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灰狼,静静的盯着这边。哈塔一看就笑了,孤狼怕人,这是老人总结的经验,再说他们车上都配着步枪,一只灰狼,以他这个退伍老兵的枪法,一枪都是浪费子弹。
哈塔笑笑,也就没放在心上,上车发动起车子,就打算出发,没想到一脚油门下去,车子又是一震,顿时熄火了。哈塔有些恼火,心说这破车下次说什么也不开了。
下车又检查一遭,并没有发现什么地方出毛病。回到车里一看油表,原来是没油了。这倒是出乎哈塔的意料,他们进戈壁之前加过油,这还没跑上一百公里就没油了,他有些纳闷,心说难道是加油时自己去方便,加油的伙计为了偷便宜没给他加满?想想应该没错,哈塔骂了声狗日的,但是也没办法吗,总不能回去找人家。这车上有的是油,也不怕车子没油。
哈勒跳下车子,就想去后面放一桶油出来,这时又听到一阵狼嚎,抬头一看,先前那偷灰狼已经迅速冲了过来,而且后面还多了两只。
哈塔怒火中烧,大骂怪不得今天走背字,感情是有几头狼想来送死!骂完,立即翻身上车,把车门一关,打开车窗,取出步枪瞄准冲过来的灰狼,嘭地一枪,枪声彻底撕破了沙漠的死寂,子弹拖着金色尾巴呼啸而出,顿时穿透了灰狼的额头,直接把灰狼掀飞出好几米,连叫都没叫,一枪毙命。
余下两头灰狼被枪声所惊,掉头就跑,哈塔折腾一天,心情烦躁,早已起了杀心,当即又是两声枪响,剩下的两头灰狼应声倒地,那一声垂死哀鸣,伴着枪响,彻底撕破隔壁的沉寂,只见远处尘沙扬起,铺天盖地,也不知有多少饿狼正迅速逼近。
哈塔一看大事不妙,他深知狼性报复心极重,眼下不跑,可能要坏菜!想到这里,哈塔忙打开车门想去给汽车加油,可谁知忽然怪风突起,一阵狂沙拍过,打得他睁不开眼睛,脸上如刀割一般疼痛,无奈之下,只得关上车门。
这一耽搁,几分钟过去,狼群已经冲了上来,只见黑影铺天盖地,狼嚎震彻荒野,狂奔的狼群掀起的黄沙滚滚奔腾,彻底把哈塔震住了。
哈塔将车窗摇下,竖着装备带里的数十发子弹,看着狼群的数量,暗自捏了一把汗,心想就算一颗子弹都不浪费,将子弹全部打光,估计连狼群的一般都干不掉,但是想想自己在解放卡车里,狼群再凶恶也难攻进这铁皮城堡,车上的食物能坚持三四天,吃光了挨饿也能挺上个两三天,到时车队返回,他必能得救。
想到这些,哈塔输了口气,当即闷了几口烧酒,当的又是一枪。冲在最前面的饿狼应声而倒,然而让哈塔目瞪口呆的一幕发生了,那只中弹未死的灰狼,突然被十几头涌上来的同伴拖了回去,半分钟不到就被撕成碎片,然后被后面涌上来更多的同伴分食。
哈塔开始害怕起来,但是事已至此,人求生的欲望已经控制了他的思维模式,哈塔依旧向狼群射击着……
出乎意料的是,由于过度紧张太消耗体力,食物和水并未达到预计的期限,只第三天中午便已经弹尽粮绝,然而狼群依旧疯狂地进攻着,听着狼的爪子挠着车门,那种密密麻麻的稀疏声让他几欲崩溃。
没有食物,他只能死等,如此一天,两天,第三天,车队依旧没有如期返回,此事的哈塔已经在饥渴中昏昏沉沉,几乎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正在昏昏欲睡之际,突然,嗤地一声,铁皮的车门竟然被狼群挠开了一条口子,紧接着,一只黑色利爪伸了进来……
返回的车队,在遇到沙暴后的第七天,终于在返回的路上在此碰到了哈塔的汽车,然而,汽车犹在,人已不知去向,驾驶室内只留下一滩凝固的血迹,还有一本散架的,血迹斑斑的记事本……
此事系数事实,借来只为说明狼群的凶险以及恐怖,加以强化本书中主人公遇到狼群时的场景描写。此章并无稿费收入,人物虚构,另加以修饰只为读者读着通顺,望知情人士万勿抬杠。
13关于《藏地追踪》
《藏地追踪》给人的第一印象似乎像《藏地密码》一样,基本上认为它是一部介绍或者借用藏区历史文化来讲故事的,这种误会跟书名里的“藏”字有很大关系。
其实,《藏地追踪》这个藏字,不是西藏的藏,而是取自于《葬经》里的一句话——所谓“葬”,“藏”也,由此书名里的这个“藏地”也并非单指藏区,而是墓葬之地,呵呵,汉语博大精深,由于字面上理解的误差给读者带来的不便,我这里先行道歉。
另外,感谢诸多读者对《藏地追踪》的关心,我这里一一拜谢!祝大家能从书中得到更多的乐趣!
