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他在金州附近那港湾,也就是后世的大连湾那登陆,从南关岛附近,一条明军早已开辟出来的安全道路通过,到达对岸,再从这里坐隐藏在这里的快船,赶往中岛,也就是后世的西中岛。
在这一路上,陈绍宗在船上的时候,就只呆在船舱里;出了船舱,就被要求蒙上眼睛。
这个要求,说实话,陈绍宗很纳闷。不过他倒也没有多大在意,他相信,总督大人让这么做的,就肯定有这么做的理由。
在辽东沿海的所有岛屿,都是在大明的控制之下。虽然建虏知道,不少辽东逃奴,都是逃到海边,被明国水师接应后躲在海岛上,但他们没有水师,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只有干瞪眼的份。
一路匆忙,用了两天时间,李来亨终于到达了中岛。
这个中岛,也不例外,同样有大明安置的辽东百姓。不过有点不同寻常的是,这个中岛很大,有四十七平方公里,但是,在海滩这边,却看不到多少人。
上岸的李来亨,心中很是有点奇怪,甚至一度怀疑,是不是总督大人搞错了。
直到有明军将士过来核实身份,然后带着他离开海岸,拐入一处谷口之后,顿时,他就目瞪口呆了。
只见入眼所见的,都是一处处军帐,按这个规模看来,至少有上万人之多。
这……原来总督大人没有搞错啊!李来亨心中想着,不由得兴奋了起来,这可是第一次啊!
在谷口这边,再次核实了身份之后,李来亨被带到了中间一处大营帐外面。
这处营帐外面,和别的地方不一样,都是锦衣卫校尉在警惕。一般军卒,也都不会靠近这里。
李来亨一见,立刻挺直了胸膛,又整理了下自己的军服,整个人,非常地严肃,还能看出有一点激动。
有锦衣卫校尉过来再度核实身份,便被放入军帐。而陈绍宗则在此时,才被解开了蒙眼睛的黑布,心中好奇之下自然打量起所处的环境。
这一看之下,他顿时吃了一大惊。身边的人,竟然都是穿黑色飞鱼服,腰间配着绣春刀,这不是大明有名的锦衣卫么?
这……自己是到那里了?他有点懵了!
回过神来,再转头看看,发现到处都是精锐的明军,还不是东江军的时候,他又傻了,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了!这到底是在哪里?
再说李来亨进了军帐之后,瞅见主位上坐着一人,不敢多看,立刻行礼,山呼万岁。
没错,主位上的那人,正是崇祯皇帝。
他之所以在这里出现,其实也是被逼的,原因很简单,就和皇太极一样,粮食不够给闹的。
京师那边为战事积存起来的粮食,因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便优先用于救灾了。当然了,那个时候,也不知道皇太极要搞事。
因此,当皇太极搞事想要消灭东江军时,崇祯皇帝自然也要趁这个机会打击下建虏。如此一来,就有一个问题,粮食这种最为关键的战略物资不充足的话,就不允许战事僵持,也不允许出动大军。
在这两个的前提下,崇祯皇帝就只能自己来了。他有窃听系统在手,就相信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再加上东江军这边将计就计,攻其不备,应该能快速打下目标的。
不过他只领着勇卫营和磐石营中精锐抽调而出的一万多步军就跑来辽东这边,让卢象升很是头疼,为他担心。也幸亏海上是大明水师的天下,因此还能有所安慰。
此时,李来亨的来意,崇祯皇帝其实通过卢象升身上的窃听种子,早就知道了。
说实话,他对耿仲明的事情也很感慨的,对陈绍宗他娘的事也很钦佩。
本来对于窃听系统中的一些消息,他并不在意。在知道陈绍宗他娘的事情之后,他再去翻了下,就找到了对应的消息,证实了陈绍宗没有说谎。或者说,证明了陈绍宗他娘,还活着的消息。
那个西林觉罗也算倒霉的,被崇祯皇帝放回去之后,先是又遇到了归化城战事,送往辽东的人口物资就是在他手里丢掉的,虽然有柴时华那个替罪羊,可他也还是有责任的。归化城之战后,他就被冷落了,就去找女人解闷。结果又遇到了耿继茂,和他起了冲突。
虽然当时他是狠狠羞辱了耿继茂,但是,人家耿继茂正替皇太极在办大事,因此得知此事的皇太极又处置了西林觉罗,发配他当了个盛京城的守门卒。
然后呢,他就遇到了陈绍宗他娘的马车,得知这马车是凤凰城堡那边过来的,还是个汉人的娘,这肯定和耿家有关系,他就嘀咕地骂了一顿。
本来崇祯皇帝对于这些消息并不在意,就忽略过去了。但是,此时,一切和凤凰城堡有关系的消息再次翻出来,自然就和陈绍宗这边的话给对应上了。
耿仲明的事情,还有陈绍宗他娘的事情,是一个非常好的典型。崇祯皇帝第一时间便决定,要重点宣传。因此,陈绍宗以为他娘是被他连累,要没了,但是,崇祯皇帝不想放弃,想要把她救回来,再封她诰命,让她在后半辈子能享清福!
