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窃听系统-第9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中这么想着,却是没说出来的。
  等到舰队靠岸,这边负责的将领早已领着人过来码头。
  在之前的时候,他就得到过崇祯皇帝的旨意,知道这次会来什么人,因此都做了很多准备。
  果不其然,在这码头下船的,将来是波斯这片领土的地方官中,大部分人都是晕船,上了岸需要休整好些天才能恢复。
  经常坐船或者骑马的,对于远航的适应能力就会强很多。因此,卢象升压根就没什么事。在等其他人休整的时候,他巡查了这边,也去那个大坟墓看了下,敬了一炷香。
  他的这个举动,让所有原籍是波斯的百姓和将士,看得很是感动。特别是他们知道,这位从大明本土过来的大官,以后将会是大明在波斯最高的官员时,就尤其感到幸运和放心。
  大明皇帝肯定不会一直在这里,最终管这里的大明高官,才是决定他们幸福日子的真正关键。如今他们看出来,这位大官该是错不了。
  当然了,也肯定不是所有波斯百姓都能放心。忧虑大一些的,不会轻易相信的,这样的人总是会有一批的。
  但不管怎么样,只是这么一下,卢象升就收获了大部分波斯人的民心。
  不过他要做得,还不止如此。经常走到军营,或者修筑新城的民夫营中,了解他们的情况,还拿出他以前的习惯,跟他们吃一样的伙食,就在营地里吃。
  他的这个举措,就真得把波斯人的眼睛给惊掉了。
  什么时候,他们见过有这样的大官了?说真的,他们不但没有见过,甚至都没听说过,连传说中都是没有的。
  等卢象升走了之后,整个营地都能炸了。就算是劳作了一天很饿肚子的人,都顾不得吃饭,纷纷八卦起这位大明高官的事情来。
  “听说来我们波斯当总督的那位卢大人,真得在营地吃饭了?”
  “那还用说,我是亲眼见到的,绝对不会有错!”
  “他不嫌我们吃的这个东西难吃么?那么大的大官,平时吃得肯定是山珍海味吧?”
  “还真别说,我仔细地盯着看了,比我们吃得还自然呢!”
  “还有还有,我告诉你们啊,卢总督还和我说话了呢,问了我家里的情况,真得,我敢发誓,真得和我说话了!”
  “真得么?这么好的运气啊!卢总督好不好说话?”
  “那还用说,绝对的啊!”
  “……”
  消息传开之后,特别是有些人还从来自大明本土的人哪里听到,卢象升一直是这么个作风时,基本上所有人都对卢象升充满了希望,庆幸大明皇帝派了这么好的一个大官来管他们。
  五天之后,卢象升就出发去镇南城了。
  事实上,他是恨不得一天都不待,赶紧去见皇上,这都几年没见到皇上了。
  不过无奈其他同僚不行,过了五天才终于得以出发。
  不用说,卢象升当然是骑马的。不但如此,其他地方官,能骑马的,也都要求骑马,只有实在不会骑马,身体还没恢复完的,他们才坐马车。
  他走得这一天,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恭送卢象升的离去。没有命令,都是自发的。
  一千多里路,紧赶慢赶,终于到达了镇南城。不过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已经领军出征了,留下的旨意,就是让卢象升立刻就任新职,管好波斯省。
  卢象升遗憾没见到崇祯皇帝的同时,也深知治理好波斯的重要性。后路不宁,大军难行。只有波斯稳定,皇上才能在前线安心打仗。
  于是,他几乎是日夜办公,先把崇祯皇帝留给他的波斯资料给看了一遍,又和不少熟悉地方的人谈话。随后便发布他的政令了。
  第一,当然是把他所带来的官员,按照他所认为的合理方式进行分配到州府去担任地方官。
  第二,波斯省内,也实现小孩三年免费教育的规定。当然了,这个读书,肯定是读四书五经了。
  第三,宣布皇帝留给他的旨意,在波斯省内,也会举办科举。其中院试,和乡试在波斯本省举办,会试和殿试就不用说了,都要去大明京师才行。
  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都是带兵来的,这些事情没法实现。可如今卢象升是带着文官来的,就可以宣布了。
  这些政令宣布之后,顿时整个波斯都轰动了。
  古代时候,除了东方的大明是用科举制度来选官之外,其他国家,几乎都没有这样的途径。阶级等级之间,分得就很清楚。
  不管后世怎么看科举制度,却真得给了底层百姓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如今这样的机会,又传到了波斯这里,这是大明的直辖地,给波斯人的震撼,那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说,之前有的波斯人对于学习大明文化,学习四书五经感觉太难而想放弃的,那卢象升的这几条政令发出之后,三十岁的人,都厚着脸皮去学堂说他才八岁,只是长得老成,想读书,你敢信么?但这样的事情,还真得有!


