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窃听系统-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脑。我们这次过去,得给皇上泼泼冷水才行。”
  “对,国公爷说得对,要是脑子一热,让我们出京去和建虏厮杀,那就完了!”
  “可不是,这要是离开了京师的城墙,还怎么和建虏打?”
  “……”
  就这么着,一行人便匆匆赶到了皇宫,内侍引着到了武英殿。
  这一进殿,朱纯臣就感觉到气氛有点不对了。崇祯皇帝高居御座,边上的六部尚书,东厂提督,锦衣卫指挥使都是一个个盯着他们,那眼神,特别的奇怪。
  他心中疑惑间,在皇帝面前,倒也不敢怠慢,和他手下一起开始见礼。
  可就在这个时候,却听崇祯皇帝大喝一声道:“拿下!”
  顿时,从两侧及后殿,一下拥出大群的锦衣卫。


第155章 大收获
  听到动静,抬头看到这情况,顿时,朱纯臣和他的手下将领一下呆住了。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有朝一日竟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朱纯臣还好一点,因为看到那么锦衣卫校尉拥向他们的时候,他第一时间便想到,是自己谋划的事情暴露了。顿时,脸色一下惨白,有点无法面对暴露的后果了。
  而他的手下将领,则就冤得很了。他们不明白,自己干了什么事情,竟然遇到了在御前埋伏刀斧手的这种桥段。其中有的人甚至想着,自己不过是背后对皇上可能不尊重一点,嘴巴不干净了一点而已,怎么就得到了这样的待遇?
  他们还没来得及有个说法,就被拥上去的锦衣卫校尉,几个人对付一个,一下就反剪了双手,抓了起来。
  “陛下,冤枉啊,冤枉啊!”朱纯臣下意识地,就存了侥幸心理喊道,“臣到底犯了何罪,要如此对臣?陛下……”
  崇祯皇帝听了,冷笑一声,目光看向刑部尚书。
  刘之凤一听,便展开早已准备好的那份东西,当场开读起来。
  这份东西,自然就是李祖述等人的供罪书了。
  朱纯臣只是听了个开头,就知道事情全部败露。哪怕他是朱能的后辈,世袭国公,也没有一点用。因为,这是谋逆大罪。此时此刻,他突然非常地后悔。早知道这样的话,就当破财消灾算了,何至于把自己性命,祖宗传下的爵位都赔上。
  宣读完了之后,也不用朱纯臣分辨,就被锦衣卫校尉带走,打入锦衣卫诏狱。
  而后,便是一系列行动开始了。
  首先,出动锦衣卫亲军,入京营控制军队。
  这里的锦衣卫亲军,并不是指北镇抚司,而是指锦衣卫军队。在经过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的整顿之后,这支锦衣卫亲军虽然没法上战场去和建虏野战,可在统领京营的将领都被抓的前提下,控制好京营,却是没有问题的。
  在宫内,曹化淳带着东厂番子,封锁宫门,开始抓捕宫内和外界私自联系之人。当然,这里还是有控制的,并没有所有私通宫外的都抓。因为那样一来,打击面就大了,很可能会引起京师人人自危,从而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局面。
  因此,抓了事先指定地几个人之后,曹化淳便宣布抓捕完毕,就收兵了。
  但他没得休息,又立刻领着大量东厂番子,前去成国公府上抄家抓人,当然,也少不了临淮侯李祖述。
  一时之间,大街上,急促地马蹄声不时响起,一队队兵卒地跑步声,也不时出现。
  原本比较松弛了的戒严,一下变得很严格,京师的气氛,顿时就紧张了起来。
  原武清侯府,那些皇亲勋贵把这里当场了茶馆,一边吃喝着自己带来的东西,一边还在“义愤填膺”李国瑞的遭遇。他们正说着起劲的时候,就有下人跑来报信,说外面街道上的情况。
  一听这么大的阵势,这些只会嘴炮的勋贵,顿时就有点怂了,搞不清楚什么情况的前提下,大嗓门的他们,也都一个个收敛了不少。
  很快,具体的消息就传回来了。
  “武清侯卖锅碗瓢盆的事情,是临淮侯怂恿的!”
  “武清侯上吊自杀,其实是临淮侯骗他的,是临淮侯害死他的!”
  “临淮侯串通宫内尚膳监监工潘延亮,试图给皇五子下毒,害死皇五子,然后假托孝定太后之名降罪皇上。”
  “临淮侯的背后,其实是成国公主使!”
  “……”
  这些消息,一个比一个骇人听闻。一开始,大部分勋贵还不信,这可是谋逆大罪,惊天大案啊,也有胆子敢做出来?
