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窃听系统-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他就立刻和陈新甲不谋而合,都想着让皇帝转移注意力,阻止皇帝继续搞那荒唐的谋逆大案。两人商议一番之后,很快就有了结果,陈新甲也安心地离开了杨府。
  很快,就在当天下午,京师就突然刮起了一股妖风,说建虏出关已久,上百万百姓不同程度的受害,这些事情,还没有人负责,强烈要求皇帝为百姓做主,给百姓一个公道。
  甚至有的人,更是直言,原勤王军统帅卢象升,就是要负主要责任。哪怕后来虽然有打赢建虏的战事。可不还是有将近二十来万百姓,还有无数物资被掠去辽东。甚至德王一系,都是生死未知,此事也必须要卢象升负责。
  一本本地弹劾奏章,又犹如雪片一般飞往御前。等到天黑之时,崇祯皇帝这边,由蓝天保等人分门别类,又进行了一次统计,而后,给崇祯皇帝禀告说,和之前统计地差不多,就那些御史言官和一些其他官员,上次弹劾的,这次依旧在弹劾。
  崇祯皇帝听了,当即冷冷一笑。自己一直留中不发,就以为自己没办法了呢?自己只是在等时机而已,如今时间也差不多了,那就收网好了。
  这么想着,就在陈新甲满怀信心进宫觐见时,在他见礼完毕时,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崇祯皇帝暴怒喝道:“你这奸贼,为一己之私,置国家法度于不顾,枉顾君恩,助纣为虐,参与谋逆我大明社稷江山。来啊,把他给朕打入诏狱,严刑伺候。”


第188章 助纣为虐,罪该万死
  边上早已候着的锦衣卫校尉,立刻如狼似虎地扑了过去。
  陈新甲当场就傻了,感觉就在梦中一般。等到锦衣卫校尉架起他的胳膊,就要往外拖时,他才回过神来,立刻不甘心地挣扎了起来,同时大声喊冤道:“陛下,冤枉啊,冤枉啊,微臣尽忠国事,未有一丝懈怠,何以污蔑微臣谋逆……”
  “呵呵,还不肯认罪!或者你压根就认为,通虏卖国不算谋逆,只是赚点钱而已么?”崇祯皇帝冷笑一声道,“那些被你间接害死的百姓、将士还真是死不瞑目!”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为首的那名锦衣卫军官,对他下旨道:“每天都好好伺候他,为那些死不瞑目的好歹先出口气!”
  陈新甲此时,犹如五雷轰顶一般,因为很明显,皇帝已经知道晋商和辽东建虏做买卖的事情,甚至知道得更多。如果说他以前确实有崇祯皇帝所说得,那其实是赚钱而已,可此时,这个事情经由崇祯皇帝口中说出来,那就真是谋逆了。
  想到这里,他疯狂地挣扎了起来,大声喊道:“冤枉,微臣冤枉,屈打成招,天下士人自有公道,后世自有公道,陛下英明,可千万不能受小人蛊惑……”
  锦衣卫军官没见崇祯皇帝再有交代,便让手下拖着陈新甲走了,只留下他不甘地声音大殿内回荡。
  过了好一会后,大殿内才安静了下来。
  贴身内侍陈宝庭有点想不明白,平时又得皇帝教导,说有不明白的事情,在不忙的时候可以询问。因此,就没忍住,不由得问在想问题的崇祯皇帝道:“陛下,这陈贼如此嘴硬,何不把证据给他看看,也好让他明白,陛下没有冤枉他!”
  崇祯皇帝听了,转头看向他,呵呵一笑道:“这种奸贼,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哪能如此便宜他。不给他看证据,就让他觉得还有希望,回头锦衣卫招呼他,有那份坚持,也能多持久一些,让他多尝尝诏狱的机会。等朕把这些奸贼都一网打尽,公之于众时,再拿出证据让他明白,自己干过的事情,举头三尺有神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听着这话,想着陈新甲为了一线希望,咬牙坚持不肯认罪,等到受够了刑,突然发现,根本就没有一丝希望,估计会一口血吐出来吧!
  这么想着,陈宝庭心中就感觉一阵畅快。这些奸贼,就该好好地让他们尝尝人世间的痛苦!死后再下十八层地狱去受苦受难!
  他在想着,崇祯皇帝却站了起来,对他们说道:“带上这些东西,摆驾御马监军营!另,传旨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随驾!还有东厂提督曹化淳和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全都一起去御马监军营见朕。”
  陈宝庭等人一听,连忙上前,把御案上的东西都收拾好,又立刻派人去传皇帝口谕,通知卢洪孙和两位厂卫头子去了。
  洪承畴是第一个赶过来的,原本他以为是皇帝对他的新任命要下来了,想想也有点激动,同时也好奇。到底是什么地方的官职,竟然要到现在才来宣布?
