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一阵之后,其中一人,便是陈绍安,放下望远镜,对身边还在观察敌情的李定国说道:“那个带着亲卫离开的,就是奴酋爱新觉罗豪格,是建虏的和硕肃亲王。这支军队,肯定就是建虏前来接收的军队了。”
听到这话,李定国并没有放下望远镜,依旧看着,不过却回答陈绍安道:“嗯,如果人再多,路上消耗的粮食也就多了,建虏不至于再空耗对他们宝贵的粮食!”
“那我们怎么做?”陈绍安听了,就问他道。
李定国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在继续观察。陈绍安见此,也有耐心,并没有催,他自己也再拿起望远镜观察起来。
好一会之后,李定国忽然开口说道:“你看,倭人在船上动静,该是嘲笑建虏无疑。但是,建虏这边,却并无另派人去接替搬运粮食,由此可知,该是这批搬运粮食的建虏,应该是体力最好的那些了。由此可知,这些建虏的战力定然大打折扣。”
听到这话,陈绍安不由得点头,这一点,可以通过豪格气冲冲地离去可以证明一二。
“如果本将所料不差的话,等建虏把粮食搬运完毕之后,必定会饱餐一顿。”李定国继续给陈绍安分析道,“之所以如此,第一是因为建虏盼粮食久矣,如今粮食在面前,以那豪格的个性,定然是要给手下一个交代,给他们吃一顿好的。另外,建虏要押这么多粮食回去,也得要有力气才好。而且,这批粮食事关重要,豪格肯定不敢马虎,也要让他的手下吃饱,有了体力后才能卫护周全。”
陈绍安没想到李定国竟然想了那么多事情出来,不由得有点诧异。仔细想想,并不觉得李定国有说错什么,便一直是在点头。他心中知道,李定国既然考虑得这么细致,肯定是有什么点子了。
果然,就听到李定国还在继续分析道:“倭船上的倭人,有火炮,还有不少鸟枪,虽然比我们的燧发枪要差不少,但火器的威力,还是要防着一些的。”
说到这里时,李定国才放下望远镜,郑重地对同样放下望远镜看着他的陈绍安说道:“因此,本将以为,在建虏卸下粮食,还未饱餐之时,而倭人船队又已经离去的话,那就是我军杀过去的良机。要是这两个条件有一个不满足,那就静观其变,反正路还远着,我们还有很多机会下手。”
说完之后,他沉吟一会,在陈绍安开口之前,又补充说道:“本将以为,这个战机出现的可能性很大!”
陈绍安听了,不由得好奇,连忙问道:“何以见得?”
他们远远地观看,自然不知道倭人头目给豪格所说要马上回去的话,因此,陈绍安,对于李定国的这个结论,就非常好奇了。至少对他来说,是看不出这么多东西的。
李定国也不藏私,马上就解释给他听道:“从倭人嘲笑建虏这点可知,建虏必定不愿意在倭人面前迫不及待地烧火做饭,要不就是太丢脸,有损他们的大清国威。而倭人并不帮忙卸粮,只是看笑话,说明他们对建虏也是好感缺缺。如此一来,双方既然不愉快,自然是眼不见为净,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在一交接完之后就分开的。”
这一点,是从人之常情来分析了。陈绍安想想,好像还真是这么一个理。为此,他还再次拿起望远镜观察了一会之后,才放下望远镜点点头道:“今次,我是真服了李参将你了!不愧在军中,大家都说你将来必为大帅!”
李定国听了,微微一笑,随后很快又严肃了起来,当即吩咐身边的亲卫,让他去传令,让部下做好战事准备,等待军令。
快到中午时分时,豪格带着一只鹿,还有几只山鸡返回,不过,他并没有对倭人有所表示,只是一到之后就问手下,有关卸载粮食的情况。
“回主子,大家都一起上,已经差不多,肯定能在他们走之前搬完。”
为了及时卸下粮食,四千来个建虏中,至少有三千人去搬运粮食。
虽然建虏以前从来没有从船上卸货过,可他们也不笨,被他们找到了办法。用了接龙卸粮的法子,每个人经手粮袋的时间并不长,人不动,粮袋从每个人手中流过,就比较轻松地堆积到了岸上高地处。
对此,豪格很高兴,大大表扬了手下。
之后,也没有出乎李定国的判断,双方都看对方不顺眼,粮食一交割完毕,倭人便立刻开船,准备回去缴令了。
建虏这边,为了搬粮食,自然是把沉重的盔甲兵刃什么的都丢一边了。看到倭人船队转过海湾,离得稍微远点,就迫不及待地围到豪格这边来了。
看他们那看着粮食,眼睛中冒着的绿光,豪格又怎么会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于是,他豪爽地一挥手,同意了他们饱餐一顿的想法。同时,他也让他的手下把他的猎物给烤了,就准备美美的享受一顿。
他自己,自然是不用干活的。不过他也有心思,就听他问手下道:“那个西林觉罗怎么搞的,怎么还没到?”
