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窃听系统-第7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毫无疑问,这么设置的目的,就是要把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两条重要通道都掌握在大明手中。其中,以这马六甲海峡最为重要。对了,这个马六甲海峡也被改名,称之为郑和海峡,以纪念当年郑和舰队从这里经过。
  大明的这个做法,也引发过一点小插曲。
  葡萄牙人想重新占领郑和海峡,理由是荷兰人从他们手中夺过去的。如今打跑了荷兰人,那就应该归还葡萄牙才对。
  对于这点,大明直接就拒绝了。说这是大明从荷兰人手中夺过来的,当然是归大明的了。
  葡萄牙人还想据理力争,大明这边就直接摆明了车马,这里是影响大明最重要的航道,绝不可能让别人占领,你们葡萄牙,要么和大明翻脸,要么就只有服从。
  这理由一出,顿时葡萄牙人就说不出话来了。虽然他们之前还准备了不少理由,然而,被大明这么强势的理由一堵,只能是认了。
  看到葡萄牙人服软了,卢象升便再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安慰的理由:这马六甲海峡就算给了你们葡萄牙,你们也没法在这里立足,不要忘记了,之前你们葡萄牙人占领这里的时候,就和柔佛王国一直战争不断,才给了荷兰人机会,把你们赶走了。
  只有这里属于大明,才能让四夷臣服,谁都不敢说什么!
  葡萄牙人此时当然体会到了大明的强大,明白大明在南洋,自古以来都是宗主国来的,影响很大。
  大明如今出兵赶跑了荷兰和西班牙人,把他们占领的地方设为大明直辖的领土,周边的土著,压根连屁都不敢放一个,还一个个都赶着来拜见,要去大明都城京师朝贡。
  再想想自己占领这边,都和这里的土著打生打死,压根就没有安稳过。
  这差距,确实是太大了!
  想着从大明这里能获取最大的贸易好处,南洋这边都处于大明的势力范围,那对于葡萄牙往返欧洲,至少在南洋这边有个保障,便再没有异议了。
  南洋这边的事情,算是基本平定了。大明一次出兵,就把西班牙连同荷兰人一起收拾了,还占了吕宋和两个最重要的海峡。
  当然了,还留有一点首尾没有处理。
  比如说,原荷兰巴达维亚总督安东尼,承诺时间过后,还没有把他缉拿归案。据说是逃往中东地区的霍尔木兹海峡那边了,最终是不是逃回荷兰,这个就不知道了。
  提起这个霍尔木兹海峡,就又是葡萄牙人的心酸史了。在天启五年的时候,荷兰人联合英国人从葡萄牙人的手中,夺走了这霍尔木兹海峡。
  还有,西班牙的菲洛特为首的两艘战舰侥幸避开了马尼拉之战,知道吕宋被明军占领之后,就立刻从台湾那边逃窜。途经台湾的时候,还上岸抢劫杀人,补充了物资,然后逃往倭国方向,很可能是要横渡太平洋,逃往美洲那边去。
  这两个事情,最终都上报到了已经移驾到广州的崇祯皇帝这里。为此,崇祯皇帝又连发两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是针对荷兰安东尼这个逃犯的。下旨给洞吾巡抚阎应元,让他在洞吾的印度洋海岸边择一港口修建造船厂,准备组建大明新的海军基地。
  第二道圣旨,是对西班牙菲洛特的追杀旨意。崇祯皇帝说过,对于屠杀大明百姓的凶手,就算追到天涯海角也要追杀到底的。因此,攻占倭国的旨意正式下达。
  一方面是倭国久有觊觎大明之心,留不得,要灭掉;另外一方面,大明要以倭国岛屿为基础,跨越太平洋,继续追杀西班牙人。
  这两道旨意,可以说是对崇祯皇帝在发起吕宋战事之前那道明示天下旨意的补充和后续,让所有人都知道,当初崇祯皇帝所说得那些话,绝非戏言:“吕宋西夷伙同当地土著屠杀大明百姓四次,不管男女老幼都没放过,此等恶行,人神共愤!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别当朕是泥捏的,敢对我大明百姓下手,朕就以牙还牙,吕宋就是例子!虽天涯海角,朕都绝不饶过!朕之誓言,天地可鉴!”
  言出必行,这个崇祯皇帝的标签,就再次得到了强调,让所有人都明白,一定要重视崇祯皇帝的话。对此,自然有助于提升崇祯皇帝在国内、夷国的威望。
  不说老百姓对此又是什么看法,崇祯皇帝此时,却是没再关注,他的注意力,又转移到了国内建设上。
  刚刚满载了大明货物回去的葡萄牙舰队,从欧洲远道而来的时候,自然是带来了大明所需要的东西:书籍,人才;
  这个时候,欧洲正是三十年战争的末期,这个长时间持续的战争,杀死了欧洲将近一半的人口。可以说,这么长时间的战乱之下,如果有可以逃离的地方,不想打仗就当然是想逃的。
  因此,葡萄牙人替大明一招揽,报名的人不要太多,又经过葡萄牙国王亲自挑选之后,剩下的人,如今就站到了崇祯皇帝的面前。


第754章 说复杂了
  说实话,这些欧洲人虽然仰慕东方帝国的富有和文明,可在学识上面,他们却有着自己的骄傲。哪怕他们如今在这个远东帝国的皇帝面前,保持恭敬之余,也有着一点自傲。
  他们这些人,站在那里,隐隐以三个人为首。很显然,应该这三个人的学识,是他们这些人中最有名气的缘故。
  崇祯皇帝扫视了他们一眼,便淡淡地说道:“朕虽然听说你们在欧洲乃是有名的学者,不过想要为朕效力,就得先过了朕这一关!谁先来?”
