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窃听系统-第3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转过去,就见皇太极“噗”地一声,一口老血喷了出来。多铎这边看去,因为皇太极的背后是太阳,这一口血,就如同下了太阳血雨一般。
  而后,就看到皇太极一头从马上栽了下来。
  “皇上!”
  “陛下!”
  “主子!”
  “……”
  在一片惊呼声中,一名黄马褂赶紧去接皇太极。不过这一次,却没有像第一次那般顺利。
  皇太极是个大胖子,几百斤重的,从马上掉下来,而且人已经晕过去,一个人,就别想不伤着皇太极,也别想让体面地扶住皇太极。直接被胖子皇太极给砸到了。他又不敢躲,最终做了肉垫。
  此时,其他黄马褂也已经反应过来了,立刻赶到,伸手扶住,才没有让皇太极又从肉垫上滚到肮脏的地上。
  其他建虏头目看到这一幕,也纷纷围了过来。其中豪格更是挤开别人,一口一个父皇的哀嚎起来。
  经过这么一闹,皇太极终于醒了过来,很快弄清了刚才发生的事情。那胖脸上的神情,简直比千年寒冰还要让人感到冷,他首先盯向了豪格,顿时就让豪格闭了嘴,然后又环视其他人,在多铎的脸上停留了片刻之后,厉声喝道:“召集骑军,由多铎、豪格所领,即刻日夜兼程,驰援辽东海州地区,给朕拖住明国皇帝,决不能让他逃回宁锦坚城!”
  一听这话,所有建虏头目都是一愣。没想到还真是明国皇帝御驾亲征辽东了?那明国皇帝竟然还真得敢来!
  “臣弟领旨!”多铎打千跪地领旨,咬牙切齿地神情,就好像明国皇帝就在他眼前,他要扑上去把明国皇帝碎尸万段一样。
  “儿臣遵旨!”豪格也打千跪下领旨,不过他心中有点疑惑,就又补问了一句道,“父皇,那明国狗皇帝领了多少人马?”
  周围的建虏一听,纷纷看向皇太极,对于这个消息,他们心中很好奇,同时也很关注。
  按照他们的分析,明国那边应该没有多少兵力可以调动才对,可是明国皇帝都御驾亲征辽东了,兵力又怎么可能会少?
  那明国皇帝到底领了多少人马,是多是少,是什么人马,这个问题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皇太极听了,盯了多铎一眼,而后冷声喝道:“按照多尔衮所奏,明国皇帝领着御马监辖下三大营,共五万左右的兵力,一战而下塔山,如今又兵锋直指辽东腹地。知道辽东大清兵力空虚,试图一举打下辽东!”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吃了一惊,才五万人马?塔山多尔衮所部都有一万多人马,一战就败了?还有,明国皇帝是怎么知道辽东空虚的?
  他们正在想着,却见皇太极突然又暴怒起来,厉声骂道:“多尔衮那个杀才,亏他平日里一副精明的样子,朕交给他的一万多大清军力,竟然被他一夜之间给败亡了。蠢货,该死,蠢货,该死啊……”
  且先不说,一万多大清军队的败亡,对于大清也是伤筋动骨,就直说多尔衮败亡地如此迅速,以至于明军能迅速挺进辽东腹地,让皇太极精心准备的朝鲜战事,顿时功亏一篑,所有心血,还有大清勇士的鲜血,全都白流了。
  正是如此,皇太极那口老血,才没有忍住,还是吐了出来。
  其他建虏头目,其实也有点难以想象,为什么多尔衮有一万多大清军力,竟然会在一夜之间就败给了明军。按理来说,大清有一万多军力,就算明军有五万人马,哪有如何?不说打赢明军吧,有来有回的战事,总要僵持一段时间的吧?
  说实话,他们有点理解皇太极为什么会被气得吐血,这真是太让人生气了!
  多铎虽然也想不明白,不过他还是要帮多尔衮说话,便开口说道:“陛下切勿生气,当以龙体为重。明国狗皇帝一战而胜,对我大清来说或者还是好事。骄纵之下竟然试图攻打辽东腹地,臣弟定然不眠不休,日夜兼程赶回,拖住明国皇帝,决不让他逃走!”
  如果要是能把明国皇帝留在辽东,那这笔账算起来的话,应该也划算了。搞不好,论罪多尔衮的时候,他的罪责也会少一些。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多铎都不只是说说而已。他心中就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不计代价,日夜兼程,赶回辽东,用大清骑军的优势,缠住明军,拖死明军,等皇太极这边领着主力赶到,就不信灭不了五万明军!
  都在这种地步了,皇太极当然也希望能留住明国皇帝,因此他又立刻下旨道:“给科尔沁等草原部族传旨,八……”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停了下,感觉有点不吉利的样子,不过最终还是继续说道:“八百里加急,让他们立刻派出骑军入辽东,断明军后路,务必不能让明军撤回关宁!”
  总之,明军如此胆大妄为,那明国皇帝还真以为打仗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竟然也往御驾亲征的把戏。他去对付蒙古部族,去对付关内流贼,想玩就玩了,但是,敢用到大清头上来,就一定要让他知道,大清不是那么好惹的,既然来了,就别想着回去!
