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特殊案件调查科 完结+番外-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意对着范剑略有深意地笑了笑。
  “那总不能让他一个人去吧?”
  我知道吴少东是准备点头了,随即强忍着笑意说道:“我看分局那个叫蔺潇潇的女孩不错,脑子好使,又是个吃货,让她配合最好不过了,而且参加直播也不会有危险,你说是不是?”
  吴少东点点头,对一脸懵逼的范剑吩道:“阿剑,那就由你辛苦一趟吧,分局那边我会沟通的。”
  范剑深知自己推脱不掉,只得如丧考妣地答:“行吧,那就这样吧。不过吴队,我有个建议,能不能以后不要叫我阿剑了。你这样别人会误会的,今后叫我小范就可以了。”
  “呃,好吧,阿…小范。”吴少东嘴上认同的说道,不过心里想的却是,“你大爷的,阿剑再难听,也不知道要好过你犯贱的大名多少倍了!”
  事情定下来后,吴少东第一时间通过电话,与洪口分局的张局长进行了协调。对方十分爽气地同意了他的要求,并直接将蔺潇潇借调给市局一周时间。
  对于这个结果,我和李如松头皮一阵发麻,这个魔女的到来,我们忽然有种天要塌下来的感觉。无奈之下我向李如松递了个眼神,示意他想想对策。
  李如松心领神会地偷偷对我点了点头,随即对吴少东说:“那个啥,吴老大哈,既然目前案子只有朱圆润一条线索,我们那么多人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我和老程去走访一下,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知情人。”
  他话音刚落,我立刻就接上,“嗯,不错,老李说的在理,既然朱圆润还都活着,那么说不定当年的相关人等也有不少在世的。”
  吴少东不觉有他,反而十分满意我俩的态度,笑着对我们说道:“不错,你们说的有些道理,最近几天就辛苦你们跑一跑了。”
  我俩压抑着内心地狂喜,赶忙向他表示这个事情包在我们身上了,让他就放一百个心吧。
  范剑在一旁看到我俩这种反常的表现,有些疑惑的问我们:“你们两个家伙,怎么忽然变得那么积极了?”
  李如松白了他一眼,意味深长地对他说道:“我们积不积极貌似跟你没啥关系吧,不是我说,范剑你还真是犯贱。有这个闲工夫,你还是先想想自己的任务吧,别到时候哭鼻子。”
  丢下这句话后,他不等范剑反应过来,直接叫上我一起去楼顶露台吸烟去了。
  随后几天,我和李如松每天一早来市局打完卡后,就屁颠屁颠地跑出去走访,丢下日渐消瘦地范剑,让他独自一人继续饱受蔺潇潇这个魔女的折磨。
  这种惬意地日子直到第三天,才被一个意外的发现给打破了。
  “老程哈,你说咱俩这样算不算偷懒啊,不过这小日子过得还真是安逸,嘿嘿,我喜欢。”
  我将车停下后,没好气地对他说:“你以为老吴傻啊?估计等明天参加完直播后,他就要收拾咱俩了。”
  李如松一边将安全带卸下,一边遗憾地说道:“啧啧啧,是哈!真是太可惜了,看来好日子是快到头了。”
  “得了吧,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下车吧,早点弄完早点回去。”说着话的同时,我推开车门率先走了下去。
  看着眼前这所街道办养老院,我忽然有种人生无常地感觉,同样两个出生于社会低层的小人物。竟然一个在儿孙的陪伴下住着豪宅,过着普通人难以企及地生活,而且他自己还是著名的美食家,受着众人的敬仰。另一个却住在一所老旧的养老院中,孤独地等待生命的最后一刻。
  李如松下车后,发现我站在养老院门口发呆,于是拍了拍我肩膀说道:“老程哈,你想啥呢?快点进去吧,早点跟张卫国见完面,咱哥俩还可以去整两杯。”
  我瞥了他一眼,将他在我肩膀上的手拍开,怼了一句“你大爷的,又想骗我请你喝酒!我可不上当了,要喝可以,你买单!”
  随后我直接迈开步子往养老院内走去,李如松在我身后讪讪地笑了笑,立刻跟了上来。
  进入养老院后,我们直接找到了院长,简单地对他说明了来意,他十分配合地带我俩去了张卫国的房间。
  在他的房间坐下后,我先打发走了好奇心过重的院长,然后对着半躺在床上的张卫国说到:“老爷子,我们的来意,院长已经对你说过了。你还记得50年前朱圆润家的案子吗?”
