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6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八思巴也不会站在这里,以他蒙古大国师的身份,要是敢走进行宫一步,恐怕南京那边就要炸开锅了。而且既然已经选择了蒙古方面,八思巴也不会轻而易举的倒戈。

    叶应武也能够隐隐揣摩出藏人派遣索南桑波前来的意思,自从上一任能够服众的大领袖萨迦班智达过世之后,吐蕃这一任的精神领袖便是蒙古大国师八思巴,而实际上的领袖则是白兰王恰那多吉,白兰王是蒙古给西藏大活佛的封号,而想要当白兰王的先决条件便是成为蒙古驸马。所以恰那多吉如果真的出现在这里实际上也并不合适,一来意味着吐蕃对蒙古的全面背叛,二来也容易让叶应武有所顾忌和怀疑。

    在一时间找不出合适的人选条件下,吐蕃派遣索南桑波过来也是在情理之中。毕竟和蒙古人达成的条件,整个吐蕃都已经被人家纳入版图了,大明就算是再贪婪,也没有办法比这个更加过分。

    看着叶应武的面容,索南桑波微微抿了抿嘴唇。他不得不承认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位大明皇帝,不仅没有高高在上的皇者尊严,而且确确实实年轻的过分。索南桑波很清楚年轻对于一个开国皇帝来说,意味着什么。

    往往开国皇帝,都是雄才大略之主,只不过因为他们在开国的漫漫道路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以至于他们在位的时间往往都不是太长,所以时常会留下这样那样的疏漏和遗憾,而后任的君主,很难再有这样的才能,在短时间内也就很难让这一切圆满。

    但是叶应武不同,他还不到二十五岁,这是华夏历史上有记载的最年轻的帝王,如果不是一次又一次的诡异命运之手与上苍的安排,索南桑波相信就算他真的有雄才大略,也没有办法在这个年纪坐上皇位。可以说这位当日的叶使君,现在的大明皇帝,是上天的宠儿。

    而索南桑波,并不想反抗上天,甚至对于苍天,他有发自内心的敬畏。

    叶应武眯了眯眼,微笑着说道:“大明的条件不多,只有两个,纳土、归流,从大明进入河西的那一刻开始,吐蕃就是大明的领土,到时候大明会派遣官员入藏,考察乌斯藏的情况,并且决定行省的划分。”

    索南桑波倒吸一口凉气。

    大明的吃相和蒙古没有什么两样,甚至更难看。

    “既然活佛来了这洛阳城也有两天,想必听说了大明新推行的行省制度,对于吐蕃,也是如此,根据朝廷的考察,会把吐蕃划分为两个到三个的行省进行管理,当然了,对于吐蕃政和谐教一体的传统,大明也是给予足够尊重的,到时候大明会册封白兰王、林芝王等等,保证每一个行省都有一位吐蕃的活佛参与管理,从而在最大限度上确保吐蕃百姓能够理解和遵从大明的律法、恪守大明臣子的身份。”叶应武不慌不忙的说道,“而这些吐蕃活佛的身份,和现在行省当中的巡抚一样,藏区不同于中原,安抚由朝廷派遣,巡抚从本地活佛中产生,下面的官吏也是保证汉藏各半,甚至藏人偏多,不知道活佛意下如何?”

    索南桑波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沉吟了许久,方才抬起头迎上叶应武带着笑容的目光:“敢问陛下,如果吐蕃百姓认为这样的制度太过苛刻,不听从于皇命,那该如何是好?”

    “你在担心这个问题么。”叶应武靠在椅子上,收掉他笑里藏刀的目光,“只要诸位活佛没有意见,恐怕下面的百姓也不会闹出什么吧。如果真的有,那么也就只有一个字可以回答。”

    索南桑波突然意识到什么,脸色微微一白。

    “杀!”这个字从叶应武的唇齿之间蹦出来,重重的砸在地上。

    深深的倒吸一口凉气,索南桑波已经没有心情念法号了,只是下意识的不断揉搓着手中的念珠,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好向叶应武刚才这一个字,破掉了他多年来的修行。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不过叶应武却是出乎意料的露出一抹笑容:“当然了,如果朕没有猜错的话,想必活佛很乐意帮助大明管理吐蕃吧。当年文成公主入藏,为吐蕃带去了大量的中原文化和器械,而现在大明也希望吐蕃的百姓能够从中原、江南发达的经贸技术当中享受到切切实实的益处,而不是不知好歹的反抗天威。毕竟跟着蒙古鞑子,这条路,还能走多远?”

