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想过得好,还是随大流最是轻松自在。
  过刚易折,过柔易弯,刚柔并济才是正道。正道季宣和也许难以做到,但不偏离正道太远,他还是有这份自信的。
  虽然季宣和自己无法成为不多拿一丝一毫的清官,他却也不会对清官嗤之以鼻。做贪官可比做清官容易多了,能持之以恒为官清正的,无论官大还是官小,性子必定坚韧不拔,不然早就被他人影响,很难长时间坚持。
  纵使季宣和自己不为清官,他也是有底线的,该拿的他拿,不该他得的,他一文钱也不要。有些银子拿了脏手,季宣和还不想背负心理负担,人还是活的轻松些为好。
  西林县离边境不算远,城墙建设的很是坚固。每年秋收过后,当地官府都会征调力役加固城墙。城内布局和康平县城也有所差别,除开街市之外,其他民舍都是以坊为单位。坊大小不一,小到十几户,大到几十户,统一在坊四周砌了围墙,都是实实在在用石块或砖头堆砌而成,想必当初建城之时费了不少心力。
  季宣和作为西林县知县,就算平日里县务不多,他也得在县衙里待着。不然不出事还好,一出事这些就成了自己送上门的把柄。真到了那种时候,不用怀疑,就算为人处事再老道,总有些不对付之人,他们不会介意落井下石。
  这样的事,季宣和自然不会干。
  这天正好休沐,季宣和就带着邵云辰在西林县城闲逛。
  西林县城只是个中县,地处偏远,季宣和出门的日子又不逢集,加之天寒地冻的,饶是临近年节,人流量也不大。
  这不是季宣和第一次出门逛街,对街市说不上有多熟悉,却也不算陌生。一逛两逛,季宣和同邵云辰就逛到了小吃摊上。冬日天寒,路边吃食摊子都围了挡风的布帘,季宣和很自然地撩起后摆坐在木凳子上,邵云辰瞥了他一眼,也没多说,等即墨拿干净的帕子擦了擦凳子才施施然落座。
  邱成看了一眼自己主子,再看一眼主君,很有眼色地掏出一方棉帕抹干净两人就餐的桌子。
  季宣和讨好地对着邵云辰笑笑,男人吗,出门在外,不用那么讲究。不过他知道邵云辰很爱干净,这个习惯挺好,季宣和表示支持,只是要让季宣和时时注意,就有点难为他了。
  为了不引入注意,季宣和夫夫都只穿了家常棉服。可与其他食客一比,差别仍然非常明显。两人一看就出身不错,皮肤细腻,气色红润,边上还有下人伺候,尽管两人尽量遮掩了,仍旧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四周的食客多数都穿着打着补丁的衣衫,个别几个甚至是补丁撂补丁,季宣和一行人想不引人注意都难。
  季宣和一行人进入食摊之时,有那么片刻嘈杂声远离他们而去,随后又恢复成之前的样子。
  季宣和没在意,他在家已经吃过朝食,想到今天要出门,他只少少吃了一些填肚子,现在出门有一会了,再吃碗面食正合适。
  季宣和没在这里吃过,自是不知道这家食摊味道如何,他会挑中这,就是看这家生意最好,想来味道不会差到哪去。
  摊子上提供面条、馄饨、饺子和面饼,季宣和选了饺子,不是他不想选馄饨,而是这里的馄饨都是大馄饨。季宣和比较爱吃小馄饨,让他自己选的话,吃大馄饨,还不如吃饺子。邵云辰则点了大馄饨,两人一人一碗,倒也吃得很香。
  别看只是一个路边摊,摊主的手艺着实不错,价格也公道,称得上是物廉价美,难怪有这么多人愿意大冷天过来这边吃。
  饺子皮薄馅厚,量很足,又是大骨汤打底,汁鲜味美,就算季宣和吃过的美食不少,也得称赞一声摊主手艺不错。
  邵云辰吃相很是斯文,听着周围不断传来的嘶溜嘶溜吸食声,眉头轻轻蹙起,随后又松开,若无其事地慢慢消灭着一大碗大馄饨。
  邵云辰长相英俊,五官深邃,只眼睛略有些狭长,皱眉挑眼时,自有一股惑人的风情。对此,邵云辰自己非常清楚,平时与人相处,他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至于私下里和季宣和单独相处,邵云辰就不用顾忌这些,怎么让自己舒服就怎么来,他这种有别于人前的面貌没准还能增进夫夫间的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季宣和吃得比较快,在等待邵云辰这段时间内,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周围食客。毕竟只是个路边摊子,就算味道鲜美,来光顾的多数都只是平民百姓,偶尔才能见到一两个被美食吸引,不甚在意地位环境的富贵子弟。
  季宣和进的这一家路边吃食摊子是生意最好的,现在已经是半上午,光临的食客都还为数不少,旁边几家生意就差了许多。
  没让季宣和等多久,邵云辰便也吃完了大馄饨。他吃相再斯文,那也是个男子,和深闺小姐们相比,速度要快上不少。
  此次出门,季宣和并无明确目的,反正县衙里事情很少,对着文书研究县务,还不如出来四处看看,没准在闲逛的过程中,他就能灵光一现,想到该如何发展西林县。
