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说不出来,这滋味够令人难受的。
  “多了股锐气。”陈煜言简意赅。
  “对,对,没错,先生变得更像个年轻人了。以前先生就像个陀螺,拨一下才动一下,现在不拨,他都自己动了。”万又昌一脸恍然大悟状。
  “唉,我说又昌,这么说先生不好吧?先生之前性子是有些随遇而安,但也没你说的那么严重。他哪里像陀螺了,最多就是不大主动罢了。你真要把先生当陀螺抽打,先生不甩你一脸才怪。不过,你最后那句倒是没说错,先生现在浑身洋溢着年轻人该有的蓬勃朝气。”程敬森驳一句,赞一句,把万又昌说的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先生授课内容有了些改变。”
  陈煜冷不丁开口,把他两个伴读的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
  “是啊,我就说今天的课哪里有问题,原来如此。”万又昌瞬间领会了世子的意思,“先生今天讲的课都好实用,那些高深、暂时不知用在哪里的理论都被他抛开了。”
  程敬森支着脑袋消化着世子和万又昌的话,也有了自己的感悟:“目前还看不出先生为何如此做,会不会先生突然有了其他的想法?”
  “有可能,先看看,就凭先生的为人,其他暂且不提,至少不会为我们带来危害。”陈煜这话说的相当有底气。他虽然接触季宣和才短短几个月时间,认识他可就有十来年了,要是这样都还看走眼,那只能怪他蠢笨无识人之明。
  季宣和并没有刻意掩饰,他近期的变化周围的人都能感觉到。有些感官敏锐又和他相熟的人,不免好奇问起他最近是否有好事降临,都被他打哈哈糊弄过去。见当事人如此态度,这些人也不好再三纠缠于此,探听无果之后,便丢开不管。
  季宣和给人的感觉变化如此明显,无外乎他的处事态度变了,变得更加积极,愿意主动为锦朝做点什么。
  季宣和为此忙碌,邵云辰也不得清闲。季家大部分家业需要他打理,这就算了,每天花在这上面的时间不算多,更重要的是他得练习用白话文写文,省得到时候季宣和的文章被他修饰成半白不白,结果还得返工重来,那纯粹是浪费时间。除此之外,也不能冷落了两个儿子,为了一些身外物,而弄得家人感情淡漠,完全是得不偿失。
  之前,季宣和忙着制作元币,那是没办法,现在不用了,写文每天赚到的系统币,他很轻松就能提炼成元币,除了留出足够的时间码字之外,他还有不少闲余时间和家人相处。
  这段时间最开心的莫过于季宁悠和季宁然,父亲终于不再终日忙碌,常和爹爹一起同他们玩游戏,教他们简单的术数,两个小家伙笑的更开怀了。
  充实的日子,总是如流水般逝去,很快又到了年节时分。
  今年比较特殊,锦朝五位最高统治者首次齐聚一堂,年三十的宫宴不能省。三品以上官员都在宴请名单中,季宣和还没有这份殊荣,他乐得清闲。

  ☆、128|3。22

  宫宴岂是这么好领的?万事得小心,还吃不饱。参宴人员与有荣焉,不过是看在权势的面子上罢了,要说有多少人真心喜欢,那就只有自己心里最为清楚。这种关乎自家性命之事,没谁敢妄言。
  就在大部分衙门封衙前,中央官府礼部收到言官的一封奏折,内里罗列了锦安郡安王世子先生季宣和种种不敬父母长辈之事,给他扣上了一个大不孝罪名。
  要说锦城所有官员里面,只有中央官员的日子最难过。锦朝下辖五个郡,每个郡都有自己的统治者,导致中央官员话语权薄弱,特别是像现在这样涉及到两个郡以上的跨郡奏折,尤其难处理。
  也是,除开中央官员直接负责的一些事务之外,其他的都是类似这样的情况,不然,各郡能处理的事,也报不到他们头上。
  这次还算好的,锦文郡言官没有直接在朝上有本启奏,在礼部走了个过场,给上面留足了面子。真要当着百官的面直接爆出此事,当事人季宣和的前程如何就不好说了。
  往小了说,只是损点名声罢了,照旧做官,以后再想升官不是不能,升官速度总归要受点影响。往大了说,丢官不提,一着不慎,连去书院当个先生都没人愿意收,即使去村里办私塾,都得看学生愿不愿意来。
  反正,不管奏折上说的是真是假,只要传出去,季宣和毁名声是铁定的。
  看来递折子的言官没有耿直到底,还知道这折子一上,必定会得罪季宣和,搞不好一并连安王、安王世子也给捎带上,他将奏折送到礼部,他的任务完成,剩下就是礼部官员的事,倒是将难题推给了礼部。
  涉及到郡与郡之间的事,就没一件是小事,礼部尚书也光棍,他索性不管了,直接派人把奏折递到五郡王爷手中,让他们去操心。
  安王放下手中的奏折,揉了揉额头,脸色不是很好。碰到这种不算大事的事,他也烦。
  锦朝虽不以孝治国,但推崇孝道却是实打实的事实。诚然,他自己都不一定有多遵循这一条,至少明面上做的可圈可点。
