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体下马,都随本将杀!”李定国毫不犹豫,立刻传下军令。
骑军变步军,冲进军营去肉搏,不得不说,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很大的担当。如果换了一般将领的话,没有卢象升的军令,绝不敢这么做,但是,李定国却毫不犹豫地自作主张,下了这道军令。
传下军令的同时,他身先士卒,第一个翻身下马,取下挂在马钩上的长枪,就前往救援明军前锋。
他的“李”字旗号就是一盏明灯,引导着他手下的两千骑军纷纷下马成为步军,组成方阵跟随他们的主帅前进。
“吼哈,吼哈……”
李定国和他的亲卫吼着前进,带动着其他将士也跟着齐声大吼,跟着吼声的节奏前进。
两千人马的这个动作,哪怕战场上非常混乱了,这动静也绝对不会小。
那些慌乱中的明军,看到李定国这支军队,不但有序,而且还士气高昂地向敌人发起攻击,顿时,他们也立刻心生勇气,心中一下抛开朝鲜军队给他们带来的恐慌。低级军官立刻开始重新整队,就在李定国所部的后面,再次开始集结,就跟着他们的身后,也再次发起了攻击。
原本明军前锋这边,都要快被建虏给切断了,但是,李定国领军及时杀到,那“吼哈”地如雷吼声,援军的及时到来,都让明军前锋这边士气一下高涨起来,原本已经杀得有点力竭的他们,也不知道从哪里来了新的力气,原本有点慌乱的他们,又立刻变得无所畏惧,往后杀了过去,和接应的李定国所部前后夹击,很快就击溃了试图包围切割他们的建虏军队。
躲在暗处的岳托看得非常无奈,眼看这场战事就要赢了,结果又被明军给扳回去了。
如今手中已经无兵可用,真要再派,就只能把自己派上去了。最为关键的是,岳托明白,哪怕他和亲卫冲上去了,也不会对战局有大的改变。
如今这种情况下,就只能看哪一边先顶不住,那另外一边就能赢了!
这一仗,开始拼意志了。
“杀……”
平壤城外,喊杀声惊天动地,响彻云霄。如果这个时候,有一边的援军赶到的话,就能立刻分出胜负。
不过建虏这边,显然还没有援军赶到。
而明军这边,平壤城内,是还有一部分朝鲜军卒的。但是,城头上的金尚宪却已经傻了。因为他看到原本非常有利的战局,就因为朝鲜军队这边不经打,让战事差点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再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派兵出城。
眼睁睁地看着战场上打得昏天黑地,金尚宪觉得什么都做不了,此时也不再乐观,就只能在城头上默默地祈祷,希望明军能胜。
战事还在继续,时间却不会等人,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到了傍晚,眼看着天色就要黑下来了。
这个时候,不管是建虏还是明军这边,都已经战得筋疲力尽,全靠一股意志在撑着。但是,天色要暗下来,那就不可能继续打下去的。
于是,双方都不约而同地开始脱离,在天色黑下来的时候,双方脱离,平壤城外的这一仗,终于因为天色原因而结束了。
这一仗,打得真是惊天动地,艰苦异常,明军这边,表现出了非常顽强的作战精神,但是,依旧没有完成战役意图,终归是没有把这支建虏击溃。
一身是血的卢象升,不由得心中叹了口气,亲自压阵,让手下将士扶着伤兵,抬着战死将士的尸体退入平壤城内。这个时候,朝鲜军队的作用才发挥出来。这个工作,基本上都是他们在做了。
上了平壤城头,面对金尚宪看着惊讶的神情,急促地问安,卢象升摇摇头道:“都是建虏的血,本官没事!”
说完之后,他看向黑暗中的建虏大营,心中充满了忧虑。
这一仗,虽然看似平局收手,但其实还是败了啊!
卢象升不知道,他的对手,城外建虏统领岳托,和他一样,心中同样充满了忧虑。
第364章 皇上明天白天怕是不好和大家见面了
这一战,还是大清主守,明军过来进攻。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支东江军竟然如此厉害,如果不是自己抓住了朝鲜军队这个弱点,搞不好还真要失败了!
更为关键的是,自己手中有一万出头的军力,其中光是白甲兵,就有一千多。其他军卒,其实也是精锐。可就算这样,都差一点就败了!
岳托想着这些事情,心中就更是忧虑了。之前的时候,还担心自己这边军力太多,明军怕是不会来援。现在想来,还真是搞笑!
