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伊南奉上豌豆与小麦做的食物,岂不是让女神自己吃自己?——欢显然之前忘了这一点。
伊南微笑地安抚:“都可以,我没有问题……”
欢很明显松了一口气,笑容可掬地将伊南映入驻地正中一小片空地。
空地正中点着篝火,女人和孩子聚在一边,库和图带着男人们聚在另一边。
伊南只扫了几眼,就大致摸清了整个部落的人口结构:
除了她今天遇到的农业种植劳动力和勇者之外,这个部落里还有些老人、怀了孕或是正在哺育期的女人,以及不少小孩,从被抱在母亲怀里的,到像丹那么大的,总共有四五十人。
在从事农业种植的定居部落里,孩子的比例要比从事狩猎与采集的部落来得高——这是定居带来的结果。
伊南还在左顾右盼“观察”的时候,欢已经带着几个年轻女人,把盛在木盘上的食物一一端给大家。
香味迅速勾起了伊南肚内的饥饿,同时她对原始部落的饮食结构也很感兴趣:
公元7000年前后的人类,食用的究竟会是什么,生猛野味还是黑暗料理?
伊南一瞅送上来的食物:哟,这可和她所想象的有点不大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①只是暂时“无名”,其实部落是有名字的。
顺便统一回答一下大家在评论区提出的问题:
①涉不涉及其他文明,如古埃及、古罗马等?
答:会涉及,但是故事发生的主场在两河流域。
②女主会不会再次休眠,咻一下错过好多剧情的那种?
答:会,大家可以理解为女主在文明的长河里定向穿越,直接参与那些文明发展中最关键的阶段,撩史上最帅的汉(bushi)。
③CP定了没?
答:CP已定,请一定要相信作者菌也是会写感情戏的。另外本文的设定是能够带着少量的记忆(或意识)转世。女主认为是“心理暗示”或者是“祖先崇拜”的,其实就是这种记忆或者意识的体现。但是这种记忆需要唤醒,所以男主可能并不总能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一枚披了“马甲”的正牌男主。
第6章 公元前6900年
欢带着妇女们送上来的食物,竟然比伊南想象的要精致很多。
食物都盛放在表面打磨得非常光滑的木盘上,深褐色的木质纹理将浅色和绿色的食物衬托得十分漂亮。
木盘上盛着的是死面做成的烙饼,看起来是在烧热的石板上面烙成的,表面微黄,偶尔有圆圆的焦斑。
烙饼表面还撒着翠绿色的香草,伊南凑上去闻了闻,发现那竟是蒜苗。
伊南观察这一份摆盘十分“复古”的烙饼的时候,欢和丹,所有的妇人与孩子们,都满怀期待地看着伊南,又似乎生怕她觉得这食物不够好,怠慢了“女神”。
谁知伊南撕下一小块烙饼送入口中之后,惊讶地睁着她那一对杏眼,抬起头望着欢,问:“你们竟然有盐?”
是的,在这一小块烙饼里,她不仅尝出了小麦淳朴的麦香,激烈的蒜苗气味,她还尝到了熟悉的咸味。
可是,这里明明不靠海啊?大河中下游,海水再倒灌也不可能到得了这里。部落的人从哪里弄到的盐?
欢和女人们却都露出了“不愧是女神”的表情——竟然知道“盐”这种调味神器。
丹看见伊南惊异的眼神,主动为伊南解惑:“我们就跟着野羊、野驴它们,见到它们不吃草,只舔石头的时候就去那石头挖回来,磨碎加在饼里、肉里,可好吃啦!”
原来如此——伊南险些伸手拍自己的额头。
她光惦记着海盐,竟把岩盐给忘了。
上古时期地壳变动剧烈,海洋变为陆地,或是盐水湖泊干涸,盐类物质沉积,就形成地下盐矿,或者是岩盐。
野生动物和人一样需要盐份,跟着山羊去找盐,是个轻松又省事的办法。
伊南心生感慨:就算是远古时代,原始社会的人们也充满了生活智慧。这里的人或许会被后世认为蒙昧、未开化,但是人类的生物学进化早已经完成,这时的人类和现代人类在生理上和智力上并没有显著差别。
正想着,肉食也被木盘托着,盛了上来。一只野生山羊的羊腿被烤到表面金黄酥脆、外焦里嫩。
伊南尝了一点,竟发现这羊肉没有丝毫腥膻气味。
她原本以为许是这个时代的野生山羊就是这样。谁知再尝尝,她那被提升了的味觉好歹尝出了野洋葱带来的鲜甜味,以及蒜头的香味。一问欢,果然,部落的妇女会采集野葱野蒜,还有一些其它香草,在烹饪时使用。
说实话,后世风靡的烧烤,也与这个没差多少。
看见伊南的表情,欢似乎十分欣慰。不过她不知又想起了什么,叹了一口气,说:“也就这两年日子好些……您要是早几年来这儿,大伙儿都还吃不饱。”
伊南一怔:虽然这是个从事种植活动的部落,但长期看来食物供应并不算稳定。
此外,饭桌上虽然丰盛,原始部落里,各种不便之处依旧随处可见。
且先不说村落里的房舍低矮简陋,卫生状况实在堪忧,很快伊南就意识到整个部落都几乎不会使用盛水的器皿。有谁口渴了想要喝水,就去村落后头的小溪去掬一抔水喝,或者揪一枚叶片一卷,就是一个简易的小杯子。
竟然没有东西能盛水的吗?
