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试成绩出得很快,第三天,季宣和就收到了成绩,排名还挺靠前,潘宏力也差不多。得了消息之后,季宣和一行人没再多留,乘着马车回了杨家埠。五月份还要参加府试,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自是不能浪费。
  甄老夫子见一行人皆有喜色,不用问也知道两人过了,不过他还是确定了一下,结果和他想的一样,难得严肃着脸教育道:“你们两个可别骄傲,要摆正心态,不过小小的县试罢了,府试就没这么简单,别最后弄得阴沟里翻船。”
  潘宏力诺诺应是,季宣和这种时候也不敢造次,虚心受教。
  今年的气候还是那样,比以往要冷上一些,作物成熟时间更晚。这些对只能种一季作物的杨家埠来说,影响不大,倒是江南,从去年开始,低温就已经起了效用,第二季或第三季作物有所减产。
  学习的间歇,季宣和也没忘记打理自己负责的作坊、店铺。这些是他生活的根本,不用心些怎么行?
  到现在为止,家里的余钱足够他在京城开一间不太大的铺子,当然是地段一般的。京城作为锦朝的都城,消费很高,宅子铺子价格也一样水涨船高。想在京城讨生活的人很多,能不能留住就看各自的本事。
  这些暂且不提,眼看离府试的日子越来越近,就算季宣和不那么在乎,心里也有点小紧张,潘宏力就更别提了。
  甄老夫子如今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为潘宏力解压。带着这样的心态上考场,不用考,甄老夫子就能想象他的成绩好不了。
  过了最初忧心的那段日子,潘宏力倒也镇定了。他就是想得太多,潘家就他一根独苗,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他身上,他又是个有责任心的,将潘家以后日子的好坏都一肩扛起,才使他压力那么大。县试还好说,甄老夫子早就说了,卷子不难。府试可是很多个县城的学子汇聚到一起,大浪淘沙,那无形的战场是极其惨烈的。
  潘宏力父亲考童生都是考了两次才考中,考秀才更是考了好几回都没考上,科举之路可没那么好走。
  过了最难的一段时间,当心态调整之后,成功与否就只能看季宣和同潘宏力两人功底扎不扎实。
  康平县城隶属云州府,凡过县试的学子都要到云州府参加府试。季家因有两个学子,早早就做起了准备。
  这一回由大舅潘明杰带队,甄老夫子八风不动,仍旧窝在他心爱的杨家埠。
  一早,两辆马车从季宅出发,向云州府方向驶去。
  沈清齐山驾马车,季宣和夫夫一辆,潘明杰父子一辆,段妈妈则和邱成即墨轻澜分坐在车辕上。行了近两天,一行人才平安抵达云州府。
  早前季宣和就托人给季府传了口信,这可不是现代,作为季老太爷的孙子,过门而不入,让人知道了,无论是对季府还是对季宣和,都不是好事。
  季宣和并不想与季府过多接触,如今却不得不如此而为,实在让他有些无奈。
  同样是从侧门进,马车被人引进车马房,季宣和一行人照旧被安排在和园。稍事歇息,季老太爷有请,季宣和便带着邵云辰等人前去拜见。
  有客到,接待男客的事情自是由府里的老少爷们负责,至于见不见府里的女主子,则视情况而定。
  季宣和作为季府老太太的二孙子,大夫人的大儿子,两人本该和他多多接触才是,只是季宣和情况特殊,老夫人和大夫人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季宣和嫌事多麻烦,如今这样倒正如了他的意,和园清清静静的,他自在得很。
  季老太爷是有意见的,只是一个是老妻,一个是大媳妇,强压着他也觉得没意思,就没提这回事。
  大夫人没召见季宣和,儿女们都惯会看风向,自是没人冒着得罪亲娘嫡母的风险,去和季宣和联络感情。
  季宣和的嫡亲弟弟四少爷季宣晟如今已十岁,再过一两年就该下场试试。季宣和离开季府时,他才三岁,还不怎么记事,同季宣和之间要说有什么感情,那也太扯谈了,两人见面能互相认出对方都算好的。
  至于季宣和的嫡亲姐姐大姑娘季锦娴,也因为季宣和从小就住在和园,没有接触,自也培养不出多少姐弟感情,没有嫌弃季宣和妨碍她就算好的。
  到了季府之后,季宣和一行人,除了即墨邱成之外,都窝在和园,轻易不出园子。两个考生心无旁骛,即墨邱成就只能将打听到的消息暂时搁在心中,待府试过后再讲给主子听。对此,邵云辰同意了,他不想听到一些乱七八糟的消息,影响自己的心情,继而影响到季宣和。
  季府大少爷季宣辉比季宣和大一岁,他在去年就考过了府试,只等明年下场参加院试。如今,整个季府除了季宣和之外,同辈中竟然一个适龄的学子都没有。这也避免了季宣和同他们之间的接触。
