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窃听系统-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从未有过地事情。
  皇上是要脸面的人,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摆在他的面前,一方面是朱家的骨肉之情,一方面是朱家的脸面,将来让皇帝如何抉择?这对大明朝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得不得了的事情,皇上肯定会震怒。
  想着这些,不少官员不由得幸灾乐祸了。卢象升不是很牛么,不是很得皇上宠信么?这下好了,犯下这么大的事情,就算你再得宠又如何,这下肯定是完蛋了吧?
  包括范永争那边,闻讯更是大喜,知道他哥的计划已经得逞,如今便是京师这边配合就成了。
  于是,他联合其他商人,纷纷发动他们在朝堂上的代表,开始上奏章弹劾卢象升,强烈要求卢象升为此负责!
  就这,范永争觉得还不够,又对范福交代道:“你趁着宫里出来采买之时,联络宫中之人,让他们在宫里也传播这个事情。大老爷来信是要求趁这个难得的机会,一定要扳倒卢象升!”
  范福一听,立刻点头答应,匆匆地去忙这个事情了。
  至此,可以说在京师,随着卢象升的这份急报一到,几乎整个舆论都是一边倒,强烈要求处罚卢象升。
  在原本的历史上,崇祯皇帝为此非常震怒,命杨嗣昌议文武诸臣失事罪。
  五月初一日,杨嗣昌奏失事五事:曰守边失机;曰残破城邑;早失陷藩封;曰失亡主帅;曰拥兵观望。
  于是蓟镇总监中官郑希诏,分监中官孙茂霖,顺天巡抚陈祖苞,保定巡抚张其平,山东巡抚颜继祖,蓟镇总兵吴国俊、陈国威,山东巡抚倪宠,援剿总兵祖宽、李重镇,及他副将以下至州县有司,凡三十六人同论死。被贬削者为数更众。
  而统领天下兵马作战的卢象升已经战死,死后尸体都不得收敛,达八十天之久;第二年卢象升的夫人请求抚恤,不准;第三年,卢象升的兄弟请求抚恤,还是不准。
  这样的历史,实在是让人叹息不已!
  总得来说,这一次满清军队入关,因为失陷宗藩而引发的议罪,最终导致被崇祯皇帝杀掉的大明高级文武官员,是最多的一次。由此可见,皇帝有多震怒!
  在满朝文武百官的期待中,崇祯皇帝果然不负他们之望,当然是龙颜大怒。
  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崇祯皇帝大怒的方向,却是偏了。
  “大明天下百万军队,何以过去三个多月了,前来勤王的军队却只有那么一点?”崇祯皇帝面对满朝文武,大发雷霆道,“卢卿手中军队才多少人?难道大明和满清军队交战,已经到了以少打多的地步?兵力如此悬殊,会发生如此之事,已是没有意外。你等告诉朕,朕的百万军队去哪里了?是不是畏敌不前,不愿前来勤王了?”
  惊愕之余,满朝文武都有点跟不上崇祯皇帝的脑回路,按理来说,不是应该处罚统兵之臣卢象升的么?怎么却怪起其他人来了?
  虽然吃惊,但皇帝此时震怒,而且还说出了重话,一时之间,所有人都不敢去面对皇帝的怒火,一个个沉默以对,跪下挨训。
  主忧臣辱,就是指这种时候了。
  崇祯皇帝一脸怒火地看着底下群臣,厉声大喝道:“看来靠人不如靠己,这是要朕以后亲自领军打仗对不对?”
  趁着这个机会,先给出了一个伏笔,告诉他们,自己以后要亲自领军了,谁要敢反对,就拿这次的事情来说事好了。
  底下臣子听了皆是一惊,这又在他们的意料之外。
  皇帝亲自领军,大明朝历代以来,除了太祖成祖之外,明英宗玩过一次,结果被俘,后来也就明武宗干过这事,其他皇帝是再也不碰的,如今看来,皇帝被刺激地不轻,竟然也想到了要亲自领军打仗了?
  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不愿意看到的。正想劝谏之时,崇祯皇帝又已经在厉声喝道:“杨卿来负责,替朕看看那些军队过了三个多月了,还是该到未到?朕再给他们最后一次机会,在满清军队出关之前还没赶到的话,朕要他的脑袋!”
  说完之后,不给底下臣子说话的机会,起身就走。临走之时,还仰天长叹一声道:“朕对不起德王啊!”
  底下群臣听到了,都觉得皇帝这次是真得被刺激到了,伤心德王之事。
  不过他们没想到,其实在崇祯皇帝的心中,却还有下一句:终于少了一个藩王了!
  崇祯皇帝一回转宫内,便立刻分别传召内官监掌印太监和尚膳监掌印太监,秘密问了他们今天派了那些人出宫采买东西?