这一仗,虽然在表面上来说,是守住了大营,没有让明军得逞,好像是赢了。但是,岳托却是叹了口气,在黑夜中目视同样有些昏暗的平壤城,神情异常地沉重。
在这一仗之前,大清军队对上明军,一直是有心理优势的。哪怕之前英俄尔岱被明军偷袭而导致全军覆没,也没有影响大清这边的这种心理优势。
因为那一战,对大清这边来说,更多的是被明军偷袭,非战之罪,而是被猪队友拖累所致。因为,就算全军覆没,大清军队这边看来,大清依旧是野战无敌,或者就算不说野战无敌,但只要同等数量的明军的话,那也是随便大清军队打打,就能打赢的了。
但是,这一战,却把大清军队心中的这个优势,一下就打没了。要知道,这一战,大清军队这边,其实在人数上,是还要多余明军的。至于朝鲜军队,这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就完全忽略掉了。
岳托刚才一路走来营门口这边观察平壤的路上,已经发现了这一点。一路所见,绝大部分大清军卒,都是士气低落,情绪很是不对。
虽然在岳托看来,这一战,如果不算朝鲜军队那边的损失,那么大清军队和明军的伤亡,应该是差不多,并没有怎么吃亏。但是,在士气方面,他心中可以肯定,绝对比明军那边,要更受打击。
这么想着,岳托有点疑虑了,这大营还能守得住么?明天天亮,要是明军锲而不舍,继续大举进攻怎么办?自己还能不能抵挡住明军的攻击?
作为主帅,他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很久之后,岳托做出了决定。
与此同时,在宁锦的塔山城外,崇祯皇帝通过卢象升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第一时间知道了平壤城外的战事。
对此,他并没有欣喜,而是心痛。
为了重建东江军,崇祯皇帝可是花了不少心血的。整出这么一支精锐出来,容易么?
军队的损失情况,还没有统计出来,但预估伤亡肯定不会小。崇祯皇帝一边心中骂着“卢象升这个败家爷们”,一边开始想着怎么给卢象升那边支援。
不过实在是太远了一些,又没有飞机可以运输兵力,也没有电话能直接打给卢象升,要想影响那边,实在是有点鞭长莫及。
最为关键的是,崇祯皇帝通过英俄尔岱等人身上的窃听种子,知道皇太极领着大军已经到达镇江堡那边,就犹如丛林中的猛虎,等在那里,只要平壤的战事报到皇太极那边,皇太极就会领着大军入朝鲜,一路席卷而过,就凭卢象升的那点兵力,如果硬拼的话,根本就不会有任何胜算的!
他在想着这事,忽然发现多尔衮身上的丙级窃听种子有动静,便先去看多尔衮这边的消息了。
在塔山城内,粗大的火烛光芒,照亮了大堂,从堂外吹来的风,虽然无法吹灭这些火烛,可却让大堂内变得亮一下,暗一下的,显得有点诡异。
多尔衮坐在主位上,扫视着底下的大清将领,眉头紧皱着,忽然开口说道:“明国皇帝此次有备而来,三大营皆是精锐,人数多达五六万人。而我军只有一万多点,如果任凭明军围下去,此战,我们凶多吉少!”
“主子,我们这边断绝了和海州的联系,肯定会有探马来查探情况。到时候,皇上知道了,定然会派援军。”一名建虏头目一点都不担心,立刻回应道,“到时候内外夹击,搞不好明国皇帝都能被我大清俘虏了!”
“对啊,主子,这一仗,搞不好是我们大清的机会!”另外的一名建虏头目也跟着附和,脸上尽是兴奋之色。
“……”
听着底下这些手下的说话,多尔衮的脸色异常严肃,当即摇头打断他们说道:“我们没有援军,这一点你们就不要想了!”
“啊?”建虏头目一听,异常惊讶地说道,“主子,这不可能吧?”
“对啊,皇上不可能弃我们不顾的!”
“……”
对于堂下一下喧哗起来,多尔衮拍了桌子,发出“啪”地一声,打断了他们的喧哗,而后冷声喝道:“皇上已经抽调了国内主力,此时应该已经到镇江堡,准备入朝作战,顺便消灭明国东江军。因此辽东这边空虚,不会有足够的兵力来救援我们的!”
多尔衮领了皇太极的旨意出发时,其他人都还没有动静,因为,他的手下都不知道全盘情况。此时一听,顿时都张大了嘴巴,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
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自然能从白天那一战看出来,明国皇帝亲临之军,确实是明国的精锐。如今明军人数是己方的几倍,一来就立刻修筑工事围城,很显然是要把他们都消灭掉。
如果外有援军,那他们一点都不担心,甚至都还兴奋,搞不好能把这个胆大包天的明国皇帝都给拿下了。但是,外面如果没有援军,就凭在塔山的兵力,那就真得危险了。
看到他们的神情,多尔衮就知道,他们已经明白了大清军队当前的处境会多危险。因此,他就没有再沉默,而是立刻严肃地说道:“此战,已经不是和明军分胜负,而是要在明军发起攻势之前,如何能带着更多的人突围出去!”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后,目光缓缓扫视过底下所有建虏头目的眼睛,而后厉声说道:“本王决定,趁着明军立足未稳,趁着明军的围城工事还没有修筑完毕,今晚就突围出去!”
一听这话,在场的这些建虏头目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