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训练的这些将士,都是勇卫营总兵卢大手下的。崇祯皇帝冲他点点头。
于是,卢大立刻传下军令,让那些正在射击的将士停止训练,列队站好。远处的靶子,也有专人拿过来。
崇祯皇帝微笑着对郑芝龙说道:“这些是兵仗局毕卿改良后的自生火铳,朕称之为燧发枪。威力已经达到了《纪效新书》中的要求,且不用火绳,点火率在百分之八十左右。这个燧发枪的威力,卿可以自己过去看看。”
毕懋康的改进,主要是在枪机上。事实上,燧发枪最主要的部分,也正是枪机。
郑芝龙看到的这个燧发枪,和他以前别人献给他的,已经有不小的区别。他观看的结果都不用说,自然是大大吃惊了。
欣喜万分之余,崇祯皇帝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道:“这种燧发枪,最困难的是这枪机上的主弹簧,必须要有足够的力道,才能保证击发之后产生火花的可能。朕宁愿这种燧发枪打造地慢一些,也要保证击发产生火花的成功率。因此,目前这些燧发枪的产量,还很低。”
听到这话,郑芝龙不由得有点失望。因为他知道,这产量不高的话,那肯定不会配备给他的水师了。
果然,就听到崇祯皇帝接着对他说道:“不过,朕可以拨出三百把自生火铳给卢卿那边,其中一百把用于训练,另外两百把用于战事。等将来这燧发枪的产量提升上去之后,朕不管是陆军,还是水师,都会统统装备的。”
听到这话,郑芝龙心中一喜,还没来得及说话,崇祯皇帝就又说道:“朕就是缺少时间,只要能拖住建虏,给朕多点时间,那这种燧发枪就能多造一些,我大明军队的实力就能更强大一分。”
郑芝龙听到这里,终于明白,皇帝把他带来这里的目的,不是说为了给卢总督三百把燧发枪,而是要让他亲眼看到,多给一些时间,明军战力会有多大提高。
想明白了这点,郑芝龙立刻表示,一定会给建虏以希望。
事实上,这一点,确实要他深刻体会到才可以。也只有这样,他日和建虏水师打仗的时候,这其中的分寸,郑芝龙才能把握住。
之后,崇祯皇帝又让人拿来一个东西,用藤框框着的一个球。郑芝龙看了下,大概看出来,这也是一种火药武器。不过,他并不知道这是什么。
就听崇祯皇帝给他介绍道:“这个东西,是开物司宋卿在《天工开物》中记录的万人敌,在北方守城战中非常好用。朕让他们给卿试验一下。卿且看看,是不是可以同样用于战船靠近之后的跳帮战?”
郑芝龙一听还有给他的好东西,心中立刻期待起来,等看完这个万人敌是怎么回事之后,立刻大喜,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这个万人敌确实可以用。两船靠近之后,让力大之士,点燃这万人敌之后,投掷到对方船上,必能扰乱对方,不但杀伤敌人,还能大大降低敌人的士气。”
“哦,这样就好!”崇祯皇帝一听,也是高兴地说道,“那卿再想想,针对卿所想的情况,是否需要改进这个万人敌,朕让兵仗局给卿改改,回头拨给卿一些试用。”
这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了,要是自己当海盗的话,那可能去做这些事情。郑芝龙大喜,连忙答应下来。
于是,等郑芝龙回登州的时候,就带了三百把燧发枪、五十个万人敌,还有十名燧发枪教官,也就是勇卫营的将士回去了。
等他回到登州的时候,已经是崇祯十三年二月中旬了。这个时候,崇祯皇帝通过窃听种子了解到,辽东的伍忠,带着他的手下细作,乘船离开了金州,往大明而来了。
对此,崇祯皇帝不由得在心中想着,这个伍忠,到底变节了没有?
第293章 失足落水
从京师到江南,虽然因为冬天的原因,京行大运河有很多段其实都无法直接坐船,因此行程上慢了一些。但一般来说,不管再怎么慢,也不至于到崇祯十三年二月底了,才差不多到江南。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一路而来,有很多地方官虽然明面上不敢对奉旨外出的巡按御史怎么样,可要想为难下他们,就不要太简单了。
比如,使用的牲畜,突然拉稀,会耽搁行程吧!或者驿站所能给出来的牲畜,不是老弱就是病,会耽搁行程吧!凡此种种,以前张溥从未遇到过的问题,这一次出京,看似偶然的情况,全被他遇到了。哪怕他是钦差,身边有东厂番役,可这种情况下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对此,张溥心中其实一清二楚,这沿途的官绅在表达对他的不满。
事实上,要是有可能,他也不想干的。只是没想到,自导自演的一幕,如今都还悬在半空,那该死的张宗烈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就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东厂这边,也没有任何消息。这让张溥一直心有隐忧。
也是因为这个所谓的行刺事件,让这些东厂番子对他看得非常严。表面的理由,就是防止他再遇刺。对此,张溥有苦心里知,也没法反对。总不能说,其实行刺的事情是假的,我根本没遇刺,你们不需要这么贴身的保护!
