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存幻影-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多太多的问题需要琮去解决,一时间心头思绪万千,竟凭空多了睡意。
  可是这里并不是一个睡眠的好地方,应该说这世界上就没有这样一个地方。
  因此,琮顶住睡意,下山,融入空间,在这种特殊的“隐身”状态下找了一处山坳小憩。
  一个小憩就是四个时辰,醒来时已经是太阳金辉遍地洒的时候了,琮打个哈欠,享受着为数不多的“酥麻”感。
  然后,他迈开步子,望北漠城走去。一路上或快或慢,或急或缓,或漫步沙石,或隐身空间。
  一日过去,终于看见了一座雄伟的城池。
  涂黑带有金属感的城墙给人以压迫感,城楼上的守军丝毫不敢放松,隐隐透出一股肃杀之气,不愧为“雄雄北漠军,赫赫北漠城”!
  北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十几百几千万年前,据说是经历了始祖帝、虚帝、帝政、帝彻、帝民、帝枫等多位大帝的“监工修建”才终于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所以,在北漠城中有一座庙宇,没有雕像,只有六个人的名字:虚空(始祖帝)、杨朝道(虚帝)、胡政(帝政)、刘伯彻(帝彻)、李仲民(帝民)、姚枫(帝枫)。
  看着这座城池,不免生出一种自卑感,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弱小、多么的不堪、多么的渺小!
  琮顺利进入北漠城,住进一家客栈。他暂时是不能走的,因为他需要确认一下虞俟淑是否会在北漠城中。
  但是,北漠城中少说也有四十万人口,如何能一一去筛选,还得依赖“武器”:虚帝交给琮的一块玉牌。
  虚帝说,虞俟淑身上有一块同样的玉牌。虚帝的玉牌属阳,虞俟淑的玉牌属阴,到时候阴阳相吸,便是隔开十里,依然会有所感知。
  这一日,他走遍北漠城,一无所获。
  于是,在夕阳之下,他离开了北漠,前往东山。
  北漠州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北漠四周环山,分别为东山、西山、南山、北山,但不知为何,东山在南,西山在东,南山在北,北山在西。无人知其缘故,即便是经过探索,依旧是毫无所得。
  《东方史·大帝本纪》中记载:“(帝枫)出,曰:‘折,叠,转,分,方为今之四山也。’左右闻之,对曰:‘帝言,吾属莫名,妄求。’帝不语。”
  行了一日,就到了东山脚下。
  东山是比不得南山的,但东山自有其独特之处,这独特之处比起南山可谓分毫不让,平分秋色。
  东山之奇,奇在其险。
  《北漠州州志》上有这样一段话:“东山者,天下之奇山者也。……登山而落者岁有千人。”
  意思就是说每年都有一千人登山时坠落。
  琮以前是没来过东山的,自然也就不知道这东山是怎样的奇法,到今日终于得知。
  原来,这东山旁里无路,俱是悬崖,只东面一条小路蜿蜒而上,不知其终。
  这小路也不平常,一不留心,脚下一滑,别说稳住,便是不滚落都是万幸,不可祈求的。
  小路两旁又是悬崖,深入地底,不知其深,曾有练气士意欲一探,终是没能再回来。
  琮登得东山,已然正午,取了些北漠城里准备的食物解馋,目光却是环顾四周。
  只见四面悬崖,东有巨石,上刻“遥望欲愁绝”五个大字,涂为血色,杀气逼人,却又有愁苦之意侵人心田。
  必是一不弱于虚帝的高手!
  山顶只有一棵青松,三间茅屋,不见他物。
  三间茅屋里各有木床,上有灰布棉被,整整齐齐。茅屋中央又有一张木桌,桌上一壶、一杯,杯里清茶,茶香满屋,仿佛主人离去不久,即将归来。
  却又见桌下有一烛台,红烛金底,富贵不凡。
  想来此处曾经居住了帝政、帝彻或者帝民其中的一位吧,或者说,三者都曾来过。
  琮退出茅屋,行至南面悬崖边,仔细思索。不多时,踱步至北面悬崖,又转至西面悬崖,最后到东面悬崖。
  只是遥望,并不言语。
  果如他所愿,只见他眼前的空间渐渐波纹密布,不多时就转化为另一个空间的图景。
  想必那位大帝看的也是这副图景吧!
  他暗自猜测。
  “你是第一个,也是我最没想到的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到琮的耳朵里,让琮为之惊讶。
  “是你?!”琮不觉问道。
  “自然是我。”那位大帝微笑,却并不显露自己,只是通过无尽的虚空与他交谈。
  “让我来这里所为何事?”琮便问道。
  “本来想要讲一个故事,但现在见到你,我改变主意了!”大帝一笑,图景消散,取而代之是另一座大山的山顶。
  “这里是北山。马上你就会知道我要干什么!”
