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窃听系统-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皇帝看着曹化淳递上来的这份奏章,那是勃然大怒。立刻下旨,祖宽身为大明一方总兵,却形如流贼,劫掠百姓,不知道多少百姓枉死,造成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实在是罪不容赦,斩立决,传首九边,让各地将领引以为戒。
  这道旨意一下去,杨嗣昌就立刻赶来求见崇祯皇帝,向他奏道:“陛下,如今朝廷正在用人之际,这祖宽好歹也是一员虎将,可以令他戴罪立功!”
  还是以前的腔调,原本的崇祯皇帝也吃这一套。
  但是,如今的崇祯皇帝一听,丝毫不顾及内阁辅臣的脸面,厉声喷道:“朕要是放过了他,还要大明律法干什么?到时候,任何人都敢仗着自己对朝廷有用,就可以胡作非为了?那些家破人亡的百姓怎么办?公道何在,天理何在,王法何在……”
  一声声地质问,就犹如一锤接着一锤地捶向杨嗣昌,让他惶惶然不敢招架。皇上如此雷霆大怒,是他从未见过的。
  “……朝廷军队,乃是朝廷的军队,是保家卫国的军队,应该是保护百姓的军队!任何带兵将领,敢纵兵劫掠,杀良冒功的,朕决不轻饶。”崇祯皇帝厉声说到这里,忽然又坚定地说道,“犯法将领,朕绝不会姑息,就算杀光了这种将领也在所不惜。要是没有将领可用,朕就亲自领军,为朝廷,为百姓征战天下,就算战死疆场,也在所不惜,此乃朕之职责所在!”
  蓝天保和陈宝庭等身边内侍,听到皇帝这番话,顿时就感觉心中有股热血,有如此爱护百姓的皇帝,实乃天下百姓之福也!
  他们中的几个人,甚至有一种冲动,恨不得为皇上牵马坠蹬,做一名马前卒,为天下杀出一个太平来!
  皇帝如此态度之下,杨嗣昌都被喷了个狗血淋头,其他官员,又有谁还敢乱说。
  于是,祖宽的首级便很快呈送御前核验。
  看着这首级,崇祯皇帝大手一挥道:“来啊,传首九边,以儆效尤!”
  这话刚说完,忽然眼前一亮,就见窃听系统有了反应。


第111章 又得种子
  崇祯皇帝心中一动,立刻定睛看去,只见窃听系统显示如下信息:
  古之强军,历代皆有之;然要论最强军,则非戚家军莫属。为何?
  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此为冷兵器作战时代的常见说法。然则,戚家军平均战损比,是为一比五十。即杀敌五十人,己方才有一人伤亡,是为历代军队战损之最也!
  而戚家军创建者戚继光以为,将者,须有将德!何为将德?即将领须心术要正,要有不二之心。忠君、卫国、敬人、强兵、爱军、恶敌,视兵马为安国保民之具。
  祖宽之流,何以为将?其,实为贼也!
  祸害百姓者,必欺软怕硬,遇流贼屠之,遇强敌如满清则避之,实不可取也!
  作为大明中兴之主,能认清此等事实,不为他人蛊惑而令其戴罪立功,坚决剔除害群之马,并以儆效尤,着实不错,故此,奖励甲级窃听种子一颗,加油!
  崇祯皇帝看完这些文字,查收到了甲级窃听种子一颗,不由得心中高兴,不错,不错,我爱系统!
  正想着,他忽然一下醒悟过来,刚才从系统的解说中,不是说戚家军才是古代冷兵器时期的第一强军么!那为什么自己就不按照戚家军的练兵要求来严格要求大明兵马呢?至少可以先从御马监辖下的兵马开始实践啊!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就有种“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觉。或者说,虽然他认同戚继光的练兵治军之法,但并没有把这个提高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引起他足够的重视。
  可是,如今得到牛逼的系统提醒,那不信系统还能信谁?
  于是,崇祯皇帝二话不说,立刻下旨,搜集戚继光所作兵书,尽快呈送御前。
  在这等待的时间点内,他又对大明首辅刘宇亮做出了处置。
  经过东厂查实,原首辅刘宇亮不顾大局,只认个人利益,试图打击国之栋梁,守护晋州之能臣陈弘绪;且其贪生怕死,畏敌不前,却又在御前颠倒黑白,试图贪他人之功为己有,犯下欺君之罪!为振朝纲,以儆效尤,斩立决,首级挂于正阳门。
  这个旨意一出,顿时震惊朝野。
  有的惊诧于东厂,怎么又是东厂搞事?之前已经搞出了御马监大案,不过这个属于内廷,和外面的官员多少还是有点距离的。可这才过去了多少天,竟然又去查了大明首辅,外廷最高文官,百官之首,而且罪名还是欺君之罪!东厂的曹公公,到底要干什么?
  一时之间,不少人开始担心了起来,不会厂公回头会来查自己吧?心中有鬼者,日夜睡不安稳了!
  有的震惊于首辅刘宇亮竟然因为这个事情被斩立决。虽然是欺君之罪,可这种事情,大明官场上又有多少人没有干过的?出于各种目的或者利益,给自己讲好话,虚冒点功劳,不是挺正常的事情么?要是这样就严格按照欺君之罪来算的话,那以后在官场上岂不是要战战兢兢了?还能不能愉快地做官了?
