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险和利益并存的事,有人怕,自也有人热衷于此。出一次海,就能赚个盆满钵满,之后就算什么都不做,也能吃用好几年。正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有人因此倾家荡产,更多则是一夜暴富。
  大多洋货都在各个口岸城市销售,销往内陆的不多,锦城显然不在此类。作为一个新兴的王城,全国各地任何好东西都能在这里见到,卖西洋物品的铺子不止一家。
  新品上市,正好被季宣和一家撞到的几率就更小了。
  铺子里孩子不少,有点吵闹,季宁然可不管这些,拉着季宁悠到处转悠去了。
  “想什么呢?”邵云辰走着走着,发现季宣和没了踪影,回头一看,才知道他走神了。
  “没什么,这一屋子外来货,让我想起咱们好像还没有去过国外,你想出国看看吗?”季宣和收回自己的思绪,他对于现今的外国有些许好奇。
  “你是说出海?”
  “嗯。”
  “那些国家哪有锦朝好,坐船危险不说,真要去了国外,这吃的用的,可没有锦朝这么好享受。”邵云辰有些疑惑,国外哪有在家生活舒适。
  听了邵云辰的话,季宣和觉得他竟然无法反驳。
  他会对隔老远的外国感兴趣,不过是一时好奇罢了。不说锦朝,就是历史中这个时期,这里仍旧被称为□□上国,处在这种环境下的百姓,有几个会想着要去外面看看?
  邵云辰说的没错,锦朝武力和经济都比同时期的国家要高不止一筹,只要不再作死的闹内战,至少百年内很难有国家能够超越。
  锦朝没有闭关锁国,对外来新兴事物不会一味贬低,一直秉持着兼收并蓄的原则。季宣和觉得这样就不错,不自大,却也有着身为大国的骄傲。
  回到家,将小家伙们打发出去自己玩后,季宣和便一头扎进书房。
  邵云辰想着之前季宣和说的话,不由开口问道:“你不会是想要坐船出海去国外吧?”
  季宣和放下笔,正色道:“嗯,是有点好奇,不过也不是非去不可,有机会去看看那是最好,你不好奇?”
  邵云辰放松身体,让整个人靠在椅背上,沉吟半晌才开口:“要说一点好奇都没有,那是扯谈。不过没事谁愿意去国外?舟车劳顿不说,满目皆是异色人种,时刻都在提醒自己,这不是我们的地盘。”
  “你说的没错,现在交通不便,去一趟估计得花上几个月时间,算上在国外待的时间,少说也得一年半载后才能返家。”季宣和一想到自己要在船上度过几个月的时间,不由脑门疼。结果好不好他不知道,至少过程肯定不那么美妙,这估计就是想象跟现实的区别。哪像现代社会,花上十几个小时就能到达另一个半球的国家。
  “你的目的不止如此吧?”邵云辰语调带着疑问,神情却很是肯定。这个世上,最了解季宣和的人,他要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季宣和笑了,当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你,关心你,人生幸福莫过于此。
  “我在想着锦朝有没有机会发展壮大,直接在对面大陆开辟领地。”
  没有精确的海图,光靠指南针定位,很容易在海上迷失方向。锦朝海上往来,目前仍局限在近海航行。一旦远离海岸线,能不能再找准方向,重归陆地的怀抱,这就很有待商榷了。
  和历史上相似,这个世界也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海上称霸。
  锦朝航海技术并不差,苦于没有远洋航行的经验,轻易不敢尝试,近海则没人敢膺其锋。
  季宣和想远了,目前海上航行动辄数月,特别是这样跨越半球,就算开辟了新领地,鞭长莫及之下,很容易脱离朝廷的管辖,继而独立出去。再说目前美洲已经被人抢先一步占领,锦朝插一手不是不行,只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当然,任何战争都是如此。
  季宣和不想因为自己的一时想法,而让百姓们重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战争总是伴随着生命的消逝,士兵阵亡,亲人必然哀痛。

  ☆、135|3。22

  季宣和有些发笑,看来他真不是做大事之人,哪个上位者会这么顾忌百姓的死活?他们只要保证百姓不会暴动就行。
  算了,不想这些。战争的事不归他管,季宣和就想着做点实事。他同邵云辰商量后,决定绘制一幅海图,并制作一个六分仪。
  六分仪不难制作,海图却有些麻烦,两人花了不少时间才绘制完成。
  为了绘制这份海图,季宣和花了不少元币。没办法,这个世界和地球毕竟有所区别,地形还得重新勘测。
  既然海图都有了,那么顺带大陆地貌图也一并绘制了。
  当这两份地图一起放在安王书房时,安王都不由侧目。这东西实在太重要了,有了它,很多事办起来会方便许多。
  安王已经习以为常,他一点都不想知道这些地图是怎么绘制的,他怕他知道了会承受不住。
  季宣和自从调任锦城之后,做的一桩桩一件件事,哪一件都能让人心跳骤停。亏得安王当个睁眼瞎,什么都不过问,不然他估计连觉都睡不着。
  地图虽然极为重要,安王暂时却没心思理会它们。
  其他四郡王爷的动静,刚开始,安王也许没有察觉,时间一长,他再一无所知,那他也坐不到现在的位子上。
  对于他们的密谋,安王是心知肚明。实在太容易想了,安王换位思考一下,就能大致猜测他们的目的。
  安王虽然逐渐势大,但想要轻易拿下任意一个郡,根本就不可能。
  总之一句话,以一对四,安王目前还没有这个能耐。
  同样的,另外四郡王爷组成的临时团体,也不牢固。各郡有各郡的打算,是联合威逼,还是真刀真枪的动兵?凭什么你出的力少,而他则要出更多,就凭他势力更小?光这些问题就够他们商议很久,这些都商谈妥当了,还得担心到时候会不会有人出尔反尔,临阵倒戈。
  安王想着如何应对,目光在两份地图上扫过,灵光一闪,外部矛盾是化解内部矛盾最好的方法。外面世界何其广阔,为什么要将目光局限在锦朝?
