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箱笼便都搁在了倒座和西厢房内。
  尚景宫的正房也只是普通的粉墙灰瓦,跟宫里的气派恢弘的红墙绿瓦格格不入。院子也不大,只种了些寻常的芭蕉、杏树,还搭了一个葡萄架子,珍贵的花卉一点也无。
  辛泓承打量了一番,对杨皇后道:“母后先将就住着,我会慢慢劝父皇的。”
  杨皇后自请退居,皇上龙脸上过不去,也不许人好好修缮尚景宫。只道从前退位的皇后住的,杨皇后自然也住得。
  杨皇后摇头:“不用了,挺好的。西北那边房舍差不多就是这样,我都是住惯了的。”
  说起西北,杨皇后就带笑:“我还记得小时候,每到了这个季节,家里就开始忙着贮藏青菜,等到了冬天,一碟子水灵灵的凉拌小黄瓜跟金子一样贵。这样的洞子货少见,各家摆年宴,都不看酒肉,只看谁家的绿色多,就知道谁家过得阔气。”
  辛泓承听杨皇后提起西北来,就笑道:“母后一说,我倒想起一事。昨日从吏部文书上看到,直隶府的中军守备刚升了甘肃总兵,听说是直隶总督上的折子呢,不知是不是母后家的亲戚?”
  直隶总督如今乃杨皇后的长兄担任,他作为封疆大吏,每年有向朝廷推升两位官员的名额,能占用他一个名额的,肯定不是亲戚就是亲信。
  杨皇后一怔,随即有些激动问道:“原中军守备?是不是姓郭?”
  辛泓承点头:“母后认识?”
  杨皇后慢慢地笑了:“是啊,认识的。他是我表兄,小时候我们在一起玩来着。一晃也过去这么多年啦,当日他长子的满月,我还特意打发人往西北送满月礼来着,听说他这几年又添了一儿一女。真好。”
  哪怕听一听他过得好的消息,杨皇后也觉得欢喜。
  辛泓承往吏部去后,杨皇后拍拍床沿,让黛玉坐到她身边:“好孩子,从今日起,尚景宫的正门就落锁了,你是太子妃,以后就不必来了,多少双眼睛看着呢。”
  退位的皇后,自当静修。
  尚景宫正门落锁,便是杨皇后再不必出门走动的意思,留着角门是给下人们送东西进来时走的。
  黛玉摇头:“母后,我来看您是尽孝道,任谁也不能说什么。”
  杨皇后笑意轻松:“傻孩子,来这里是我自己愿意的。听话,像从前一样,两月来一回让我见见就罢了。我盼着这宫里人都忘了我呢,你跟承儿要是见天往这里来,别人的眼睛自然也就跟着来了——那这里跟凤仪宫又有什么区别?”
  黛玉见杨皇后坚决,便只能讨价还价,讨到一旬来看一次,还保证了轻装上阵不带仪驾,杨皇后才同意。
  ……
  邹女官往博古架上摆了一只蓝地洒金星玻璃瓶,然后扭头对杨皇后道:“娘娘真的要修道不成?连尘缘都要斩断,方才太子妃娘娘离开的时候恋恋不舍的。”
  杨皇后则在桌上支起了小桌,依旧开始了练字锻炼手上肌肉的复健。
  “她少见我这废了的皇后,对她立起来有好处。何况皇上心里介意,连宫室都不让修缮,也不让六宫妃嫔来送我,那承儿跟玉儿每日都来,岂不是打了他尊贵的脸?”
  邹女官忙劝道:“娘娘,太子都说了,皇上已经不恼您了,还将您手抄的经书搁在了明正宫。不许六宫妃嫔送行,也是顾念您的面子。”
  杨皇后手一顿:“一说要放到他的明正宫,我都不想抄了。”
  邹女官:……
  好在杨皇后觉得身体是自己的,还是复健更重要,于是重新动笔,撇着嘴道:“管他是什么意思,旁人却只看到,尚景宫不得修缮,六宫妃嫔不得送行两道圣旨,都是我遭他厌弃的明证。所以承儿和玉儿少来稳妥些!”
  说完杨皇后抬起头来:“住在这儿真好,可以尽情畅所欲言!”
  邹女官连忙给杨皇后刹车:还是不要太尽情了,万一哪天尽情地骂起了宣合帝,杨家满门也要跟着法场相见了。
  写完一页经文,杨皇后将纸递给邹女官:“先别送去宝华殿,等我抄完一本,一起去焚烧了。”
  “地藏经?娘娘怎么抄起这超度亡灵的经书来?”
  杨皇后将经书翻到下一页:“今日听承儿说,郭表兄升官了。在西北地界,升官必是又打了胜战多了生杀。那我替他抄抄经文,也算是给他积点阴德福报。”
  邹女官是跟着杨皇后从西北进王府的,旧事都知道,此时眼中已经含了泪:“当年娘娘要是能嫁给表少爷,必不会过这样的日子。”
  杨皇后反而笑起来:“你刚才不还劝我,不能什么都说嘛!”
