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众紫衣人点了点头,死死地盯着对面的馆驿。
  永昌是京畿县,唐制,京县的级别要比普通县高得多,京县县令官秩在五品,而普通县令也不过是七品而已。
  因此,做为京县永昌的馆驿,当然也就比普通县驿要大的多。
  它是前后三进的院落,由前中后三座两层的楼构成。
  如燕的房间就安排在后楼的二层——天字第一号上房。
  仆役们将木箱抬进房间,“砰”的一声放在地上,对如燕行了个礼退了出去。
  如燕笑了笑对曾泰说道:“曾叔叔,您刚才说这箱子里是小女的行李?”
  曾泰觉得奇怪,疑惑道:“难道不是?”
  如燕摇了摇头,四下看了看,走到门旁将大门栓死,而后快步走到木箱旁,一伸手揭开了箱盖。
  里面竟然躺着一个满身血污的男人。
  此人浑身伤口,昏迷不醒,身上穿着驿卒的服色,正是那个杀出贺兰驿站的驿卒!
  曾泰一声惊叫:“这……如燕小姐,此人是谁?”
  如燕“嘘”了一声,压低声音道:“叔父请坐。”
  曾泰满面狐疑,慢慢地在桌旁坐下。
  如燕轻声道:“此人是个驿卒,是我在半道上救下的,当时他躺在乱草中已经奄奄一息。从他的身上,我找到了一份呈往京都的六百里加急塘报,小女感到此事很不寻常。”
  曾泰大吃一惊:“哦?塘报现在何处?”
  如燕站起身,打开包裹,拿出了一个染血的公文袋递给曾泰。
  曾泰赶忙接过,拿出里面的塘报,打开匆匆看了一遍,登时惊得连退两步,轻声道:“不、不,这怎么可能……”
  如燕说道:“曾叔父,小女明白,此事关乎军国大事,因此,一路之上不敢稍息,昼夜兼程。
  本想一口气赶到神都,面见我叔父,然而,几日赶路下来,这个驿卒的伤势得不到医治,已经是生命垂危。
  因此,小女便转道永昌来见您,请您连夜进京,将塘报交与我叔父狄阁老,请他处置。”
  曾泰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对、对,一定要保住这个驿卒的命,日后一旦恩师问起,也好回话。”
  如燕点了点头。
  曾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站起身来:“我看这样,我马上起身,连夜赶往神都!”
  说罢,曾泰快步走出门去。
  馆驿对面的茶坊中,白衣女郎目不转睛地盯着对面馆驿的大门。
  忽然,门内起了一点的骚动,曾泰急匆匆地走了出来,身后馆丞率馆卒随后相送,曾泰摆了摆手道:“好了,你们回去吧。”
  馆丞行礼后走进馆驿。
  曾泰四下看了看,对身旁的随从道:“回县衙!”
  说完,他一弯腰,钻进了官轿中。
  随从一声“起轿”,官轿起行,向县衙方向而去。
  对面茶坊中,一名紫衣人轻声道:“苏将军,动手吧。”
  白衣女郎沉吟片刻,说道:“我跟上曾泰。你们解决那个驿卒,初更以后再动手。”
  两名黑衣人缓缓点了点头。
  傍晚,狄府正堂。
  一幅巨大的行军地理图悬挂在墙壁上,图上标注着山川、河流、边界、城防等等。
  一条竹节轻轻点在地图标注的东硖石谷的位置上——这是一条两山夹一沟的峡谷,看来地势非常险要。
  王莽静静地望着地图,思索着。
  “敬旸,你最近似乎对边事很感兴趣啊?”
  坐在书案后的狄仁杰望着王莽说道。
  王莽转过身来,笑道:“大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于这样的大事,每个人都会很关心的!”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狄仁杰喃喃道。
  忽然,狄仁杰抬起了头:“敬旸,这句话说的好,真可谓是千古绝句啊!”
  王莽这才想起了,这时候貌似还没有这句话,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后世面对清兵入关时,顾炎武写的。
  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而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
  想到这里,王莽微微汗颜了一下,只好厚着脸皮说道:“我这也是随便说说,有感而发而已!”
  狄仁杰微微颔首,站起身来,缓步走到地图旁边:“敬旸,你可是缠了我这个老头子一下午了,现在看到这个地图了,这总如了你的意了吧!”
  王莽笑了起来,躬身道:“多谢大人,敬旸会多给你送一些药膳来的。”
  狄仁杰摆了摆手:“老头子也不是贪嘴之人,你多给元芳送一些就好了。不过,敬旸,这可是军事地图,你可不能随意地外传啊!”
  说着,狄仁杰的脸色严肃起来。
  王莽正色道:“小子也不知道进退,绝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
  狄仁杰点点头:“敬旸,你知道就好,说说吧,你看出来了些什么?”
  话音刚落,门“吱呀”一声开了,李元芳端着茶走进来,他将茶杯轻轻地放在桌案上。
  王莽转过身来,打趣道:“让你这个大将军给我端茶,我可是有点受不起啊”。
  李元芳摆了摆手:“别自作多情了,谁给你端茶,这是给大人的。”
  狄仁杰笑了笑:“好了,敬旸,你要是想喝你就喝吧!”