  一旦有了这个想法,安王一刻也坐不住,他召集自己的幕僚开始彻夜商谈。
  很快,朝廷的动静便被人们获悉。百姓们都听说朝廷要派兵去收复小琉球,他们也不管为什么,使劲在那吆喝。
  这都多少年没有对外征战了,估计攻打小琉球只是个开始。
  季宣和听着,觉得还不错。小琉球位置挺好,有了它,对航海是个助益。
  小琉球上人不多,锦朝攻打它并不需要太费力,以前放着不管,不过是对一个孤岛不感兴趣。毕竟锦朝在大块陆地上生活惯了,对于孤悬在外的海岛并不太看重。现在有了海图,这个扎手的点就不得不拔除。
  季宣和给的两份地图,可不光只有地形地貌,还有矿场等各种资源,最重要的是还附带了人口分布。也是因为极其详尽,才会花去季宣和那么多元币。
  有武器,有人,这事就好办了。
  小琉球没费多少工夫,就被锦朝军队占领。
  目前的小琉球可不像后世那样挤满了人,更称不上繁荣,离开几个聚居地,满目尽是荒凉。
  占领一个地方,想要让当地人彻底融入,最好的办法,就是派且部分本土人口,然后把当地人打散,经过几代通婚繁衍之后,很快就能相互融合,再无法区分彼此。
  锦朝做法更绝,五郡王爷商量后,最终附带了一条,把部分小琉球当地人带回内陆,进一步瓦解他们的势力,想要再起风浪,基本不大可能。
  当然,思想教育很重要,从小接受有德之士忠君爱国的观念引导,并上效下仿,那么结果必定喜人。
  派且到小琉球的百姓,一部分是沿海渔民,一部分则是锦朝各郡没有田地在手,生活较为困窘的贫困家庭。
  这么一抽调之后,每个郡落魄之人都少了许多。
  小琉球地方不小,人口却不多,即使从大陆抽调了不少人,和面积一比,这点人口就不显眼了。锦朝在此地设置了州府,任职的知州暂时由锦文郡官员出任,三年一任,时间一到就换人,免得任期一长,就把小琉球占为己有,到时候再攻打一次,那就有些费劲了。
  此前三年中,季宣和不止提供了不少新良种,还在医术上有所建树。
  托穿越前辈们的福,锦朝医术已十分高超,新生儿死亡率比起同期的明末要低不少,季宣和的加入,使得孕妇生产更加容易,进一步降低了新生儿的夭折率。
  在古代,人口数量,始终制约着朝廷的发展。人口基数,决定了一个国家能达到多高的繁荣度。
  有人,有钱,有武力,三者齐备,还愁什么?
  攻占小琉球只是第一步,至于第二步第三步怎么走,那都是朝廷的事,季宣和并不参与其中。他只是锦朝的过客,即使在锦朝待了那么多年,想法与本土人还是有很大出入,将他的意志强加给锦朝人,并不见得是好事,很可能反而会害了他们,让原本能延续很长时间的社会形态,一朝崩溃,新建立的政权未必就比之前好。
  因季宣和的参与,而使锦朝快速发展,意味着基础并不牢固,受到外力打击,容易摧毁不说,还可能形成断层,无论是知识,还是信仰。
  没有完整的传承,轻易不要拔苗助长。当然,这只是季宣和的想法。其他穿越前辈们到底怎么想的,他不得而知。
  光靠制造外部矛盾,不能彻底解决内部矛盾,这事情最终还是要摆到台面上。
  眼看锦安郡势力已难以遏制,他们只好妥协。毕竟谁都不是傻子,谁都不愿意当那出头的椽子,另外四郡想要合作谈何容易?谁都怕自己吃亏,特别是当另一方也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手段利诱瓦解他们,这个临时团体就更难维持。
  这就是人性,没多少人能逃开这样的漩涡。
  时光荏苒,一晃十几年过去。
  季宣和父家这些年来日子过得并不怎么样,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