如厕的时候,有东厂番子站在门口;睡觉的时候,有东厂番子守在墙根;不管是干啥,总有东厂番子跟在身边,这种感觉,让张溥真得感觉像被看押了一样。
不过让张溥有点奇怪的是,那个吴昌时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没有闹一点动静出来。不管是在京师,还是在路上,都是规规矩矩的。该不会,他真是铁了心,要去办好皇上交给的差事了吧?
要真是这样也好,自己这边走慢一些,让吴昌时先动手去办事。
如果他办得顺利,那就说明那些江南官绅,其实还是畏惧国法,并不会有多抵触。如此一来,自己也能放心去做了!
但要是他办得不顺利,那就说明这事就如同想象的那样,会很棘手。那自己就不能高调做事了!
张溥正想着这事呢,忽然就听到岸边有急促地马蹄声传来,而后一个声音大声喊着,好像说是锦衣卫,在问这边是不是自己的船队?
东厂档头姜冬刚好在船头,看到岸上确实是一名锦衣卫快马而至,在确认了之后便让船队靠岸,说有重要的事情。
姜冬听了,便立刻交代手下护卫好张溥,而后,他让船往岸边靠去的同时大声喊道:“有何事情,不妨直言!”
“吴巡按失足落水,我家大人说了,让姜档头这边护好张巡按,千万不能出事了。”
岸上那锦衣卫的这个话,顿时让姜冬吃了一惊,连忙让人加快速度靠向岸边,同时又问道:“怎么回事,这么冷的天会落水?那吴巡按现在如何了?”
在船舱中的张溥也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不由得大吃一惊:吴昌时怎么这时候失足落水了?
这种天气,就算没有淹死也肯定会被冻死吧?他到底是自己故意的,还是不小心,又或者有人害他?
这么想着,张溥便想出舱,以便搞清楚这个事情。
立刻,两名东厂番役,一左一右,就在他两边,随他一起出舱。
“吴巡按虽然被救起,可感冒发烧,正在扬州医治,短期内怕是好不了了。他写了奏本,已经快马送往京师。”
听到这话,张溥不由得立刻猜测,该不会,这厮其实是故意的吧?他本身就是江南人氏,虽然不是很清楚,但估计是会水的。有锦衣卫在身边看着,就算不会水,也肯定会很快被救起来,只是这么冷的天气?
他想到这里,都感觉身上好像更冷了一点。探出头去,想要看看河水的情况。却不料,他身边的两名东厂番役,也已经听到了对话,看他这样子,吓得一激灵,立刻双双上前,一左一右抓住了他,拖着他就往船中间站。
姜冬回头看了下这个情况,立刻眉头一皱,开口冷声提醒道:“张大人,我们可都是不会水的,您要是失足落水,怕是想救您都有点难的。”
张溥心中有鬼,听到这话中隐隐带着的警告意味,下意识地不敢驳斥,只是回答道:“那有那么多失足落水,档头想多了!”
说完这个之后,他不想和姜冬继续说,于是就向岸上那锦衣卫大声问道:“不知道吴巡按当时是怎么落水的?”
“好像是诗兴大发,站到船头去吟诗作赋,然后船突然摇晃了几下,吴巡按便掉了下去。”那名锦衣卫看到船靠到岸边来了,便不再大着嗓门喊话,用正常的声音说道,“船工说,这里刚好有激流,我家大人查了下,也确实水流比较急。当时,刚好又有风刮过。”
只听这个答复,张溥没法确定吴昌时的落水,到底是什么情况?于是,他决定经过扬州府的时候,去看看他,探探他的口风。
不管怎么样,吴昌时如今这情况,肯定是没法继续办差了!这也就是说,皇上所交代的事情,他张溥要先去做了。
一想到这,张溥心中不由得感觉有点棘手,真要这样的话,自己就没有任何前例可参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
核对官绅优免限额和催缴欠赋的事情,到底要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如此种种,要全凭自己随机应变了!
想着这个事情,张溥心中忍不住就想骂吴昌时了,该不会他也打着主意,就让让自己先去办差,他在后面看着,给他做参考吧?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他这失足落水,就绝对是自己故意的了!
就这么想着,他很快也到了扬州府。
按照皇帝的分配,这扬州府就是他张溥巡查的任务地。而吴昌时是还要往南,可他如今赖在这里,搞不好还真是想在这里看看自己如何办差!
这么想着,张溥就越加想去搞清楚,这个吴昌石到底是不是故意的!
因此,张溥到了扬州府之后,并没有立刻摆出核查官绅优免限额的架势,也没有去催收欠赋,甚至连地方上的账册都没去要,只是立刻去登门拜访吴昌时。
姜冬身为东厂档头,主要是护卫张溥的安全,监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