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窃听系统-第6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固鲁思奇布,是真正见识到了大明的强大,心中非常庆幸,他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神武,也是因此,草原部族那么多,却只有他得了大明皇帝的封爵。
  不过虽然他有爵位,但毕竟出身蒙古部族,腰杆子一直不敢太硬,更不要说,如今的正使乃是大明进士,选为庶吉士,将来有可能会成为大明首辅的文官,因此,固鲁思奇布是非常小心地伺候着方以智的。
  不过,方以智毕竟是比较务实的官员,倒也没有趁机摆官架子,反而趁着这个北上的机会,一路上不断地向固鲁思奇布请教蒙古草原的各种见闻,以此增加他的阅历。
  此时,听到固鲁思奇布的提醒,他知道马上要到了,便收了心思,准备先好好完成朝廷交代下来的差事。
  果然,就如固鲁思奇布所说,他们很快就遇到了漠北三族的游骑,于是,人没到,消息就先传回去了。
  这漠北三族,以车臣汗硕垒的心思最多。他们居于之前建虏的威势而臣服,不过就硕垒还偷偷地和明国这边做贸易,最终在崇祯九年被建虏发现而再遭威胁,就和大明这边彻底断了联系。
  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硕垒在一六四六年,会诱使科尔沁苏尼特部蒙古背叛满清,并遣军三万帮助其抵抗满清军队,试图从满清的统治中独立出去。但是被满清军队打败,最后只好息了念头,不得不恢复向满清继续纳贡。
  此时,他闻报说有明国使者前来,不由得皱眉说道:“这不是才要本汗臣服,过去半年多而已,竟然又派来了使者,什么意思?”
  他所指的,是之前敖汉班第所部,北上宣扬大明国威之时,有给漠北三族通告过,要他们臣服大明一事。这事,就发生在去年。


第573章 自己看着办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宁当鸡头,勿为牛尾的心思。要是有可能,不管是什么新贵大清,还是什么老牌大明,都是想不鸟的。
  可是漠北三族的环境恶劣,资源先天不足,虽有雄心却无那个本钱。因此,就当自己是条龙,也得盘着才行。
  不过相对于大清来说,硕垒更愿意通过向大明臣服来获取物资。因此,他虽在纳闷之余还是做出了低姿态,亲自前去迎接明国使者。
  只是一见面,他就开始演戏了,向方以智大倒苦水,说他们漠北三族多穷多穷,如今要向大明臣服也是可以,但需要大明这边开通贸易,最好得赏赐给他们大批物资,如此漠北三族必定感谢大明,忠心大明。否则的话,说建虏统领草原各部,势力强大,他为了大明而得罪建虏,族人那里不好交代。
  对此,方以智自然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便不高兴地回答道:“建虏乃大明地方叛逆,尔等与其交往,已属不该。我大明皇上宽宏大量,不计前嫌,特给尔等一个机会,可还敢提条件,就不怕惹来天兵?”
  要是换了几年以前,方以智必然是没有这个底气说这话的,但是此时,他却腰杆子很硬,算是当面喝斥了一顿,看到硕垒脸色不好看,便又给他说道:“草原其他部族,皆已被我大明剿灭,唯独敖汉部族,我大明皇帝准其戴罪立功,替我大明扬威北疆。年前想必有经过漠北,可有告知尔等,我大明之军威赫赫,建虏旦夕可灭,早已不足为惧!”
  说到这里,看到硕垒这么被威胁,脸色有点不好看,想要开口时,方以智抢先一步,再度先开口,不过语气和缓了一点道:“本官身边这位,想必你也有所耳闻,乃是喀喇沁部族长固鲁思奇布,带兵归顺我大明,得以封爵。至于漠北三族如何选择,我大明并不会强迫,皇上旨意带到,尔等好自为之吧!”
  “……”硕垒听得无语,心中就想骂娘,你这还是不强迫?都说了不服的剿灭,归顺晚了就要给大明做牛做马,只有早早归顺,还是带兵归顺,才能得以封爵!
  可是,这些其实都不是硕垒想要的。他想被大明封爵,得到赏赐,有和明国敞开了交易的机会,但是前提是,他不离开漠北,不去大明京师,依旧在漠北称王!
  不过他虽然心中非常不满,可表面上,却并不会因为心中想什么而做什么,对于方以智的话,他避而不谈,只是非常诧异地开始和固鲁思奇布寒暄,说着什么久仰的话,就和见到亲人一般。
  事实上,在他硕垒的心底深处,还真压根瞧不上固鲁思奇布。只是一个小族的族长而已,他车臣部,随便就能召集三万军队,如果算上整个漠北三族的话,五六万军队都不成问题,完成可以和整个东部蒙古部族抗衡的主,又怎么会看得起固鲁思奇布。
  只是在如今这种情况下,一是可以避免立刻表态,二是接着和固鲁思奇布寒暄的机会,套问有关清国和大明的消息。
  对于他的这个目的,就算方以智是技术官更多一点,不怎么懂这些,可固鲁思奇布却是个能在夹缝中生存的人,又怎么会不知道硕垒的想法。
  此时,他的屁股已经坐在了大明这边,而且大明如今取得的成就,哪怕据实所说,他相信也绝对会震撼到硕垒这个乡巴佬的。
  于是,他就开始说起这些年来大明的变化,特别是当今大明皇帝御驾亲征,所创下的那些经典战例,还有如今的建虏,已经是明日黄花,离其灭亡绝对是要不了多少时间……
  硕垒一边听着着固鲁思奇布的叙说,一边配合着露出惊讶,震惊等等夸张表情,心中却在骂固鲁思奇布,这厮绝对是自己投降了明国,然后就拼命想说动自己也跟他一个样。为此,还这么夸张地说话,会信他就有鬼了!
