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窃听系统-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止是讨论,为了安全计,一开始是少部分脑子灵活的人,先赶紧去把手中的银票兑换回银子。这个事情一传开,其他人也纷纷加入这个行列。于是,京师又立刻出现了大规模的银票兑现朝。
  这么一来,一场大规模的挤兑钱庄活动,就突如其来又猛烈地爆发了。
  京师中的其他钱庄,谁能想到,好好地银票,竟然会遭遇大规模赎回。谁家不是偷偷多印一些银票拿来用,一直以来也是没事的。
  没有一个钱庄事先有准备,只是第一天,就有规模小点的钱庄被爆仓了,兑换不出银子。
  银子可不是铜钱,这是大数目的钱财。而且持有银票的,一般都是多少有些势力的,一看钱庄兑不出银子,顿时就急了,不管钱庄解释要什么调集银子过来,或者什么稍等两天就有的话,全部愤怒地开始了打砸抢。哪怕不少钱庄的背后有人罩着,那也没用。
  京师的钱庄,在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一下子全乱了!
  人心惶惶之下,甚至比起满清军队在关内肆虐,还要来得惶恐。
  崇祯皇帝原本是嫌他们闹得还不够,还想让厂卫偷偷去收集一些小钱庄卷款跑路的例子,等回头来说这事。不过当他听到宫外的那些事情时,真得很是有点意外。
  由此,他想起了后世的一次金融危机,就是次级贷引发的,在太平洋对岸暴雷之后,立刻在非常短地时间内席卷了全球。联想大明京师的这次金融危机,崇祯皇帝不得不感慨,这涉及钱的事情,真是要谨慎,一旦失去控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不过此时,崇祯皇帝倒是轻松了。在外面闹了一天之后,崇祯皇帝开了个扩大化的朝会,就专门是讨论这次的钱庄危机。
  在见礼之后,看着底下一个个臣子非常关注的眼神,崇祯皇帝便开门见山地说道:“有关钱庄的事情,朕已经听说了。这银票既然如此害人,朕下令禁止了便是,如何?”
  “……”群臣一听,不由得无语。皇上就这么粗暴的处理,好像是太任性了吧?
  首辅薛国观咳嗽一声,出列奏道:“陛下,微臣以为,银票确实有不少方便之处,对于民生百姓皆有好处,如果只是因为今日之事便封了,稍微有点不妥!”
  做大买卖的商人就不用说了,出去谈个生意,要运一大车银子去,不但遭贼,而且也太不方便了。就连这些当官的,平时行贿受贿,收来送去的几十几百两银子的,那还不沉死,而且也不方便携带。
  因此,在听到薛国观的这番话之后,竟然难得的出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现象。包括杨嗣昌等人在内的绝大部分官员,立刻出列,纷纷附议薛国观的意见。
  崇祯皇帝看他们急得,心中乐呵,当即双手一摆道:“既然如此,那就不可能避免如今这钱庄的事情,到时候诸卿又有损失了怎么办?对于那些开钱庄的商人,朕可以下旨抄家来赔偿诸卿的损失,但要是这样还不够怎么办?”
  听到这话,底下这些臣子一时间都忘记去辩解说不是自家的事情,而是百姓的事情。一个个都想着崇祯皇帝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啊,这事搞不好肯定还是会有的,那怎么办?
  殿内的这些文官,都是读圣贤书出身的,对于这种经济问题,却是第一次遇到。如果是商人在场的话,可能会比他们好一点。但不管如何,在这个时代,对于金融危机的防范,基本上都还处于萌芽状态。
  看到殿内没有了声音,崇祯皇帝便转头看向薛国观,一个眼神过去。
  薛国观一见,得到了提示,便立刻又开口奏道:“圣明莫过于陛下,此等大事,不知陛下可有旨意,能有两全其美之策?”
  有些话,就只有薛蛮子问出来,别人才不会怀疑。毕竟他那嘴巴,是有名的。
  如今听到他竟然这么问皇帝,其他文官便不由得看过去,他们此时倒是希望,皇帝还真能有办法解决之!但是,这种事情似乎是无解的话,要有银票,那就要有钱庄,那谁又能担保钱庄不会贪心多印些银票,回头这些银票就又有部分成了废纸?
  谁知崇祯皇帝听了,好像微微一想之后,却是点头说道:“朕确实有个想法,可以解决目前京师出现的有关银票的问题!”
  听到这话,满殿文武几乎都用不可思议地眼神看向崇祯皇帝,他们没想到,皇帝还真得有办法?
  于是,先不管办法到底如何,一个个文官都跟着出列,马屁狂潮突然爆发。
  对于此,崇祯皇帝坦然受之,毕竟领先了你们四五百年的见识,有些东西,你们觉得难,但对后世来说,却是个常识而已。今日朕就提前那么多年,给你们普及下这些常识好了。
  这么想着,等了一会后,他便伸手让大殿内安静下来。


第181章 晋商有麻烦了
  崇祯皇帝转头朝蓝天保和陈宝庭微微点头示意了下,而后转回头对底下众多臣子说道:“勋贵俸禄发放,宫内俸禄发放包括宫中禁军的军饷等等,朕一直觉得发放不甚方便。因此,也开了一个钱庄,准备用银票的方式来发放。”
  听到这话,所有臣子都不由得大吃一惊,什么意思,皇帝自己搞钱庄?这……这是真得么?