第938章 麒麟
  就在这当口,各地的使者进入了波斯,包括沙俄使者在内。
  不用说,当初奥斯曼帝国使者穆斯塔法所见到的一切,还有所震撼的那些,全都被这些新来的使者给重新经历了一遍。
  甚至因为这个时候宣布了科举制度,免费读书等等,这种最热门的话题,让各路使者就是不想听,都了解得清清楚楚了。
  一般来说,各路使者都是代表各地权贵,他们是当地的上层人士,是利益所得者,可能不怎么对科举制度感冒。但是,这些使者所带的随从,那就不一样了。
  要是有可能的话,谁不想往上走的!就算自己不行,那自己的儿子、孙子呢!如果他们生活在大明境内,能去读书,万一能出人头地呢?
  另外还有一点,波斯籍的百姓因为大明的新政,从而爆发出了蓬勃生机。他们的精神面貌,同样会感染他们。
  总之,各路使者的随从,就有不少动心,向往成为大明的一员。
  也是如此,他们在进入波斯境内,一路往镇南城进发的时候,就表现地无比乖巧!
  ……
  卢象升是很忙的,一开始的时候,听到说有某某部族到来,请见大明皇帝,要当大明的藩属,朝贡大明时,他也没多往心里想。毕竟对于大明来说,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是有藩属国的。
  可是,到了后来,来得使者越来越多时,他终于开始正视了起来。
  这种情况的出现,卢象升终归是喜闻乐见的。自古以来,万邦来朝,就是圣明天子在朝,大明强大的时候才会有的。特别是有些部族国家什么的,更是以前听都没听说过的。这代表大明的威势,已经传到了更远的地方,威服四夷。
  这其中,沙俄这个国家,他是听崇祯皇帝提过的。这是大国来的。
  卢象升没想到,沙俄使者比起其他部族使者的态度,都要谦卑地多。不但贡品礼单要比别人丰厚的多,甚至还在四处说,包括拉着驿站的大明官员拉亲戚,说他们先祖也是从东方过来什么的。
  这让卢象升很无语,他们的先祖是蒙古人,可我们大明乃是驱逐鞑虏而建国,他们不知道么?
  看到各路使者实在是有点多了,这个事情必须要皇上亲自定夺才行。卢象升这么考虑着,就决定带着他们西去见崇祯皇帝。因为他忙碌了这么久,也该向皇上汇报一下了。
  于是,卢象升就带着各路使者出发了。
  他不知道,虽然这些使者全都是要向大明臣服,可他们也有眼睛在看着,看着波斯境内明军的实力。这一点,他们和他们的随从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不是说他们就不臣服了。这种因为大明强大而来投的,他们的诚意,就和大明的实力是成正比的。如果大明其实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那么臣服之心当然也会少一些。对于大明以后给他们的命令,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的选择。
  这一路到波斯境内,再到镇南城,他们确实看不到了很多的不同。还有,也看到了各地军防的情况。
  说真的,这些使者对于波斯境内各地城镇的防御是有点不屑的。或者干脆说,明国的很多城镇都是不设防的。
  而且在田间地头干活的人群中,青壮很少。他们当然明白,这是历次兵灾的原因。
  不过从这说明一点,如果谁要是能打败边境的明军,那么波斯就是一块大肥肉了。
  不少使者心中如此想着,却也不敢表露出来。再怎么样,明军可是连续灭掉莫卧儿帝国和波斯帝国,甚至还消灭了二十来万奥斯曼军队。
  强大,那是绝对毋庸置疑的!
  不过到底是多强大呢?这些使者还是很好奇的。如今大明的波斯总督带着他们去边境觐见明国皇帝,他们就打着心思,想要亲眼看看,大明到底有多强大!
  另外,能见着明国皇帝,他们也是喜滋滋的。因为他们大都听说过,大明皇帝对于朝贡之臣是很慷慨的。这次准备的东西不少,回赐应该也很丰富吧?
  ……
  对于这些,崇祯皇帝当然不知道,他又不是这些使者肚子里的蛔虫。再者说了,他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因为在他的眼中,那都是渣渣而已!
  如今的他,已经到比特利斯一段时间了。奥斯曼帝国军队集结地越来越多,都要超过二十五万了。比特利斯城内根本无法住下这么多军队,城外也到处都是,从声势上看,那是非常壮观了。
  但是,大明这边,目前崇祯皇帝能用的,也就三万五千多骑军,另外有将近四万五千左右的步军,合计一共就八万左右而已。
  按理来说,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应该是明军守势而奥斯曼帝国军队处于攻势。
  可实际上,在野外嚣张的,就是哥萨克籍的明军将士。
  原因无他,就只因为明军的赫赫威名震慑住他们了。
  崇祯皇帝在这段时间内,已经撒出去了至少二十颗丙级窃听种子。因此,对于比特利斯的奥斯曼军队情况,可以说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地清楚。
  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