    叶应武说话很轻,但是声音飘入索南桑波的耳朵中,却像重锤一下一下砸击他的心灵。

    因为跟着蒙古人的路不能走了,所以吐蕃才会屁颠屁颠的来找大明,好让这位杀伐果断的君主手下留情。现在看来,叶应武的雄心远远不局限于北面燕云和西面吐蕃,对于他来说,如果吐蕃听话,那么以国民待之,如果不听话,那就以大军讨之。

    这些诡异的山下人,似乎已经找到了解决瘴气的方法,那保护了吐蕃人千百年的瘴气,曾经让唐太宗的雄师劲旅望而却步,却在今天彻底失去了作用。索南桑波知道,现在的大明如果再说讨伐的话,那就不是大唐时候在山下摆摆样子,而是真的要进攻了。

    作者按:吐蕃人一直以为是瘴气保护着他们,实际上就是“高原反应”,当初看到来自蒙古高原的蒙古人并不害怕“瘴气”,吐蕃人一时间无法抵抗,也就只能投降,并且以为瘴气已经失去了作用,在元朝以后尚且恭顺。

    咬了咬牙,索南桑波很清楚,自己之后要说的每一个字都能够决定吐蕃的命运,但是他现在此时此地,别无选择。

    缓缓站起来,索南桑波轻轻念了一声法号,开口说道:“陛下,当大明的赤色龙旗出现在星星峡的时候,吐蕃就是大明日月光芒所照的地方。小僧必然在星星峡率领吐蕃父老乡亲恭候大明劲旅。”

    叶应武点了点头,看着索南桑波,脸上害人不浅的笑容丝毫未减:“今日之会晤,活佛功莫大焉,避免吐蕃百姓沦陷于战火之中,赞誉转生十世之圣人也不为过。朕也答应活佛,当大明的赤色龙旗飘扬在布达拉宫上的时候,活佛就是那里的主人。”

    索南桑波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深深地弯腰下去,然后转身向外面走去。

    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出卖吐蕃的罪人,而且他也很清楚,自己回去将会迎来怎样的礼遇。对于吐蕃人尤其是上层的僧众们来说,如何在蒙古、大明这样的庞然大物之间保住自己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多多少少的土地,还有谁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他们倒是不太关心。

    叶应武看着索南桑波的背影,摇了摇头:“逸轩!”

    梁炎午已经从屏风后面转身走出来:“参见陛下。”

    “即刻起草诏书,告诉神策军,一旦行省制度改革完成,就准备进兵河西,朕想要在后年开春之前,听到我大明儿郎在阳关看雪的消息。”叶应武缓缓开口说道,目光已经落到身后巨大的舆图上。

    兰州、肃州、瓜州、伊州、沙州、凉州、鄯善、龟兹、哈密、高昌、轮台、星星峡。

    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河西走廊、丝绸之路。

    偌大的河西,偌大的西域。

    千百年来多少华夏男儿在此抛头颅洒热血,千百年来多少大汉将士在这里雄赳赳气昂昂向前,千百年来多少荣辱悲欢热血澎湃被无尽的风沙掩埋。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叶应武喃喃念着,伸手在舆图上一寸一寸的挪过。

    一寸山河一寸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无论是否曾经沐浴在春风中,都曾经是大汉、大唐的土地,曾经有汉人的旗帜在上空骄傲飘扬!

    这些祖宗丢失的土地,终于又呈现在自己的面前。

    看着飞快研磨的梁炎午,叶应武的声音很轻。

    “咱们丢掉的,都要夺回来。

    这才是,某穿越七百年来此走一遭的目的。”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三章 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p:昨天章节名错误,补第463章

    大明永乐元年八月廿六日。

    黄道吉日,利祭祀,利沐浴,利远行,利征伐。

    嘉定府码头。

    随着刘家港船厂大量的海船和宝船下水,同时也是为了和内河水师区分开来,大明海军一直在想办法寻找另外一处良港作为海军战船屯驻的营地。而这个港口最重要的条件自然是面向大海、利于出动。

    于是嘉定府自然而然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对于海军的选择,叶应武也并没有反对,毕竟嘉定府,也就是后来的上海一带,确实有不少深水良港,而且又地处长三角,可以兼顾南北、守住大明都城的东大门,有一支海军驻扎在这里,百无一害。

    有了叶应武的批准,工部对此自然也就不再磨蹭含糊,甚至从附近修筑直道的劳力当中抽调出来一部分加入码头建设,使得一夜之间一个初具规模的码头就已经呈现在世人面前,之后更是几个月紧张修缮施工,让整个嘉定府码头一跃成为大明沿海最大的海军战船停泊码头。

    现在驻扎在嘉定码头的大明皇家东洋舰队,有包括十艘宝船在内的三百余艘大小海船,并且还有来往运输、侦查、通讯的飞剪快船三十余艘,即使是放眼整个大明,恐怕也就只有皇家南洋舰队可以与之相比,甚至就连在登州的皇家北洋舰队都要略逊一筹。

    今日不仅是黄道吉日,而且天高云淡、秋风习习,正是难得的好天气。

    码头之上,风吹卷着大明的赤色龙旗,一排一排的将士笔直的伫立,如同戳在地上的标枪。而一艘艘战船上,不少士卒已经开始紧张忙碌,不管是提前检查战船各种设施,还是整理帆布旗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一通鼓已经咚咚响起,所有的士卒几乎是下意识的将目光投向鼓声响起的地方,不过每一个人除了眼珠子之外,其余地方还是纹丝不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