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邢夫人简直欢喜的打摆子,立刻道:“儿媳知道了,一定转告弟妹!”
  语气之铿锵,简直是掷地做金石声。
  贾敏都忍不住抬手捂了捂耳朵。
  见邢夫人转头又杀了出去,凤姐儿也忙告退,去处置外面跪着的脸色苍白的三个下人。
  她们都是荣国府家生子,一听要被撵出去再不能入府服侍,哭的肝肠寸断,但老太太的吩咐,是再无转圜余地的,只能收拾东西哭哭啼啼往庄子上去了。
  黛玉就是这时候进来的,贾敏见到她才打心底里露出笑容来,拉着问了许多夜里睡得安不安稳,早膳用的可口吗,新的丫鬟听不听使唤这样的家常话。
  黛玉觉得心里和暖,都一一答了,才问道:“外祖母,鸳鸯姐姐说您叫我。”
  贾敏含笑:“徐家进京了,徐家夫人递了拜帖要上门拜访,特意指明见你。”
  黛玉疑惑道:“单要见我?我还未出孝期,不好见外客的。”
  “徐大人曾经跟你父亲在江南共事过,同僚情谊,徐夫人说,偏生你父亲过世时,他们已然启程了,丧仪都未到,所以心中愧疚,必要来探望你。”
  黛玉想了想,还是道:“老太太,若徐大人跟父亲真是挚友,又岂能错过丧仪,若非这般亲近,却也不必特意上门来见我这样一个姑娘家。”
  这事儿怎么想怎么古怪。
  贾敏忍不住笑了,将她揽在怀里:“玉儿果然聪明。这徐夫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借着你的名头要来试探我呢。”
  “你转过年去便十三了,大到外头朝廷局势,小到管家里针头线脑的小事儿,我都要开始教你了。”
  贾母成天带着女孩们一块玩,与其说是教养,不如说是叫着几个孩子给她解闷。
  其余的并不怎么管教,贾敏可是知道,当年贾母对她可不是这样的,一应姑娘家出嫁要用到的手腕,十二三岁时早就开始细细教授了。
  哪里像如今这般,迎春都十四了,还是一张白纸似的,软弱的连下人也辖制不住。
  “要来府上拜访的徐家,是二皇子母家。”
  “如今宫中有六位皇子,但五皇子六皇子都小呢,暂且不算。”
  “其余四位皇子中,大皇子为长,生母周贵妃,母家周氏最出挑的是大皇子的二叔,戍守边陲乃是正二品武将,如今进京的是他大伯,因没什么官职,入京反而方便。”
  武将一般不能随意走动,于是哪怕天降家里出了个贵妃皇子的喜讯,周将军也不能走开,只能是周家大房进京策应宫内的贵妃和大皇子。
  “二皇子生母明妃,母家徐家乃蜀地名门,一门清贵。原本只徐大人一人在京中做御史,皇上登基后,徐家才举家往京中搬。”
  黛玉心思灵透:周家徐家都往京中来,想必是冲着太子之位来的。
  唯恐宫里娘娘和皇子孤立无援。
  见黛玉明白,贾敏索性敞开了说:“三皇子生母康嫔,刘家倒是不曾进京——也是因为三皇子自幼病弱,上面又有两位兄长,下面有个嫡出的弟弟,三皇子……刘家估计只等着他做个富贵王爷。”
  等说到四皇子时,贾敏便用了郑重的语气:“四皇子乃嫡出,生母钟氏早逝,追封为孝义皇后,母家昌远侯府远在两广,各有实缺,不曾进京。”
  “这次徐家急着上咱们府上来,也是要探一探咱们家的态度。”
  “玉儿,你二表哥入宫做陪读之事,就是四皇子玉成的。其余两位皇子不太高兴呢。”
  黛玉一惊:那贾家就是跟母家不能入京的四皇子搭上线了?
  贾敏安慰似的拍了拍她的手:“四皇子出身正嫡,虽说本朝立太子不以嫡长,而以立贤,但哪怕普通人家,嫡出庶出都是不同的,何况皇室。且府上虽然倾向四皇子,但这回的事儿,不过是人情往来,算不得什么站队。”
  黛玉点头:“外祖母放心,明儿见了徐夫人,我定然会小心应对,不乱说话。”
  贾敏笑了,替她扶了扶鬓边的玉钗:“明日无妨,徐夫人不过是借着你的名儿来试探宁荣二府的意思,说话自然不会冲着你个孩子来。”
  “我与你交代这些,是为着过几日宫里传召。”
  黛玉一怔:“宫里?”
