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善听了,明白她说话的含义,不由得转头看了她一眼,没想到太后连自己都不放过,亏了自己拥护她儿子继位大统,有点白眼狼的那种感觉。
如果代善要是知道,就是布木布泰最终把皇太极给气死的话,他就能明白,女人狠起来的时候,有的时候连她自己都会怕!
代善心中有点不爽,但是,多尔衮却有点意外,不由得看了布木布泰一眼,顿时就感觉顺眼多了,便向布木布泰恭敬地行礼道:“微臣遵旨!”
布木布泰听了,露出一丝笑容,便问多尔衮道:“不知睿亲王此次北征索伦部,收获如何?”
“回太后,微臣此次共捕获将近四千的青壮,只要按照以为待之,必能成为我大清精锐。”多尔衮听了,便连忙回答道。至于那个奇怪的凶残部族,他想了想没说,等大清国内稳定之后再说吧!
一听这话,布木布泰很高兴,便又夸了多尔衮。在这崇政殿内,一时之间就好像只成了他们两人了一般。
不过多尔衮还是记得事情的,主动拉回了话题,问起代善,有关这次战事的细节,特别是有关明国皇帝的消息。
不是他要给代善难堪,继续逮着这个话题问,而是他被明国皇帝生擒活捉,虽然最终被放了回来,可这是他平生之耻,刻在了他的骨子里,对崇祯皇帝非常地忌惮。
如今布木布泰已经明确意思,就是要让多尔衮来主导,要核实当日的情况,代善就只能一五一十,事无巨细地把当日定下计策,以及后续执行的情况都说了一遍。
多尔衮非常用心地听着,他听着听着,忽然仿佛想到了什么,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布木布泰见他这样子,不由得有点担心起来,连忙问道:“睿亲王,可是想到了什么?”
多尔衮抬头看了她一眼,知道自己要凌驾其他亲王之上的话,这个女人是关键,于是,他便施礼回答道:“回禀太后,如此大的战事,明国皇帝却迟迟没有出现,微臣实在担心……”
原本代善是已经没了争强好胜之心,可此时却一再被质问,甚至连在他拥护下成为太后的布木布泰都偏着多尔衮,这让他心中很是不爽,此时又似乎在质疑他,便开口说道:“如何没有出现,那明国皇帝的御林军,已经拿下了盖州,正在进攻海州了。”
他说这话的语气很不好,就差直白地说出,你耳聋了还是眼瞎了,这事都已经说过几遍了。
谁知,多尔衮一听之下,立刻严厉地转身盯着他喝问道:“那明国皇帝呢,可有出现?还有,明国皇帝的御林军精锐,差不多有五万人马,盖州那边登陆的,可有五万人马?要是我没有猜错的话,明国皇帝的御林军中,还有那个骠骑营,还没有消息吧?”
一听这话,代善顿时有点傻了。当初金州沦陷的时候,也没有骠骑营,这让他对这个骠骑营,就下意识地有些忽略掉了。不像多尔衮那样,塔山之战后,就是骠骑营虚张声势,结果导致朝鲜的皇太极不得不放弃平壤,急匆匆地回援辽东。
代善的底气顿时不足,不过还是试图解释道:“盖州那边,明军一直在增兵,可能……可能随后会到吧?”
布木布泰看着这一个老头气势不足,一个壮汉咄咄逼人,她的一颗心,顿时就放到了多尔衮这边,觉得多尔衮说得肯定是对的,不由得着急了起来,连忙问多尔衮道:“睿亲王的意思,是说明国皇帝还有什么阴谋诡计不成?”
多尔衮已经想到了一种可能性,当即点点头说道:“正是……”
他正说到这里,还没来得及说出他的想法,就听到殿外传来急促地脚步声,同时,传来内侍尖锐的喊声:“报,肃亲王急报……”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不由得转头看向殿门口。豪格是领军三万余骑,前往支援海州,和明军的主力决战的,那边有了消息,他们自然是第一时间放下所有的一切,想要知道结果。
多尔衮此时主导崇政殿,便快步往殿门口方向走了几步,迫不及待地拿急报。
跨步进入殿内,内侍便一边呈上急报,一边尖声喊道:“主子大喜啊,肃亲王大捷……”
一听这话,顿时,崇政殿内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就连刚才被质问的代善,也是如此。
甚至布木布泰还下意识地多了一丝妩媚,对多尔衮柔声说道:“睿亲王不妨念一下捷报,本宫可是一直没有亲耳听过对明国的捷报!”
“微臣遵旨!”正在拆急报的多尔衮听了,心中虽然有一丝疑惑,因为这和他想得不一样,但终归是好事,便回答了一声,就准备开念了。
但是,他眼睛扫过手中这份捷报,顿时就没声音了,而且脸色有点难看了起来,让殿内的这些人一见,就知道情况好像有变。
这一下,布木布泰有点沉不住气了,连忙追问道:“睿亲王,上面写了什么?”
