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天,陪侍皇帝面前,清河对高肇说:“从前王莽倾覆汉朝,现在的你与王莽有什么区别。高肇不回答,大臣们都很惊讶。皇帝也不在意。那时候有梁国投降的将领李苗上奏皇帝道:“四川一方,梁没有带兵把守,乘着空虚可取。“皇帝非常高兴,与高肇商量。发兵二万。高肇为征蜀大元帅,统领各将领而去。哪知道高肇率领军队离开后,皇帝忽然身体不适,没几个月,在式干殿逝世,年三十三岁。遗诏立太子,高阳、清河二王,太师高肇掌权,此乃延昌四年正月初六日。当时高肇还没回来,国家大事都取决于两个王。
商议扶立新君,中尉王想请娘娘懿旨,方召太子,左仆射崔光进说:“天子去世,太子即位,国家制度轮不着皇后娘娘主张?“两王同意,于是同崔光亲自到束宫,叫内侍侯纲请太子起驾到式干殿哭丧。二王想等天亮召集文武,然后即位。崔光说:不可。天子年幼,应即可即位安定人心,不需要等待第二天。两王认同,请太子在显阳殿立即登基。”
崔光太尉进献冠袍,侍中元昭跪着献上玉玺绶带,奉太子登上御座即位。谧号为孝明皇帝,尊高皇后为太后。诸王及大小臣僚皆面向北面称贺。山呼已毕,天子离下龙亭,换了孝服,到灵堂哀悼。群臣陪哭。五更钟响,满朝文武齐到,知道皇帝已经去世,新君登位,都是先朝拜新君,后来行丧礼。
这一天,众嫔妃都来赴哀。新皇帝在停丧之处,拜见太后。高太后来见新君已立,心想:趁他还不知道他乃胡妃所生,不如杀了胡妃,日后自然以我为母。高太后便派宦官刘腾,授以快刀一把,说:“你到宣光殿将胡妃处死,回来必有重赏。
刘腾领旨,飞奔宣光殿来。胡后赴哀才回,忽然内侍刘腾手执利刃,来到宫里说:“娘娘有旨,先帝殉葬没有人,想取夫人的命。
胡妃大惊,说:“你来杀我,不过是高后出力,难道你不知道天子是我所生。你杀天子的母亲,日后天子知道,只怕你全家都会被灭门。
刘腾听了,沉默半晌,跪下道:“我是逼不得已,奉主差派,非我本愿。但臣去了,娘娘另派别人来,夫人最终免不了灾祸,怎么办?”
胡妃道:你能救我无事,日后一定重赏。刘腾道:“夫人先紧闭宫门,不要随便出入,等臣想想办法。
于是找到内使侯纲,说明原因。侯纲说:“我和你去见领军于忠,方可救她。
二人去见于忠,报告原因。他说:“皇后势力太大,当与崔太傅商量一下。“将军去见崔光,说高后想杀掉胡皇后,将如何救。
崔光说:“宫里不可居,领军可领禁军三十名骑兵,到宣光殿,护送东宫,则高后不能害她。“于忠听他的计划,于是请胡妃躲避到束宫。刘腾回去禀告高后,只说寻找不见。
高后道:“躲避起来了吗?也罢!且待太师回朝再商就是了。”
话说两王奉遗诏辅政,恐怕高肇回朝仍然向以前一样霸占权力,若是如此,必受其害,不如想办法除掉高肇老贼。二王假旨皇后手令:天子年幼,门下事情,都由二王处理。”
二人问崔光除去高肇策略。崔光说:“召他回来,削去兵权,勒其回家。二王将哀痛诏书交给高肇,令高肇立即班师。高肇到达绵竹,蜀地已下数十城。忽然接到圣旨,知道皇帝已经去世,太子即位,大吃一惊,痛哭很久。高肇留下一小部分将守绵竹,班师回朝。”
二大王听说高肇即将到来,想准备杀了他,于是扶武王邢豹等二十多人在大行殿东厢,磨利刀剑等待。高肇来到中城,高平公主派人迎接他。
高肇说:“我还没有奔丧。不能回府,改穿麻衣,到灵柩前趴在地上哭一场,以表忠诚。哭完起身,忽然见内侍几人说:“二王有请。“逐引入中常侍省。”
高肇吃惊道:“我怎么到了这里?“邢豹道:彭城王就是死在这里。彭城王就在地下等候太师。请你死。高肇说:“你小人怎么敢杀我。邢豹喝令武士动手,于是将二丈白绫套在高肇脖子上,将其绞死。”
二王道:“高肇老贼终于死了。以小车一辆,令刑豹将其尸体送与公主。高平公主见高肇死了,大哭起来,对邢豹说:“两王为何杀我丈夫?“邢豹说:“当时杀彭城也太急躁。“公主沉默。”
这一天,高太后听说高肇已经回来了,可到了晚上都不见入宫,就召来守门的侍卫问:太师见棺材了?内侍回答道:“已见。“高太后又问:“现在在哪里?”