  “皇上念及你父亲的忠心,又是急病逝世在任上,如今赏了谥号,自然也要加恩于你,过几日,皇后便会传你进宫了。”
  “所以方才的话,不是为着徐夫人,而是为着你在宫里的言行举止。”
  “玉儿,你心里得明白。大皇子二皇子都以为贾家串联上了四皇子,谋求皇子伴读之位,前两日特意去告状反被皇上修理了一顿,自然满肚子都是火,他们两位的母妃也不能高兴了。
  对着荣国府送进来的姑娘,这两位自然不会存有什么善意。
  黛玉聪明,自然想的明白,眉目间就有些发愁。
  到底是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想着进了宫闱之地的规矩森严,再想想里面预备找茬的一位贵妃一位明妃,不怕才是奇怪了。
  贾敏安慰道:“玉儿放心,不会叫你吃亏的。”
  相比能如实告诉黛玉的,贾敏知道的更多:两位皇子联袂告了弟弟一状,结果他们两个灰头土脸,四皇子和贾家都毫发无损不说,贾家更有女儿要进后宫的恩典。
  周贵妃和明妃更生气了:儿子因贾家之事被骂,宫里还要多一位贾家的“妹妹”分宠,对贾家自然很是看不惯。
  那么对住在贾家的林黛玉,哪里能有善意。
  偏生因皇后无宠无子,周贵妃和明妃都是协理六宫的,黛玉但凡进宫,还不能不去拜见。
  别说黛玉了,贾敏想想都打怵,联系辛泓承准备婉拒。
  虽然奉召入宫是荣耀恩典,但如果让女儿进宫去受折磨然后图一个虚名,贾敏宁愿不要。
  辛泓承回信表示:放心,不会让林姑娘受委屈,过几日再进宫,他敢担保,万事无虞。
  ……
  与此同时,皇城凤仪宫内。
  杨皇后笑眯眯看着辛泓承吃饭,还不忘吩咐后头的宫女道:“把那道椒盐兔腿挪过去,承儿喜欢吃。”
  “谢过母后。”
  “唉,也是可怜,昨儿吓坏了吧。”皇后叹了口气:“好在皇上疼你。”
  杨皇后本人丝毫不得宠,昨日太上皇皇太后,皇上皇后四巨头审理辛泓承犯错一事,旁人都开了口,唯有杨皇后只得闭着嘴,一句话也没敢说,生怕火上浇油。
  若说从前初入循王府,她是为着旁人夸一句贤惠才对先王妃留下的儿子好,那么这几年水磨工夫下来,倒真有了些做母亲的真情。
  昨日看着辛泓承跪在下头,心里就揪得慌。
  “你真跟贾家搅到一起去了?承儿,以后缺银子就跟本宫说,可别去犯错招你父皇的眼。”
  辛泓承也不解释,就笑:“母后,儿子都知道了,以后缺什么就找您要。这不今日就有事来求您。”
  杨皇后高兴起来:“有什么只管说,马的事儿已经看好了,只等送进京了,你还想要什么?”
  杨家是武将之家,历代镇守西北,临近异族,把持着当地的走私进口的商业命脉,钱是绝对不缺的。如今家中女儿又做了皇后,自然有丰厚的银子源源不断送进京城来。所以杨皇后虽然没宠,但还真的有钱。
  辛泓承撕着烤兔腿。
  杨皇后出身将门,不怎么讲究食不言寝不语,母子俩边吃饭边说话也是常有的事儿。
  “母后,父皇是不是跟您说了,召林公之女入宫安慰赏赐一番?”
  杨皇后颔首:“秦戊来传过旨意了,本宫想着,明儿是十五,各宫内眷都入宫的日子不方便,准备后日就传她呢。”
  辛泓承笑道:“母后,过段日子再传吧。”
  杨皇后不解:“怎么?”
  “当着母后,儿子就不说那些虚话了。若是这两日将林姑娘传进来,她少不得要去周贵妃和明妃处拜见,那两位母妃窝着火呢,估计要给林姑娘下绊子。就算母后这里护着,也少不了吃些委屈。”
  杨皇后神色微微黯然:两妃有子,协理六宫,几乎要架空了她这个皇后。辛泓承说的没错,别说林氏女,便是杨皇后自家的女孩儿进宫,都少不得被周贵妃和明妃拿捏一把。
  可见她这个皇后的处境了。
  辛泓承安慰道:“母后别伤心,她们俩的好日子,就在这几天了。所以儿子说,过了这段日子,再请林姑娘进宫。”
  杨皇后一怔:“怎么说?难道今日泓宇、泓原犯的错还能牵连到他们亲娘不成?”说完自己又摇了摇头:“不至于的,皇上从前在王府就看重她们两人,如今不过是孩子们犯的错,别说不会牵连她们,只怕她俩去求个情,皇上就连你大哥二哥的错处一并放过呢。”
  以前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
  尤其是明妃,温柔聪慧,善体上意,哪怕年岁渐长,从前在王府里也是一等一的得宠。辛泓原哪怕有点错处,叫她温言软玉一劝,皇上也就都放过了。
  想到这里,杨皇后不免更加黯然,甚至带了些歉疚,对辛泓承说:“本宫不成,想为你说句话,都怕适得其反,惹得你父皇更恼。”
  辛泓承搁下碗,认真道:“母后这些年待儿子的好,儿子都明白。我娘亲去的早,这几年多亏了母后的照拂。”
  说完就露齿一笑,眼神明亮:“母后,这两日您找点周贵妃和明妃的错漏递到父皇前去吧。儿子保证,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杨皇后愣住了。
  辛泓承用过晚膳就告退了,邹女官给皇后续上茶水,忧心道:“娘娘,四殿下这意思……您真要照做吗?万一见罪于皇上可怎么好?奴婢说句僭越的话,您虽然疼爱四殿下,他到底不是您亲生,来日哪个皇子继位,您都是母后皇太后。”
  实在犯不着冒险的。
  况且杨皇后跟两妃之间摩擦不是一年半载了,杨皇后可鲜少占到上风。时间久了,皇后的胆子都变小了,索性关着门过日子。
  此番辛泓承的话,她在心上掂量了几遍,终于下定了决心:“母后皇太后?旁的皇子都有亲娘,来日谁会理我这个无权无势的皇后?我的依靠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