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娘,这碗汤不知是加了何物?”
玉容敲了敲小陶罐。
“加了一点点的这个。”
李老头探头一看,那陶罐里头的粉末他从未见过,香气闻着也很是陌生。
“姑娘,不妨直说?”
玉容脸上笑意更深了几分。
“那我就直说了,这陶罐里的东西呢,乃是一味调料。相信店家你自己也尝到了,只要往这面里放上一点点就能增味不少。我呢,就是来卖这个东西的。”
“的确是增味,不过也就比寻常面食好吃一点。”
李老头心里就跟那蚂蚁抓似的,却不想露了急叫眼前这小姑娘看出自己的心意,是以故意说的不甚在乎。
玉容心里心有些不太自信,不过转念她又想起阿娘买东西时的样子。
明明很喜欢,却装作不甚在意的样子,有时还会装作不想买走人。如此店家便会心慌降价,最后成交的价格自然就要低上许多。
眼前这位店家想来也是如此。
玉容稳定了情绪,默默收起了桌上那一个铜贝,然后把陶罐重新封好。
“看来店家是瞧不上这东西了,也罢,我再去别的小摊试试。左右这东西吃食里都是能用的。”
说完她直接把陶罐放回自己的篮子,正要拿布盖上时,李老头儿终于坐不住了。
“姑娘稍等,你这价钱都还没说,怎知我瞧不上呢?”
玉容心下一松,果然。看来这店家应当很是中意这罐虾粉,这便好说了。
“不知店家是打算买一点呢,还是买这一罐?”
李老头儿下意识答道:“自然是想买一罐。”
说完就恨不得打自己一个嘴巴。
答的这般急切,这价钱可就由不得他了!
玉容又重新把那小陶罐拿了出来。
“这东西是拿海物精心调制研磨出来的,工序复杂,小女和家人花了两日时间才得了这一小罐。价钱也嘛,也不贵,一罐五个铜贝。”
“五个铜贝?!”
李老头儿心里着实一松。
这比他预想的价钱要低一些,但又很心痛,五个铜贝他要卖上半天的面才能挣的回来。
玉容一眼不错的盯着店家的脸色,见他并无接受不了神色,就知晓自己说的价钱不算高。之后便再也不肯松口了。
李老头儿还没见过这么软硬不吃的丫头,加上摊上生意一直来人,老婆子快忙不过来了,只好忍痛拿了五个铜贝出来买下了那罐调料。
“姑娘小小年纪,厉害的很呐。这调料可有名字?”
玉容差点脱口而出说是虾粉,好在反应过来硬生生咽了回去。这东西日后兴许会被人看出来,但现在她要靠这东西赚钱,不能直接说是虾粉。
“它……增味的,叫,增味粉,对!增味粉。”
李老头儿跟着念叨了两句,很是宝贝的抱着罐子去做面了。
作者有话要说: 男女大防是在儒学出现后才有的,这个时代男女之间并没有那么苛刻的要求,同桌吃面不算啥哈。
但……大庭广众之下搂搂抱抱还是不可以的哟~~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桀骜、薄荷糖 ;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章
玉容美滋滋的把那五个铜贝放进了袖兜里,解了驴子正要走,就瞧见卖面的大爷朝她跑过来。
“姑娘!方才忘了问了。若是这增味粉用完了,该去何处寻你买呢?”
“这……”
也是,她把这茬儿给忘了。
“这样吧,我后日还会再来城里一趟,到时候我再带着东西来你这儿。”
得了这话,李老头稍稍安心了些,一回头瞧见又来了客人连忙转身跑了回去。
玉容牵着驴子在街上稍微转了转便发现了两家卖衣裳的铺子。
其中一家店面颇大,进出的都是穿的很体面的人,门口迎客的伙计很是谄媚转头对着衣着普通的客人却是冷眉冷眼。
她不喜欢这个伙计,便去了第二家。
第二家店小,没有什么伙计,从头到尾都是掌柜的在招待。瞧见玉容衣着旧衫也没瞧不起她。
玉容左看右瞧的,发现一套成衣实在太贵了,稍微厚些便要三十个铜贝。厚棉被更是贵,一床要一个银贝。怎么看都不如扯些布去自己做划算。
原还想着二妹马上生辰给她买套新衣裳的,算了,自己做吧。
玉容直接买了一匹布,又称了二十斤棉花放到驴子上。临走时瞧着柜台里那些漂亮的头绳,想想小妹那越长越长的头发,咬咬牙也买了几根。
从衣裳铺子出来后,她又去了蔡大爷介绍的那家粮店。等她再从粮店出来时,全身上下就只剩下两个铜贝了。
不光压箱底的银贝叫她用完了,虾粉卖的钱也花了大半。
这一个月家中需要添补的东西太多,这里一点那里一点,伙食还不能太差。家中仅剩的那五个银币早就拿出拆开用了。
她一直没敢告诉妹妹们,怕妹妹跟着忧心。
好在现下弄出了虾粉这东西,应当是能卖上一阵儿,她的压力也就没那么大了。
玉容贴身收好铜贝和那几根头绳,绑好了布匹和粮食后便牵着驴子往回走。
这会儿子大概是未时三刻,就算是慢慢走也能在傍晚前到家。不过先前答应了小妹要早些回去的,怕是做不到了,也不知小丫头会不会生自己的气。
……
玉竹此刻正巴不得长姐晚些回来才好。
陶婶婶一早就带她去海滩边玩儿了,带着她耙了一堆蛤蜊,还捡了好多漂亮的小贝壳。
睡了午觉后又带着她出来了。
叫她兴奋不已的是她刚刚在一片退了潮的暗礁群中发现了海蛎群!