  这就是面试了,也是应有之意,总不能什么欧洲人都当宝吧?
  底下这些欧洲人也是明白,自己在这个远东帝国获得什么地位和报酬,就取决于大明皇帝的这个面试。事关重大,一时之间,不少人心中都有点怯了,想看看别人的面试情况再说。
  那为首的三个人,互相看看,却是没有一丝担忧。其中年纪轻点的那个,当然,再年轻也有四十多岁了,昂首出列,鞠躬之后向崇祯皇帝奏道:“尊敬的陛下,我叫皮埃尔·德·费马,很乐意为您效劳。”
  这个对话,自然是有翻译的,这里就略过不表。
  说句实话,崇祯皇帝对于十七世纪的欧洲名人,其实并不了解。或者说,他知道一些欧洲名人,比如牛顿、伽利略什么的,可却不知道他们具体是什么时代,哪个国家的人。这个费马,他就更是没听说过。
  因此,他便淡淡地问道:“你有何擅长之处,说来朕听听?”
  费马听了,便当即自我介绍起来,当然,是介绍他的学术。
  为了能充分表达出自己的学问,也为了能用学问震慑住这个远东帝国的皇帝,费马把他最主要的成就,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其中一些名词,一些主要的点,他都没有去细致解释,讲得有点玄乎,就为了能表现出他很有学问的目的。如此一来,得到明国皇帝的重视,他也就可以提提自己的要求了。
  他是这群欧洲人中三个最有学问的人之一,当然是有真凭实学的。而且他在法国一直是贵族阶级,是当官的,只不过仰慕马可波罗游记里的这个东方帝国,所以才来了。
  也是因此,面对明国皇帝,他也不会那么怯场,第一个站出来了。
  皮埃尔·德·费马,法国律师和业余数学家。他在数学上的成就不比职业数学家差,他似乎对数论最有兴趣,亦对现代微积分的建立有所贡献。被誉为“业余数学家之王”。对于解析几何,研究最深。
  此时,他就在给崇祯皇帝说道:“……两个未知量决定的一个方程式,对应着一条轨迹,可以描绘出一条直线或曲线……”
  在边说的时候,用手虚空示意,还对一般直线和圆的方程、以及关于双曲线、椭圆、抛物线也进行了说明。
  说真的,他说得这些,广州这边的官员,虽然有翻译在转述,可是他们却还是听得云里雾里,不由得偷瞧崇祯皇帝脸色,他们有点想不明白,这个西夷讲得什么玩意,皇上也会有兴趣?
  然而,他们却根本看不出,崇祯皇帝心理是什么想法,因为崇祯皇帝的脸上,很淡然。
  不止是广州这边的官员在偷看,那些欧洲人也是在偷看大明皇帝的脸色。其中不少人不怀恶意地想着,费马大师说得这么深奥,不要说明国皇帝了,欧洲的那些国王女王什么的,又能有几个人听得懂?甚至可以说,他们中的不少人都听不明白,没法理解的!
  这大明皇帝,肯定是被唬住了。要不然,就见他的脸色呆滞,连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只能假装在哪里听着。
  对于这种情况,这些欧洲人是喜闻乐见的。只要明国皇帝被唬住了,那么接下来的面试,都会容易、轻松很多。回头再提一些要求,肯定也不会拒绝。
  这几天里,他们也见识了广州城的繁华,真不是欧洲哪座城市能比的,就算是巴黎也不例外。干净、整洁、人多不乱,物资丰富,真乃人间天堂。不止如此,听说北方还有比广州更大的城市,至少马可波罗游记里面提到的,都还没见识过。如果能在这里惬意地生活,那必然是非常不错的。
  他们正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时,费马终于说完了,然后就见他非常绅士地问崇祯皇帝道:“尊敬的大明陛下,这些大概就是我做的学问了,不知道您有什么需要问的,要我再解释么?”
  他问出这话之后,所有人,包括东西方,只要是在这大堂内的这些人,都注视着崇祯皇帝,想看看他怎么答复费马的话。
  有人想看大明皇帝的窘态,想看看大明皇帝自叹不如的样子;还有的人,主要是大明这边的,则也有担心。虽然他们知道皇上领军打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也对自然学识有很高的本事,但是,具体到某一点上,比如说这个西夷所说得这些东西,皇上不一定懂啊!万一皇上尴尬了怎么办?
  他们正在想着,眼睛盯着崇祯皇帝,一动不动。
  可是,崇祯皇帝并没有马上说话,眉毛时而还微皱一下,似乎是在想刚才这个西夷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