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不能胜,郑芝龙同样是个带惯了兵的,虽然海战不同陆战,但他至少能看出来一二。
因此,对于卢象升的这种倔强,说实话,他心中还是非常佩服的。特别是在见多了大明官员中,多是那种只知道捞好处的,就更是对卢象升这个异类感到佩服。
要是换了那个熊文灿,估计第一时间就跑了吧?不,他肯定干脆就不会来平壤!
想到这里,郑芝龙不由得想起这个老相好的下场,崇祯十二年被押解进京,被皇上定了个抄家,流放海南的下场。呵呵,从自己这边捞去了那么多,最终全都归了皇上,真是何必呢!
郑芝龙了解卢象升的性子,既然已经做出决定,除非是皇上下旨,否则就不可能做出改变。因此,他也没有多劝,便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入夜之后,卢象升在城头上,目送着郑芝龙领着船只,沿着大同军漂流而下。
看着船只隐于黑暗之中,卢象升心中默默地想着,这也算是破釜沉舟之战了吧!
他正想着,忽然听到了李来亨带着一点惊讶地声音道:“大人,那边,好像有大军开来了!”
卢象升一听,转身看向他,然后沿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在平壤城地东面,一条火龙,正从远处出现,缓缓地往平壤城而来。
等了好长一会只见之后,火龙的尾巴还是没看到,仿佛无穷无尽一般。
不用说,这条火龙是在东边的建虏步军,竟然是连夜赶路,赶到平壤这里来。
看到这一幕,卢象升不由得心中一沉。他没想到,建虏竟然如此着急,连夜行军赶路。看来,建虏对平壤还真是势在必得啊!
城头上,所有的明军将士,还有朝鲜军卒,全都默默地看着远处那条火龙不说话。不用说,火龙的出现,再次给了平壤守军以压力。
而城外建虏,看到火龙之后,立刻派出快马前去联系,而后,声势大涨,就算是在晚上,他们也是呼喝喊声,那喊声中带着的兴奋之意,平壤城头上的守军能非常清晰地感受到。
卢象升见此,立刻开始巡视城头。
还真别说,当明军将士,又或者朝鲜军卒,看到卢象升的身影时,心中的压抑感,立刻便没有了。
总督大人都在,这么大的官都不怕,那还怕他个鸟!
这一夜,因为建虏步军的赶到,人喊马嘶地,真是闹了一夜。等到天亮之后再看,城外的建虏大营,又不知道扩大了多少,只是目测,就能大概估计出来,昨晚来的建虏步军,大概有两万多人。
如此一来,在平壤城外的建虏军队,步骑加起来,估计都有五万左右了。
不得不说,城外的建虏大军给了城内守军很大的压力。不过看着城内准备的防守器械,一直源源不断地运上城头,守军才多少有了一些底气。
有卢象升亲自坐镇,在城防方面绝对不会有人能糊弄。
城外大营,多铎、豪格和岳托已经碰面,此时的他们,也正在眺望平壤城。
“我说,你是怎么打的,竟然差点被明军击溃?”豪格转头看着岳托,带着一丝好奇,同时也有嘲讽之意问道。
多铎听了,也是转头看向岳托,心中有点不屑。大清军队,还是特意调拨后的军队,竟然在野战的情况下,差点被明军打败,真是丢光了大清的脸面。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岳托最不想的,就是别人提这个事情。可是,如今提这个话题的,是他的堂兄弟,而且还是皇上的儿子。另外一个,还是高他一辈的叔王,让他压根没法生气,或者不回答。
于是,他只好回答道:“这支明军非同一般,野战能力,绝不逊色我大清军队,切记不能轻敌!”
说到这里,他看到豪格和多铎两人的脸上,那嘲讽之意更浓,而且豪格还想开口的样子,就知道他不会说好话,便抢先说道:“要不然,皇上也不会亲自领军,正赶过来平壤。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皇上是知道这支明军的厉害,对不对?”
“……”想要开口的豪格,嘴巴张开之后刚想说时,听到岳托竟然搬出了他爹,一下把他的话给堵住了,张开嘴巴,就是说不出话来。
多铎却少了一些顾及,只是冷笑一声,看着城头上,用马鞭一指道:“要本王说,根本就无需我大清如此兴师动众,本王就不信了,还打不下平壤!”
对此,岳托不搭讪,就希望他们别讨论这个。等皇上到了,皇上自然会做出决断。
他不说话,但多铎却转头看向他问道:“你军中带着的火炮,不会丢了吧?”
“大营并未被明军攻破,如何会丢?”对于这个比自己还小的叔王,岳托就没有像对多尔衮那般尊敬了,回答一句之后提醒道,“城头上可是有红夷大炮的,恐怕打不过城头上的明军火炮!”
