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影抚仙对蛊蝎之王的巨蝎极有信心,除非对方是黑降门中弟子,懂得尸蛊之术,否则很难摆脱蛊毒巨蝎的纠缠,而事实上也确是如此。
“好半天没动静了,是不是那个娘娘腔和那个黑衣人已经被蝎子咬死了?”孙大麻子将耳朵紧贴在石门上,有点沉不住气了。
吴志远和李三同时将目光投向月影抚仙,毕竟蛊蝎是她放的,她对里面情形的推断才最为准确。
月影抚仙沉吟片刻道:“就算他们没有中蛊蝎身上的剧毒,想必此时也已经元气大伤,我们现在进去应该威胁不大。”
孙大麻子早就按耐不住了,听到月影抚仙这番话,兴奋的搓了搓手,向吴志远招呼了一声,转身就去推身后的石门。吴志远和李三只好一同过去帮忙,只听一阵轰然声响,石门再次被推开了一道可容一人通过的缝隙。
四人相视一笑,鱼贯而入,最先进到陪葬室的人是吴志远,他一眼便看到了地上那具已经干瘪的蛇獴的尸体,目光移动,旋即看到了石床上那个被砸出的黑洞。
吴志远走到石床上那黑洞旁,俯身一看,顿时明白过来。难怪藏宝图上所绘的通往主墓室的通道一直遍寻不着,原来并没有藏在石壁之后,而是藏在了石床的下方。这个设计虽然看似简单,但其实匠心独运,脑筋不灵活还真是不容易想到。
月影抚仙、孙大麻子和李三也站在了吴志远的身旁,一起看向漆黑的地洞,四人面面相觑。
“他娘的,难不成这就是通向那贼婆娘主墓室的通道?”孙大麻子一脸错愕的骂道,没等其他人回答,便继续问道,“黑衣人和那个娘娘腔都不见了踪影,莫非他们已经下到这个地洞里了?”
一切都是显而易见,月影抚仙所下的蛊毒蝎子虽然厉害,但她却并不知道李兰如仍旧是山鬼附体之身,当初吴志远在济南大帅府将已被山鬼附体的李兰如打得重伤而逃,但山鬼却一直附在李兰如身上。
“既然这就是那条通道,那我们得赶紧下去,务必在他们之前赶到主墓室。”李三面露隐忧道。
孙大麻子对李三早有嫌隙,闻言瞅了他一眼,不无讽刺道:“李三侠,看不出你还挺讲信用的,跟李兰如这帮乱党你还讲这个,是不是有点迂腐了?我印象中的神偷无敌燕子李三可不是这样的啊。”
李三听到孙大麻子的冷嘲热讽,怒火顿起,就要发作。
第四百四十二章 棺椁叠放
李三怒目圆瞪的看着孙大麻子,拳头握得咔咔作响,而孙大麻子则一脸不屑地斜视着李三,似乎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
吴志远一见气氛不妙,连忙转移话题问道:“孙大哥,你身上有没有火折子?”
“我和弟妹被那两个小人暗算,反客为主,把我们的枪、火折子和吃的东西全都抢掠一空,那个死太监多么阴险歹毒,居然把所有的食物都给我们扔了,火折子也全部被他们搜走。”孙大麻子两手一摊,一脸无奈。
吴志远轻叹口气,没有照明的东西就无法下到下面的地洞里,虽然找到了主墓室的通道,却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我这里有。”李三从怀里掏出一把火折子,正好有三根,他分给吴志远和月影抚仙一人一根,将孙大麻子晾到了一边。
孙大麻子心中不快,倒也无计可施,装作不以为意的冷哼一声,朝李三笑道:“李三侠,你身手那么好,不如你先下去吧?”
