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明显,他们敬仰卢象升,也就不想让卢象升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
又过了一会之后,就见官道远处尘土飞扬,有一队骑士往常州城这边飞驰而来。
“来了,来了,卢大人来了!”之前报信的那名衙役见此,立刻高兴地大喊了起来。
顿时,场面又起了一点骚动,不过刚才那些军丁的问话还在耳边,因此这种骚动很快就平息了下来。
虽然如此,却能看到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带着兴奋之情。那眼睛睁得大大的。个子矮一些的,都垫着脚在张望。
“嘚嘚嘚……”
急促地马蹄声,隐约传过来,那队骑士的身形也越来越清晰。
只见为首那人,穿着大红绯袍,非常地显眼。在他的身后,还有一队红衣亲卫。只是远看,就能知道他们骑术一个个都非常精湛。
能穿着大红绯袍纵马奔驰的,相信在大明的文官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如今会出现在这边的,那就更是只有一人了。
顿时,所有在等候的官员、百姓都非常激动了起来,一个个伸长脖子想看个清楚。
没错,来得这个人就是卢象升。
他奉旨和孙传庭交接了工作之后,终于有机会,回乡省亲,想起自己从崇祯二年开始带兵南征北战之后,就再也没见过家人,就连父亲亡故,都没办法守孝,差点战死在贾庄。想着皇上如此体恤,特意给了省亲的机会,那是真得归心如箭。
因此,他完全可以说是日夜兼程,昨日连夜放舟顺长江而下,本来是可以入太湖再回乡的。当他嫌坐船太慢,过了长江之后就纵马奔驰,恨不得立刻赶到家乡。
不过等他到了常州城这边的时候,看到城外站着的密密麻麻的人群,就有点奇怪,不知道这些人是在干什么?
于是,他便减慢了马速,想要问个清楚。这古代时候,如此之多的人聚集,绝对是有大事的。
让卢象升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一近人群之后,就看到了一张张欣喜的面容,纷纷在向他喊着:“卢大人,我们等您好久了!”
“卢大人,您是我们常州的骄傲!”
“卢大人,学生有幸目睹英姿,真乃三生有幸也!”
“……”
听到七嘴八舌地话,卢象升顿时就明白过来,原来他们都是在等他,就想着看他一眼。
一明白这,他不由得激动了,这是家乡父老特意在城外迎接自己啊!
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卢象升都已经四十六岁了,什么场面没见过。如今在外征战多年,如今终于回到常州府时,突然收到家乡父老如此隆重的礼遇,这让他也非常地感慨。
他就感觉,保家卫国,所有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由自主地,卢象升放慢了马步,听着乡音,挺直着上身,双手抱拳,左右示意回礼。
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
那些在官道上等候的常州城官员,更是快步迎上去,一个个对卢象升施礼,其中官职最大的常州府知府代表他们说道:“下官并同僚,还有全城百姓听说大人要回乡省亲,特意在此恭候。大人为国南征北战,实在是辛苦之极,已在城中为大人设宴接风洗尘!”
卢象升听了,并没有下马,而是在马背上抱拳还礼,同时抱歉地说道:“诸位真是有心了,本官尽忠王事,乃是本官之本份,如今十七年未曾和家人团聚,未为亡父守孝,实在是归心似箭,还望诸位……”
说到这里,他又向四周百姓一礼,然后才再次道:“多多包涵,本官务必今日赶回宜兴!”
听到这话,所有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没想到卢大人为国尽忠,得有机会,便归心似箭,竟然还要赶回宜兴,那可是还有一百多里远啊!先前是忠孝不能两全,如今尽忠之后,便一心尽孝,真是忠孝全在心中。
要是换了别人,父亲都亡故那么多年,也不急在这一时了。如今衣锦还乡,不就是要在人前极尽荣耀么!
这么想着,不管是这些官吏,还是边上的百姓,纷纷对卢象升肃然起敬,都没有再开挽留之口。
就听常州府知府代表他们再次说道:“如今蒙古、辽东都已经平定,就连倭国也被大人打败,战事已经平息,大人当有时间在家乡多陪陪亲人了!”
听到这话,卢象升看到周边所有人都在附和点头,不由得眉头一皱。
第695章 居安思危
其他人没有注意到卢象升的表情,难得有见面的机会,忍不住都想表现下自己,纷纷跟着附和了起来。
“是啊,大人,如今天下太平,是该马放南山,大人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如今之大明,已经是强大无比,威震四方,远胜以往,大人南征北战之功不可没,以后有的是机会回家乡多看看了。”
“……”
这些人说话,都是类似,大同小异,这么说着,也显不出个性来,终于,有一个举人提了嗓门说道:“大人为大明杀光了敌人,都让学生们想投笔从戎,学大人之风范都没机会了!”