  这个季卿倒好,他直接就无视了自己的家族。和父母同城而居,不仅没上过门,连心意都没献上,也难怪他父母对此不满。
  凡事都有两面,安王自是不可能只看到这一点。季卿父母长辈如何待他,他在早前调查季卿时,早就知道的清清楚楚。
  问题是他知道不管用,朝廷如此提倡孝道,说到底还是为了方便治理国家。长辈说话,小辈不得反对,也就没有哪个子孙敢挑战长辈的权威,他们的位子就坐稳了。在王权至上的年代,定下这样的规矩是必然的事,就算没有孝道束缚,也会有其他类似的等级观念出现。
  反对孝道一说显然不现实,怎么将人给好好摘出来,尽量减小影响才是正道。
  五郡王爷在不关国家大事上相互之间扯后腿,那是常有的事。这份折子到了其他四郡王爷的手上,他们岂会压下?没大肆宣扬就算他们厚道。这种不会动摇国本的事,只要不牵扯到自身上,谁都乐意在边上看热闹,兴致来了,顺便煽风点火也未尝不可能。
  安王倒是不觉得季宣和品德有问题,能坐上一郡王爷的,哪个会是善茬子?真到了动手的时候,杀兄弑父都不在话下,仁泰帝走的恰到好处,再活个几年,可真有人敢弑父了。
  皇子们是对孝道最嗤之以鼻的那小戳人,当然只是心里想想,表面上比谁都装的孝顺,底下百姓可是深信不疑。父母卖儿卖女,爷奶卖孙子,婆婆打骂儿媳,这样的事一抓一大把,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这要把小辈们的思想给解放了,那父母长辈老了岂不无人奉养,他们还怎么当一家之主,掌握家中最高话语权?
  安王不会去挑战这一点,这对他自己半点好处皆无,他却也不会推波助澜,这是嫌他的笑话还不够人看吗?
  季宣和不是第一次见到安王,他只是没想到会在这个时间点。这都快过年了,衙门也该放假了,安王有什么事情非得在此时召他前来?
  “你看看,看完说说你是怎么个想法。”安王直接把奏折拍到季宣和面前,神色有些严肃,却并无不悦的迹象。
  季宣和愣了愣,他还是首次翻看奏折,长见识了。
  看完奏折,他思考了几分钟,才斟酌着开口:“王爷,事情既然已经这样,臣并不想补救,这么做只会更加让人诟病,反倒是坚持到底还有些血性可言。”
  安王一听这话,就立刻明白季宣和应对此事的态度,他挥了挥手:“行了,下去吧。”
  时间静静流淌,窗外金色的阳光照的屋子光暗分明。安王背靠椅子,神色有些凝重,常年养尊处优的身体微微紧绷,似乎在做什么重大的决定。季宣和这事,在上位者眼里,只要不闹大,能归类到微不足道的小事当中,安王异常慎重的态度,显示他并不是这么想的。
  换成是其他人,也许安王会稍微拉拨一下,剩下的就是任其发展了。运气好,背景深厚,这种可大可小的事,定是能安然过关,稍微损点名声并不至于伤筋动骨。反之,事态愈演愈烈,那么他就自求多福吧。
  这事发生在季宣和身上,这性质就有些不同了。从安王当初将季宣和从他王叔那要过来开始,到现在足足十几年了,期间还要算上对他唯一嫡子的救命之恩,以及那时季宣和误打误撞,使锦朝免于一朝倾覆,于情于理,这种个人德行上的小小缺陷,还不到让安王放弃季宣和的程度。
  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王看好季宣和,总觉得在他身上投资,得到的回报说不定会无比丰厚。安王作为锦安郡最高统治者,对于一个本身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让他一直有所关注的人,了解的自是相当详尽。
  就算季宣和再如何谨慎,有些东西却是无法掩盖的。譬如,他们一家人身体特别健康,还不显老,和他有关的老人也很是长寿。其他暂且不提,只这些搁在一起,当无人联想到一块时,还不觉得有什么,一旦将蛛丝马迹串联起来,这可真就不大好解释了。
  之前,季宣和一家远离王城,安王又不是闲得无聊,时刻关注着他,自是没这方面的想法,直到季宣和调任锦城,安王的直观感受才格外强烈。
  作为一名合格的统治者,安王本该将一切可疑人员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季宣和对他家有恩是一点,另一个原因则是安王作为一个从众多兄弟中脱颖而出的成功者,那份敏锐,让他决定能不和季宣和翻脸就千万不要这么做。
  安王这么迟疑不定,不是在考虑是否为季宣和摆平此事,而是在想怎么做才能将这事的影响降到最低。他正在考虑,要不要付出点代价给其他四郡王爷,将这件事彻底隐下。
  安王这边怎么做暂且不提,将视线重新转回季宣和这边。
  人有了依仗之后,做事就少了些顾忌。
  季宣和之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