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泰在一旁答道:“除了两个包裹之外,什么也没有。”
狄仁杰点点头:“把证物呈上来。”
曾泰闻言,急忙从仵作的手中把包裹递给了狄仁杰,狄仁杰接过后,仔细看了看在张春家发现的那把染血的菜刀。
看了良久,狄仁杰就把菜刀递给了王莽,王莽接过菜刀,仔细看了看,刀身上染满了血迹,刀柄上是一个大大的血手印。
虽然王莽早就知道这是一个左手印,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用手虚握了一下刀柄,发现血手印和右手对不上。接着用左手虚握了一下,果然是一个左手的血手印。
狄仁杰看着王莽的动作微微点了点头,王莽看完之后就把刀递给了李元芳,李元芳也看了起来。
狄仁杰问道:“你们看出这把菜刀有什么特殊之处了吗?”
李元芳把菜刀翻来覆去看了数遍,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皱着眉头说道:“大人,这把菜刀没什么特殊的地方。”
狄仁杰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之色。
曾泰奇怪地问道:“阁老,您看出了什么?”
狄仁杰没有说话,看向了王莽,王莽说道:“这是一个左手的血手印。”
狄仁杰微笑地点了点头。
“左手!”
李元芳和曾泰惊讶道。
李元芳马上把左手伸出虚握了一下刀柄,果然是一只左手留下的印痕。
狄仁杰点点头说道:“表面上是张春杀了人。”
曾泰赶忙点点头:“卑职也是这样认为的。”
狄仁杰接着说道:“死者身着缮丝所制衣物,从质料和款式上判断,应该是北方人氏。”
曾泰回道:“这一点卑职也想到了。”
狄仁杰反问道:“那你想过没有,一个外地人出门在外怎能不带过所和身份文书?”
曾泰沉思了良久,缓缓地摇了摇头。
王莽说道:“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凶手杀人之后取走或销毁了身份文书之类可以证明死者身份的证物。”
曾泰闻言点点头,赞道:“不错!不错!”
狄仁杰也点点头,对着曾泰又问道:“如果凶手是张春,既然张春杀人之后有时间销毁文书,为何会蠢到将凶器和赃银留在家中的墙里,让捕快们找到?”
曾泰张口结舌,无法回答。
狄仁杰说道:“还有,今日查看张春家,本阁发现,埋尸的土坑里没有一丝血迹,贵县认为这正常吗?”
曾泰说道:“这,也许是尸体血迹已干。”
狄仁杰点点头,说道:“在一般情况下,血迹凝固要两三个时辰。如果真的是张春杀人,你想他会不会蠢到两三个时辰以后再去掩埋尸体。换了你,你会这么做吗?”
曾泰哑口无言。
王莽接着说道:“那就只有一种解释,张春早上起来,发现借宿之人已死,他怕自己难脱干系,慌张之下将尸体掩埋。”
曾泰不住地点点头,赞道:“对,是啊,此时尸体身上的鲜血已干,所以,埋尸坑中才没有血迹!”
第十三章 真相(二)
这时,王莽问道:“不知贵县注意到死者的伤口没有?”
曾泰一愣,问道:“伤口?”
李元芳点点头,说道:“是啊,刚刚我和敬旸看到了死者颈部的伤口,一刀致命,常人绝不可能做到。”
王莽说道:“对,这才是关键,普通人杀人,死者往往身上会有数个,乃至数十个伤口,绝不可能一刀致命,更何况凶器是一把普通的菜刀。”
狄仁杰接过李元芳手中的菜刀,手指轻轻地在刀刃上擦了擦,说道:“这么钝的刀竟然能够一刀致命,这正常吗?”
曾泰说不出话来。
李元芳说道:“大人,卑职可以断定,行凶之人绝对是一位专职杀手。”
曾泰愕然道:“专,专职杀手?这是什么意思?”
王莽解释道:“意思就是行凶之人必是江湖上三流以上境界之人。”
曾泰一愣:“三流以上?”
王莽说道:“这种人想要杀死几个普通士卒都只需要短短的一瞬而已,更不要说是这个死者了。”
曾泰咂舌道:“这么厉害!”
王莽引着曾泰到了尸体旁边,说道:“贵县请看,伤口止及喉骨,只有一寸来长,就已经致人死命。而且,用的是一把锈钝的菜刀,你明白这需要什么样的力道吗?”
曾泰摇了摇头,李元芳说道:“只要用的力道稍大,就会将人头砍下。力道稍小,则不能将人杀死,身上就一定还有第二个刀口。不要说是一把菜刀啊,就是给你一把锋利的宝刀,你也不可能把力道拿捏得如此恰到好处。就凭这一手,便可以断定,凶手定是内功有成的人物。”
王莽接着说道:“可以断定,凶手要么是练出内气的江湖人士,要么是练习外功几十年的高手。”
狄仁杰点了点头:“贵县,依你看这个张春会不会是个专职杀手。”
曾泰此时一脸尴尬,摇了摇头道:“张春世代居于此地,恐,恐怕不会是专职杀手。”
狄仁杰接着说道:“而且张春是用右手的吧。”
王莽点点头,说道:“我注意到张春王五二人都是用右手的。”
曾泰也点了点头。
狄仁杰脸色沉了下来:“仅张春一案,便有如此众多的疑点,贵县居然振振有辞,说什么证据确凿?要不要本阁将王五的案子也说给你听听?”