  然而,但他看到内侍引着他来了御马监军营时,就又有点怀疑他的判断了。他心中纳闷:有点不像啊,来这军营,那皇帝是要干嘛?总不可能继续领兵去打仗吧?又没有听说过最近有要出动这三大营的战事。
  就在军营门口,他同样碰到了刚好赶来的卢象升和孙传庭,于是,洪承畴就更搞不明白了,因为卢象升和孙传庭的新任官职,其实是已经定好了的。那也就是说,应该和官职什么的无关了。
  卢象升和孙传庭两人,同样有点疑惑。不过有内侍在,三人也不好聊,纷纷赶去御马监衙门见崇祯皇帝。
  御马监的主人,掌印太监王承恩,一如既往地当了个花瓶,就陪在崇祯皇帝的边上。让他们有点意外的是,自从三大营改编之后,各营监军原本是回宫里去了。可此时,却也都伴驾左右,人数一个不缺。
  这么齐整地,难道是又有战事了?
  这么想着,卢洪孙三人连忙上前见礼。
  崇祯皇帝见他们三人来了,只是点点头示意了下,脸色严肃并没有多说话。大堂内的气氛,显得有点肃穆。
  也就是前后脚的功夫,三大营八大总兵得到旨意,也赶到了御马监衙门。这段时间,因为刚接受了不少新兵,他们互相之间当然也有较劲,都想着尽快把这些新兵练出来,因此都在忙碌,哪怕接到旨意立刻赶来,也稍微晚了点。
  在他们的印象中,崇祯皇帝对他们一直是比较和蔼的。可是,此时他们看到皇帝一脸严肃,而且还是这么大的阵容,不但各营监军,甚至连三位原勤王军统帅都在,这场面,更是非比寻常。因此,八大总兵也都收敛心神,一个个严肃地上前见礼。
  崇祯皇帝等他们见礼完毕之后,分左右站好。只再稍微等下,曹化淳和李若琏也一起赶到了。看到这个场面,同样吃惊。不过李若琏这边,因为刚刚他已经知道,宣大总督被关入诏狱,因此知道有大事,就稍微好一点。不过此时,不管知道多少,都严肃地见礼站好。
  大堂内,气氛无形中有点严肃和紧张。人数虽多,却连呼吸声都听不到。
  崇祯皇帝见人已经到齐,扫视着底下,严肃地说道:“诸卿可知,建虏为何会崛起辽东?为何我大明屡战屡败?为何建虏以区区辽东一个苦寒之地,却能耗得我大明连年加饷,打得我大明毫无招架之力,让这些建虏能在关内肆虐?”
  听到皇帝一句又一句地质疑,在场的这些人,包括文官、宦官又或者这些带兵的总兵,当然也能回答一部分。比如军队训练不足,比如军饷不足等等,可有些问题,他们却是回答不出来,也是有疑惑的。
  就如同所有大明的百姓、官员一般,一开始谁会把酷寒之地的蛮族当回事,无非就和其他蛮子一样,在边陲折腾折腾,真要朝廷用心,还不是分分钟能灭了这些蛮子。
  然而,辽东建虏却是越打越强,越打越厉害,如今更是强大到经常入关劫掠,而明军却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不得不说,辽东建虏和别地蛮子实在不一样,让他们疑惑,震惊。
  崇祯皇帝知道他们不可能回答自己的所有问题,因此也不用他们回答,就立刻说道:“是因为我大明有人通虏,贩卖违禁物资去辽东,而且不止一星半点,而是让你难以想象地多,且他们还给建虏带去我大明军队的消息,官场消息,驻防情况……”
  听到这话,除了事先已经知道消息的贴身内侍之外,其他人都不由得大吃一惊。他们再怎么想,也没想到皇帝竟然说出了这么让人意外的消息。
  曹化淳更是想起了崇祯皇帝以前就有过这种怀疑,还曾让他查过,在朝堂上也提出来过。但群臣反对有奸细的说法,后来这事就淡了。没想到皇上这时确实斩钉截铁地说出来,应该是有确凿证据了。
  这么想着,他立刻偷瞄了下锦衣卫指挥使,心中不由得郁闷,这么大的功劳,竟然被锦衣卫给办成了?
  曹化淳自然不知道,李若琏此时在心中却也有类似的想法,以为是东厂查获了消息。
  在他们想着的时候,崇祯皇帝又在继续说道:“朕之前一直在说的谋逆,就是指这些人!这些寄居在大明体内地蛀虫,为了一己之私,一直在资敌,壮大敌人,多少将士因此不明不白地死在了战场上,多少百姓因此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到死都不知道,害他们的人中,有这样一群蛀虫地存在。辽东大地上,多少汉人百姓因此长眠底下。远得不说,就这次建虏入关,上百万的百姓受到迫害?”
  “如果不是他们,朝廷也不至于窘迫于此;如果不是他们,大明不至于让那么多百姓没有了活路,也不至于没有能力,让流贼肆虐中原,让整个大明陷于风雨飘摇之中……”
  这个事情,在原本的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多少人知道。如果不是满清皇帝入关之后,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劳,封了八大皇商,搞不好还真是钱被他们赚了,名声也没有坏,那就真是太便宜他们了!
  至少在后世,他们是被订到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当然了,在这个位面,就不止如此便宜了。
  听着皇帝的话,孙传庭略微皱了眉头。那些被抓的粮商,竟然有这么高的手段?皇上,是不是夸张了点?
  这个想法,可不止他一个人,其他两人也有,甚至在场的这些人都有。不过皇帝正在说话,也没人敢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