可是,陈绍宗他娘远在盛京,那边又没有真正的锦衣卫密探,想要救她,谈何容易!
难不成像后世一样,派出一支特种兵部队,千里潜伏去救人?真要有这本事,直接去杀了皇太极或者铲除那些汉奸都可以了!
在李来亨赶来的路上,崇祯皇帝对此已经考虑很久,心中也终于有了大概的对策。
此时,从李来亨这里,他收到了陈绍宗的那个包袱,同样看了耿仲明的两封书信和皇太极的那道密旨;对于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有了更多的了解。
心中更有把握之后,便让蓝天保传旨,让帐外候着的陈绍宗觐见。
“陛下有旨,召你觐见。”
陈绍宗一听,虽然也猜测着,这大帐内是不是大明皇帝,可总觉得不大可能。此时一听,顿时有点呆住了,还是蓝天保又催了下,他才回过神来。
没想到竟然要见大明皇帝了,这辈子可是从来没见过的,他有点慌了,当然,更多的是激动,连忙整理仪容,随着蓝天保进了军帐。
一番见礼之后,崇祯皇帝便亲切地让陈绍宗平身,而后对他说道:“卿之遭遇,朕已知悉。朕可以告诉你,卿之母亲确实在盛京,卿的事情,建虏那边还未知道,因此,卿之母亲应该还没事!”
原本陈绍宗正在激动着自己竟然见到了传说中的大明皇帝,突然之间听到这个话,他又一下从见皇帝的激动中回过神来,当即又“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哭求道:“陛下,还请救救我娘吧,陛下……”
边上的李来亨,自然是从卢象升那边知道了陈绍宗的情况,心中很是同情:人都在盛京那边,皇上又不是真得无所不能,又能怎么救?这是强人所能啊!
虽然如此想着,他却没有一点生气,反而是替陈绍宗叹了口气。
可是,谁也没想到,就听崇祯皇帝说道:“如果我们能快点的话,在建虏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办成事情,朕有很大的可能性救出你娘。不过,如此一来,还需要你再冒险一次,你可愿意?”
一听这话,陈绍宗当然是想也不想,立刻双眼冒光,充满了期待,连声答应了起来。
第443章 鳌拜的心都凉了
“只要能救出我娘,死也值了!”
崇祯皇帝明白他的心情,便把他的想法说了一遍。
这不说还好,一说之后,陈绍宗是非常地惊讶,随后,他没有任何语言,只是拿头磕地,“咚咚咚”地声音还很响。
边上站着的李来亨也同样非常地震惊,看看认真地崇祯皇帝,再看看正在地上磕头的陈绍宗,他心中忍不住感慨道:“就算不成,老夫人也肯定是瞑目了!”
看到陈绍宗只是几下,头上就已经见血,崇祯皇帝连忙一挥手,让蓝天保赶紧去扶起他道:“救你娘的事情,还得你去做呢!”
“陛下隆恩,我……我……”陈绍宗倔强地跪在地上,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最终又狠狠地磕头下去,发出响亮的“咚”得一声,然后才站了起来,顺手只是用袖子擦了脸上的血。
崇祯皇帝看得摇摇头,吩咐蓝天保给他包扎一下,然后亲手写了份旨意,交给李来亨,让他带回给卢象升。
……
几天之后,金州,一处深宅大院,建虏军卒守卫森严,院门什么的地方,都有岗哨。但是,在一处大堂前,却是一张躺椅,上面躺着一个老人,在晒着太阳闭目养神。另有两个貌美侍女,一个捶着肩膀,一个捶着腿。
不知道的人,根本就看不出来,这个老人手中有无数大明军民的鲜血。他就是满清的和硕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
此时已是崇祯十五年,他也已经五十九,垂垂老矣。
年轻的时候,他还想着争一下权力。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他已经放开了一切。如今一直镇守在金州,也没有怨言,就当是在这里养老了。
可是,一阵急促地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一听就知道有急事。
听到这动静,代善眼睛猛然睁开,吓得那个捶腿的侍女一个激灵,以至于捶重了两下。
不过代善根本没理他,而是坐了起来,转头看向院门处。此时,一名建虏已经进来了,看到他之后立刻跪地禀告道:“殿下,潜伏海边的探马来报,东江军水师,至少有两百艘,浩浩荡荡地往北出发了,能看到甲板上,全都是明军军卒。”
“哦?”代善一听,立刻转头看向明军去的那个方向,略微一思索,便又躺了回去,而后淡淡地说道:“知道了!”
最近这几个月来,代善知道皇太极频繁调动各地人马,肯定是有什么动作。如今明军浩浩荡荡地往北开去,肯定和这个有关。不过,这关他代善,关金州又有什么关系?
而且明军是在海上的,他代善对此只能是干瞪眼的份。至于报告行踪?海边都有大清的探马,别处自然也会知道明军这么明目张胆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