多尔衮此时已经一目十行地看完,非常生气地大声说道:“什么捷报,这是想往自己脸上贴金?明军在他到达之前,就已经主动退回盖州。如今占据了盖州,他豪格又拿不下盖州,哪来的捷报可言?”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有点意外。要知道之前的时候,盖州的这些明军,那可是气势汹汹,不断地从海上增兵,弹药消耗,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就这样,怎么就突然从海州那边退回去了呢,还是在豪格领援军到达之前?
想到这里,代善的心中顿时咯噔一下,该不会是盖州明军又是提前获悉了消息,知道来援大清是三万多骑军,明军没法抵抗,所以就撤了吧?
他这么想着,殿内的其他人也是这么想。而多尔衮在知道海州那边的消息之后,就更是证明了他心中的猜测。
他正要说这事时,殿外又传来一阵急促地脚步声,两个内侍在那喊大捷。
然而,有过一次所谓的“大捷”,殿内的人已经有点免疫了,并没有露出之前的欢喜。
果不其然,两个大捷,分别是岳托和多铎发来的。
第473章 赶尽杀绝
多铎的捷报是说,他领着的骑军合围,共枭首明军及帮凶三千五百多,其中东江军骑军有二十八人。其余东江军骑军闻风而逃,已退回海上。
这也是多铎的捷报,要是换了其他人,多尔衮绝对是会骂出口的。这也算捷报?要脸不要?
多尔衮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东江军的骑军肯定也是提前得到了消息,让多铎所部扑了个空。所谓的帮凶,肯定是那些汉人逃奴。至于那二十八个东江军骑军,估计是之前战事中明军的战损而已。
可以说,兴师动众的一场战事,却没有一点战果,还杀了那么多逃奴,让大清的人力更为紧张,这是大捷么?有脸说大捷么?
崇政殿内,就只有代善的冷笑声:“呵呵呵……”
多尔衮不理他,立刻又拆开另外一份来自岳托的捷报,只是那么一看,他也是发出了冷笑声,和代善的冷笑“相得益彰”。
代善一见,便收了笑声,自己走过去看起捷报来。
在岳托的这份捷报中,说明国总督卢象升,号称文武双全,有万夫不当之勇,可听到岳托领军救援之后,立刻闻风而逃,大军目前已经光复金州,把卢象升等明军堵在了旅顺。至于杀敌多少,捷报中压根没提。
代善和多尔衮都是久经沙场之人,自然看出来,卢象升那边应该也是提前得到了消息撤退,比其他地方好一点的是,留了一座金州空城给大清。至于什么堵在旅顺,除非大清有能打赢明国水师的水师,否则何谈堵住旅顺之明军?
布木布泰看他们两人的神情,心中有异,她看了捷报之后却分辨不出来,不由得诧异地问道:“此等大捷,该是好事,何以发笑?”
代善和多尔衮两人的冷笑声,她还是听得出来的。毕竟人心之间的勾心斗角,察言观色,她擅长。
见她发问,于是,多尔衮便点破了岳托的捷报猫腻,而代善也点破了多铎的捷报猫腻。
布木布泰一听,顿时傻眼了。
这岂不是说,大清和蒙古各部的联军,九万来骑,最终却是兴师动众一场空,压根没有取得什么战果,明军是自己退回去的。
她看看多尔衮,发现他紧皱着眉头,似乎在想什么难解的问题,原本想问他接下来该怎么办的,见此情况布木布泰只好转头看向代善,也是皱着秀眉问道:“礼亲王,那这三份捷报,该如何处置?”
代善听了,看了多尔衮一眼,没见他有什么动静,还在想着什么事情,便向布木布泰一礼说道:“依老臣之见,如今我大清正需要一场对明国的胜利。这三份捷报,不管如何,终归是我大清赢了不是!因此,老臣以为,可广而传之,以提振我大清军民士气!”
布木布泰听得点点头,不愧是老成持重的老臣,懂得如何利用这些东西来帮大清摆脱困境。
于是,她便赞同道:“礼亲王此法,甚合本宫之意!既然如此……”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见多尔衮似乎确定了什么,抬起头来的那张脸,非常地难看,布木布泰看到,那后面的话就说不下去了。
只听多尔衮扫视他们两人,用非常苦涩地声音说道:“我们都上当了,明国皇帝的真正意图,确实是调虎离山,但不是调我大清骑军,而是蒙古草原上各部族的骑军!”
“什么?”代善一听,整个人好像一个激灵,立刻盯着多尔衮喝问道,“不可能吧?”
而布木布泰则脑子里一团浆糊,压根就分不清,便只能闭嘴看着多尔衮,静等他的解释。
“我问你,辽东战事到如今,可有明国皇帝的消息?”多尔衮盯着代善,厉声质问道,“这三份捷报上,都只字未提明国皇帝和皇帝所属的骠骑营!要是真在辽东的话,这三份捷报会有不提的么?”
一听这话,代善沉默了。
此时的他,也已经反应过来了。事实上,之前的时候,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