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季家现在主子少才可能这样,换了季府邵府,下人成亲,主子赏赐点银钱布匹之类已经算是给他们天大的脸面,更不可能将前院空出来给他们办席面,更何况还亲自前往观礼?
  佃户和村长他们过来只带了普通的礼,这是邱伯几人去请人时就跟他们讲好的,免得他们为了撑面子将礼给重了。
  借着沈清齐山这次成亲办酒席,季家和村民走动就开始频繁起来。礼尚往来吗,这次他们上门来吃喜酒,下回等他们要办事了,还不是要回请沈清他们?
  有一就有二,这样方便季家融入进杨家埠。
  酒席没有太出格,在邵云辰看来根本就拿不出手,对于村长他们而言,已是村中富户才能置备得起。众人吃饱喝足,剩菜剩饭都让吃席之人打包带走,喜的媳妇子们眉开眼笑。
  请的人并不多,酒席还不到十桌,桌子碗筷都是来客自带。这是杨家埠的习俗,这样也能省下几个钱。
  沈清齐山两人都有月钱,酒席是他们自己出钱置办,邵云辰添了几个菜,才将酒席置办的令沈清两人倍有面子。
  季家来杨家埠之后第一桩喜事就在圆满中收场,接下来的时间属于沈清齐山。酒席散场后,邱成即墨两人去闹洞房,连甄书都在一旁起哄。邱霜几人已经是大姑娘了,这种场合她们不方便观看,只得在一边叹气遗憾。
  翌日,季宣和特意留心了沈清齐山两人的走姿,果然沈清走路微微有些别扭,不甚明显,不盯着看就看不出来。季宣和丢给齐山一个你知我知的眼神,施施然走了。
  紧接着就要准备春耕,作坊得赶在春播前建好。季宣和询问过泥瓦匠师傅,确定时间上来得及,他就没再请人。
  作坊只有一进,只是院子留的很大。海鲜制品不少都需要晒制,院子必须足够大。考虑到作坊加工的是入口的吃食,卫生条件很是紧要,季宣和让人给院子铺上石板,免得尘土飞扬。
  房子是红砖瓦房,整的比村里不少房子都要好。红砖比青砖便宜,烧制工艺更简单一些。青砖瓦房,墙壁不用处理可以直接裸着,样子十分美观,季宅就是如此,而裸露的红砖看起来就没有那么好看。
  锦朝没有水泥,应用得更多的是石灰。泥瓦房都有一大堆人住,村民们谁都不会嫌弃红砖房,他们想住都还没机会呢。
  村民们挥洒着汗水,作坊渐渐成形。上梁是个重要的日子,得先确定吉时,季宣和作为一家之主,这个时候需要他出面。
  季宣和不会仗着自己来自科技更加先进的地球,就胡乱去挑战当地习俗。一切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走,该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待走完一套程序,上梁才宣告完毕。
  进作坊观礼的村民只有起房子的劳力和村长他们,举行上梁仪式时抛洒的馒头糕点铜板之类,尽数便宜了这些人和他们的家眷。
  上完梁,接下来的工作就少了,没过几天,屋顶就全盖上了瓦。
  古代的房子就是这点好,只要空置几天就可以入住。这里的漆几乎都是天然的,不像现代那样都是化合物,门上的清漆晾上几天味道就全散了。
  作坊落成之后,紧接着就是春耕。
  以往季家两个庄子种的都是普通粮食,康平县城随处可见,卖价自然都很便宜。这回,邵云辰想着试种一些价值更高一些的作物,大米小麦都行。
  季宣和知道他的想法后,就托二舅帮忙找找粮种,有适合杨家埠这边气候的都可以试试看。
  越是价格高的,越是不好种。文卓成考虑到这点,给季宣和带了一些小香米粮种。小香米在香米之中处于靠后位置,价格只比铺子里卖的精米价格贵上一些,不算太难种,照料得好,比大米多些赚头。
  小香米在康平县范围内也有人种植,只是怎么说呢,种这种精贵东西,风险更大。最近年年粮食歉收,邵云辰自然不可能大量种植小香米。
  估计二舅也是这个意思,他让人送来的小香米粮种没有多少,最多够种十亩田。
  邵云辰将小香米种子交给张庄头,并将种植方法说与他听。小香米和普通水稻种法类似,只是更需精心照料。杨家埠习惯种小麦,宁庄也一样,水田不多。邵云辰拨出最好的五亩水田,准备用来种小香米,剩余一半小香米种子留着备用。
  春耕期间,家家户户都在田间忙碌。种水稻比较繁琐,得先整理出秧田,待秧苗育到足够长才能移栽,难怪村民们大多更愿意种麦子。
  除开新种了小香米之外,邵云辰没再对庄子种植结构进行改动,仍按往年那样。
  作坊已经建好,季宣和打算只买几个下人,更多的则是雇佣杨家埠村民。反正作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配方,用不着保密。
  季宣和这次买的下人,首要一个要求就是爱干净,其次至少也得会一两种晒制海产品的方法,不用独门秘方,大众法子就成。这么一筛选,除去看门的门子要求男性以外,其他几人中只有一个是男人。
