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藏地追踪-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土的大批青铜器物中,不但有精美的饰品,还有造型极为精良的农耕用具和兵器,甚至还有马具。当时这个地方还属于山海经传说的西荒,跟中原完全是两个世界,这里的先民是如何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的?而且看做工,绝不亚于中原地区。
  青铜的出现,应该不是一种偶然,甚至它出现的年代,要比可考的或者我们想象得任意一个年代都要早,我去过的那些地方,那些大量的青铜,所隐藏的文明玄机,似乎比我们表面看到的还要深邃。
  9。刺绣
  在吐鲁番呆了将近半个月,除了那只青铜手臂,我并没有得到期待中的发现,跟胡子闲逛了几天,我就打算回烟台,胡子有些不情愿,新疆的姑娘热情,水果也甜,但我心思不在这儿,强扭着胡子上了火车,看得出他是非常迷恋这块热土的,见人就亚克西还说等他退休了,就在火焰山下开个澡堂子,女士专用。我笑骂丫现在退休都延迟到六十五了,你还有精力开澡堂子?胡子嘿地一笑,说咱是特殊工种,高危行业,退休早。
  胡子对坐火车是有阴影的,尤其是火车站候车厅的公共厕所,我哄了半天他才跟我进站。
  我倒不是为了省钱不坐飞机,我总感觉在天上跟在地下一样,心里不踏实。这也是我这几年落下的一块心病,感觉坐火车能看到沿途不断变换的风景,能看到过站时熙熙攘攘的人群,让我还能有起码的存在感,让我还能感到我依然还活在现实世界。最重要的是,看着窗外闪过的风景,能让我暂时忘却那些晦涩的地方,和那些我不愿释怀的面孔。
  路过兰州的时候,我突然改了主意,打算去岐山陈家看看,胡子正跟几个大妈斗地主,一听我要去找顶针儿,把扑克一拍,四个二带俩王。我笑问你这么激动干嘛?胡子哈哈大笑,说吐鲁番太热,他的内裤都被蛋蛋磨破了,正好顶针儿刺绣天下一绝,让他给补一补。
  “你就不怕顶针儿爷在你内裤里下点儿五毒散啥的?”我看了眼旁边的大妈,立即闭嘴,几个大妈连赢的零钱都没拿就下车了。
  到了岐山县,还是那间裁缝铺,胡子一边剔着牙一边唠叨:“顶针儿好歹也是阔少,三十六家钱庄撑着,他咋就非得自己当裁缝呢?真励志!”随即吐了口牙渍:“真他娘气人!”
  我就劝他也别仇富,人各有各的活法,明朝还有皇帝愿意当木匠呢,顶针儿祖上虽是倒斗出身,但裁缝也是人家传下来的手艺,能坚持下来很来不起了。
  其实我来并不是为了叙旧,我对青铜手臂耿耿于怀了一路,找顶针儿是有目的的,两年前他寄给了我一块模具,是用来铸造鬼手用的,而我在洋河收的青铜手臂,恰恰也是铸造出来的,我预感这并不是巧合,当年事情太赶,很多细节我没能够想到去问顶针儿,这次借着这个机会,确实应该好好跟他探讨一下。
  说着我们就来到了裁缝铺门口,突然从里面飞出来一块布,胡子抄手就接了过来,随即就听顶针儿在里面喊了声:“胡子,送你的礼物。”
  胡子摊手一看,是上好绸缎的内裤,上面还绣着一条弯弯曲曲的蚯蚓,立即冲屋内竖起了大拇指:“讲究!”
  10。长生不死和偷走的时间
  有一次跟朋友闲聊,聊到了一个很烧脑的问题上,就是现在人们研究历史,研究文物,甚至研究关于古代的所有一切东西,但似乎从来没人研究过古时候的时间问题。
  朋友提出一个观点,他说任何东西,在刚启蒙出现的时候,发展都是非常缓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会逐渐加快,然后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直到最后耗尽能源,就像我们的太阳系和地球一样,都会有能源耗尽的一天。而人类,从爬行到直立用了几万年,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用了几千年,从铁器时代到工业时代用了近千年,但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仅用了两百多年,进化速度呈爆炸式的加快,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的时间比原来流逝得更快了?
  我有些不太理解朋友的思路,朋友不紧不慢地解释,他的想法是,恐龙时代,地球的自传速度可能比现在要慢得多,那时候的一天,绝不仅仅是二十四小时,可能是四十八小时甚至更长!这并不荒谬,他很快说出了自己的依据,恐龙时代都是巨型生物,庞大的身躯需要更充足和更长的光照时间,尤其是植被,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植被长得就越大。但是后来恐龙灭绝了,这除了现有的恐龙灭绝说法,他认为跟地球自转加快有关,光照时间变短,植物无法快速生长,致使食物匮乏,导致灭绝。
  朋友说到这,我一下子来了兴趣,他也一下子打开了我的脑洞,如果按照他的思路继续往下推进,那也就是说,地球可能以一个大时间单位为基准,每进一个单位,自传速度就会加快,时间就会减少。如此来看,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每天,可能从微观上,已经不是二十四小时了,它们在慢慢缩减,时间在已我们察觉不到的微量减少。这可能很难理解,那是因为我们已经被固化在一天就是二十四小时里,没有人怀疑过,现在的一天,到底是不是二十四小时。
  朋友就哈哈大笑起来,我也跟着笑了,我们边喝边聊,其实就是个消遣,我们都是想象力爆表的奇葩,跟别人侃大山很难,所以朋友抛出这么个话题,被我给接住了,想不到竟是不谋而合。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长生不老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了。我对朋友说到,与其或者看着时间一滴滴被偷走,看着世界走向末日,真不如早点入土为安。
  朋友呵呵一笑,也未必,你对长生不老的理解似乎有些狭隘,我想,长生不老应该还有其他的方式,可以避免时间被偷走。
  我一愣,朋友就道,加入有一种长生不老叫时间重置,是不是就妥了?