  “我倒要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
  他却不知,一切诡异的背后,都会有危险存在。


第246章 
  北山上是三面悬崖,同样有一块岩石,上刻五个大字:悲我独奈何。
  琮站着,感受那股悲伤欲绝的气息,实在是想不明白那位大帝把自己传送到这里所为何事。
  她开始回忆脑海中关于北漠州东南西北四座大山的一切信息。
  忽然想到《史轴·帝枫纪》中记载:东山在南,帝枫曰:“西岳华山。”西山在东,帝枫曰:“北岳恒山。”南山在北,帝枫曰:“东岳泰山。”北山在西,帝枫曰:“南岳衡山。”
  那么,这就有些乱了,南方西岳东山……等等!
  琮似乎发现了什么,连忙回忆《东方史》中关于阵法的记载,想起了在《阵记》中提到过这样一座大阵:方位缺失大阵。名字很好懂,但是布置起来实在麻烦。
  大帝大手笔,北漠州为阵,大山为旗,埋藏大密。
  可是,这种大密没有几个人想要知道,“方位缺失大阵,封印阵也,为阵所封者,不死不灭而穷凶极恶”,寥寥几语的记载,就让琮不想见到这座大阵。
  然而,事与愿违,他毕竟是遇到了,也许还要见识一下那个穷凶极恶之辈。
  “看来你已经明悟了。”大帝欣慰的笑着说道,“既然如此,你也不妨试试看能否找到那个大凶的封印之处。”
  琮点点头。
  他不信无数年来就没有人看破帝枫布置的这座大阵,可是,即便是看破了又有几个人敢接近大凶的封印之处呢?
  琮算是一个大胆的,但也有赶鸭子上架的成分存在,否则他也不一定可以看出这座大阵,也肯定不会去找什么大凶的封印之地。
  四座大山围住北漠城,但琮猜测,封印之地应该不是那里,因为既然封印的是大凶,那么,大凶就有可能破除封印出来,如果是在北漠城,必将会生灵涂炭。
  那么,会是哪里呢?
  《东方史》、《阵诀》等书中确实有提到方位缺失大阵,却也只是提了提,并没有详细的介绍。
  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
  忽然,他想到了山上的石碑。
  南山在北,上有“南山本无情”石碑,在南面悬崖;东山在南,上有“遥望欲愁绝”石碑,在东面悬崖;北山在西,上有“悲我独奈何”石碑,在北面悬崖。那么,东方西山也应该有一块石碑,在西面悬崖。
  化为线,相连接,出现一个形似“4”只是下面多了一横的符号。
  那么,这个符号代表着什么呢?还有,四座大山石碑上的那些话到底有什么意义?
  太难了。
  但他不会放弃的。
  等等!
  他抬起头,看向蓝天。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背部的天空上有可以连接成这样的星辰,而这些星辰统称为“北漠七星”。
  就在北漠七星组成的多了一横的“4”的左下角有一颗北漠极星,那么,这颗北漠极星就预示了封印之地所在。
  那里,是北漠、梁州、益州、豫州四州交界,虽有着“四州通衢”之称,却并没有多少人敢于从那个地方进入別州的地界。
  因为,那里是凶名昭著的不归之地。
  如今,琮倒是要闯他一闯,看看这不归之地是否像传说中那么可怕。
  从北山到不归之地一共走了两个日夜,期间打探到些许关于秦汉大战的战况。
  秦汉大战已经白热化,各有胜负,不过总的来说,还是秦国占些优势,虽然并不是十分明显。
  汉国民众对秦国并没有太大的抵触心理,毕竟其实说来汉国本来都是秦国的一部分。
  民众反对的只有一种国家: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国家,就像曾经秦二世手下的秦国、孛儿只斤氏领导下的元国,所以他们灭亡了。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是汲取了前人的经验,如今各个国家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也因此,他们才不会在意到底自己是哪个国家的臣民。
  国家的统治者很愿意这种情况发生在敌对国家而不发生在自己国家,但是,这很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秦国想要有一个完美的理由挑起秦汉大战就必须牺牲国内受百姓拥戴的人并嫁祸给汉国。
  秦国因为王知贫的插手在这一步上做得简直完美,却也很肉疼,不过嘛,一切为了霸业,可以忍。
  所以呢,秦汉之间,其实就这么点儿事,没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毕竟历史比秦汉大战恐怖的战争多了去了,数都数不过来。
  于是,琮不理世事,专心赶自己的路,却也用掉了两个日夜。
  不归之地魂不归。
  来到不归之地,只见眼前一片迷蒙,琮一咬牙,已经踏入其中。
  踏入后,向身后一看,已经是没有了退路,只有一道深不可测的深渊,“呼呼”向外冒着寒风。
  而眼前,已经是一片埋骨之地,尸骨遍地,兵器失辉,血液万年不失腥气与煞气,隐隐有吞没天地的威势。
  果然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地方!
  琮暗赞一声,迈步向前走,忽然,一阵阴风卷起,无数尸骨聚合成数不清的骨人,手持生锈的刀枪,慢慢向琮走来,眼里闪着绿色的火焰,也不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琮哪里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