  相对来说,路边摊子会热闹一些,铺子一条街上,就显得较为冷清。正因为人不多,坐在背风口乞讨之人才会格外显眼。
  乞丐,季宣和见过不少,现代的乞丐多数是职业骗子,锦朝吗,季宣和没调查过,不好下结论。不过以锦朝乞丐们的处境来看,自愿装成乞丐来讨钱的可能性极低,被迫行乞不管在哪里都免不了,不知道西林县有没有这种情况?季宣和一边走,一边想。
  之前季宣和在康平县城也没少见乞丐,那时和他没半点干系,他就没放在心上。现在再次看到这些乞丐,季宣和不由上了心。
  不出意外的话,季宣和至少要在西林县任三年知县,没准还有第二个三年,第三个三年,那西林县他就得好好打理,既然不知道从哪着手,他就拿安置这些乞丐试试手。
  有了事情可做,季宣和心情不错,他没有立即付诸行动,饶有兴致地和邵云辰一起四处走走看看,末了还给邵云辰买了一本琴谱。
  处理乞丐是季宣和的私事,他没有动用衙役,先派了蒋青和齐山出去打听消息,蒋青负责城东,齐山负责城西。
  “老爷,城西这边没什么大问题,乞丐都是分片乞讨,大部分是自发的行为,只有一伙人好像上面有人管着,这涉及到城东,奴才就停了手。”齐山将他探查的消息都写在纸上,季宣和接过来一一翻看。
  如今季宣和成了官老爷,季家人都改了称呼,季宣和从少爷上升成老爷,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个进步。
  城西的乞丐数量不少,西林县城附近无家可归之人,基本都聚在了城里。乞丐除了在县城还能有生存的希望,村子是养不活他们的。
  齐山纸条上记录的乞丐,多为老人小孩,成年男人和年轻女孩很少。为何?成年男人有了谋生的能力,多数都自食其力。至于年轻女孩,运气好的嫁与成年乞丐为妻,或者为奴为婢,运气不好的,只能卖笑为生。
  城东富户较多,在那里乞讨,人要机灵,只要得了哪家夫人小姐的青眼,手头稍微露出一点,就够乞丐们吃喝好几天。也因为这样,城东的乞丐都是有组织的,没能力或不想受人压迫的乞丐都聚在城西。
  因此,蒋青查起来就有些费力。季宣和收到他的资料时,比齐山晚了差不多两天。
  季宣和看完所有的资料,手指弯曲,在桌上轻轻叩击,脑海中不时闪过各种想法。
  “宣和,你调查城里的乞丐是为何?”这些事,季宣和没有避着邵云辰,邵云辰看了之后眼带疑惑问道。
  “云辰,这些乞丐只会乞讨,对西林县不仅没有贡献,反而还是个拖累。我在想,怎么运用他们,才能对西林县对咱家带来益处?”季宣和直言不讳,并征求邵云辰的意见。
  “你有什么想法?”邵云辰没有贸然开口,打算先弄清楚季宣和的目的。
  “你也知道,我在县衙里清闲得很,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正好给自己找点事干。乞丐们不事生产,将他们运用起来,就算只为西林县添加一块砖,那也总比现在这样要强。”季宣和并不是说说而已,他心中已经有了盘算。
  “咱家目前只有两个小庄子,加起来还不足一百亩地,刚能将带来的安庄农户们全部安排妥当,再多没法容纳。”邵云辰沉思后开口说道,“难道你要买铺子或是要开作坊?除此之外,暂时我只能想到让他们探听消息,不过那也用多了这么多人吧?”
  “嗯,打听消息这点在我的考虑之内。就像你说的,乞丐人数不少,少说也有几十个,用这么多人来探听西林县城的消息确实有些浪费。”季宣和左手支着额头,半侧着身子面向邵云辰,“就算是乞丐,也是有手有脚的,行动不方便的不是有家人照顾,就是早就被淘汰了,能活到现在的,也算有点能耐,不然别说银子铜板,估计连饭都要不到。”
  邵云辰静静地听着,没有急着开口。
  “那些老乞丐,总不至于从小就是乞丐吧?编点藤制品应该难不倒他们,年纪稍大点的孩子做什么不行?他们只是没有门路,无人雇佣他们才会流落街头。再小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当学徒,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们有了一技之长,生活基本就有了保障。”季宣和一边说,一边想着办什么作坊能安置这些人。
  “铺子需要的人手少,要一下子接纳这么多人,且基本都是老人小孩,还是办作坊比较合适。”邵云辰提议,“作坊也不能是那种技术要求高的,这么一来,能开办的作坊范围就小了。”
  “这些不急,咱们有的是时间。我们在这里说如何安置乞丐,谁知道他们乐不乐意?城东的那些乞丐已经有了领头人,想要招募他们可没那么容易。”季宣和现在只是有了这么一个想法,具体怎么做,还有待商榷。他不着急,准备一步一步稳稳当当地来。
  季宣和看着手中厚厚一踏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