  张卫国身体情况虽然有些欠佳,不过精神状态还不算太糟糕,对于我的提问他还是听得进去的。
  只是稍微回忆了片刻,他就有气无力地对我们说道:“记得,当然记得。那么大的事情,我怎么会忘得掉。我记得是65年发生的事情吧,那时候警察忙地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挨家挨户地调查,弄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的……”
  见他一开口就犯了老年人的通病,开始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我赶紧打断了他的话,“那个老爷子,这事情,我们都清楚了,你看能不能劳烦你说一下,当年朱圆润家的情况。”
  张卫国对我点了点头,然后眨巴眨巴嘴说道:“说起朱圆润家啊,那时候他叫一个穷啊,还比不上我家了。老婆没工作,小孩又是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头一年,全家都靠他一个人养活。”
  “那时候他就是一个普通流水线工人,一个月工资才36块8毛,要养活这一家子可吃力了。又倒霉遇到了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家三口也就是勉强糊口。不过那个年代啊,大家的日子也都不好过,唉……”


第154章 猪油
  “呃,老爷子,麻烦你说一下朱圆润的情况吧?”见他又开始扯远了,我不得不再一次提醒他。
  张卫国自嘲地笑了笑,“唉…人老了,这话就多了。说起朱圆润啊,这人别看现在有些人模狗样的,那时候除了穷,就没啥别的了。我记得那几年,他吃糠咽菜地,那叫……”
  对于他习惯性地跑题,我只得再一次提醒道:“那他平时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这方面也没什么不同啊,都是普普通通地小老百姓,每天为了一日三餐奔波。非要说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这人有点小脑子,跟人说话都是说7分留3分的。”
  难得张卫国说出一些我比较感兴地话题,为了避免被他带歪,我赶紧问道:“你的意思是他喜欢耍点小聪明,是这个样子吧?”
  “嗯,差不多吧,比如他明明想要些什么东西,却非要先做出一副无所谓地样子,最好别人先开口说出来。我记得有一次,他问我借编织袋,愣是绕了好大一个圈子,弄到我头都晕了,最后只得主动提出借给他。”
  李如松听到这里,笑着对他说:“编织袋都要借,那玩意才几个钱,这抠抠搜搜的。”
  张卫国闻言没好气地说:“你这后生仔,那个年代能跟现在比吗?一只编织袋一毛三分钱,能买两篮子青菜了。”
  “嘿嘿,那不是我不了解当……”
  听到他提起朱圆润借编织袋的事,我突然想起了碎骨也是装在编织袋里,被抛弃在菜市场垃圾回收点的,于是赶紧打断了李如松的话,“老爷子,你说的编织袋是不是那种红白蓝条纹的?”
  “就是那种没错,以前可没什么拉杆箱,要出个远门什么的都要用这种编织袋。”
  我咽了口唾沫,呼吸开始有些急促,“你还记不记得什么时候借的,借编织袋的目的是什么,后来还给你没有?”
  张卫国被我突然丢过去的一连串问题,搞得有些懵逼,想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时间太久了,日子记不太清楚,应该是65年6月头上的一天吧。他好像说要出一趟远门,不过去没去我就不清楚了。不过后来编织袋他并没有还给我,说是被不小心被勾破了,为了这个事,他还赔了我一毛钱,外加几两猪油。”
  听到“猪油”两个字,我胃部莫名出现了一阵不适感,就转头看向李如松,想让他接替我做询问,不过却发现他的反应比我更加不堪。
  看来是不能指望他帮我问话了,无奈之下,我只能做了几个深呼吸,尽量用平稳地语气问张卫国:“老爷子,你不是说朱圆润穷的吃不起饭吗?那猪油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事啊,我当然记得,那几年猪油可是高档货,普通人一年半载也吃不上几回。我担心是偷来的,就问他猪油的来路,他说在菜市场下货区捡到的一块肥肉,带回家后自己熬的。”
  我有些疑惑,为什么朱圆润说是菜市场捡到的,张卫国就会那么轻易地相信了,随即就追问道:“老爷子,他说菜市场下货区捡到的,你就不起一点疑心?”
  他摇了摇头,笑着说:“有什么好怀疑的,他如果说是买的或别人送的,我才不会相信,说到是捡的,那才正常。这家伙每天一大早上,就跑去菜市场下货区捡菜叶啥的,有时候确实能捡到一些别人不小心掉了的好东西。而且那时候那么一大块猪油摆在我面前,我还能想那么多吗?哎呀,你别说,到现在我还得记得那猪油的香味,用它炒菜、拌饭,吃了个把星期呢。”
  “老爷子,那猪油你……”
  “卧槽!老程你大爷的,能不能换个话题!”李如松看到我还准备在“猪油”这件事问下去,忍不住怼了上来。
  这事情我TMD想问吗?这还不是为了查案子!我自己难道就不恶心了啊!虽然心里愤愤不平,不过在这种场合却不能说出口,只得白了他一眼,继续问张卫国:“老爷子,朱圆润他老婆女儿的事你知道多少?我意思是他们被害的事情。”
  “这个我不大清楚,他老婆平时很少跟男人说话,她被杀的事情还是后来听民警说的。至于他女儿,那我就更不清楚了,那么丁点大的孩子,又不出门,没啥接触。”
  对于他的回答,我还是认同的,那个年代可不像现在这么开放,如果张卫国真的和朱圆润老婆熟识,我才会起疑心。
  不过他是目前为止,我们唯一找到的同朱圆润关系比较近,而且还在世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