  可是,外面已经有大队的锦衣卫和东厂番子在抓人,在抄家,这是事实。
  最后给他们致命一击的是,李国瑞夫人听到这些消息后,恍然大悟,立刻向这些在场的勋贵证实,皇后召她进宫劝解过,因此她家老爷是准备交钱了事的。可是,就是李祖述怂恿了她家老爷,这点是她老爷亲口所说,绝对不会有错。
  还有,她家老爷上吊自杀的事情,也有很多疑点。
  在勋贵的围观之下,越想越可能的李国瑞夫人,简直是一边哭,一边诉说当初地情况。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听出,李国瑞之死,绝对和李祖述逃不了干系。
  于是,这些事情一联系起来。这些勋贵忽然发现,自己好像被那两个人耍了,在当枪使。
  如果这背后的谋逆大案没有爆出来的话,说不定这些勋贵会心甘情愿当枪使。毕竟要是大家都闹了起来,搞不好以后就会免去破财之灾了。
  可是,如今可不同了,有可能会卷入谋逆大案,谁还有这个胆子沾边!
  于是,他们立刻作鸟兽散,刚才还热闹无比的原武清侯府,突然之间,一下变得门可罗雀。这些勋贵回去之后,还纷纷想方设法证明自己和李祖述、朱纯臣他们不是一伙的,纷纷撇清关系。
  在这么大的声势中,另外还有一件事情,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就是范记钱庄,突然被东厂番子查封。理由是东厂在这次的事件中查出,不止是李祖述、朱纯臣勾结宫内,还有范记钱庄掌柜范永争也有重罪,竟然选送没根之人进宫当宦官,为他们提供财力支持,阴谋搞鬼。
  本来这种窥视内宫地事情,摆在明面上,就是非常大的罪过了。然而东厂还同时公告,例举了范永争利用在宫内的宦官,或兴风作浪,或刺探消息的事情。就比如,范永争让他在宫内的人四处煽风点火,说卢象升罪陷宗藩该死的事情。
  窥视、勾结内宫,私底下可能大家不以为然,可摆到了明面上,那就是重罪,更何况还有兴风作浪。
  范记钱庄中有股份的那些人,一个个都骂娘。做事这么不小心,把他们也害惨了。不但没了股份,还要极力解释这事和他们无关。
  不过他们最多感慨下范记钱庄真倒霉,怎么就在谋逆大案中,被意外地查了出来。除此之外,倒也没有想过,崇祯皇帝会早已因为别的事情而盯上了范记钱庄。
  原嘉定伯府,周奎原本躲在府里一边读着圣贤书,应付皇宫来人的检查,一边心中肉疼好不容易有了的三十万两银子。有的时候,他甚至还在想着,如果重新来过,那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拿出那么多钱?
  在他的耳朵边,还能经常听到他儿子的唠叨。埋怨他为什么就怂了呢?看看,如今李国瑞死了,其他勋贵都闹翻天了,你要是再坚持坚持,说不定就不用掏这个钱了呢!
  对此,周奎也有点后悔。不过,这个后悔并没有持续多少时间。
  京师这么大的动静,就算他被禁足在府内,也听说了外面发生的事情。
  一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后脊梁骨都是冒冷汗的。亏得自己听了女儿的话,要不然,自己还不知道会怎么收场!
  他想着,李国瑞被那李祖述骗死了,可他的死,其实份量并不高。要是那李祖述盯上自己,把自己给搞死了,那皇帝的压力才大呢!自己要是还一直鬼迷心窍的话,说不定就会被盯上了。
  就算不是这样,如果不听女儿的话,那这次的事情一爆出来,自己也难逃嫌疑。如此一来,女儿当时所说,皇上为了社稷江山,不要说他了,就算是皇后、太子,也不可能重得过社稷江山的,下场如何,还真是危险的了!
  想着这些事情,周奎再见儿子时,就理直气壮了,直言要不是他英明,见机得快,听了女儿的话,后果如何,还能预料么?反正就巴拉巴拉地说话,说得他儿子也跟着安份了很多。
  而在宫内,田贵妃知道了这个事情之后,那是差点吓死。立刻,她儿子的一切饮食什么,她都亲自把关。并且,还特意求见崇祯皇帝,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反正就是非常地激动。
  哪怕是周皇后,在听了后也是吓死了。这次外面的人谋害的对象,是田贵妃的儿子;那要是有下一次,会不会把目标盯到她儿子身上?
  这么想着,她怕啊,不敢想,真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于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各宫都觉得不安全,纷纷开始梳理自己宫里的人。这个梳理的力度,可就比之前皇上要求地还要严格多了。一时之间,惊得不少人都心中后怕,纷纷自愿加入被裁撤大军之中。
  宫里宫外,总体来说,都是紧张有序。哪怕是宫外的抄家抓人,也可以说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并没有扩大化的趋势,同样算是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虽然结果收获如何,还没有最终出来,但崇祯皇帝从目前所了解到的情况下,收获不会少。至少目前手头已经有七十万两白银了,另外两家的查获只会比这更多。
  还有范记钱庄内的银库中银子,又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目。虽然有人可能会上奏朝廷,说是他家存银,但不管怎么样,作为钱庄,本钱绝对少不了,还有灰色收入的人,也不敢向朝廷声张,总之,这一次这么一搞事,比什么开三饷还来得快。回头还有晋商那头肥羊,更是不得了。
  虽然这些收入都不是可持续性的,但至少能挺过眼前急缺钱的难关,还能让不少事情进入良性轨道。
  比如,大明皇家银行,有这么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