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地眼-第6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风水上说,这四塔的确是神来之笔,大有侍卫庇佑之象,如此再看盛京皇宫,前有沈水和运河,玉带水缠腰,兜抱环绕皇宫,侍卫、朝拜之象俱集。”不得不承认这里风水的确难得一见,说了半天没听见叶九卿的声音,转头看向他。“为什么突然提及风水?”
    “此地风水霸道,想必清太祖必得高人指点,不光仅仅是盛京皇宫,就连这里的阴宅也大有学问。”
    叶九卿一边说一边抬手指向远方,西南方的清永陵属于悬龙结穴,一字并葬清太祖的五位祖先,其风水格局为五龙捧圣,捧得真龙问鼎中原。
    而盛京皇宫的东面是福陵、北面是昭陵其风水含义是,东陵天柱山顶天立地,称霸建业,以擎起清朝万代江山,北陵蓄水罗城堂局,吸纳财气,富养国力,以绵延八旗子孙。
    “清太祖选址定都在盛京,在风水上可谓花尽心思。”
    “爸,我们是来看东路皇宫格局的,您怎么说到风水上去了,这完全不沾边啊。”
    “清太祖既然如此看重风水,那么修建大政殿和十王亭时,必定也会以风水为主,难不成清太祖留下的线索和风水有关?”我终于明白叶九卿的提示。
    “对,清太祖就是在风水上大做文章,包括他亲手修建的大政殿和十王亭也是如此。”叶九卿点点头。
    “风水地相我是半吊子,莫非你看出了端倪?”我连忙问。
    “关键就在下面的十王亭,是按照大清八旗的顺序排列,之前还没觉察到,放在盛京皇宫之中,这学问就大了。”叶九卿说。
    “满清八旗由来已久,是从原来四旗扩充而成,本无高下之分,后来加强皇权,正黄旗与正白旗归皇帝统属。入关以后,宗室王公皆分隶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等五旗,如此始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图尔占在旁边解释。
    “是啊,关于大清八旗我还是挺了解的,无论是攻城略地还是驻防守土,一般都是两黄居北,两白旗居东,两蓝旗居南,两红旗居西。”白近也有些疑惑不解说。“这个似乎和风水玄学没什么关系吧?”
    “风水堪舆我知道你从来没兴趣,不过最简单的阴阳五行你应该还记得吧。”叶九卿笑着问我。
    “金木水火土。”我茫然点头。
    “这阴阳五行又是怎么排列呢?”叶九卿继续问。
    “按着五行学说,北方黑色属水,南方红色属火,西方白色属金,东方绿色属木,中央黄色属土。我回答。”
    “那你再看看下面十王亭的排列。”叶九卿笑着说。
    “两黄居北,黄属土,而北方属水,这方位不对啊”我眉头一皱。
    “是相克!”叶知秋突然兴奋不已说。“八旗方位的布置是根据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把象征土的两黄旗放在北面去克北方所属的水,把象征水的两蓝旗放到南面去克南方所属的火,把象征金的两白旗放在东面去克东方所属的木,把象征火的两红旗放在西面去克西方所属的金。”
    听叶知秋说完,我这才反应过来,万万没想到大清八旗居然是按照阴阳五行来布置,不过细想也合情合理,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玄学,而是兵法战阵,八旗是清太祖所创,传授他八旗的人一定就是白家先祖。
    玄学的起源就是从月宫九龙舫开始,白家先祖掌握这些不足为奇,传授给清太祖是排兵布阵的办法,这和几千年前,传闻中九天玄女传授黄帝龙甲神章如出一辙,清太祖就是靠着白家先祖指点,精心设置的八旗劲旅才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十王亭是根据五行方位来修建,清太祖运用阴阳五行之术到底想传递什么呢?”我揉着额头来回走动。
    其他人对玄学浑然不知,也帮不上忙,见我和叶九卿一言不发思索,也没人出声打扰,叶九卿挠挠稀疏的头发,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
    “叶哥,辽东这天气我担心你这身子骨怕是受不了,来,喝一口暖和暖和。”白近把随身带在身边就酒瓶递过去。
    叶九卿估计是真被冻着,二话没说接过去喝了一口,可放下酒瓶的时候,叶九卿整个人突然愣住,酒从瓶口全流淌到他身上,可叶九卿还是一动不动站着,手中依旧还举着酒瓶。
    我走到他身边时,发现叶九卿全神贯注看着酒瓶,嘴渐渐的张开,我不知道一个酒瓶为什么会让他看的如此入神,下意识望过去,这才意识到,他看的并不是酒瓶,而是透过酒瓶看见了山下的盛京皇宫。
    叶九卿手一松,酒瓶摔落在地上,他有些激动的缓缓抬起手,在我面前比划出一个圆,大小刚好把盛京皇宫圈在里面,然后声音有些颤抖的问:“你看见了什么?”
    

第720章 太极八卦
    我透过叶九卿比出的圆看见了盛京皇宫,但还是不明白他此举的含义,但忽然发现盛京皇宫的格局竟然是一个硕大的圆,刚好被叶九卿圈在中间。
    “圆?”我眉头一皱不知所措问。“你到底看出什么来了?”
