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泓承轻声道:“三哥,父皇极少跟我说起后宫之事。”
  辛泓英脸上现出一团红色:“抱歉啊四弟,是我急切了。”然后转了话题问起皇后的病情。
  辛泓承笑道:“母后身子渐好,现在父皇就在凤仪宫呢,所以我就回来了。”
  ……
  凤仪宫。
  皇后靠在迎枕上,面如满月,带着些虚浮。
  皇上毫不客气:“朕早就说了,你这病就打贪吃贪睡上来的!吴瑞不是说你太胖了,叫你清减饮食吗?怎么减了这一年多,倒比之前更胖了许多?”
  下面跪着的太医令吴瑞汗如雨下。
  皇上啊,臣什么时候说过皇后娘娘太胖了,臣说的是身体微丰好不好!您这是要了臣的老命啊。
  皇后闭着眼,选择性不听皇上的言语。
  从她嫁到京中来,不管是王府还是宫里,贵妃明妃两个总是给她找事,下头还有一堆各怀心思的侍妾。
  她应付的格外艰难疲惫,还常常吃亏。
  可这一年来,儿子的婚事定了,儿媳妇她极喜欢。贵妃不知怎的忽然转了性子,虽然仍旧不太恭敬但再也不给她找事了;明妃被皇上厌弃,扑腾不起浪花来,更是在儿子婚事上连栽两个跟头。
  每回杨皇后听说了二皇子后宅的热闹都能高兴的多吃两碗饭。
  所谓心宽体胖,她现在诸事无忧,自然就将更大的热忱转移到吃喝上。说是饮食清减,但谁又敢真给皇后上粗粮野菜吃?
  辛泓承这边是断了母后的点心,无奈杨皇后将心思转向了正餐。
  身子是一日日胖起来。
  过年时因宫务繁忙,处处都要照管到,杨皇后忽然就头晕的站不住,就病倒了一月余。
  皇上现在对杨皇后倒不是视而不见,闲暇时总会走来看一看。
  可听他说的这些话,杨皇后倒宁愿他不来!刚才他没来的时候,辛泓承在这儿,自己不知道多高兴。
  皇上没有自己不受欢迎的自觉,继续坐着跟杨皇后说话。
  “虽说过完了年,但很快三月就是老三的婚事,四月父皇的生辰,都是大事儿,你竟是卸了宫务好好养身子吧。”
  要说从前,杨皇后是不肯的,皇上让贵妃明妃协理六宫就是打她的脸。
  可现在,她想了想就同意了:“皇上准备交给谁?”
  皇上显然早就想好了,只是来通知她:“贵妃和庄妃吧。贵妃从前就协理过宫务,就是性子有点急,庄妃谨慎仔细,正好可以给她搭把手。”然后皇上屈起手指敲了敲桌子道:“你要快些养好身子,承儿的婚事,朕还是放心你来办!”
  说起这个,杨皇后眼睛一亮,连忙道:“臣妾也是这样想的!交给旁人可不能放心,瞧瞧老二的婚事,较老大就差远了,可见贵妃比明妃能干。”
  皇上嗤笑一声:他也是打皇子过来的,还能不知道宫里这起子奴才。
  不是贵妃比明妃能干,而是贵妃的银子比明妃的银子多。
  皇上顺手拿起桌上一碟点心,咬了一口,然后接着蹙眉吐出来,疑惑三连:“哪里来的这样难吃的东西?这是什么?难道是糠不成?”
  杨皇后点头:“唉,这是康嫔孝敬的。说是问过了太医院,本宫不能吃油腻重糖,就给本宫做了这道粗点心。皇上您也尝了,是不是这味道猪都不愿意吃?”
  刚吃过的皇上:……
  邹女官连忙给皇上奉茶,让皇上漱口。
  说起康嫔,皇后也有点不忍:“皇上,康嫔服侍您二十年了,如今叫庄妃这个年轻的越过去也伤脸面。臣妾知道皇上疼承儿,可老三的身子病弱,便是抬举他的母妃,应该也无妨吧,或者将她的份例提到妃位?”
  皇上蹙眉:“妇人之见!你遇事不知道想一想吗?朕要是现在抬举了康嫔,她岂不是要跟着协理六宫?权势最能勾起野心,英儿这孩子虽然病弱,但秦太傅都亲口夸过其聪明机敏,是个可塑之才。要是朕再抬举他们母子,让她生了非分之想反倒不好。朕也知道,现在有些委屈她。等来日尘埃落定,朕都会弥补她的。”
  说完就起身走了:准备回明正宫弄点甜食来吃。
  吓掉了半条命的吴太医也连忙借口煎药跑路。
  邹女官见皇上走了后,杨皇后仍旧怔怔的,不由担忧道:“娘娘身子不痛快?”
  杨皇后摇头:“我只是在想,我要是不曾真心实意对承儿好,皇上今日会怎么对我呢?”
  要是她当时被贵妃或者明妃拉拢,选择支持她们的儿子,那现在自己这个皇后又会是什么下场?
