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窃听系统-第8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这只是三年,就只能是打下识字的基础,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而已。如今家里条件好一点的,可以继续求学。没有钱的,成为各行各业的学徒,也会比目不识丁要强上不少。
  在这些措施里面,崇祯皇帝其实还有一个小手段,就是把大明国内的隐户给逼出来。不在官府登记的,就不享受这些惠民之策。
  他相信,这个时候,绝对还存在不少隐户的。这些隐户,有的躲藏在山里,有的隐匿在大户人家。有的是因为以前战乱的原因,有的完全就是为了躲避赋税。
  当然,崇祯皇帝也不只是这么温柔的政策,为了大明的人口问题,他也算是绞尽脑汁了。对于隐户,他也设下了期限,过了期限继续成为隐户的,便奖赏举报,能得隐户财产的一半。而隐户本人,则发配边疆,去充实边疆的人口。如果是大户人家隐匿隐户的,罪同隐户。
  崇祯皇帝有理由相信,这些政策实施下去之后,将来大明的人口肯定会有个大爆发。至于如今,则只能是等了。又不可能有催化剂,能一下就把小孩催大。
  忙完了这些,他便带着司礼监以及内阁六部官员,出了京师,坐着火车前往通州。
  这个时候,是崇祯二十三年的八月,天气热着呢!
  此时的火车,已经有客车、货车之分。
  崇祯皇帝一行人出行,前后火车停运,腾出轨道,并且在火车两边,还有锦衣卫骑士开道护驾。
  对于这种扰民之行,在古代说来,那是天经地义。百姓也并没有怨言,反而多是奇怪,皇上带着这么多大明高级官员出门坐火车,这是又有什么事情么?
  在这样的疑惑之下,京师不少闲得无聊的公子哥,都纷纷跟出了京师,想要探个究竟。因为他们知道,皇上他们是坐火车,那肯定是在通州下车的。往北的火车,都还没修好呢!
  他们没猜错,崇祯皇帝的目的就是通州。要按他的个性的话,是准备骑马的,那样反而更快,不过谁让他带了一大伙的老头子。
  这些老头子可不能骑马,万一有个意外,就少了一个熟练打工仔的,不划算!
  其实,坐火车也是有好处的。
  在他们坐得这个火车上,内饰自然是到位的,除了火车轰鸣声有点吵之外,坐在里面,看着外面的田野风光,还可以继续商讨事情,稳稳当当地,比马车都要平稳多了,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
  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终段。在通州湾这里,设有属于大明开物司的造船厂。
  崇祯皇帝到达这里时,造船厂周边已经戒严。已经在这里好些天的太子,带着宋应星等人早已等候多时。
  崇祯皇帝一见,便笑着让他们免礼,然后直接说道:“走,给朕看看,到底如何了!”
  “儿臣遵旨!”太子脸上满满地都是兴奋之意,连忙答应一声,便在前面引导崇祯皇帝前行。
  其他臣子自然走在后面,首辅薛国观特意等了下,问到后面跟着的宋应星,有点好奇地道:“真造出来了?”
  见首辅还有点怀疑的样子,宋应星便笑了,要没造好的话,又岂敢惊动圣驾!


第794章 蒸汽船
  就在港湾口的一处高台上,一众人等站这,然后就看着太子等人。
  就见太子交代宋应星,宋应星又给不远处发信号。随后就听到了熟悉的蒸汽机的声音响了起来,边上一个船棚里还冒出了黑烟。
  所有人都有点好奇地看着那边,想象着蒸汽船的样子。
  没错,他们过来的时候,已经知道是来看蒸汽船的,但具体的,因为不分管这些,除了崇祯皇帝之外就没人知道了。
  过了好一会之后,就见蒸汽船从那个船棚里冒了出来,在阳光的照射下,竟然反射着金属的光泽。
  “咦,不会吧,难道这铁做的船?”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看到,顿时就惊讶地叫了起来。
  按理来说,以他的经历,他的职位和他的城府,是绝对不可能如此大惊小怪的!
  可是,谁让这个船是皇上亲自指点,太子坐镇打造出来的好东西!
  “是啊,看着好像真是铁做的船啊!”
  曹化淳手下的秉笔太监,都是伺候人出来的,岂会不知道曹化淳的真正意思,也是跟着附和惊叹起来。唯独蓝天保和陈宝庭这两个最年轻的秉笔太监却是露出“我早就猜到了”的表情,含笑不语。
  文官这边,薛国观等人看着曹化淳等太监在那边表演,终归是脸皮薄了一点,没敢用表现自己无知的方式来拍皇上的马屁,讨太子的欢心。
  这,或许就是他们出身不同的原因!
  终于,整艘船都已经露出来了,开在通州湾的河面上。最大的特点,是船上一个大烟囱,冒着浓烟,可是,没有桅杆,也没有明轮。虽然船的内侧还能看到木头,可外面,确实是铁做的。
  这一下,就连薛国观都惊讶地说道:“这是怎么回事,没有风帆,也没有明轮,这船是怎么动起来的?”