  与之相对应的,反倒是原总兵官祖宽被传首九边的事,反而不是那么显眼了。毕竟他虽然悍勇,可只是一个武夫,皇上不给戴罪立功的机会,也要杀鸡骇猴,那也随便了。至少京师这边的文官,都是这么认为的。
  在自个府里养病的辅臣方逢年,听到家仆转述地这些消息后,不由得很是感慨,对他夫人说道:“看看,首辅说杀都杀了,眼下大明的官员可不好当啊!”
  “老爷有先见之明,这官我们就不当了吧!”他夫人很是赞同道,“要不然,就那些事情,妾身一个足不出户的女人,都能听说这已是大明官场上很普遍地事情。东厂厂公又不知道在发什么疯,要是把这些事情都捅了上去,皇上一认真起来,还不知道多少官员要遭殃!”
  说到这里,她又催促方逢年道:“老爷,要不,再上辞官奏疏?留在京师,总觉得心慌慌的。”
  “嗯,老夫也是这样想的。”方逢年点点头道,“那曹公公地苗头有点不对,可不能被他咬到了,趁着病还没彻底好,就再上辞官奏疏吧!否则就算现在没事,等回头惊天大事一发生,老夫也难脱漩涡泥潭。”
  他夫人一听,立刻给他打下手,再写辞官奏疏。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奏章还没写完呢,就见东厂番役闯入进来,为首那人年纪很轻,也很瘦,对方逢年喝道:“你收受贿赂,为贪污官员说话的案子犯了,跟我们走一趟吧!”
  一听这话,方逢年握在手中的毛笔再也握不住,一下掉了下去,墨汁沾了未写完的奏章上,黑了一片。
  震惊之下,方逢年立刻喝道:“休得血口喷人!”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丢官去职,也是因为给贪污官员说话,觉得抄家问罪,祸及亲人的处罚太重了。
  此时,这名年轻人,其实就是姜冬,他对于贪污官员,管你官大管小,都非常地厌恶,也懒得和他争辩,一挥手,就有两名番役上前,一左一右,架起方逢年就走。
  方逢年的夫人一见,顿时六神无主,哭喊着道:“老爷,老爷……”
  想要上前去拦,可对方是东厂的人,就又不敢,只能哭着。
  姜冬才不管她,又给其他人下令,搜查赃银。当然了,这和抄家不同,而且毕竟是内阁辅臣的府上,规矩还是要有的。
  不过动静终归是不小,顿时又很快在京师传了开来。
  这一下,简直是往沸水里加了油,京师的官员一下就炸了。
  他们在私底下一边咒骂东厂,一边担心自己,而后又在想着怎么阻止东厂的发疯。事情一多,顿时,有关卢象升的奏章就明显少了很多,酝酿着的动静自己就不了了之了。
  于是,在这些天内,五府六部,包括去皇城办公的官员,每天经过正阳门的时候,都会瞄到原首辅刘宇亮的首级,都能想到刘宇亮的罪行;而在宫内大门,宫里的人进出,都能看到原御马监掌印太监王之心等人的首级,也会想到王之心等人犯的事情。
  当然了,也不是说没好事。就比如那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晋州知州陈弘绪,就被皇帝夸了,说是国之栋梁。很显然,战后这个人,必定会高升。
  而此时,一队锦衣卫奉旨出京,直往晋州而去。


第112章 皇上圣明
  满清军队未曾出关,晋州就一直是关闭城门戒严的。
  这一日,城头上的人忽然看到有一队骑士飞马而来,到了近处,发现为首那人身穿白色飞鱼服,身后跟着一大堆穿黑色飞鱼服的,很显然,是一名锦衣卫百户带着将近三十来个锦衣卫过来了。
  顿时,他们就想到自家知州大人和首辅大人的冲突。他们都不用猜,锦衣卫忽然跑来晋州,肯定是和这个事情有关。这么一想,他们就立刻担心了起来。
  不同于上次来得是军队,眼下外面没有满清鞑子,对方又是皇帝亲军,赫赫有名的锦衣卫,谁也没胆子,敢不放锦衣卫入城。
  正在衙门议事的陈弘绪一听锦衣卫已经到了城外,马上要进城,不由得也立刻紧张了起来。虽然他知道,卢象升会帮他说话,可这次得罪的,毕竟是大明首辅,百官之首,要说他不担心,那也是假的。
  跟着他一起议事的衙门官吏,还有城中领头的几个乡绅也都吓到了,其中有一人立刻向陈弘绪建议道:“大人,锦衣卫此来,肯定不是好事。要不,就借口怕有奸细,不放他们入城?”
  “对,别打开城门,锦衣卫进不来,就奈何不了大人的!”其他人也有附议道。
  陈弘绪一听,立刻摇头道:“不行,本官毕竟是朝廷命官,锦衣卫肯定是奉旨而来,怎么能拒其不入?”
  说到这里,看到他们似乎还想说话,他就立刻又补充道:“再说了,躲得了初一,难道还能躲得过十五?一起去迎接吧,也不一定就是坏事!”
  虽然是说了这话,可他自己都不大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