  因着主子们除开季老太爷之外,没一个愿意接触季宣和,季府下人们也就轻易不敢招惹他们。一行人安安静静地,一直住到府试开考为止。
  府试也和县试一样一场考一天,同样分为好几场,第一场过了就获得参加院试的资格,同时得到‘童生’的称号,每隔几天考一场,第一场没过的可以继续第二场,以此类推,直到第三场结束为止。
  府试与县试不同的地方,就是府试什么都不需要带,文房四宝、饭食都由官府提供。
  府试参考者更多,考场前站满了人,队伍都排到了附近巷子里。
  由于人员众多,考生早早到场,一个个听到自己的名字就从队列中走出,经过查检之后迈入考场。
  府试确实比县试难度要大,提前交卷的没有几个。这也难怪,过了府试之后就是童生,想考秀才只需再考院试,不用每年奔波。要知道县试还好,只需在县城参考,府试是要到府城考试的,像季宣和这样的不算远,有那路途遥远、家里又没啥银子的,走个一二十天都有可能,再加上住宿的费用,考一回着实不容易。
  因此,考生中多数人即使早已考完,也是再三检查,确定无误之后,才将答案誊写到考卷上。
  季宣和检查了几遍,感觉通过问题不大。不过感觉是能骗人的,自以为考得很好,结果没被取中,这种事在锦朝可没少发生。
  辛苦捱到考官开始清场,季宣和一身轻松地走出考棚。
  “你们两个,考得怎么样?”这里对成绩最在乎的除了潘宏力就是潘明杰,他一见到季宣和两人,就迫不及待开口询问。
  “爹,别问了,这个说不好啊,问了我也不知道。我自己觉得考得还可以,最终能不能过还不是得考官决定?”潘宏力考前还有些紧张,考完之后倒是不挂心了。卷子已经上交,无论过不过都已成定局,他担心也没用。
  “这就好,这就好。爹不是做学问的料子,之前条件那么好,考了几次也就是个童生,连秀才的边都没摸着。爹也不多要求,你只要考个秀才,我就心满意足了。”潘明杰很是有自知之明,只是他还想碰碰运气,若今年儿子能中个童生,他们父子俩就能一同进考场了。
  季宣和看着潘明杰两父子言辞来往,他便没答话,直到两人交流完了,才说了自己的情况。
  考场前人声嘈杂,不是谈话的地方,一待说完这些,季宣和便带着一行人回了季府。
  一到和园,季宣和就被季老太爷着人请了过去。
  安园书房。
  “这场有没有把握?”季老太爷这几年同季宣和偶有信件来往,都是避了人的,季府对待季宣和的态度他清楚得很,季老太爷不想给季宣和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还成。”季宣和没有把话说死。
  季老太爷又仔细询问了季宣和这几年的情况,便打发人离去。
  靠在椅背上,季老太爷有些叹息,这个孙子怎么就不招人待见呢?他有查过静心师太,一直没查出什么头绪,只能搁置一边。
  如今是仁泰十七年,皇上已是知天命的年纪。历代皇帝长寿的不多,仁泰帝也没能例外,身体并不怎么样。如今皇子们年纪都大了,加上粮食连年歉收,已经有了乱的苗头。
  季府并不显赫,季老太爷也不想站队,问题是季氏一族最显赫的大房嫡支就位于京城,他们是何打算,他暂且不知,只是他清楚,若真到了权利争斗白热化时期,想不被卷入其中都难啊!
  万一没押中宝,他这一支也一样会受到影响,毕竟还没出五服,被带累的可能性很大。
  季老太爷又想起他五十大寿上碰到的食物相克之事,如今想来,估计跟京城有关。这几年来,他怎么查都没查出结果,他派人盯着那些有嫌疑的下人,却显示一切正常。他还曾想过是不是派出的人手有问题,换了另一批,也一样毫无头绪。
  如今已过去六七年,与此事相关之人都被他找了各种由头打发到外地去了。不管如何,这些人放在身边,他始终不能安生。他直觉犯事之人早就在犯案之后就脱身了。苦于寻找无果,季老太爷只能加强季府的防备,这些年倒也安生。
  想想家中,真是一笔烂账,官职最高的大儿子,不过也就是个正五品的地方官,如今这样的情况,他居然还想调回京城,真是嫌命太长,被季老太爷一封信给骂得再不敢生这份心思。
  二儿子就不用说了,整日习文会友,能耐是半点没有,花销倒是不小。
  这家里最有出息的就是三儿子,如今跟大儿子平级,同样在外地为官。只是嫡三子比嫡长子要出息,在一个家族中并非好事,大儿子占据了季府最多的资源,也就混成这样,这不得不让三儿子生出点别样心思,争夺爵位不大可能,兄弟不睦已经可以预见。
  对这三儿子,季老太爷是压制不好,不压制也不成,一想起老三,他就头疼。大儿子已经享受了诸多好处,季老太爷也不能太过偏心他,三儿子那也是他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哪个都舍不得。
  至于老四老五,两人倒是很乖觉,一人掌管一部分庶务,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