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晋之前就有明文规定。
诸彝不得以石为棺椁及石室,其棺椁皆不得镂彩画,施户牖栏槛,棺内又不得有金宝珠玉。
意思是说,棺椁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从周代开始的葬制就规定,苗人是不允许享用棺椁,想必这源于黎民百姓,在华夏根深蒂固的传承中,成王败寇,九黎后裔终究是战败的奴隶,不配享用棺椁这样的葬制。
看起来这位西晋时期的祭司并没有把葬制当回事,棺椁的规格和他的身份完全不符,而且四周均有精美绝伦的彩画。
我和叶九卿虽然对探墓在行,可这类古墓还是第一次接触,如果不是事先就知道,晃一眼看上去,绝对以为这是一处秦代古墓。
“秦朝的纹饰,而且还是采用了镂空技艺。”我蹲在棺椁边举着手电说。“刻划纤细如发,自然流畅,很显然是受到秦代工艺的影响。”
“这里十字纹、回纹以及井纹,在九黎文化中,象征着日月和先神,是九黎特有的纹饰。”薛心柔激动不已告诉我们,她仔细研究过薛书桥关于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笔记,对于这些她并不陌生。“祭司的棺椁中同时出现两种不同背景的文化,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重大的发现。”
“看来知秋说的没错,这处祭司古墓的确有些离奇,融合了秦代和九黎两种文化风格。”田鸡说。
“这说明祭司接触过秦代的建筑,从而也证明,一直销声敛迹的神庙,很可能就是祭司心中的魔国双城。”我点点头然后问叶九卿。“开不开棺?”
叶九卿围绕棺椁走了一圈,点头同意,我们拿出工具撬开棺椁,当手电光照射进去那刻,所有人全都噤若寒蝉愣在原地。
棺椁中的祭司竟然有两个头,一左一后朝向不同的方向,身体也显得格外大,叶九卿小心翼翼拨开已经残破的衣服,我们这才看清楚,原来衣服下是两具干尸,而且还是两具女人的干尸,她们穿在一件衣服里面,背靠着背侧躺在里面,样子极其的诡异。
“这个祭祀是畸形人?!”薛心柔声音吃惊。
薛心柔指的是连体人,一般是说两个头共同拥有一个身体的人,但我们眼前的祭司,完全分辨不出,到底该算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她们有着各自完整的身体和头,但背部却紧紧的重合在一起。
“刀递给我。”宫爵突然爬进棺椁。
我把刀递给他,宫爵小心翼翼把刀尖刺入两具干尸重合的地方,轻轻一挑,一根线头出现在我们视线中。
宫爵大吃一惊对我们说,这两具干尸根本不是畸形人,而是两具单独的女尸,在生前就被麻线将背部紧紧缝合在一起,而且从干尸目前的形态看,这个行为恐怕还不是强迫性的。
“自,自愿的?谁会自愿遭这罪啊?”田鸡一脸惶恐。
“或许她们根本没有选择。”宫爵用力想要掰开两具干尸,发现干尸的背部并非仅仅靠麻线来固定,两具干尸的皮肉都粘连在一起,根本分不开。
宫爵回头看看我们,摊开自己双手说,他从小跟随宫羽学机关术,因此手必须异于常人的敏感,所以从小这双手都在羊奶中浸泡,原因是幼孩的肌肤是最细嫩的,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而眼前这两具女尸也是同理,恐怕在很小的时候,就先剥离背部的皮肤,然后再将两人用麻线固定在一起,伤口在愈合的过程中,用这种强制性手段,让两个身体长在一起。
等时间长了,她们就变成无法分开的个体。
“你是说,她们,她们是被人为做成这样?”薛心柔震惊不已。
宫爵肯定的点点头。
“这也太残忍了吧,无缘无故干嘛要这样做?”田鸡吃惊的问。
“这个就不清楚了,墓主的身份是祭司,恐怕是九黎先民的某种宗教传统。”宫爵说。
棺椁中除了这具令人毛骨悚然的连体女尸,并没有其他的发现,叶九卿正打算查看其他地方,我一把拉住他胳臂,手电的光照亮到地上,这里被尘封几百年,地面是厚厚的尘土,一个脚印露在我们目光中。
正常情况下,脚印应该是均匀分布的,但这处脚印向前延伸,步伐之间明显不规则,脚印上还有一层薄薄聚积的尘埃,看起来这处脚印留下的时间不会太长。
在这处脚印的旁边,还有另一处脚印,从深浅不难发现是一男一女留下,我第一时间想到了叶知秋和温儒,想必温儒在启动坠龙石之后,就把叶知秋挟持进这里的暗室。
这些脚印应该是两年前留下,我在手电光下环顾四周,暗室是密闭的,并没有其他的出口,古墓坍塌后,温儒是不可能原路返回,我们连忙追逐脚印,直至离奇的消失在棺椁正后方的石壁前。
“温儒和知秋来过这里,可是温儒带着知秋又是怎么离开的呢?”我心烦意乱自言自语。
“心柔,你在看什么?”田鸡的声音打断我的思绪。
转头看见薛心柔目瞪口呆,一脸兴奋的望着旁边暗室的石壁:“你们来看看。”
薛心柔的声音都有些激动的颤抖,我们走到她身边,在光线中发现,石壁上绘有壁画。
上面是繁星璀璨的星空,还有红色的太阳和蔚蓝色的月亮,在天际之下,那是一座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的巨大古城,整个古城呈圆形布局,四周被九条河流环绕,在古城的正中,是一处高耸入云的巨大石塔。
我们在蓬莱仙岛见识过妖塔的雄伟,但若是以壁画中所呈现的画面比例,妖塔与这座石塔相比,简直不值一提,犹如一座通天浮屠,而在石塔的顶端,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三眼麒麟图案,麒麟中间的那只眼睛睁开,闪耀出光芒照亮整座古城。
而在古城的四周,十二尊巨大的石像,分布均匀的站立,顿时让我想起在碣石金宫中,最后看见的那间石室,里面的陈设和如今壁画上的如出一辙。
星空代表天际,九应该是暗指九州,水是万物之源,代表九州方圆,壁画中描绘的这座古城,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包罗万象,代表天地万物。
魔国!