  和辽东那边的战事比起来,平壤之战就显得不重要了。
  “呜呜呜”地号角声响起,正在战场上的建虏骑军听到,都有点诧异,怎么在这种关键时刻要他们撤退?
  不过军令如山,他们也不敢不从,因此,建虏骑军第一个从平壤战场上撤了出去。
  至于步军的攻击,都打到这个份上了,皇太极也不可能直接让他们撤下来,好歹打一打,万一打下平壤呢,好歹能有点安慰不是!


第380章 咸吃萝卜淡操心
  事实上,战事打到这个份上,骑军其实已经无需再冒着伤亡进行掩护了,此时撤退的话,其实也还算正常。
  但是,这个动静在城头上的卢象升看来,却又是一个非常好的迹象。这让他更坚定了信心,紧盯着建虏骑军,他觉得,搞不好还会有后续。
  果然,只见建虏的骑军撤出战场之后,就立刻进行了整队,而后竟然也不休息,匆匆地往辽东方向走了!
  “没错了!肯定是关宁军攻入辽东腹地,建虏的骑军才连休息都不休息,从战场上一下去就立刻开拔!”卢象升兴奋着指着远处建虏骑军动向,大声说道。
  他的亲卫听了,也都是非常地兴奋。这一仗,虽然还没有结束,可是,在他们的心中,却已经分出胜负来了。
  “拿本官弓箭来!”卢象升兴奋地要亲自参战,他的亲卫听了,也不啰嗦,立刻奉上弓箭,这个时候,要不多杀几个建虏,等建虏逃了,短时间内怕是没机会继续杀了。
  城外,一队队的建虏步卒,抬着云梯已经冲到了城墙底下,“啪啪啪”地,沉重的云梯纷纷用力靠向城墙,然后建虏吆喝着又用力往后拉。云梯顶端的弯钩,立刻牢牢地勾住了城垛。
  只是眨眼间,早已准备着的建虏,便立刻开始攀爬云梯,蚁附攻城。
  与此同时,建虏的投石车也接到皇太极的旨意,开始延伸攻击。磨盘大的石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砸向城墙里面。每一发石弹落下,都会发出巨大的“轰”声,然后溅起无数泥土石块。
  明军将士和朝鲜军队的军卒,倒霉的,被砸个正着的话,顿时就成了肉泥;而运气不好的,只是被砸胳膊砸腿,或者被飞起的碎石击中,则无不痛苦喊叫。
  战争,在这个时候,是六亲不认,不会因为正义与否而网开一面。
  当然了,城头上的剩余红夷大炮,也都还在轰鸣着,不时能看到城外的投石车,不管是否正在投弹,忽然“哗啦”一下,就如同纸糊一般垮了下去,同样砸得底下正在忙碌的建虏断臂残肢,头破血流。
  远处的皇太极,他嘴角的血虽然早已擦掉,但其脸色极其阴沉,一直盯着平壤城头,看到一架架云梯架到城头上,大清勇士纷纷开始往上爬,而城头上的明军和朝鲜军卒,显然被大清的投石车、弓箭手等等压制,不但伤亡惨重,且还手能力似乎弱了不少,他的心中稍微松了口气。
  只要大清勇士攻上城头,城内守军才那么一点人,肯定守不住,平壤城必破!
  “恭喜陛下,大清军队要攻上去了!”边上范文程看到,不由得心喜,连忙对皇太极说道。不管怎么样,皇太极的心情不好,这时候凑个趣,恭喜一声,或者能缓解下他的心情吧!
  可是,皇太极听到他的说话后,转头看了他一眼,那眼睛中,竟然不是平时的和蔼亲近之色,而是……而是吃人恨极之色,这让范文程心中顿时一惊,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话了。他无法承受皇太极这种眼神,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
  皇太极看到他跪下,才回过神来。刚才他之所以那么凝视范文程,就是因为在多尔衮的奏章中还提到了他在明国皇帝身边见到了驸马伍忠,且由明国皇帝亲自确认,说那伍忠根本就是受明国皇帝旨意,特意被大清抓住而潜入辽东的。
  一想到这,皇太极不由得又咬牙切齿。没想到自己不但赔了一个女儿,还泄露了辽东的内情。可笑自己还寄希望于他能和明国大盐商合作,为大清提供足够的粮草物资。搞不好,东江军会重新出现在辽东,甚至明国以总督之尊亲自坐镇东江军,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他伍忠的一份功劳。
  他之前所吐的那口老血中,就有伍忠的功劳在。
  多尔衮还在奏章中说,明国皇帝亲口证实,其他汉人也不是真心投降大清,有不少人都和明国有联系,甚至有可能的情况下,会立刻反叛大清,重新投向明国也不一定。
  一想到这,皇太极的脑海中,不由得又想起了一件让他同样咬牙切齿的往事:刘爱塔,在明国那边应该叫刘兴祚吧,就是如同明国皇帝所说那边,表明上投向了大清,还成了大清的总兵一级武官,可是,他却又偷偷联络原登莱巡抚袁可立,还试图带金州投向明国。虽然最终没得逞,可他还继续玩弄大清对他的信任,竟然还假死投向明国,可笑当时以为他真死了,还为他举办了隆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