内侍道:想必在商议公事。高太后暗自思考;道:“皇帝虽然去世,大权仍旧有高肇掌握,诸王决不敢有意见。等他进见时,设一个良策,扶我临朝听政,便可为所欲为,不怕胡妃日后剥夺权力。“高后正在妄想,拿着蜡烛等待高肇到来。等了很长时间,还没等高肇前来,高太后不耐烦了,吩咐内侍道:“快到朝堂,宣太师进宫见面。
内侍走了不多时,急慌奔回,告诉她说:娘娘不好了!太师被赐死了。
高太后说:是谁杀了他?内侍说:诸王杀了他。
高太后惊骇欲绝,大怒说:“我是皇帝的母亲,宫里为我尊贵。
高肇就是犯罪,也应受令执行死刑。先帝刚死不久,诸王擅杀大臣,眼中可有我这个太后?本后定要到灵柩前哭告先帝,究问诸王始有什么罪,而置他与死地。
太后慌忙带了几名宫女,也不乘车,愤怒走出宫。
这时候内侍刘腾正在宫门外,见高后要到正殿,向前跪下道:“娘娘请先回宫,听奴婢一言。”
第4章 第 4 章
话说太后因高肇死了,想亲临前殿与诸王争论,内侍刘腾跪下阻止道:“娘娘息怒,听奴婢说一句。我听说诸王之所以杀死太师,着实是为彭城报仇。彭城前日无辜而死,故太师因此而被杀死。诸王以此为罪,娘娘怎么说话?而且太师一死,大权已经失去,娘娘虽然贵为太后,诸王难道肯低头听娘娘的命令?娘娘只有高住深宫,不要搭理外面的事,方可长保福禄啊。”
高后听了刘腾之言,害怕叹道:若是权力常在,那里会有今日。高后伤心回宫。
第二天,忽然报告胡太妃来拜见。胡妃从高肇死后,诸王迎回旧宫,尊为太妃,故来朝拜太后。
太后见她来了,惊奇地问:“这几日你都在哪呀?”太妃说:臣妾害怕,故躲避灾祸。太后沉默。太妃笑着而去。
高后也知道结怨已深,常怕胡妃报复,听大家的意见,心里更加害怕。又想:诸王大臣都与高氏作对,将来发生不测,对我绝没有任何好处。不如及早寻找一根救命草,以保余生。通过思考:先帝所造瑶光寺极其华丽,墓室曲院,不亚于王宫。在寺均贵官女子、王侯妃子侍妾,可以安身。于是传令内外,想去瑶光寺落发为尼。次日出宫。六宫哭着送,太后悲痛不已,只有胡太妃不出来。
诸王群臣纷纷上表,尊皇太妃为太后,住在崇训宫。天子率领百官入朝祝贺。于忠有保护太后的功劳,于是恃宠专权,杀害正直的人,百官害怕。想杀高阳王,以夺他的权,崔光苦苦劝阻他。高阳恐惧,称病辞职,忠诚劝他回家。
当时群臣忧虑天子年幼,又见太后有才有见识,于是都请太后临朝听政。太后非常高兴,于是登上前殿,朝见百官。太后天性聪明,多才多智,亲自处理纷繁的政务,让百官颇为震惊。
一天,坐在崇训宫,诸王大臣都来。问到政治得失,说:“有什么话,只管开口,不要有什么隐瞒。任城、清河二王奏道:“娘娘听政以来,做事妥当,百姓心悦诚服。只有领军于忠依托大功,招权纳贿,恐怕有伤教化。
当时于忠也在殿,跪求辩解。太后立即命令撤退,出任山东冀州刺史。又诏令高阳王官复原职,说:“于忠诬陷你,现在没有妨碍了。“满朝文武百官没有不佩服。先是太后小时候,算卦人人说太后非常高贵,但终不会得到好结果。现在富贵已到。太后很怀疑那句不得好结果,故大修佛事望求上天保佑。北魏从宣武奉佛,庙寺遍及京城。太后临朝,倍崇尚佛法。建造永宁寺,建九层宝塔。殿如太殿,门似端门。铸造佛像一尊,长一丈六尺。珠三尊佛像,长一丈二尺。僧房千间,用金玉装饰,光耀夺目。佛塔高九十丈。超度僧尼十万余人。自佛教传入中国,都没有像这样繁盛。工程耗费太大,国家渐渐空虚。于是百官停发俸禄,士兵们减少粮食,以帮助佛事。朝廷大臣贪污,纲纪逐渐破坏。
单说当初晋朝有一玄菟太守,姓高名阴,本勃海郡城人。因晋乱投靠慕容燕氏。魏灭燕,湖投魏,做了右将军。湖中有四个儿子,都报效朝廷。湖死,二儿子高谧官为治书御史,因事获罪被解职,被贬为怀朔镇戍卒。高谧到怀朔,定居白道村。有三个儿子:长子高优,十八岁,娶妻山氏;次子高树生,娶妻子韩氏;幼子高徽,年七岁。
一天,高谧对大儿子说:“现在国家法律严格,我虽贬谪在这,但乃罪臣之后,恐最终不免于祸。现在给你钱,以贩马为名,领她们去雁门居住。几年以后,倘若遇到大赦,你们就可以回家了。“高优按照父亲的命令,带着他的妻子和儿子去了。高谧从长子离开后,平时闷闷不乐。又刚到北地,水土不服,三年就因病去世。在父亲去世后,轻浮放荡过日,家业逐渐废弃。他的弟弟高徽志度雄伟,长大,见家道坠落,不想结婚了。来到定城,以才能养活自己,他有一两年都没回家。且有一女名叫莲花,年十四,貌美如花。
一天,同侍女在后园。园中有荷亭,可以外望,入座。看到一个青年坐马而来,虽慌忙避开,但却被年轻人看见。这位年轻人什么人?姓尉名景,字士真,恒州人氏。他的父亲名叫尉长者,祖父财富积累。尉景十八岁,没有娶妻,生性不喜欢读书,擅长骑马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