  作坊刚开张,季宣和不想将场面铺陈的过大,有这几人足够了。现在还处于春耕期内,杨家埠出海的村民不多,又有鱼贩子来村里收货,季家能买到的新鲜海产并不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季宣和暂时还不想扩大生产,不足的数量派人去其他渔村收就是了。就算如此,季家也已经挤占了鱼贩子的一部分市场,相互之间的竞争无可避免。
  海鲜干货铺子还没找好,作坊产出的第一批海产品需要在市场内租个摊位售卖,零卖批发都成。这事由杂货铺的二掌柜苏源统管,二帐房懂安从旁协助。
  将作坊安置好后,季宣和开始考虑雇镖师寻找邵云辰外家。不是邵云辰不上心,实在是冬天出行不便,翻过年紧接着又是春耕,只有等这些都安排好了,他才能腾出心力来关注此事。
  本来两人只想雇请镖师,他们自己不准备亲自前往。后来季宣和夫夫想着镖师毕竟不是当事人,遇到事他们不好做决定,来回一趟传递消息又太过耽误事,还不如两人亲自走一趟。季宣和今年十二岁,邵云辰都十五岁了,出门行走已无碍。
  决定好后,季宣和给二舅递了消息。没过几天,文卓成就派了几个护院过来,说是不放心季宣和,这些人任他差遣。
  等一切准备妥当后,季宣和夫夫带着沈清齐山、段妈妈和即墨邱成、以及二舅给的护院,一行人汇合雇请的十几个镖师出发前往云州府。邵云辰外家从云州府迁出,他们要从那里开始找起。
  行了将近两天,季宣和一行人顺利进入云州府城。休息一晚后,重新开始上路。
  邵云辰大舅老家在百里村,隶属陕西长安。从云州府到百里村,路途遥远,邵云辰备足了行囊。季家只有两架马车,如今都被带出来了,连红枣桂圆都跟在边上。
  季宣和夫夫是去寻人,行程不赶,免得人还没找到,他们自己却病倒了。
  路线是早就定好的,季宣和夫夫带着大部分人手沿着邵云辰大舅他们最可能的路线走,其他人分开走小路。官道路线最短,也最好走,季宣和他们这一队人,每到一个大城就得停下来等其他人,若没有找到则继续,就这样,一直到百里村为止。
  季宣和估算下来,最糟糕的情况就是一直到百里村都没有大舅潘明杰的消息,那样也是花费最高的一种情况。此行总共将近三十人,吃喝拉撒都要他负责,一趟下来,算上请镖师的钱,估摸着少说也得花个几百两。
  季宣和只给邱伯留了日常用度和买铺子的钱,其余不管是公中还是私房,大额的他都换成银票给带出来了。季宣和也盼着早日找到潘明杰他们,这次不行的话,下次希望就更渺茫了。
  越往西南走,人烟越少。从最初的黑土地,慢慢变成黄土地。
  因着要找人,行程很慢。每一个落脚的地方,季宣和夫夫都要派人打听一番。路程都快过半,仍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邵云辰同外家的关系很好,不然他也不会坚持要走这一趟。
  季家人都没吃过苦,饶是走走停停,众人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了下来,直至习惯长途奔波为止。看着季宣和夫夫原本带点肉的身体逐渐消瘦,段妈妈想着办法为两人进补,两人却再也没有恢复原样。
  季宣和倒不是很在意这个,只要身体不出问题就行。季家人长期练初级锻体术卓有成效,路上除了有人染上伤寒之类小病外,大病是一个都没有。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着就要进入陕西境内,邵云辰开始不复以往时不时能见到笑意。他没了母亲,父亲有等于没有,大舅他们就是他娘家这边唯一的亲族,若连他们都没了,邵云辰就等于没了娘家。亏得季宣和不在意这些,不然放在任何一家,没娘家的出嫁男还不得被夫家人可劲欺负?
  行行复行行,坐久了马车,季宣和原本容易在马车上昏昏欲睡的习惯都改了。不改不成啊,白天睡,晚上可不就得睡不着了?
  陕西广安镇悦来客栈,季宣和夫夫刚踏入陕西的歇脚处。
  已经到了陕西,寻人也不急于一时,季宣和决定在这里好好休整一下。镖师们走南闯北,这样慢悠悠的行程完全影响不到他们。经过一晚上休息,十几个镖师精神抖擞。既然拿了季家的银子,就得好好为他们办事,众人分散开,去广安镇附近打探潘明杰等人的消息。
  晚间镖师们回到落脚的客栈,跟往日一样一无所获,只能明天继续找。
  又过了两日,季宣和都决定启程了,听到客栈外有人吵吵嚷嚷,正待派人去看个究竟,王镖师带着两个陌生人进来。
  其中一人打量了季宣和夫夫良久,最终将视线定在邵云辰身上,一脸激动:“您就是邵家表少爷?想来您不记得奴才了,奴才是轻澜,在大爷书房伺候笔墨,见过您一回,您跟小时候长相差别不是很大,奴才能认出来。”
  “大舅他们还好吗?他们在哪?”邵云辰反应过来后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