“丹,把那个拿过来给我看看。”伊南指指桌面上一只看上去像是陶瓷的盛器。
丹“唉”了一声,把东西拿到伊南面前,小心翼翼地说:“这个……部落里总共只有几件。”
伊南曾经无数次在考古发掘现场看过这样的素陶器,但在这种场合下还是第一次。她将这枚陶杯轻轻托在手里,就着篝火的火光仔细端详——
几乎可以确认,这是一枚陶瓷素烧坯,看起来像是用手捏成,胎壁上好像还留着指纹。
但是素陶器依旧不是优良的盛器——它只能用来存放干燥的物体,比如眼下这陶杯里放着几枚晒干的椰枣——但是篝火的温度不够高,烧出来的素陶表面没有釉质,相反它充满了孔洞,极易吸水。
如果用这个陶杯盛水,效果可能还比不上用树叶做成的简易小杯子。
可能是部落里有人觉得好玩,就把粘土捏成了杯子的形状。在那之后,可能捏杯子的人都把这茬儿给忘了,但这杯子却莫名其妙地出现在了篝火堆里,就此烧成了素陶坯。
但因为篝火堆的温度不够,无法将素陶坯最终烧制成为陶瓷。
科技树上,“制陶”这一项,可还没有完全点亮。
伊南暗暗想:发展文明这件事,光靠运气好是不够的——得运气非常好才行。
整个部落的进食是同时进行的。丹和几个同龄的孩子双手捧着从羊腿上撕下的羊肉,吃得满嘴流油。欢赶紧拦住他们不让多吃了,说是吃多了容易闹肚子。
可见,这样的小烧烤,部落里也不是顿顿都有的。
几个年纪很大,行动不便的老人这时慢慢地从居住地走出来,坐在空地一侧整齐排放着的树干上,和整个部落一起吃东西。
伊南留心观察欢会安排他们吃什么:原始部落里的人牙齿磨损得比较快,年长的人很难和其他成员一样吃同样的东西。
果然,被磨碎的鹰嘴豆泥和豌豆泥被端了出来,羊腿肉则被撕成了一小条一小条的,盛在厚实的叶片上递到老人面前。
伊南想说对于老人,豆类都较难消化,若说食物,还是小麦合适一些。但是刚刚那些烙饼对于老人家的牙口来说,又太硬了。
只见欢拿了一片烙饼,去村子一旁的小溪里用溪水泡软,在一块石板上用捣杵捣烂了,把糊糊刮下来,递给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妇人。把食物递过去的时候,欢满脸堆笑,仿佛对面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然而伊南却从丹那里得知,欢是从外部落嫁来的,嫁来时和整个部落都没有血缘关系。
看起来这是一个真正实行平均主义,对老人和孩子都一视同仁的部落。
有很多历史证据表明,原始部落在食物匮乏的时候会选择杀婴;即使是在20世纪前后,依旧有些生活在丛林中的古老部落,会选择把年长而“无用”的成员给“消灭”了。
但这个无名部落显然不会这样。
在伊南心里,对这个部落的好感度又上升了不少。
只是,这么一个两百人规模的小部落,真能发展出庞大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吗?
伊南并不确定。
*
丹靠近伊南,小心翼翼地说:“伊南我的神,能请您随我来吗?我有些事想问您。”一对亮亮的眼睛格外真诚地望着伊南。
伊南:……我还能说不吗?
她起身跟随丹,从部落驻地正中走到了村口。这时天色已晚,一轮明月悬挂在空中,村口的大树落下淡淡的影子。
脚下突然蹿过来一只小兽,动作奇快,“嗖”的一声就跃上了丹的肩膀。
小兽龇牙咧嘴,蹲在丹肩上冲着伊南“嗷呜”一声,颈上的毛一枚枚直立着——
伊南定睛:这不就是一只喵?
她登时笑了,向小喵伸出了手,同时向丹发问:“这是你养的?”
按说人类被猫驯化成为“猫奴”,大约就是在公元前7500年前后。种植和定居的部落周围容易出现老鼠和田鼠,所以猫出现在部落里伊南一点都不奇怪,只是没想到她在这里也能撸猫。
丹登时紧张了:“别,这家伙可凶……”
但见到眼前的情形,丹哑口无言。只见伊南细长的手指轻轻挠着猫咪的脖颈,小猫扬起头,竟然露出一副非常享受的表情。
过了片刻,这小猫突然身子一弓,从丹肩上纵身一跃,跃到伊南怀里,闭着眼睛任由伊南抱着,享受伊南的爱抚。
伊南望着丹目瞪口呆的样子,心里忍不住得意:她在现代时也是这样,特别容易赢得小动物的信任和喜爱,同行们甚至建议过她改行研究野生动物。
总之,撸猫她是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