曾泰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卑、卑职糊涂。”
此时,狄仁杰的脸色变得非常严峻,正色道:“曾泰,尔为一方父母,代天巡牧,遇人命大案竟如此草率,仓促定罪,这岂不是要草菅人命吗!”
曾泰闻言,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忙道:“卑职糊涂!卑职糊涂!”
狄仁杰看了看王莽,对着曾泰说道:“今天在小阳村,我之所以激怒你,就是为了让你把我投入狱中。
果然,我见到了张春、王五。
细谈之下,他们道出了隐情,这二人是被一个黑衣蒙面人以家人性命相要挟,才自承杀人重罪的!”
“黑衣蒙面人?”
曾泰和李元芳惊呼道。
王莽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我和大人在狱中从张春王五口中得知是有人威胁这二人,这才使得这二人反口的。”
曾泰和李元芳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狄仁杰点点头,对着还跪在地上的曾泰说道:“好了,贵县起来吧,看在你勤劳公事,遇事沉着的份儿上,这次就免予处分了。”
曾泰原以为罢官无疑,一听免予处分,如蒙大赦,大喜过望,脸色也好看了些。
李元芳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从你第一次堂审,我们三人就在堂下观察,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大人的心里。”
曾泰赶忙躬身道:“卑职惭愧。”
狄仁杰对着王莽问道:“敬旸,你是怎么进入狱中的?”
王莽笑道:“我就比较直接了,给师爷出示了我的鱼袋,让他把我关到狱中,我准备看看张春、王五。不料,大人竟然也进来了。”
狄仁杰笑了笑:“敬旸,我看以你的才能做个大理寺少卿绰绰有余了!”
王莽急忙摇了摇头:“还是算了,现在这样也挺好的,既可以帮助大人,又可以和大人一起断案。只是大人不要嫌我烦就行了。”
狄仁杰闻言失笑道:“敬旸,你可是经常能帮我的忙呢。再说了,我一个花甲之年的老头子怎么会嫌你烦呢!”
李元芳笑道:“是啊,敬旸,大人经常说要我向你学习呢,我也常常想起在幽州时咱们一同破案的日子呢!”
王莽笑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也要向大人和你学习呢!”
狄仁杰笑道:“好了,咱们就不要互相吹嘘了,还是说说这宗案子吧!”
李元芳望着眼前的尸体,问道:“大人对这个案子有什么看法吗?”
“欲盖弥彰!”
狄仁杰冷笑一声。
王莽点点头,走到尸体面前:“凶手一定是想掩盖死者的身份,这才取走死者身上的文书,然后嫁祸给张春、王五,想将此案弄成一个普通案件,这中间一定有阴谋。”
狄仁杰点了点头,走到两具尸身之间看了看,喃喃地道:“两个同姓的长安人,同到湖州办事,又同穿着缮丝衣物,同时在十天前被杀……”
李元芳惊呼道:“大人是说,这二者之间有关联?”
王莽说道:“听黑衣蒙面人当时威胁张春、王五二人的话语,不难听出,很有可能这两个死者是同一个杀手杀死的。退一步讲,哪怕不是同一个,也很有可能是同一伙杀手。”
狄仁杰点了点头,对着王莽说道:“为了张春、王五二人的安全,我和元芳不能住在你的宝灵堂了。”
王莽点点头,问道:“大人,这是准备把钦差卫队调来?”
狄仁杰赞许地点点头:“知我者敬旸也!”
接着他转头对曾泰说道:“曾泰,你马上将张春、王五及其家人,秘密转到馆驿中。元芳,你立刻传召钦差卫队进驻馆驿,对这两家人要严加保护!”
李元芳应道“是”。
狄仁杰对着曾泰命令道:“明日贴出告示,就说此案已结,张春、王五当堂定成死罪,押往州城,等候秋决。”
曾泰一拱手,说道:“卑职遵命。”
狄仁杰叮嘱道:“记住,这件事要绝对保密!”
王莽三人脸色郑重地点了点头。
第十四章 文官斗殴
静夜,从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匹马飞驰而来,停在县衙门前。
马上之人身背公文袋,纵身跃下,正是狄春。
狄春对着衙役问道:“黜置使狄仁杰大人可是在县衙中?”
衙役点点头:“正是!大人正在二堂。”
狄春长出了一口气:“终于找到老爷了!”
说完,他快步走进了二堂。
狄仁杰正在给李元芳和曾泰下命令,看见狄春到来,问道:“怎么了?”
狄春双手举着手中的公文袋,说道:“老爷,这是阁部转来的紧急文书。”
狄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