和青楼。
  暗道的出口则在离西林县城不远的一间废弃的小破庙上,平日很少有人光顾。
  西林县经济不繁荣,军事上却尚有些价值。暗道连着暗道,这么费尽周折,必然有其价值,季宣和能想到的就只有这个原因。
  当初抓人的时候,他可是将据点里的人全给抓了,能证明自己与此事无关的被放了回去,其他的都被上头带走了,对于那些无辜被牵连的人,季宣和只能默默为他们点腊,这能怪谁呢?只能怪他们运气不好,撞到了枪口上,希望他们还有回来的那天。
  连通城内外的暗道必须要填,还得掺合着石块填上。
  护城河完工时,已到了仲夏。炎炎夏日,不是开工的好时机,护城河也就只挖了个大概,剩下的工序得等秋收之后再来完成。
  季宣和误打误撞抓了一伙别有目的的人贩子,上面对此事非常重视。季宣和接下来的行动都被上面关注着,对于挖护城河挖出一条暗道来,上面也效仿,不过他们并不像季宣和这般挖护城河,而是从找到的据点暗道中寻找出口,一旦有了明确的目标,花点人力,费点时间总还是能找出来的。
  “已经处理了?”
  “大人,靠近边境的城镇都查了一遍,时间有些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