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窃听系统-第7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崇祯皇帝并没有马上说话,眉毛时而还微皱一下,似乎是在想刚才这个西夷所说得那些学问。
  对此,费马心中有点得意,这算是把明国这个皇帝难住了吧?没事,随便想,看你能明白刚才所说得多少内容?
  欧洲人群中,不少人见此,虽然基于这大堂内都是威风凛凛的军卒(其实就是锦衣卫),他们不敢说话,可他们却能用眼神在彼此交流,随后神态间都变得轻松起来。
  只要这个皇帝其实真不怎么懂这些学问就好,他们就能容易过关了。
  他们正在暗自得意着时,忽然就听到崇祯皇帝开口说话了,于是,他们一个个就又抛开心中杂念,去听明国皇帝在说什么?
  “你说得有点太过绕口,挺简单地东西被你说复杂了,让朕想了好一会才算明白。”
  崇祯皇帝这话也是实话实说,这费马所说得内容,确实没有后世在课本上的内容更精炼,更容易理解。因此,想了好一会,他才理顺了这个费马所说得内容,就是解析几何上的内容。
  费马一听崇祯皇帝的话,顿时就气了。这是他最为自傲的方面,到了这个明国皇帝的口里,却说他说得太过绕口,简单东西复杂化,这不是他能接受的。
  要知道,他的这些内容,在欧洲那边,也没几个人能比他更懂的。就算是在解析几何方面很权威的笛卡尔,估计都不会这么说他的。
  加上他在欧洲为官,比起平民来并不会特别怕皇帝,因此,心中有气自然就要讨个说法。不过表面上,还是表现得彬彬有礼的,就听他对崇祯皇帝说道:“不知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所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如果您能指出我学问上的不足,我很乐意拜您为师!”
  本来他还想说否则的话,可后来瞄到了边上那些皇帝的侍卫,不清楚皇帝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最终还是把这个否定的抓给吞在肚子里没说出来。
  或许他认为自己这话说得没问题,可大明的那些人一听,这个西夷看来非常狡猾,竟然想成为天子门生,真是想得太美了!
  崇祯皇帝却没想那么多,如今只是就事论事而已,便针对解析几何这门学识,开始根据记忆中的内容,侃侃而谈起来。他这一说,也是半天。
  这一次,不要说费马了,就连其他欧洲人,听到崇祯皇帝的话,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个远东帝国皇帝所说内容,逻辑更为严谨,详略得当,也更是简单容易理解。一时之间,都听得有点呆住了。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转头对身边站着的太监方正化说道:“你去看看,朕所写得那本《解析几何》可有带来,给他一观!”
  他之前的时候,曾根据记忆写过数理化方面的不少内容,《解析几何》也是其中之一。
  大堂内很安静,就只有崇祯皇帝在说话,等到方正化拿着那本《解析几何》过来时,其他人都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崇祯皇帝从方正化手中拿过《解析几何》,随手掂量了下,然后就对费马说道:“这是朕所写得有关解析几何方面的内容,你可以先看看。时间关系,你且先退下,下一个。”
  费马回过神来,连忙去接过内侍转递过来的那本书,只是苦于不识字,就想着去拉翻译赶紧给他说说这书里说得是什么内容?
  此时的他,可以非常肯定地确认,这书对他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对于自己所喜欢的内容,不得不说,他是如饥似渴地想学上一学。
  有了费马的例子,其他欧洲人再看向大明皇帝的时候,一个个都变得小心起来。不过他们的心中,多少还是有点较劲的意思,觉得另外两位名人的学问,明国皇帝总不可能再像费马这样压他一头了吧?


第755章 问话碰撞
  第二个站出来的,是一个有不少白头发的欧洲人,神态间,对于崇祯皇帝明显更为恭敬。先是自我介绍,然后便介绍起他所擅长的领域。
  德扎格,法国人,经历比较丰富,当过军事工程师和建筑师,最有成就的是在射影几何方面的学问。早年曾出版过《论透视截线》,对透视问题开始有所论述,提出两个三角形透视的定理。刚在前几年的时候,出版过射影几何理论的奠基作《试图处理圆锥与平面相交情形的文稿》。
  这个人,比起费马的名气就小多了。不但是他所创立的射影几何不引人注目,更重要的是,他的论文中,借用了许多植物学术语,使人不易理解。这也是他听到说远东的大明帝国招揽人才,便下了决心跑来大明了。
  要一直到1845年,数学史家沙勒偶然发现《试图处理圆锥与平面相交情形的文稿》的手抄本后经过宣传,才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最终,该书被列为纯粹几何的经典著作之一。
  此时,他在那侃侃而谈,说真的,崇祯皇帝也是听得有点头疼。虽然他有后世的学识为基础,能听懂一些,可很多地方,他不知道哪个名词是什么意思?