海蛎可说是海中牛奶,营养价值丝毫不逊色先前的虾皮,甚至更高。而且这东西可煎可蒸可煮,怎么做都是一道美味。
她们一家这一月虽养了些气色回来,但身体还是亏损的,正好吃些海蛎补补,还不用花钱了!
玉竹兴奋的捡了块石头就想往里头冲。
她想砸两个尝尝,这古代野生的海蛎和现代养殖的海里区别大不大。
“回来回来回来!小东西一眼不看你就要跑。”
陶二婶抓着玉竹的衣服把人提回身边。
“听着啊,那边儿不许去。里头的石头可厉害着呢,不小心刮到就是一条口子。咱村儿以前有人就是在那片礁石里摔了一跤,脸朝下割了好多口子,一张脸都不能瞧了。”
玉竹:“……”
是她太兴奋,太忘形了。
海蛎外壳坚硬锋利,不做好准备自己这样一个小娃进去确实是很危险。古代医疗那样差,她可不能去冒险。
“婶婶我知道啦,我不过去,我就在那旁边玩儿。”
玉竹指了指只有零星几块海蛎的礁石旁。
瞧见没什么危险,陶二婶这才放了人。
“乖乖自己玩儿会沙,婶婶给你抓几只螃蟹,等下回去给你煲粥吃。你二叔的手艺可好了,保管你吃了都不想回家。”
“好嘞~”
看着玉竹乖乖的坐在小石头上,陶二婶放心了,转头在沙滩寻起了藏匿其中的大螃蟹。一边找一边还时不时的看上玉竹几眼,确保她在自己的视线里。
四五岁的孩子可正是坐不住的时候,万一一个错眼给看丢了出了什么事儿,她怎么和玉容姐弟两交待。
尽管玉竹平时挺乖的,那她也不能完全放心。
玉竹知道陶婶婶担心什么,乖乖坐着哪儿也没去。她手里的石头刚刚藏的好,没被发现,这会儿倒是正好用了。
礁石上鲜活的海蛎壳子是封闭的,想要打开取海蛎,一般都是用专门的工具来撬。可她这会儿手上没有工具,只能用石头去砸开。
陶二婶听到砸东西的声音,连忙提醒道:“小心着点儿,别把手砸到了。”
“知道啦~”
玉竹手上更用力了些。
一连砸了七八下,她那点儿力气才砸开了一个海蛎。拂开海蛎上沾住的那点碎壳,一颗指头大小的海蛎便露了出来。
样子瞧着和现代的海蛎没什么区别,味道嘛……
玉竹把那颗海蛎扯了下来,清理干净碎壳后直接扔进了嘴里。
“诶!!小东西往嘴里扔了什么?!!”
陶二婶吓的脸都白了,急急忙忙的就冲过来要掰玉竹的嘴,那架势可不得了。玉竹都顾不得尝味儿,直接就给咽了下去。
“婶儿!婶儿!你别怕,这个好吃!”
“快吐出来!你这孩子!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敢往嘴里放!”
陶二婶伸手就要去抠玉竹的喉咙。
玉竹赶紧抱上她大腿撒起娇来。
“婶儿!真的好吃,真的真的。你看我,一点儿事儿都没有呐。”
陶二婶:“……”
这要是自家孩子,非得好好打一顿屁股才行。
“真没事儿?你吃的那是什么东西?”
玉竹拉着陶二婶去看她刚刚砸开的那块海蛎。不过海蛎被她吃掉了,上头现在就只剩下一点筋肉。于是她拿了石头又重新砸开了一块。
“婶儿,就是这个。好吃的!”
“这……”
陶二婶始终不敢下手。
她们祖祖辈辈都住在这海边,能吃的东西都是知道的。从前一直都当这是石头,这还能吃?!
“看着不太干净的样子,而且这个东西长的太奇怪了,藏在这样的壳子里。”
玉竹仰头不解的问道:“这样的壳子怎么奇怪啦?蛤蜊肉不也是藏在壳子里的吗?都是藏在壳子里的肉,它肯定也是能吃的。”
听着不过是童言,却叫陶二婶无话可说。
因为玉竹说的没错呀,蛤蜊也是带壳子的肉,只是它的壳子要比这东西的壳子漂亮的多。都是长在壳子里的肉,谁说只有漂亮的才能吃呢。
陶二婶瞧着玉竹那精神抖擞的样子,心一点点的偏了过来。忧心过后便是一阵狂喜。
这样的礁石,每次退潮可是一片接着一片,简直不要太多。要是里头都是这样的肉,那村里的粮食就又多了一样!
只可惜这会儿潮水就快涨回来了,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