大清的火炮,以天顺军最为擅长,但是,在旅顺城下,对上这支东江军之后,就吃了一个大亏。因此,岳托可以肯定,火炮之战,肯定打不过明军。
多铎听了,不由得冷笑一声喝道:“本王什么时候说要用于攻城了?立刻调去江边,封锁大同江,本王要切断明狗的最后退路!”
听到这里,岳托一愣,回过神来后,心中不得不佩服多铎,看来还是有点能耐的。自己都忘记了这事,他却是能记得。
于是,在平壤城内守军加强城防的同时,城外的建虏,也在忙碌了起来,针对平壤开始了他们的动作。
平壤城头,卢象升面无表情地看着城外,心情其实很沉重。建虏步军已经到了几天了,却不急着攻城,肯定不是闲着,这反常的情况绝对说明建虏还在做准备。他们准备地越充分,那回头一旦攻城,则攻势会更猛!
这么想着,他就又开始巡视城防,务必做到最好。
两天之后,城外的建虏忽然欢呼起来。听到动静的卢象升,立刻登上城头观看。
第375章 原来是个数典忘祖之辈
只见在平壤城的西面,无数的建虏步军正往平壤城这边开过来。这边的建虏,则纷纷拥过去迎接。
没有多久,就看到新出现的建虏步军中,有位皇的仪仗,不用说,是建虏皇太极亲自领军过来了。
看到这一幕,就连卢象升都非常地吃惊。他没想到,为了一个小小的平壤城,竟然连伪皇都亲自赶过来了,由此可见,他是有多重视东江军!
城头上,所有的守军,全都默默地注视着城外建虏大军的到来。不得不说,建虏军队的数目之多,实在是太让人震撼了!
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看到城外的建虏之多,至少也有七八万人吧?而且这是大白天,都是肉眼可见,并没有虚张声势,假冒多人的情况,完全是实打实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城外,七八万建虏,齐声高呼,声音之响,就算平壤城内老鼠洞里的耗子,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奴酋伪皇亲临,兵力达到七八万人,而平壤城内,全部兵力却不满两万人。如此巨大的实力,真得能靠平壤城墙挡住么?
按照兵家通俗惯例,一般围城之军,大概是守城之兵力的两三倍,就有打下来的希望。最主要的是,城外围困之军乃是强敌,能断援军,能败出城之军,如此一来,孤城是注定要陷落的。
想到这里,平壤城内的守军,脸色都异常地难看。不要说朝鲜军卒了,就连不少大明将士的脸色,也是很难看的。
卢象升很快回过神来,便立刻巡视全城,同时传令下去,告诉所有守城将士道:“前些日子一战,我军已经把建虏打怕了,他们怕我们,所以尽起建虏主力,前来围攻平壤!皇上曾说过,建虏都是纸老虎,如今大家都看到了吧,我们区区七千兵力,就把建虏主力都打出来了!”
“本官早就料到建虏主力会被我军吸引过来,因此早就派人回京师禀告消息,以皇上之英明神武,肯定会从关宁方向策应我军。大家可以想象,建虏主力全都被我军给吸引过来了,辽东腹地兵力空虚,大明最精锐的关宁军从宁锦一线杀入辽东腹地,建虏的老巢都有危险,只要我们坚守一些天,城外建虏必定惶恐撤军!”
“如今对建虏之局势,关宁军和我东江军一左一右,夹击建虏,让建虏来回奔波。皇上曾有言,不出五年,辽东必定光复。”
“这光复辽东之功,可都是被大家给赶上了啊!本官和诸将士一起坚守平壤城,就是为了吸引建虏主力在此,给关宁军创造机会。这首战之功,可都是我们东江军的!”
“……”
听着卢象升的这些话,明军将士们最先振奋起来。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被崇祯皇帝在南阳一战俘获的积年老贼,自愿前来辽东打建虏的。可以说,他们当初在决定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战死的准备。毕竟当时做决定的时候,在他们的认识里,建虏是无比地强大,可他们还是做出了这个决定。有这样的觉悟在,本身就不是怕死。
眼前的建虏大军声势浩大,给他们以震撼,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当他们听到卢象升的这些话后,就已经回过神来,建虏对他们的震撼力,影响就减少到最小了。
对于崇祯皇帝,他们这些人也是亲身体会过的,南阳一战,崇祯皇帝亲自领军,就在最关键时候杀到。可以说,皇上的指挥作战能力,那也是很厉害的。更何况,后来他们一路行军到山东的路上,又听说了皇上神机妙算,一举歼灭河套鞑虏的战绩。
他们这些积年老贼,大部分都是陕西人,对于河套鞑虏,当然是非常了解的。因此,对于皇上能歼灭而不是打败河套鞑虏,对他们的震撼不可谓不深。
还有崇祯皇帝心系百姓之举,种种行为,都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崇祯皇帝的英明神武,已经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此时,听到卢象升头头是道的分析说话,还真别说,他们都一个个振奋了起来。如今已经吸引了建虏主力过来,辽东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