  不过,对于这些,崇祯皇帝还是很有耐心的。虽然他们不是大明人,至少眼前还不是,可他们在科学上的探索精神,还是值得敬佩的。更不用说,这个欧洲人当过军事工程师以及建筑师,这个履历也让他非常感兴趣。
  对于德扎格的学问,其他欧洲人其实也是不怎么明白的,但好歹人家出版过书籍,也没人能质疑否定他,因此他也就成为三个最有学问的人之一了。
  此时,听到他又在讲那些干涩难懂的东西,看到大明皇帝脸上不时皱眉深思的样子,他们就不由得心中乐呵,这下难倒这位大明皇帝了吧?
  一直到午时时分,可能德扎格饿了,便终于结束了他的讲述。
  崇祯皇帝听到下面不少人的肚子都在咕咕响,而且方正化也在提醒他该用膳了。
  于是,他便下旨,招待这些欧洲人,一边吃,一边继续聊。
  和以往有点不同的是,这次的招待是自助餐的形势,让这些欧洲人自己选择喜欢的食物吃,而他自己,当然不可能和这些欧洲人一起了。
  这自助餐是设在大堂外面的庭院里,崇祯皇帝在大堂内用膳,费马和德扎格已经面试过的,则允许在堂下用餐,其他人则都在庭院中,未得允许,门口的锦衣卫不会放他们过来的。
  这种区别对待,也能体现出经过面试与否的区别。
  让德扎格没有想到的是,崇祯皇帝简单吃了一点之后,就开始向他提问了,问得是他所讲述的一些问题。
  德扎格一听,立刻恭敬地站起来,认真地回答。
  在他看来,他最怕自己的学问不被外人所理解。如今有人提问,那是对他最大的尊重,他自然是想解释清楚。更不用说,如今向他提问的人,还是大明帝国的皇帝,身份之尊贵,更是如今天下第一人。
  费马坐在对面,一开始也是竖着耳朵听,可是,终归是听不懂,便只好继续吃起来:东方美食,名不虚传!
  大门是开着的,庭院外的人,也能看到大堂里面的情况。大明皇帝坐在那里,自然是吸引他们的注意,不时会偷看下。于是,他们就发现大明皇帝在和德扎格说话。
  看样子,好像是大明皇帝问问题,然后德扎格在回答。从神情上能看出来,好像大明皇帝是在讨教问题,德扎格很轻松地回答。
  问得多了,崇祯皇帝就渐渐地理解德扎格讲述的这个内容,大概是和绘图以及建筑学上会用到多一点的几何学的一个分支。对此,他不说精通,可对于里面的一些原理、一些规律什么的,也是能讲上一讲的。
  因此,这问题问到后来,他渐渐地就从提问到了探讨,到了最后,问出的一些问题,更是难住了德扎格,让德扎格一时都不知道怎么解释,怎么回答。
  当然,崇祯皇帝的一些问题,或者一些解释什么的,也让德扎格犹如醍醐灌顶的感觉,让他再射影几何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让他是有种喜出望外的感觉。
  不知觉间,德扎格对崇祯皇帝变得越加恭敬起来,对话间,都是用那种请教的态度。
  对于他的这种态度变化,费马的感受最直观。不过对此,他却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他就已经感受过大明皇帝的博学,自己也经历过类似的感受。
  而在大堂外的庭院里,那些欧洲人也慢慢地发现大堂内的变化,一时之间,都有点惊奇。到了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地,反正也吃得差不多了,就都挤在门口那看着里面的大明皇帝和德扎格的言行举止。他们能从中感受到德扎格的态度有多恭敬,对于东方皇帝的博学,那真是简直了!
  等过一段时间,撤去了吃食,所有人都再次进入大堂之后,崇祯皇帝有点意外地发现,好像这些欧洲人群里面之前好像有的无形傲气,已经全然感觉不到了。他们看向自己的时候,目光中都透着崇敬,这可是之前没有过的。
  对此,他自然也能猜出来是怎么回事。
  说真的,在自然学识方面,如果自己没有出现的话,这些欧洲人确实是有自傲的本钱。要不然,那些传教士,也不可能凭借那些自然学识敲开大明士大夫这一阶层的大门。
  如今自己虽然已经来到了这个时代,可自己是大明皇帝,要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虽然记录下了后世的不少学识给大明读书人学习,但是,自然学识的那种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于自然学识的理解等等,是大明读书人所缺失,就算他们在努力,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变的。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崇祯皇帝才要葡萄牙把西方的自然书籍尽可能地的带来大明,把这方面的人才也尽可能地带来大明。这能给大明的学术界带来一只鲶鱼,能搅动这一方潭水。
  这接下来,轮到欧洲三个最为有名的人中的最后一个,名叫基歇尔,比德扎格要年轻,不到五十。身份上是个牧师,不过进入大明,是以普通人身份来的。
  他向崇祯皇帝介绍,说他在物理学、天文学、机械学、哲学、历史学、音乐学方面都有比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