李三并非逞强好胜之人,但却看不惯孙大麻子鄙夷的神色,于是转头对吴志远说道:“义弟,我先下去探探路,你们在上面等我。”说着,就朝地洞走去。
吴志远连忙拦住了他,正色道:“李兰如和那个黑衣人已经下去了,如果有机关,他们也会首当其冲。现在下面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我们一起下去就行。”
几人点头答应,吴志远将别在腰后的血影魔刀拔了出来,递给了月影抚仙,他自己则握紧了手中的桃木剑。两人一前一后进到了地洞内,李三和孙大麻子紧随其后。
四人首先看到了地洞内倒在地上的灯奴,灯奴下压着的蛊毒巨蝎说明了先前经过的一场恶战,四人稍微逗留片刻,便顺着地洞径直前行。
这条地洞虽然略微狭窄,但十分笔直,四人在石壁上的凤上龙下的浮雕前驻足片刻,纷纷被这洞壁上精湛的雕工所震慑,其凤上龙下、凤前龙后的雕刻图案也是生平头一次见,但因为早就听闻慈禧太后的违逆宫廷传统的举动,所以除了吴志远之外,月影抚仙、李三和孙大麻子对这种图案的设计并不感到惊讶。
这条地洞顶部为圆顶设计,除了两面石壁上雕龙画凤之外,没有其他赢人之处,如果是将相贵族的陵墓,还算是符合常规,但若说这是一国皇太后的陵寝,似乎有点单薄,四人隐约也有这种感觉,但因为还没有看到主墓室内的陈设,所以也无法做出这种定论。
一路前行,并未发现其他异常,也没有李兰如和黑衣人走过的痕迹。饶是如此,四人依然走得十分谨慎,约摸走了半炷香的时间,吴志远一眼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两个红色的亮光,一看便知是火折子发出来的。
“把火折子熄掉!”吴志远抬手向众人示意道。
月影抚仙和李三会意,连忙将火折子燃烧着的一头在地上掐灭。四人手扶石壁,朝前方不远处的亮光摸索过去。
随着距离的拉近,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两只火折子所处的位置似乎是一间墓室,火折子一动不动,应该是被插在了灯槽或者石壁的缝隙中。
吴志远回头朝众人低声道:“大家小心,李兰如和那个黑衣人应该就在前面的墓室里。”
说着,吴志远压低脚步声继续朝那墓室走去,火折子发出的光线并不十分明亮,但此时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墓室内直冲门口部位的陈设,里面似乎叠放着几副黑漆棺椁。
看到这一幕,吴志远不禁停下了脚步,心中一阵狐疑,莫非前面的那间墓室并不是慈禧太后的主墓室?假如那是主墓室,里面应该只有一副棺椁,也就是慈禧太后本人的,绝不可能有陪葬棺。但他却看到墓室内隐约有三副棺椁,更离奇的是这三副棺椁居然上下叠放,如叠罗汉一般。
在部分汉族民间习俗中,棺材叠放是一种极不吉利的下葬方式,即使是夫妻合葬墓,其中的棺材也必定是并排下葬,不会将两副棺材叠放,因为棺材叠放有堆尸成山的寓意,对后世子孙影响极大。所以此时吴志远看到墓室内三副似乎是叠放在一起的棺椁,不由得吃了一惊。
“慈禧太后不是满族人吗?怎么会采用苗族人的下葬习俗?”月影抚仙也看到了墓室内三副棺椁叠放的情景,也是一脸惊诧。
“苗族人?”吴志远一愣,转头向身后的月影抚仙低声问道,“你是说苗族中有这种棺材叠放下葬的习俗?”
月影抚仙仔细看了看不远处墓室内的情形,由于墓室的石门大小所限,只能看到正对着石门那部分的情况。她想了想,压低声音回答道:“苗族之中有一种丧葬习俗,人死之后入棺却不入土,而是将棺材放置到当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置棺材的山洞中,也就是当地人所说的棺材洞。这些棺材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先来者的棺材在最下方,后来者的棺材便放在先来者的棺材上,以此类推,棺材不断叠放。除了这个之外,我还没见过其他将棺材叠放的习俗。”
吴志远面露惊愕的看着月影抚仙,脑海中却在想月影抚仙是否也是苗族人。
月影抚仙莞尔一笑道:“我师父和黑降门中大部分弟子都是苗族,所以耳濡目染,我对这个多少有些了解。”
吴志远心中生疑,他记得月影抚仙师父的坟墓中,那副棺材并非是与其他棺材叠放的,而是一副挂在石壁上的悬棺,于是便将自己心中的疑惑道了出来。
月影抚仙点头说道:“其实棺材洞下葬的习俗并非所有苗人的丧葬习俗,仅有部分苗族人按照此习俗下葬,悬棺下葬的习俗也是一部分苗族人的下葬规矩,我师父的家乡就是用悬棺来下葬的。”
吴志远点了点头,但前方墓室内棺椁叠放的情形仍是令他疑惑不解,难道慈禧太后是苗族人不成?否则又怎会在她的墓室中将棺椁叠放呢?
身后的李三和孙大麻子也对墓室内的情形颇感疑惑,李三沉思片刻突然说道:“我行走江湖时,听一些街头说书的说起过,说慈禧太后其实并非满族人。”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一脸惊诧,同时扭头看向李三。
第四百四十三章 慈禧身世
李三顿时一脸错愕,没想到众人会对这句话反应如此激烈。
“胡说八道!”孙大麻子沉声骂道,“毫无根据的胡说八道,那婆娘不是满洲鞑子,难道还是我们汉人不成?”
李三不与孙大麻子一般见识,低声道:“说书的所说的话自然都是市井之言,当不得真,但我觉得也绝不是空穴来风。”
孙大麻子瞅了李三一眼,露出一脸不屑的表情。
“慈禧的身世的确是个谜。”一旁的月影抚仙沉默片刻道。此话一出,众人又是一愕,李三也没想到月影抚仙会赞同他的话。
月影抚仙朝前方不远处的墓室看了看,发现没有任何异常,便压低声音道:“我曾在一些野史记载中看到过,慈禧太后并非满族血统,她本出生于山西潞安府的一户汉族贫苦农家,后来因为家境贫寒,几经易手,被卖到了正在潞安府做知府的叶赫那拉惠征府上为婢,改名叫玉兰,据说有一次,玉兰在服侍惠征夫人洗脚的时候,看见夫人的脚底有一颗痣,便说自己的两只脚底都有痣。惠征的夫人一听大惊,两脚底都有痣,那可是做皇后的命。于是不再让她做婢女,而收她作干女儿,并在后衙中精心培养。再后来咸丰年间,宫中秀女大选的时候,玉兰便以惠征之女叶赫那拉氏的身份,被选入宫,最后成了掌握满清政权四十余年的慈禧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