  有些脑子灵活的,平时关注地比较多的,立刻想起了之前成立的大明皇家银行。该不会,这个就是皇上搞得钱庄吧?
  他们正在惊讶着,就看到几名内侍走向他们,手中拿着叠东西,给每个人发放。
  崇祯皇帝在御座上看着他们,知道他们心中吃惊,就又给他们解释道:“这个就是朕准备的银票,无需手写,无需密押,按票面所印即刻兑换银两。朕有信心,外界应该无法仿造!”
  他说着这话的时候,底下官衔高,排在前面的官员已经拿到了大明皇家银行的银票,只一看,他们就明白皇帝说得这么自信,原来是真有依仗。光是这银票的成本,怕都是要不少。
  甚至有几个见多识广的官员,在拿到银票之后,当即惊呼道:“此乃十竹先生的手笔!”
  在出版方面,胡正言就是明末的大师,也很有名气了。当然,他的名声最鼎盛时候,还要再等几年,他的拱花印刷的作品问世。可是如今,有崇祯皇帝的支持,这个拱花印刷提前面世了。
  看着底下臣子拿着银票在窃窃私语,崇祯皇帝也不急,等到殿内所有人都拿到看了一番之后,他才说道:“这个银票,朕已经给御马监辖下三大营发放了,并在全军面前保证过,这些银票只要想换成银子,任何时候都可以。如此,朕也可以对朕之子民保证,任何人,只要持有这大明皇家银行发行的银票,都可以去大明皇家银行兑换银子。”
  一些自家开过钱庄方面的文官,其实很想说皇上开钱庄,那岂不是与民争利。不过此时一听,皇上开这个钱庄,只是用来给禁军、勋贵、宫内用,那就谈不上与民争利,就只好憋着了。
  而那些吃了这次银票亏的官员,却是闹不明白。稀里糊涂地想了下,觉得明白了一点皇帝的意思,就问崇祯皇帝道:“陛下意思,是以后大明只用这种银票?”
  崇祯皇帝点点头道:“然也!朕这个大明皇家银行,是绝对不会有问题的。且朕可以下旨给户部,如若有朝一日大明皇家银行的银子出现问题,有不够兑换的情况发生,可不用请旨,直接挪用盐税来完成银票的兑换。”
  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情,大殿内的文武官员,不由得又再次窃窃私语起来。
  皇上的意思,他们明白,就是如果有人担心他这个皇帝有信誉问题的话,可以用盐税担保。他主动这么说,反而让这些官员觉得皇帝是有信心。要不,真发生了银子不够兑换的事情,那皇上的脸也就丢大了。
  这么想着,不少官员觉得这个大明皇家银行的银票还是可以的,毕竟哪个衙门都不敢去查封皇帝的钱庄,这是任何一个其他私人钱庄都做不到的事情。另外,银票精美,免了密押,兑换也方便,又有皇帝的保证,还有盐税地担保,怎么样都比其他钱庄要可信了。
  于是,就有官员出列,当即同意这个法子好,至少解决了他们直接使用银子的不方便。
  然而,之前那些官员就急了,比如杨嗣昌,他和晋商联系比较紧密,因此手中财物,多是范记钱庄的银票,如果皇上的提议通过,那范记钱庄就真死了。
  于是,他立刻出列奏道:“陛下已富有四海,而今有皇家开钱庄的,恐被民间非议,是为与民争利。皇家一出,还有哪个钱庄能争得过皇家的钱庄生意?”
  朕富有四海?崇祯皇帝忍不住心中呵呵了,真要富有四海,那还能被逼得去上吊?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冷声喝问道:“朕要真是富有四海,何至于连军饷都付不出来?朕到底有钱没钱,你心里没个数么?”
  这话就不客气了,杨嗣昌被说得脸色一变,不知道想说什么,不过崇祯皇帝却先说话了,转头看向其他人道:“朕也没不让别的钱庄做生意,但是有一条,就是民间所办钱庄,如果要发出一百两的银票,就必须在大明皇家银行存一百两的银子,这样就给其一百两的大明皇家银行的银票。如此就能杜绝民间钱庄携款潜逃、私自多印银票的问题。卿等担心的问题,就能一并解决之!”
  杨嗣昌被训斥了一番,其他人想说与民争利的都不敢说了。而之后听到皇帝的这番话,却又哑然。因为皇帝的这一招,确实能杜绝眼下发生的这大规模不够兑换银票的事情。
  一旦按照皇上所说的这么做了,银票可以到大明皇家银行来兑换。而之前他们已经搞清楚了,大明皇家银行是不怕挤兑的。因为不但有皇帝的面子在,还有盐税的担保等等,要是连这都担心,那还是乖乖地拿着银子算了。
  大殿内的这些人都在想着皇帝的话,首辅薛国观却是开口了:“陛下,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允许民间开钱庄,不如直接禁了便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