  11。赶鸭子上架的老九流
  这次写贺岁篇,主要是想给老九流一个交代。其实在一开始,我完全不想在故事中加入老九流这个元素,毕竟乍一听,会有人误会揣测。但是写着写着,我慢慢有些无法自拔了,很多线索,都牵扯到了前几代人的世界,情节的发展,推动了老九流的诞生。
  事实上我一直在避开老九流这个貌似敏感的词汇,但是偶尔禁不住会带出一些他们的信息,这些信息让我越来越好奇,以致于我越来越产生一种想把他们写出来的冲动。本来是为了辅助剧情发展而赶鸭子上架的老九流,让我慢慢的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由此,《藏地追踪》贺岁篇应运而生。
  在贺岁篇中,关心和胡子虽然依旧穿插着主线,但其实重头戏在老九流身上,我忍不住把关心和胡子搞成了客串。
  贺岁篇的跨度比较大,很突兀,跟前面的分卷难以衔接,从剧情和时间上推断,估计是发生在关心新疆之行之后。因为是独立于《藏地追踪》其他分卷之外的一个故事,他很平静,不过后来能不能做到真的平静我很难把握。
  老九流很难集齐,因为之前有设置,很多九流的人物都消失了,但现有的人物,应该足够了。
  12血色狂沙
  我在部队听战友小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沙漠恶魔之口的故事。
  小戈,地道的内蒙大汉,之所以叫他小戈,是因为我们的块头在他面前实在不值一提,所以战友们只能从取名字上找到自信了。
  那是发生在小戈堂舅身上的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小戈的堂舅哈塔在部队汽车连服役,退伍后给石油运输的特勤当司机。他们走的是新疆内蒙古的石油运输线,这条线一般人不愿意跑,因为这条运输线要通过一个当地人谈之变色的死亡地带——内蒙古大戈壁滩。
  其实对于运输车队来说,只要硬件设施齐全,就没什么可怕的,但是这里不同,当你从平缓坦荡的内蒙古大草原驶进塞上江南的河套平原,然后再进入渺无人烟、荒凉恶劣的沙漠戈壁,就有一种从天堂坠入地狱的感觉。
  一九七几的某天,车队一如既往的驶入了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沙帝国,随处可见的沙丘和被斜阳照的金光闪闪的沙子让人眼神目眩,本来就干燥烦闷的司机们更加忍不住想加足马力走出这片鬼地方。
  哈塔也是如此,当他换挡加油的一刹那,车身忽然传来一阵巨震,然后熄火,最终停了下来。
  后面的车队赶上来,问他怎么回事,需不需要帮忙。哈塔是个老司机了,他知道车子的毛病,就对其他人说不用等他,他修好了也就一天的事,很快就能追上车队,这个季节没有沙暴,一个人完全搞的定,不用耽误其他人的行程。
  其他司机看哈塔说的信誓旦旦,他们也都知道哈塔的能力,比较放心,加上工程项目刻不容缓,不能因为队友的车子出了点小毛病就耽误行程,于是众人纷纷嘱咐哈塔当心,车队就继续开拔了,很快,消失在隔壁滩涂之后。
  哈塔当了三年汽车兵,又在运输队干了这么长时间,自己的车哪里有毛病心里有数,也不着急,拿着工具就下去修车。
  修车修到一般半的时候,突然微风卷起一阵尘沙刮了哈塔一脸,哈塔呸了一声将沙子吐出来,就隐隐听到远处传来隐隐的狼嚎。他一愣,心说这么荒凉的地方兔子都不拉屎,怎么会有狼呢?想着他就有些发毛,因为他自小生活在草原,知道草原狼的智慧和凶性,所以不敢怠慢,急忙爬到车顶四处瞭望,然而斜阳如血,照的隔壁尽头一片通红,远处的热气犹如跳动的火苗,什么也没有。
  哈塔暗骂一句,估计是自己听错了。于是下去继续修车。
  修好之后,突然他又听到了一声狼嚎,这次听得真切,那绝对是狼嚎,绝对不是幻听。他紧张得看向四周,发现远处的一个沙丘上,正蹲着一头灰狼,静静的盯着这边。哈塔一看就笑了,孤狼怕人,这是老人总结的经验,再说他们车上都配着步枪,一只灰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