他这话,当然是带有一定的玩笑,准确地说,是奉承之意。
可卢象升原本就已经皱了眉头,不过一直忍着没有说话,但当他听到这话时,终于忍不住,严肃了脸开口说道:“你等皆是如此认为?”
他这一开口,而且说话间还严肃了表情。这让众人都为之一愣,仔细想想,都觉得自己好像没有说错话,就有点诧异,不过没人敢回话,只是拿着眼睛看着卢大人。
卢象升看他们的表情,便知道他们心中大概想得是什么。
于是,他一边扫视眼前这些官吏,一边严肃地大声说道:“说大明强大,可曾比过汉唐雄风?西域如今如何?你们觉得,大明真够强大,可以马放南山,安逸享乐了么?”
听到这话,众人听得又是一愣,大人的意思,那是还要打西域,重新汉唐时期的疆域?
他们正想着,就听到卢象升又在说道:“说点通俗点的,以往时候,就一句贫僧来自东土大唐,便会被四夷奉为座上宾。但是,如今我大明百姓出去,可有如此待遇?诸位可能消息不通,就在南洋那边,出去的大明百姓动不动就被西夷屠杀了。你们说,大明够强大了没有?”
所有人听得张大了嘴巴,他们是万万没想到,卢大人竟然说出了这么一番话。说真的,这些话中,隐含的意思实在是好多,他们一时之间,都难以消化。
卢象升既然已经说了,他就索性说开了:“为何本官在朝鲜要和倭国打,就是因为倭国想要打我大明的主意!皇上有旨,倭国狼子野心,觊觎我大明已非一朝一夕,如此倭国,留之只会祸害后世子孙,因此要灭之!除此之外,还有红夷,他们不远万里而来,就那么一点人马,可侵我东南沿海不说,这一次还勾结了倭国一起对付我大明。那些红夷,须得要有足够的教训……”
在他大声说话之后,周围变得非常安静,所有人都在静静地听着。因此,卢象升的话,能传得很远。
“……皇上曾有言,如今天下局势变化之大,乃前所未有。如果我大明再只局限于国内及周边国家而已,此乃坐井观天。等到他日,远方四夷强大起来了,如若蜂拥而至,而我大明刚好又力弱之时,子孙后人再受之前之苦难?”
听到皇帝都这样说过,不少人的脸上,不由得惊愕起来。
卢象升瞧见,当即质问他们道:“不要不以为然!本官问你们,为何大明威力最大的火炮,叫做红夷大炮?因为这是红夷先有的武器!还有,西夷的战船,速度远比我们大明的要快!尔等若懂海战,可知这对大明有多危险!”
对于江南这边的人来说,当然是听说过,西夷的船只会有多快。更不用说红夷大炮这个事情了。一时之间,听到卢象升说话的人,不知道为什么,就忽然有了一种危机感。
此时,卢象升双手抱拳,往云南方向示意一下,然后又大声说道:“皇上不辞劳苦,不远万里,御驾亲征滇地、洞吾,为国御敌,守护大明,我等身为臣子,可能有松懈之意,觉得天下太平,可以安逸了?”
常州府的这些官吏不是不知道当今皇帝正在征讨洞吾,但这个时候,他们是迎接他们地方上的骄傲,想着奉承下卢象升,夸他一夸,说说好听的话。
结果没想到,卢象升乃是一本正经的人,当即说了一大堆道理出来了。如果换成是洪承畴的话,以洪承畴在官场上的为人处世,就会当听不到,呵呵而过,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至于这些官吏是不是真得这么想,他就不会怎么在意了。
此时,听卢象升提到当今皇帝的事情,这些官吏不由得都有点尴尬起来。
不过,卢象升又没有孙传庭的冷脸,我行我素。因此,当他说完之后,看到这些官吏的反应,便和缓了语气又语重心长地说道:“不要说如今的大明还远不够强大,就是真强大了,也得居安思危才好!”
“对对对,卢大人说得对,下官受教了!”常州府知府连忙作揖回答道。
其他官吏也是跟着一起施礼,表示听卢象升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至于他们内心怎么想的,就不知道了。
卢象升见此,便又勉励他们道:“用心官事,造福百姓;用心读书,忠君报国,汉唐雄风,不但要在我等手中重现,甚至还要更胜以往。不用担心学到的本事没有地方用,天下之大,远非你们所能想象!皇上之宏愿,为子孙后代之虑,也远非你们所能想象!明白么?”
“下官明白了!”众人听了,一起不约而同地回应道。
见此情况,卢象升便抱拳一礼道:“本官归心似箭,得继续赶路了。你们的好意,本官心领了。希望你们之中,我们常州府内,贤官良将不断地涌现,如此,才是我常州府之荣耀。”
说完之后,他便一带缰绳,调转马头,就准备绕城而过,赶往宜兴去了。
众人见此,都是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