  “你说皇上会不会要我的命啊。”
  邹女官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来捂皇后娘娘的嘴。
  皇后拨拉开她的手。人生病了就是脆弱,爱胡思乱想。方才皇上来了,又一句安慰温言的话都没有,只是安排朝政一样安排着后宫的事务。杨皇后难免颓唐。
  她从不爱诗书,这会子却忽然想起小时候姐姐临嫁人前,反复念诵的诗经:“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
  那时候她问姐姐是什么意思,姐姐说,是一个女子嫁错了人的懊恼。
  杨皇后那时候还不懂,一个临出嫁的女儿家,为什么有这么多担忧和愁绪。
  直到她自己陷入王府陷入深宫,才逐渐体会到这样简单句子里说不尽的苦。
  邹女官和静素见过她生气发怒,倒极少见她伤心至此,不免也跟着掉了两滴眼泪。
  还是静素拿了旁的事来开解道:“娘娘,明儿林姑娘就进宫了,有人陪您说说话就好了。”
  ……
  次日黛玉入凤仪宫后,便见周菱和徐莹两人已经在了,徐莹身后还站了一个严肃端正的女子,想来就是大名鼎鼎刘侧妃。
  皇后作为嫡母身子欠佳,大皇子妃二皇子妃自然也要侍奉在侧。
  杨皇后往日只让她们象征性递一递杯盏就借口要休息让她们走人,今日想着黛玉入宫,就留了留她们。
  周菱从黛玉进来就冲她眨眼睛,露出了笑容。
  黛玉见过杨皇后,然后要对皇子妃见礼,周菱一把扶住她:“何苦闹这些虚文?”再过几个月大家就是妯娌了。
  徐莹倒很想受黛玉的礼,无奈是在杨皇后跟前,她只能皮笑肉不笑,一并免了。
  杨皇后刚喝了药,有些倦意,便对黛玉道:“听说梅园的梅花开得好,你跟大皇子妃一并去挑两支好的,回来插瓶吧。”
  众人都告退,周菱就挽着黛玉的手往梅园去。
  徐莹不愿跟两人一路,只说要回去处理宫人之事,谁知刘侧妃说:“臣妾没有要处理的事务,想去梅园逛逛,听说那里景色绝佳。”
  说起梅园,徐莹就不免想起当日跟二皇子在那私会,结果被瑞王和辛泓承当场抓住的往事。
  如今二皇子对她冷漠无视,全都拜当日所赐!
  她现在也不想若没有当日,她也做不成二皇子妃,她只能怨恨旁人,才能在这孤冷的深宫中有力气活下去。
  因此她听了刘侧妃的话,冷冷瞪了黛玉一眼,转身就走了。
  周菱怒道:“她又发什么疯?”
  刘侧妃忽然接了一句:“大皇子妃别恼,我们娘娘这几日脑仁不舒服,自然言行失矩。”
  黛玉忍不住看向她,而周菱直接笑出声来。
  等入了梅园,刘侧妃也非常上道的独自带了宫女往右边走去,不打扰周菱和黛玉叙旧。
  周菱便对黛玉道:“真是盼着你快点进宫来陪我,瞧见了吗?两个疯女人。”见刘侧妃的背影已经走远,周菱冲着那个方向抬了抬下巴:“百闻不如一见,你方才看到她对徐莹的态度和说辞了吧。而且这位不但敢说,更是敢做。”
  “今年过年的时候,太上皇和皇上都极有兴致,说是两位皇子成家,所以正月初一在前朝大宴赏赐群臣后,又赶回来参加了后宫的家宴。”
  黛玉一惊不由问道:“怎么,难道她们两个在两位圣人跟前也敢闹起来?”
  不对啊,要有这样的大事,辛泓承必然会告诉她。
  周菱摇头:“没闹起来,是她们的打扮叫人侧目。正月里宴席多,还有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那里都要轮番的召见诰命。徐莹为了自己的颜面,便叫针工局替她赶制了许多衣裳,可年节下针工局那样忙,不敢耽误她这个正妃的,自然刘侧妃的衣裳就少了些,只有按着份例赶出来的四套,还都不甚精细。”
  “然后整个正月,刘侧妃就穿着这四身略显粗陋的衣裳,头上的头面更是从头到尾没变过。你不知道,明妃娘娘脸色都紫了。”
  贵妃为此乐不可支了一个月。


第69章 告密事
  黛玉的手拂过一支红梅:这就难怪辛泓承没提了。女儿家的钗环首饰之争; 男人又看不出来。
  周菱忽然拉着她的手,紧走了两步,将身后跟着她的宫人甩开些,低声道:“我有个秘密要告诉你,钟家有几位姑娘进京了你知不知道?”
  黛玉微微一怔,随后立即反应过来; 钟家,辛泓承生母孝义皇后出身的钟家。
  周菱“咔”的折了一大支梅花,仪态潇洒的跟挽剑一样转了一圈,借着拿给黛玉看,继续低声道:“这是我从母妃那里偷听来的,皇后娘娘病着,也未必知道。”
  黛玉轻轻摇头:“钟家无人进京啊,我听说钟侯爷与世子爷两位递了折子,向皇上请旨……等四殿下婚期时进京。”
  他的婚期自然也是她的; 黛玉说来; 难免喜忧参半的忐忑。
  周菱已经成婚一年; 显然忘记了自己当女儿家时的羞怯; 摇晃着黛玉的手说:“所以才显得古怪啊。”
  她将听到周贵妃的只言片语告诉黛玉; 其中再减去周贵妃幸灾乐祸的部分; 其实有用的成分比较少:“这十年钟侯爷管这个外孙子也有限……这会子倒是偷偷摸摸做起贼来了,让人将几个姑娘带上京来……大长公主那里……”然后周菱便被抓包。
  宫人捧上瓶子来,周菱和黛玉也就止住不说。
  而周菱掰下来的这一支梅因为太过庞大,根本插不进瓶子里; 只得拆分了运走。
  临走的时候,她还恋恋不舍拉着黛玉的手——实在是太久没跟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