  在皇宫之内,内官监主要掌管采办皇帝所用的器物,如围屏、床榻、桌柜等;而尚膳监则掌管御膳、宫内食用和筵宴等,也是要出宫的。
  崇祯皇帝在窃听系统中,看到了范永争吩咐范福的事情,就有了如此一问。
  对于他来说,这个事情并不出乎他的意料。外面的人,要是在宫里没有人才怪了!不说别的,当初在内书堂所听到地,不少宦官受到外面的人资助,就已经知晓宫内外必然是有联系的。
  这些联系的人,未必是宫内高官,可隐藏在宫里,就是一个隐患。这次裁撤宫内人员之后,也将会方便整顿宫内。
  崇祯皇帝在得到名单之后,就秘密传旨给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让他盯上那些人。
  而与此同时,在山东境内南部,有一支军队正在北上,军纪严明,一看就是一支精锐。


第121章 区别对待
  看着这支军队行进,路人并不躲避,反而会驻足旁观,和身边的同伴讨论一二。
  “如今的大明军队中,还有这样纪律严明,不扰民的军队,还真是不多见了啊!”
  “可不是,要说起来,以前嘉靖年间的戚家军,那可是一等一的军队。这个虽然比不上戚家军,却也差不了多少了!”
  “呵呵,你们也不看看,这可是天子劲旅,属于我们大明皇帝直属的亲卫禁军啊,是普通军队能比的么?”
  “……”
  没错,这支军队正是御马监辖下的唯一一支在外征战的军队,也就是勇卫营。如今南方贼乱基本已经平定,正北归勤王。
  就算是不知兵的普通百姓,看着一个个禁军将士昂首挺胸地行进姿态,看着他们身上穿着的整齐军服,寒光闪闪地武器,就能知道,这就是一支精锐之师。
  不过他们却不知道,如今这支军队的两个当家,却是愁眉苦脸,相对无言。
  忽然,前面有几骑飞骑而至,向这两人禀告道:“两位监军大人,我家大人问是否要加快行军速度?”
  之所以有这么一问,是之前有接到过新的旨意,要求全国各地的勤王军尽快赶回去勤王。
  这两名监军,也就是太监刘元斌、卢九德。
  在之前的时候,他们在京师的亲信飞骑赶来告知,说东厂查了御马监,包括辖下军队的情况以及衙门账务都被查封,还抓了掌印太监王之心等很多人。这个消息,让他们两人都很是惶惶然。
  御马监里面的事情,两人自然清楚,全都暴出来,那皇上肯定会雷霆大怒。虽然他们还不知道结果如何,可这么大动干戈地事情,肯定不会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自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两人都不知道这日子怎么过来的。
  逃?不现实!没根的人,能逃到哪里去?
  反?这就更好笑了,手下那些军头,谁会跟着他们一起造反?疯了!
  感觉前途渺茫之下,麾下总兵几次请示,是否加快行军速度,都被他们两人给否了。因为他们怕啊,越近京师,就越怕!
  这次又来请示,两名监军也还是如之前一样,没有什么生气的样子,脸色不好看,让来请示的这位将领碰了一鼻子灰,只好回去复命了。
  还没到中午时候,刘元斌和卢九德互相看看,便准备下令停止前进,准备用餐。
  可就在这时候,忽然有一群快马飞骑而来,一路上的军卒全都看着,没有人敢上前阻拦。
  “嘚嘚嘚”地隆隆马蹄声,急促而响亮,一下让了无生气的刘元斌和卢九德闻声看了过去。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顿时吓了一跳。
  只见那队骑士,是一群穿着飞鱼服的骑士簇拥着一名宫内宦官衣着的人过来。不用说,是又有皇帝的旨意到了。从时间上估计,肯定是御马监的事情有了结果了。
  这一下,刘元斌和卢九德互相看看,顿时都看出对方脸上的苦涩,知道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候到了。
  果然,那群骑士飞骑而至后,为首那名宦官大声吆喝道:“速速召集军中将领一起接旨!”
  刘元斌的资格要老一些,看着那名宦官有点眼熟,便带着一点忐忑问道:“旨意不是给我俩的么?”
  一般来说,军中最大的不是将领,而是监军,因为监军代表的是朝廷,是皇帝。因此,他有这么一问。
  那宦官听了,便想露出一点笑容,可快马疾驰,日夜兼程,那脸都冻得不行,不笑还好,一笑之下就感觉让人心中发毛,这反而吓到了刘元斌道:“涉及两位总兵,也都要一起接旨!”
  刘元斌没办法,只好让人赶紧去传孙应元、黄得功过来。
  其实,天使过来,这么大的动静,孙应元和黄得功也都已经得到消息了。他们两人同样知道了京师的事情。因为军饷、器械等都充足,因此他们两人倒不需要去克扣军饷来养家丁。
  不过虽然如此,可听说京师那边的不少将领也都被下狱,心中多少还是有点担心的。此时听到要来接旨,也是带着一点紧张心情赶过来了。
  然而,让他们谁都想不到的是,皇帝的旨意,除了说明御马监之案的处理结果之外,对于他们这支勇卫营,却是完全不同地待遇。圣旨中,提拔监军刘元斌、卢九德两人为正四品,品级与掌印太监等同,仍兼勇卫营监军一职;另封剿贼有功孙应元、黄得功为都督同知,赐银币蟒服,回京后再行叙功。
  原本是惶恐的心情,就怕受到牵连,突然之间降下这么一个大喜讯。总兵孙应元和黄得功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