  邹女官擦了擦眼泪:“除了早晚来洒扫浆洗的小太监和小宫女,以后这宫里只有咱们主仆三个,娘娘可以过安生日子了。”
  杨皇后大力点头,笑容里就带了点惆怅:“可惜在病中,吴太医三令五申不许饮酒,否则真想喝一杯替他高兴高兴。”
  ……
  次日清晨,辛泓承与黛玉两个对坐用早膳。
  他吃完四个炸的金黄的麻花果子,一笼羊肉烧麦,一笼鲜虾烧麦,一碗红稻米粥,最后还意犹未尽吃了一盅腊肉炖蛋。
  黛玉又找到了第一次见杨皇后用膳,亲眼看她吃两笼小笼包的惊异感。
  用过膳后,两人便各自换上衣裳准备出门,黛玉替他系上荷包,辛泓承就笑,气息拂过黛玉的面颊:“咱们这样,真像我们那里,夫妻早上一起吃过饭,然后各自出门上班。”
  他要去上朝,然后去吏部坐班,黛玉则要去给太后请安,然后整理宫务。
  黛玉边系边说:“我听大嫂说起,她常叫太监们送了点心去部里,说兵部尚书卞大人是随和爽快的人,还常替大哥招呼了部里的人一起吃呢。”
  “不知吏部尚书贺大人是什么性子?我得先问问你再说。”
  万一是个古板严肃的人,未必喜欢这些小道呢。
  辛泓承笑道:“贺尚书有两个绰号,一个是‘不倒翁’,一个是‘白狐狸。’不倒翁是说,不管是皇爷爷还是父皇,都对他颇为信重,在朝上屹立不倒。白狐狸就是说他精明仔细——所以你放心的送就是,这位贺尚书为人活泛着呢——贾琏表哥的差事就是他给的,那时候我当太子这件事还没影,如今看来,还承他的情了。”
  黛玉点头,又问道:“狐狸就罢了,为什么是白狐狸?”
  “因为他生的特别白,哪怕是夏日脸上也一点都不见晒黑,据说他喝了酒不但不红脸,反而会越发白。”
  闲话说完,荷包系完,辛泓承意气风发准备出门上班。
  今日是他作为正式太子上朝的第一天,从前没行册封礼,到底是不够名正言顺。
  黛玉看着他带着人出了门,这才重新对镜整理了一遍衣裳,往太后宫中去。
  ……
  太后说话做事,还是以往的风格:看似平和实则直截了当说了算。
  当着前来请安的皇帝六宫嫔妃并安亲王妃,慎郡王妃和刘侧妃,说的干脆利落。
  “莫说勋贵人家当家主母夫人抱病,少奶奶执掌中馈是寻常事,便是布衣百姓,婆婆身子不好,儿媳妇管家也是正理。如今咱们宫中也是这样,皇后因病退居,自然是太子妃执掌凤印,以后六宫诸事都交给太子妃打理。”
  黛玉从前只见太后和善长辈的模样,如今见了她雷厉风行的样子,也觉得微微心惊。
  太后一点没有把嫔妃们放在眼里,这句话直接就说明,在座诸位都是妾室,皇后不在也轮不到你们当家。
  然而在座嫔妃没有一点异样。
  在杨皇后跟前颇为跋扈的贵妃,此时也乖顺点头称是,而年轻的庄妃等人,更是点头如啄米,连答三个是。
  太后的威望可见一斑。
  周菱面色如常:她跟黛玉从前就要好,且过几个月她们也要搬出宫去住,如今她只顾着养胎,根本没想过后宫权柄之事。
  倒是徐莹面色极差,心道:满宫里人都偏心!若是在旁的人家,儿媳妇管事也有个论资排辈——大儿媳怀孕不能劳动,那接下来也该是她这个二儿媳,怎么她就连点边都摸不着。
  太后的目光扫过来:“安王妃有孕刚三个月,回去养着吧。倒是慎郡王妃,本宫瞧你脸色很差,去叫个太医瞧瞧,好好吃几服药。要是身子不好,就把开府诸事都交给刘侧妃去管吧。”
  最后这句话好似灵丹妙药,徐莹脸色霎时间多云转晴,甚至恨不得开出花来。
  太后满意点头:“除了贵妃和庄妃外,都散了吧。”
  ……
  “皇后卧病这段时日,贵妃摄六宫事,庄妃协理,你们做的都不错。”
  两妃连忙起身谢恩,然后乖巧的表示立刻撒手所有宫务。
  太后摇摇头:“不管哪的人家,儿媳妇也没有管到公公妾室身上的道理。所以太子妃掌管宫务,你们两个也不能躲懒清闲。敬事房的记档,还有彤史的查阅就交由庄妃你管着;贵妃你资历深远,又诞育皇上第一个皇子,自然是妃嫔中第一人,以后凡妃嫔间事,小到争风吃醋打架拌嘴,大到谋害妃嫔皇子,都在你身上。”
  两妃被太后几句话说的冷汗都下来了,连忙都要推脱不配担当重任。
  然而太后已经支颐说道:“自然,皇上也是看得见你们辛苦的。贵妃,你盼孙儿盼了这么久,皇上有意让安王在宫中住到明年,等孩子满月了再出宫入王府;庄妃,你虽然年轻但为人懂事识大体,贵贤淑德四妃上,还空着三个呢。”
  两妃共四只眼都亮了起来。
  诱人的大饼摆在眼前,两个人到了嘴边上的推辞之言,都变成了谢恩,外加信誓旦旦保证完成任务。
  太后便点头示意二人可以告退。
  黛玉表示心悦诚服。
  太后的语气还是那么平和,眼睛里也波澜不起,对黛玉道:“皇上妃嫔的事儿,没有你这做儿媳妇管着的道理。本宫知道,你也拟了章程准备来回此事,索性今儿就直接撕撸清楚了。”
  黛玉福身:“娘娘的指教,我铭记于心。”
  太后含笑:“说起指教,太上皇怕你年轻掌不住,叫本宫多教教你——方才也算是言传身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