  “是啊,也没有看到木桨的划动,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这船的轮子是在水面之下么?可不是说,在水面之下就容易碰到其他船或者礁石之类的么?”
  “……”
  看着蒸汽船在水面上来回地行驶,很是有点违背这时代人的认知,不少人都惊讶了。虽然这其中还是有拍皇上马屁,讨太子欢心的意思在里面,可终归确实是让他们真正惊讶了。
  太子朱慈烺此时已经二十一岁,并没有经历过风雨,属于温室里的花朵,还属于喜欢听表扬的年龄。听到这些学富五车的大臣那么惊讶,他心中也非常得意。
  看向崇祯皇帝,见他微笑着点点头,便咳嗽一声,吸引了大臣们的注意,然后便解释道:“这船的驱动,并不是轮子,也不是木桨,而是螺旋桨,乃是父皇指点的。”
  薛国观等人不用想也知道,稀奇古怪的东西,或者说第一次见到的新鲜有用的东西,绝对是出自皇上那颗不可思议的大脑。不过此时听到,就装作不知道,一个个在皇上面前表示惊讶,赞叹他们所不知道的螺旋桨的好处。
  这个赞扬,朱慈烺不敢打断。等了好一会之后,等这些大臣的惊讶声终于沉静下来时,他才继续介绍道:“根据父皇的指点,这个螺旋桨一共试验了至少十五个以上,才让造船厂熟悉了这个螺旋桨的性能优点,也改进克服了螺旋桨的一些困难。比如说……”
  他说到这里,指着在水面上继续示范航行的蒸汽船说道:“这种螺旋桨在木船上产生的震动,会对船体有非常大的影响。还有,螺旋桨轴轴承磨损,桨轴密封,推力轴承等都是一大堆问题,花了很多功夫才得以解决或者减缓。比如说……”
  缓了口气,他才继续说道:“……这个船,其实不是全部都是铁做的,这所以在木船包上铁皮,一个就是减少螺旋桨带来的对木船的破坏,另外一个,也是加大对船体的防护……”
  听到这话,这些太监文官才算明白,原来这船只是铁皮包着的船,那就还行,真要全是铁做的船,那就奇了怪了。
  他们正想到这里,却听朱慈烺在那说道:“……当然,全部都是铁做的船,其实已经在试验,也取得了进展。估计明后年左右就可能会有实验船出来。”
  “太子殿下,奴婢有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方正化听到这里,忽然开口问道。
  朱慈烺一听,好像很享受替人答疑解惑的样子,看到崇祯皇帝没意见,便点点头说道:“你说!”
  曹化淳笑呵呵地看着方正化,心中却是暗骂一句,天天待皇上身边护驾的,你会有那么多疑惑就怪了!
  此时,方正化却一本正经地说道:“木浮于水,乃是众所周知的情况。与此一样,石头、铁之类重物落水即沉,也是一个常识。这水面上铁包木的船,奴婢也能理解。可要是全部都有铁做得船,会浮于水面么?”
  崇祯皇帝在边上看着,也不揭穿这货。只看这货,就是一脸我是太监,我不懂很正常的样子。
  朱慈烺却是没发觉这点,兴致勃勃地回答道:“你平时还是要多看看书才行。父皇所著的物理第三册第五讲中其实就有提及,为什么物体能浮于水面的真正原因……”
  接着,他就巴拉巴拉地给方正化科普起来。
  文官中,其实不少人对于崇祯皇帝的著作,那都是看过的。虽然有的看不明白,但不妨碍他们都去看一遍,免得被皇上问及而答不上来的情况出现。
  因此,太子这么一提,他们也都想了起来。不过想起来归想起来,他们又没有深入学习,因此终归来说,他们也还是惊讶的。
  “……根据父皇所给出的浮力公式,我们已经验证了铁船的重量和形体在水面的浮力多少问题,因此,下一步,就会根据计算的结果开始打造真正的铁甲战舰。”朱慈烺眉飞色舞地介绍到这里,还是没忘记崇祯皇帝的存在,最后便说道,“当然,这一切还是要在父皇的指导下继续进行,才能少走很多弯路。”
  “陛下圣明!”听到这话,没有例外,不管太监还是文官,都诚心诚意地恭维了一句。
  这个时候,水面上的蒸汽船也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了一圈圈的航行,开始回归船棚。
  崇祯皇帝见此,便微笑着说道:“这种螺旋桨的船,其实对于蒸汽机功率转换的利用并不高,完全可以说,不及明轮多矣。换句话说,就是船速相差有点多。因此以后在内河之中,还是多用蒸汽轮船才好。而这种螺旋桨的蒸汽船,则会用于海上,对于风浪的抵御能力会强于蒸汽轮船。”
  接下来,大明对外扩张的战事,就是要跨洋作战了。对于战船的改进,也已经到了迫切的时候。螺旋桨的蒸汽战舰,一开始也可以有风帆,顺风的时候用风帆鼓风作为战舰动力。没有风,或者逆风的时候就用蒸汽动力来代替,不求领先这个时代多少代,只需要领先一个级别,对于大明海军的实力提升,都将具有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