西林觉罗那边,原本负责扑鱼大业,手中有原本耿仲明和孔有德的手下汉人。因为一直在替建虏捕鱼,倒是逃过了一劫,并没有被建虏杀掉;这一次,又被建虏想到他们毕竟熟悉水上的事情,因此,就让西林觉罗带他的捕鱼手下也赶来这里汇合,准备制造简易木筏,然后沿图们江返回内陆。
如今,西林觉罗那边没到,这边就只能等着,每一天都是粮食消耗,豪格当然是会不高兴了。
“主子,之前一次联系的时候,说那边还有一天的路程。”他的亲卫回答道,“要不,再派人过去催催?”
“一群没用的东西!”豪格闻声,不由得怒声骂道,“汉狗都是贱骨头,立刻给本王派人去,叫西林觉罗给他们点厉害看看,落后的十个,就给本王杀了,看他们那个还敢磨磨唧唧地赶路!”
“喳!”他的亲卫听了,立刻打千回应,然后,就有人上马飞驰而去。
至于其他建虏,压根就没管这事。他们的眼里,就只有粮食而已!
说真的,这个时候,原本已经疲惫的他们,也不知道从哪里来了力气,砍柴烧火,搬运粮食等等各种活计,那叫一个来劲。不用说,这个效率真叫一个高。
可是,米饭都还没熟呢,就有建虏感到哪里好像不对。
只是一会功夫,外围的建虏就先回过神来了,不由得都有点意外地转头看向同一个方向。
“主子,有骑军过来了。”豪格的亲卫也立刻向豪格禀告道,“西林觉罗那边,有多少骑军?或者,是别处来人了?”
他们不知道高层的情况,但豪格却是知道,除了他这支之外,根本就没有其他骑军了。
于是,他一脸严峻地站起来,大声狂吼道:“敌袭!”
第568章 看来倭人还是很重视他们的盟友
对于这个时候的建虏来说,敌袭,那除了明国骑军之外,就不会有其他的了。
而从这几年以来,明军已经给他们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更别说,此时此刻,在离明军实际控制区那么远的地方,却还要遭受明军攻击。这一刻,许多建虏都慌了。
他们不再是以前的所谓大清勇士,在听到敌袭的喊声时,有的建虏,下意识地转身就逃;当然,还有的建虏,也有去抄家伙的。有去穿盔甲的,也有来不及穿就只是握着武器的,还有去找战马的,等等。
在这图们江的入海口,四千建虏,除了原本就在警戒建虏还穿着整齐,还有建制之外,突如其来的明军攻击,让他们一下混乱了起来。
“嘚嘚嘚……”
急促地马蹄声,已经越来越近了。亏了这边不是草原,战马的速度没法提到最高。要不然,明军就已经冲到眼前了。
可尽管如此,豪格就在这一会的功夫,那额头就已经出汗了。不过他自己不知道,还在歇斯底里地大喊道:“结阵,结阵,他娘的结阵啊……”
不知何时,建虏这边,铁锅,水桶什么的,全都被碰翻到底,白花花的大米,就洒落泥地。要是以往,就算是刮地三尺,建虏也绝对会把粮食捡回来。
可是此时,他们谁都没有这个心思,尽最大的努力开始结阵,骑卒也上马结阵。
虽然很快有一部分建虏已经结阵,但是,他们之中却有不少人根本就来不及穿盔甲。
还有建虏还在慌乱的时候,隆隆雷声已经到了近前,出现在建虏面前的,果然是穿着红色鸳鸯战袍的明军。
只一看,豪格就认出来了,这是东江骑军。
只见东江骑军的战马,一个个膘肥体壮,马背上的骑士,都是全副武装,一看就是精锐。
就只是这么一看明军情况,豪格就知道不妙了。他也是战场经验丰富的人,岂能不知道,自己手下这支军队,不可能是明军的对手。
“杀……”三千东江骑军,在看到帅旗前竖之后,立刻齐声大吼,声震四野。
这个声音之大,哪怕已经转过海湾,离得有点远了的倭人船队都听到了。
一时之间,船上的倭人,纷纷转头回望图们江入海口方向,心中惊疑不定。
倭人头领也是如此,他除了听到喊杀声之外,当然也听到了声势浩大的马蹄声。心中惊疑之下,便下令返回回去看看情况。
东江骑军这边,有点可惜的是,全是轻骑,并没有可以冲阵的铁甲重骑。要不然,一个冲锋,就能把这些草草结阵的建虏都赶进海里。
不过,明军这边,也并没有因为没有铁甲重骑而束手束脚。
只见明军部分轻骑,从建虏军阵的两侧飞驰而过,弓箭抛射,不管准头,就往建虏军阵这边抛射过去。而另外一部分明军骑卒,到了建虏军阵前面之后,就纷纷勒马停住,第一时间翻身下马,端着各式火器,口中喊着号子,在前进的同时开始结阵。
此时,燧发枪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不用去点火,不用因为顾忌火绳在燃烧而彼此间隔太开。
“呯呯呯……”
硝烟冒起,在海风的吹拂下,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