  别的不说,就说明国皇帝御驾亲征之厉害,简直夸张到没边了。
  按照固鲁思奇布所说,那明国皇帝每一次打仗,几乎都是算无遗策,谋划之厉害,不是全歼了对手,就是己方压根没多少伤亡。别得不说,土默特部的毁灭,归化城之战这些,反正你固鲁思奇布说了再多,他硕垒也只是听听而已。
  涉及草原的战事,到底会怎么样,你当我傻么?信了那就是真傻了!
  还有,那大明皇帝真要有这样的本事,早干嘛去了?难道一次次被大清压着打,是好玩么?所以啊,这固鲁思奇布说话,也太夸张了!
  不过,不管固鲁思奇布怎么夸张,有一点硕垒觉得是没问题的,就是现在明清形势,应该是大明占据了优势,要不然,原本臣服于大清的喀喇沁部,还有之前的敖汉部,是不可能会臣服大明,帮着大明来当这说客的。
  得到这样的结论,硕垒最终给的答复是说,漠北三族向来共进退,虽然他有心臣服大明,但是,不知道其他两族的意思,他需要去说服他们。
  方以智本来也要去其他两族宣旨,便由他陪同一起去了。却不想,硕垒其实已经偷偷派了人去通知其他两族,让那两族的族长躲了起来。这样就给了他机会,对方以智保证,一定会好好说服其他两族。
  漠北之苦寒,超过了明人的想象。不是荒原就是戈壁,要不就是一望无垠的草原。不过方以智却对此比较感兴趣,让漠北三族这边陪同,去多个地方逛逛,而后每日天黑就记录心得。
  在此期间,硕垒偷偷地找了固鲁思奇布,以同为蒙古人的名义,先是灌酒,再是试探,想要知道明清的具体情况。结果不用说,那是事实,自然不会多问出什么。
  这让硕垒就有点懵了,实在是太远,他搞不清楚确切的明清消息。反倒是他儿子巴布对于固鲁思奇布所描述的大明之繁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对他爹提出,他可以去大明京师探听下情况。而且由他去,也能表达下车臣部对大明的诚意。
  思来想去之后,硕垒便有了决定,于是,其他两族的族长也就显身了,都给方以智一个交代,说他们确实心向大明,想要臣服大明,但是如今,漠北苦寒,向大明臣服可以,可大明这边,多少总要表示一下。
  甚至他们还举了建虏那边的例子,说崇祯十一年的时候,大清皇帝那边,只命喀尔喀三部每年进献一匹白驼与八匹白马而已,大明这边,是否也是如此就可以?
  对于这些讨价还价,方以智是没有权力来定夺的,不过作为大明官员,他总有自己的骄傲,便当场对硕垒三人说道:“大明叛逆,岂能和我大明来比?皇上的旨意,本官已经宣读完了。至于你们如何抉择,事关你们族群之前途,就由尔等自己决定。不过本官提醒一点,尔等做什么都可以,但千万别提什么条件惹怒了皇上,真要那样,你们漠北三族的大祸也就不远了!”
  对他来说,这已经是看在这些天招待的份上,算是给他们提了一个醒。要是还执迷不悟,非要讨价还价惹怒皇上的,那就是他们自己找死了!
  他这么说,在硕垒等人听来,就很刺耳了。不过对于信奉弱肉强食的草原部族来说,感受到那浓浓的威胁之意,反而让他们的腰板挺不起来。
  于是,硕垒便顺势提出,就由他儿子作为漠北三族的使者,前往大明京师朝贡,如果大明皇帝还有别的要求,他们也会考虑。
  事实上,只是让他儿子去看看风向,以此来确定漠北三族最终怎么决定。这一点,就算方以智不怎么喜欢勾心斗角,却也明白,毕竟事关漠北三族的前途。
  因此,最终他便带着硕垒儿子巴布返回京师复旨。当然了,也少不了漠北三族的礼物,少见的白骆驼,白马什么的,自然是有不少,要是还和给清国的一样,他们也不敢!
  在这漠北发生的事情,崇祯皇帝因为没有给方以智甲级窃听种子,因此还不知道。主要是因为他不觉得如今的漠北三族对于大明来说有多重要。毕竟是远在漠北,就算不听话,短期内对大明也不会有什么影响,等回头,大明腾出手来了,要是不合他的意思,大不了领军北猎,收拾了漠北三族便是!
  此时的他,关注的重心,还是即将开始的对倭的战事。最先和倭国打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