壁画中记载的地方,就会我们一直在找寻的神庙,我更愿意相信,这里是另一处祖神之殿,可惜我身边的人,都遗忘了祖神之殿的巍峨雄壮,但如今,仅仅是看着眼前这幅壁画,相信也能让每一个震惊不已。
秦帝在碣石金宫留下线索,海底金宫最深处的那间石室,里面的摆设不过是整个魔国的缩影,这恐怕是我见过最为庞大和震撼的古城,真难以想象,两千年前扶苏是如何完成这座气势恢宏城池的修建。
第454章 骷髅麒麟
壁画中那十二尊神像的高度和通天塔差不多,从壁画的描绘来看,完全是屹立在天地之间。
头顶天宇,脚踏山河,埋首俯视魔国,那气势溢于言表,即便只是看着壁画,也能感受无上的威严。
所有的神像都是分毫不差的分布,而且全都没有样貌,不过整座古城明显承载了秦代建筑的风格,在通天塔上可以清楚的看见弯曲的龙纹。
作蟠曲状,矫健有力,刻划细致,姿态生动中间刻有圆形壁,这是采用勾雷纹的龙饰,盛行在周初,后来没落直至秦朝重新被启用,是典型的秦代工艺。
但壁画中说描绘的魔国,并不仅仅只具有秦代的风格,就亦如我们之前发现的祭司棺椁,还有九黎的一些文化特征,两种风格在魔国融合在一起。
比如壁画中,魔国的整体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这是典型的秦代建筑风格,可是在一些雕像和石柱上,却分明是九黎的文化特征。
“这处地方有两个名字,秦帝称此地为神庙,而九黎先民却把这里叫魔国,从修建时间来看,这座古城完工于秦代,但秦代并没有这种类似于这些雕像和石柱的建筑特点。”薛心柔指着壁画说。
“神庙也好,魔国也好,秦帝授命扶苏修建这里,直到现在确切的位置也无人知晓,可见修建的过程有多隐秘,在秦帝心中神庙关系着江山社稷,他除了扶苏之外没告诉任何人,更不可能让九黎后裔参与神庙的修建。”宫爵来回走了几步说。“可以肯定,在神庙完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九黎后裔并非知道神庙的存在。”
“那为什么神庙中会出现九黎文化的东西?”田鸡一脸茫然。
十二祖神是在西晋时期出现,这个时间刚好和月宫九龙舫停泊于灵山金城吻合,按照我们之前的推断,十二祖神能感知到移动中的月宫九龙舫,可见神庙完工后,十二祖神一直安息在神庙,直至月宫九龙舫的再次出现,唤醒了祖神。
而正是在这个时期,九黎后裔的传说中才出现魔国双城,就是说九黎后裔是在祖神觉醒后才知道并且接触到魔国的所在。
说到这里,我用手挡住壁画上的一处雕像,然后看着其他人继续说:“在西晋之前,这里其实就是神庙,可祖神被唤醒后,九黎后裔一直信奉十二祖神,因此向神庙聚积,并且在神庙原有的建筑基础上,又修建了具有九黎文化的建筑,而融合两种风格的古城就变成了魔国。”
薛心柔恍然大悟的点点头,她告诉我们,在薛书桥对少数民族的研究中,发现魔并非是和神对立的,也不是我们对魔的认识,特别是在九黎后裔演化的民族中,魔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神性,不但具有光明同时也具有黑暗,从某种程度上说,魔的地位甚至超过了神。
魔国的含义,就是众神之国。
“那为什么要叫双城呢?”田鸡还是有些没想明白的样子。
“这个可能和九黎文化有关,从壁画中这些雕像和石柱就不难看出,所有的建制都是对称,并且大小一样的。”叶九卿说。
“我之前也是这样想的,可爷爷对于九黎的研究中,并没有提及还有这样的文化特点。”薛心柔说。
宫爵突然一惊,转头看向暗室中间的棺椁,再仔细凝视壁画:“魔国双城双?!难道就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