    “平时你挺通透的,怎么突然和田器一样了。”叶九卿看着自己手圈里的盛京皇宫笑着说。
    “叶叔,您这话是说我笨啊。”田鸡无可奈何苦笑。
    “这不是笨不笨,是眼界的问题,别局限在一处地方,要纵观全局才行。”叶九卿说完走到图尔占身边,指着山下皇宫的一处地方问。“皇宫南边的石柱是干什么用的?”
    “这个我知道,那叫大世面,盛京城里流传了一句几百年的老话,不到城里见不到大世面,这大世面俗称大十面,在皇宫没有修建之前,这里是盛京古城中心。”
    “中心”叶九卿若有所思点头。“这么说先有大十面,然后才有的盛京皇宫?”
    “大十面真正的名字是石经幢,之前是盛京古城的中心,皇宫修建之后,刚好在大政殿院内西南角,为八面石柱形,由天盖、幢身、幢座三部分组成。”
    图尔占对此了解的很清楚,一五一十告诉叶九卿,石经幢天盖为八角亭檐式,上为瓦垄纹饰,下为檐枋,幢身八面,每面竖刻阴文五六行不等,共有五百个文字,但大部分字迹早已模糊不清。
    幢座八面各有力士凫兽浮雕像,因其八面加上顶、底座,故人们俗称大十面,作用相当于石碑,雕刻满语咒文。
    叶九卿点点头,手指向左移动,停在一处地方继续问图尔占:“和大十面对应的那个亭子又是什么?”
    图尔占瞧了半天才看明白,脱口而出说:“那是井亭,下面是八宝琉璃井,井亭之上有孔,光线照射到井底,形成铜锣大小投影,所以八宝琉璃井又被称为罗儿天,这口井历经三百年至今没有枯竭,至今还能从里面取水引用。”
    叶九卿听完后,又重新举起双手,再一次比划出一个圆,依旧把盛京皇宫圈在中间,然后对我说:“你瞧瞧大十面和八宝琉璃井的位置,看看像什么?”
    我透过叶九卿的手望出去,大十面和八宝琉璃井刚好并排对称,但大十面在东路,八宝琉璃井在西路,被中路的御道分割于南北两边。
    “我真没瞧出什么来?”我一筹莫展回答。
    “那我再提醒一下你,玄学之中以山北为阳,山南为阴,而中路的御道刚好对着咱们如今站着的这座山,难道你还没明白其中含义?”
    “山北为阳”我眉头微微一皱,按照叶九卿的提点,盛京皇宫中的大十面应该为阳,而八宝琉璃井为阴,想到这里我忽然大吃一惊。“中间的御道不是分南北,而是”
    “分阴阳!”叶九卿笑着点头。“你现在明白这个圆是什么意思了吧。”
    我一时间被震惊的有些说不出话来,清太祖在修建大政殿和十王亭时,采用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术,之前我一直想不明白,清太祖用这样的方式意欲何为,现在才恍然大悟,清太祖其实是在暗示阴阳五行。
    而阴阳五行的起源又是什么呢?
    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就是叶九卿比划出来的圆,整个盛京皇宫的布局其实就是一个太极,中间的御道把皇宫分割成阴阳,也就在太极中分成两仪。
    我一边说一边伸出手,顺着御道在空中划出曲线,太极中的阴阳犹如两条鱼形,而在鱼头各有小圆,其中白色一边小圆呈黑色,黑色一边小圆呈白色,白象征阳,黑象征阴,以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而在盛京皇宫之中,大十面和八宝琉璃井刚好对应着阴阳鱼眼。
    “两仪生四象,既然盛京皇宫是暗合太极,那四象又是什么?”白近很好奇问。
    “传闻中不是说清太祖在修建盛京皇宫之前,在东南西北四方修筑护城四塔,巩固基业护国安泰。”我不慌不忙指着皇宫四方说。“这东西南北的四塔,其实就是清太祖在暗合四象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四象生八卦,那八卦呢?”宫爵越听越吃惊。
    “八”图尔占都大惊失色。“盛京皇宫东西南北不多不少,刚好八道大门。”
    “齐全了,两仪、四象和八卦都有了,这就是清太祖想传递的秘密,让传承龙脉宝藏的人知道,整个盛京皇宫其实是太极。”叶九卿点点头说。
    “难怪太祖爷要求对皇宫不树、不改和不修,就是为了保存皇宫太极的格局,可一个靠建筑暗示出来的太极又有什么特定的意义呢?”图尔占自言自语。
    “天地阴阳,古今万物,始终生死之理,太极图尽之。”叶九卿深吸一口气苦笑一声回答。“就是说太极能代表天下万物,什么可能都有,如果不能揣摩出清太祖的意图,我们就是站在这儿海枯石烂也未必能想出缘由。”
    “皇宫是太极,大十面和八宝琉璃井分别代表两仪,四塔为四象,八门对应八卦,接下来”我舔舐一下嘴角沉默了片刻后说。“清太祖若是想要展现的是太极的话,不用这么麻烦,他似乎在一步一步引导应该站在这里的人往后面想。”
    “这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