14黑山口(上)
这是另一个诡异的故事,发生在黑山口。
黑山口不是什么出名的地方,怎么说呢,其实它就是一个地方。
黑山口位于内蒙和辽宁的交界地段,其实只是一个山沟,是大黑山两条支脉延伸出来的峡谷。当地人进入大黑山,走黑山口是最近也是地势最平缓的途径,进入大黑山的入口,故名黑山口,其实只是当地人给起的土名,可是,现在的黑山口,却鲜有人敢进去了。
黑山口谷口的口子非常小,宽度不到半公里,往内却越来越开阔,最终两边的险峰在大黑山合拢,是典型的葫芦口。
黑山谷藏风聚气,曾经有一个阴阳先生来过这里,说这里虽然藏风聚气,却阴阳不通,连煞气也跑进去了,传说阴阳先生为了震住煞气,在谷口的一块巨石上辟谷作法三天三夜,最终把煞气给压在了巨石之下,因此当地管那块石头叫棺材石。
煞气被压住之后,黑山口里开始变得植被茂密,古树成荫,渐渐的,这里也就成了当地人狩猎,采山货的天堂,据说当地人每年从这里带出去的山货,能供孩子们上大学。
可是突然有一天,黑山口方向乌云密布,雷电交加,瞬间一个闪电划破夜空,那声巨响,把整个村子的小孩都吓哭了。
第二天村民去黑山口的时候,发现棺材石竟然被一劈两半儿,石头里面,躺着一具道士的尸体。自此以后,黑山口煞气逃出棺材石的传言蔓延开来,很多老人都担心以后还能不能进黑山口了,再加上谣传四起,说什么黑山口闹鬼之类的骇人之言,使村里人对黑山口谈之变色。
不过也有年轻胆大的人不是太在乎这些谣传,大学生山子,是一个地道的唯物主义青年,为了下学期的学费和母亲的看病钱,他依旧打算等待大雨过后,去黑山口采木耳,蘑菇等山货,在拒绝了好心老人的劝导下,山子毅然买进了黑山口,可是山子这一进去,就再也没有出来。
山子的母亲整日以泪洗面,病情加重,山子的父亲大栓决定进黑山口找儿子,最终在他堂弟铁蛋的陪同下,他们在黑山口的一个山洞里找到了山子的尸体,那一瞬间大栓几乎崩溃了,栓子的双眼和舌头被挖了出去,胸膛被剖开,内脏全部不见了。
山子的死因,谁也回答不了,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谜团。而大栓和铁蛋的经历,却让后来的当地人彻底不敢踏入黑山口半步,甚至不惜搬家。
未完待续……
15黑山口(下)
大栓是在半个月之后回来的,那一天下着山雨,雷电交加,黑云滚滚,如同深夜。
当大栓出现在他妻子杏花面前的时候,杏花差点被吓得心脏病发作。大栓的上半身全是一条条的伤疤,就像被什么爪子抓过之后,雨水浸泡之后,伤口外翻,极其可怖。他的一只眼睛黑洞洞的,鲜血已经结成了紫黑色的疤,眼珠子竟然不见了。
杏花看到这一幕,伴随着一声惊雷,她的惊叫声震惊了整个村子。
大栓背上背着的是他的堂弟铁蛋,人已经死了,但是没有任何伤口,更诡异的是,铁蛋圆瞪双眼,面目扭曲,嘴角非常别扭地咧开,看上去像是在笑,非常狰狞的笑。
杏花早就没了主意,急忙把村子里的几个老人找来,又请来两个胆子大的邻居,把铁蛋的尸体抬进了厢房,回来后有个邻居还纳闷儿:“我说栓子哥,铁蛋似乎死的不明不白的,那眼皮怎么给他抹下来,他又睁开了?贼吓人!”
大栓整个人都崩溃了,直愣愣地坐在门槛上,眼睛直勾勾地看着黑山口方向,浑身发抖。
其中有个叫九叔的老人,以前赶过大车队,走南闯北的经历了不少事,这些人属他淡定。
九叔把烟袋杆往门框上敲了敲,冷不丁地来一句:“屋里有阎王,小鬼敢进屋?”然后又在大栓的脑袋上敲了一下,大喝一声:“滚!”
那大栓被九叔打得一缩脖子,捂着脑袋抬起头来,也不知道是九叔的话好使,还是真给他打疼了,整个人都清醒了,眼神也不飘了,说了声:“九叔!”
九叔点了点头,就问:“你家山子找到了吗?铁蛋是咋死地?你们碰到啥事情啦?”
岂料此话一出口,大栓一捂脸,哇哇哭了起来,含含糊糊地把遇到大山尸体的事情说了。可是一提及他们遇到的事还有铁蛋的死,大栓瞬间浑身发抖,脸色苍白,牙齿都开始打架,一句话也说不上来,嘴唇颤颤巍巍地只是念叨:“不能进去,不能进去……”
几个老人一见此景,也是束手无策,最后在九叔的资助下,从五里外的大坝子村找来一个半吊子阴阳先生,说是铁蛋有些不瞑目,得给他办个法事。
那阴阳先生以来,虽说只是个半吊子,却也一眼就看出了门道,立即把围观的人给赶了出来,就问大栓:“你们到底碰见啥了?”大栓一听这句话,顿时就哆嗦起来,不住地念叨:“不能进去,不能进去……”
阴阳先生一看这情况,只急的唉声叹气。那九叔递给阴阳先生一根大前门,就问:“你看出啥道道来了?”阴阳先生道:“那铁蛋的模样,我听以前的老先生说过,叫鬼笑天,可是不吉利了,跟他有关系的人,恐怕要遭大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