  王莽得意地看了看李元芳,端起了茶杯,浅尝了一口,赞道:“不错,不错,大将军端的茶确实不一般!”
  “哈哈哈!”
  狄仁杰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元芳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么多年了,真拿敬旸没办法!对了,大人你们刚才在说什么?”
  王莽笑道:“我们在看地图呢!”
  狄仁杰微微点头,他指着地图说道:“你们看看,这里是东硖石谷,两旁峭壁悬崖,中间一条石沟,如此险要的地势,只适于设伏。
  大军团作战,恐怕会施展不开呀。
  王孝杰沙场宿将,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为什么要将会战的地点选在这里呢?”
  李元芳说道:“峡谷的地势,大军虽不易展开,却有利于围困敌军。我们向吉利可汗借道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令赵翙将军绕到敌人背后,与正面的大将军王孝杰采取夹攻之势,以期尽快击破敌军吗?”
  “借道?”
  王莽疑惑地问道。
  狄仁杰点了点头。
  李元芳说道:“是啊,敬旸,上次我和你说的另外一件事就是向吉利可汗借道。”
  王莽微微点头:“原来是这样!”
  李元芳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选择东硖石谷也算是有些道理。”
  狄仁杰吁了口气,没有说话。
  李元芳试探着问道:“下午,大人还说到了塘报?”
  狄仁杰点了点头,徐徐踱了起来:“我是觉得这塘报来得有些怪异。”
  李元芳不解地问道:“哦,却是为何?”
  王莽也疑惑地看着狄仁杰。


第十章 塘报
  狄仁杰停住脚步,目光看向了王莽和李元芳,问道:“塘报是做什么用的?”
  王莽笑了笑:“这个问题还是让元芳兄来回答吧!”
  李元芳说道:“一般来说,兵部塘报主要是用于向阁部反映战役进行及轮输转运等情况,还有就是向朝廷传达捷报以及请求增援。”
  狄仁杰点点头:“不错。可今天这份塘报却是赵文翙将军向皇帝禀告,他已率军借道突厥,秘密掩进到敌方背后!”
  李元芳一愣:“哦?”
  王莽也是愣住了。
  狄仁杰说道:“这可是军中绝密呀,不应该通过塘报来向皇帝奏禀。
  而且,通常这种情况是不需要向朝廷汇报的,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这只是统军将领之间的事。
  换句话说,就算赵文翙的奇兵就位,只要通知正面的王孝杰,二人约定时间发起进攻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通过塘报传奏朝廷呢?
  虽然经过朝廷的秘密驿站转发的塘报也是绝密的,但隐密性毕竟是差了很多。这种做法不合常理呀!”
  王莽倒吸了一口气:“大人是说?”
  李元芳也觉出了情况的异常,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大人的意思是——?”
  狄仁杰笑了笑:“我并没有什么意思,只不过是觉得有些奇怪。”
  王莽问道:“要不要奏明圣上?”
  狄仁杰摇摇头:“皇上正在兴头上,还是不要用这种揣测去扫她的兴为好。也许,这只是我的杞人之思,一切还是等到元夕献捷之后再吧。”
  王莽不禁回忆起肖清芳去突厥的事情,他的面色渐渐地凝重起来。
  ……
  永昌县通往神都的官道上,一辆马车在漆黑的夜色中飞奔。
  车厢内的曾泰连声催促车夫:“快!再快点儿!”
  马车呼啸着驶过田野,向神都奔去。
  夜色笼罩着寂静的永昌县,只是偶尔传来一两声犬吠。
  静夜中,几条黑影飞快地掠过街道,奔至永昌馆驿门前。
  正是跟随着白衣女郎的四个紫衣人,为首的摆了摆手,四人纵身飞起跃墙而进,向如燕的房间奔去。
  月光如水,透过窗棂洒进屋内,如燕安静地躺在帐幔里,床前地上放着那只大木箱。
  “咔!”
  静寂中传来一声轻响,一柄短刀缓缓从门缝内插了进来,轻轻一撬,门闩立即抬了起来。
  “砰”的一声,门开了,黑衣人闪身而入伸手接住了将要落地的门闩,动作干净利落。
  身后三人随即冲进房中,四人分成两拨,一拨径奔如燕的床旁,另一拨直奔木箱。
  榻上的如燕似乎睡得很熟,丝毫没有察觉。
  两个黑衣人奔到床前,举起手中钢刀……
  榻上的如燕仍然没有反应。
  寒光陡起,黑衣人的短刀狠狠地刺进了如燕的后心……
  没有叫声,没有鲜血,也没有刀锋入肉时的爽滑,他们的刀似乎扎在一堆软绵绵的东西上。
  两个黑衣人愣住了,其中一人伸出手,轻轻将尸体翻了过来,这哪里是如燕,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床棉被。
  二人大吃一惊,连忙后退,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